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路的路基质量对高速公路的使用性能影响较大,因此在进行路基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同时针对不同的路基项目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本文就如何公路路面基层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沥青路面;路面基层;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沥青路面由于具有优良的性能被越来越多的用于高等级公路建设中,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重车和轮压的增大以及交通车辆的渠化,公路使用性能衰减加快,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由于路面基层起着主要承载作用,路基质量对公路的使用性能影响较大,在进行路基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是非常必要的。
一、路面施工存在的问题
1、离析问题
沥青混合料在使用期间会出现离析现象,造成材料内部的组成配合不均匀,降低了沥青材料的性能。如:级配离析问题中,是因为粗料集中区、细料集中区的分布不均匀,导致混合料搭配密度不均匀。纵向离析问题是沥青施工的常见问题,如图一。
2、硬化问题
硬化多数是由于材料配合比控制不当所致。公路路面施工时需用到混凝土、沥青两种材料,而两者之间的配合比不合要求时则会造成路面硬化问题。如:混凝土多、沥青少等配合情况时,容易使路面出现沉陷、膨胀等问题。
3、侵蚀问题
对于路面基层而言,其构成材料主要是水泥、砂、石等原始颗粒细料。这些材料在铺设之后难以抵抗雨水的冲击,由此引起各种侵蚀问题而破坏了材料的紧密性。如:在雨季施工中,路面基层铺设好的材料会受雨水冲刷而变得松散。
二、施工中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1、路基填筑前地面的处理
整个路线工程,关键在于路基的施工质量,也就是路基路面工程是否能经受时间、雨季、车辆荷载的考验。想做好路基工程,就必须扎扎实实地对路基进行填筑,尤其是原地面和坡面基地的处理:
(1)填筑路基时,应首先对原地面进行处理。属于路基内的树根、草丛都需要全部挖除,甚至处理干净,没有任何杂志,使路基符合要求,并且让路基按规定进行压实后,确保路基符合填筑要求,进行正确的操作填筑路基工作。
(2)坡面基底的处理。坡面的处理方法根据坡面大小来处理,若坡面较小(横坡的比例小于1:5),就只需清除表层;若坡面较大(横坡比例大于1:5),就应该把坡面做成台阶(台阶的宽底不宜小于1m),把填料嵌在地基里,防止路基的滑移,填完所有台阶之后,再按一般填土方法进行填土。
2、裂缝的防治
(1)选择合理面层材料。面层沥青应选用劲度模量大﹑温度敏感性能低的沥青或改性沥青,采用一定级配的集料,必要时可在沥青混合料中加土工合成材料以提高其韧性,减少沥青面层自身温湿效应并增强对基层可能形成反射裂缝的预防。
(2)选择合理基层材料。对半刚性基层无机结合料,应通过试验确定其最佳组成,以便使其抗裂性能尽量符合当地环境条件的要求,必要时可加入早强剂以提高早期强度,增大其弯拉强度而使弯拉模量变化不大,减弱温湿效应,提高耐用性,增强拉裂性能,减少基层自身裂缝或使其不产生裂缝。
(3)保持面层功能完备。面层施工中,对于多层沥青层结构,在多面层之间铺设土工织物等进行面层整体强度补强,增强面层自身的抗裂能力,保持沥青路面面层本身功能的完备性以减弱基层反射裂缝影响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4)防止基层开裂
在基层施工中,应注意湿治养生并及时做封层处理以防止基层初期破坏和干缩裂缝产生,在基层采用预留缝(缝深不小于1/2板厚),在缝处铺设土工织物防止不规则裂缝产生。确定基层的压实度并充分注意其压实的均匀性,防止基层不均匀沉陷而导致开裂。对于已发生初期裂缝的基层应全面而详细地调查,如果裂缝较严重,则应采取切割﹑开挖的办法并利用合适的材料重新铺设基层;如果裂缝轻微则可采用在基層顶面沿路幅全幅铺设土工织物或沥青橡胶应力吸收薄膜的措施。当基层不预留缝时,可以采取与裂缝轻微的相同办法进行防治。
3、水破坏的控制
对于雨水侵蚀、冲刷问题的处理,施工单位可在公路两旁挖排水沟将基层的雨水引出,防止雨水聚集对基层造成冲刷,如图二。如:表层施工时进行防水层处理,让路面中间的水量沿两边流入土壤,以防水量造成的破坏。同时,对基层密实后存在的裂缝问题及时处理。高速公路由于一般设计路堤较高,且多有硬路肩。路基内的水害不严重,所以主要防止整体道床水下渗,引起整体道床结构的破坏。在我国已建成的一些高速公路经常在雨后出现一定量的坑槽,原因就是水破坏,特别是夏天高温天气,雨水渗入整体道床。形成高温水,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碎石剥落下来,两者分离,在行车作用下形成坑洞,表层施工按防水层处理,使水进入结构层内部,从而避免出现这样的破坏。
4、基层的翻修与重铺
基层的翻修与重铺应分别按《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与《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翻修基层时对原有基层的材料应尽可能地充分利用。为此,应对原基层取样检测其材料性质,一般每500m检测一处,如路基干湿类型有变化应增加测点。检测项目包括干密度,级配组成以及小于0.5mm间料的含量与塑性指数等。以确定其利用的骨料含量和需要掺配的材料用量。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还应测定其水泥石灰剂量及其剩余活性,以确定再生利用时需要掺添的水泥或石灰剂量。基层翻修应结合原材料的利用价值与加铺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以确定最后的采用方案。在中湿,潮湿地带的粒料基层,翻修时宜掺加适量的石灰,做成泥灰结碎石或级配碎(砾)石掺灰结构,以提高其水稳性,有条件时也可掺加水泥予以稳定。
5、选择好施工季节
春末及夏季宜石灰土稳定基层,若要组织施工,以这段时间为佳,施工期,最低温度大于等于5℃以上,成型期也必须保证在冬季来临之前,或者在重冰冻一个月至一个半月前完成。在多雨的季节施工时,要随时注意天气变化,不能使混合料遭到雨淋,及时采取相对措施排除混合料的表面水,备好的料不能过分潮湿,石灰稳定土的密实度和强度于拌合石灰和到压实的延迟时间长短的影响很大。
6、养生与养护
基层施工要求湿养,以得到高强度。基层混合料含水量低,很快出现表面干燥现象,而稍一脱水,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大大降低混合料的强度,产生过多的表面裂缝,所以必须保持一周内混合料表面湿润。养护时不能用洒水车在表面直接喷洒,以免冲掉表面吸料,一般采用土工布覆盖,在覆盖物上洒雾状水或低压浇水,并加强边角接缝处的养护。
7、各专业协调配合技术
因路面硬化问题是混凝土、沥青之间的配合比因素所致,材料配制人员要结合适当的配合比技术控制两种材料含量。如:通过实地勘察熟悉公路段需要承载的车辆载荷,然后确定沥青混合材料的配合比,避免路面鼓胀、起皮、坑陷、裂缝等问题。
结语
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是决定工程建设投资成败的关键,而路基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路线的主体,又是路面的基础,路基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效果,因而保证路基施工质量是关系到整个公路施工质量的关键。为确保工程质量,实现快速、高效、安全施工。必须重视施工技术和管理。
参考文献
【1】杨小波.高等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Z].
【2】袁小聪陈宜群,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工艺[J].建筑机械:上半月,2010,7
【3】姜新平,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5
【关键词】:沥青路面;路面基层;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沥青路面由于具有优良的性能被越来越多的用于高等级公路建设中,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重车和轮压的增大以及交通车辆的渠化,公路使用性能衰减加快,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由于路面基层起着主要承载作用,路基质量对公路的使用性能影响较大,在进行路基施工时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是非常必要的。
一、路面施工存在的问题
1、离析问题
沥青混合料在使用期间会出现离析现象,造成材料内部的组成配合不均匀,降低了沥青材料的性能。如:级配离析问题中,是因为粗料集中区、细料集中区的分布不均匀,导致混合料搭配密度不均匀。纵向离析问题是沥青施工的常见问题,如图一。
2、硬化问题
硬化多数是由于材料配合比控制不当所致。公路路面施工时需用到混凝土、沥青两种材料,而两者之间的配合比不合要求时则会造成路面硬化问题。如:混凝土多、沥青少等配合情况时,容易使路面出现沉陷、膨胀等问题。
3、侵蚀问题
对于路面基层而言,其构成材料主要是水泥、砂、石等原始颗粒细料。这些材料在铺设之后难以抵抗雨水的冲击,由此引起各种侵蚀问题而破坏了材料的紧密性。如:在雨季施工中,路面基层铺设好的材料会受雨水冲刷而变得松散。
二、施工中质量控制技术措施
1、路基填筑前地面的处理
整个路线工程,关键在于路基的施工质量,也就是路基路面工程是否能经受时间、雨季、车辆荷载的考验。想做好路基工程,就必须扎扎实实地对路基进行填筑,尤其是原地面和坡面基地的处理:
(1)填筑路基时,应首先对原地面进行处理。属于路基内的树根、草丛都需要全部挖除,甚至处理干净,没有任何杂志,使路基符合要求,并且让路基按规定进行压实后,确保路基符合填筑要求,进行正确的操作填筑路基工作。
(2)坡面基底的处理。坡面的处理方法根据坡面大小来处理,若坡面较小(横坡的比例小于1:5),就只需清除表层;若坡面较大(横坡比例大于1:5),就应该把坡面做成台阶(台阶的宽底不宜小于1m),把填料嵌在地基里,防止路基的滑移,填完所有台阶之后,再按一般填土方法进行填土。
2、裂缝的防治
(1)选择合理面层材料。面层沥青应选用劲度模量大﹑温度敏感性能低的沥青或改性沥青,采用一定级配的集料,必要时可在沥青混合料中加土工合成材料以提高其韧性,减少沥青面层自身温湿效应并增强对基层可能形成反射裂缝的预防。
(2)选择合理基层材料。对半刚性基层无机结合料,应通过试验确定其最佳组成,以便使其抗裂性能尽量符合当地环境条件的要求,必要时可加入早强剂以提高早期强度,增大其弯拉强度而使弯拉模量变化不大,减弱温湿效应,提高耐用性,增强拉裂性能,减少基层自身裂缝或使其不产生裂缝。
(3)保持面层功能完备。面层施工中,对于多层沥青层结构,在多面层之间铺设土工织物等进行面层整体强度补强,增强面层自身的抗裂能力,保持沥青路面面层本身功能的完备性以减弱基层反射裂缝影响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4)防止基层开裂
在基层施工中,应注意湿治养生并及时做封层处理以防止基层初期破坏和干缩裂缝产生,在基层采用预留缝(缝深不小于1/2板厚),在缝处铺设土工织物防止不规则裂缝产生。确定基层的压实度并充分注意其压实的均匀性,防止基层不均匀沉陷而导致开裂。对于已发生初期裂缝的基层应全面而详细地调查,如果裂缝较严重,则应采取切割﹑开挖的办法并利用合适的材料重新铺设基层;如果裂缝轻微则可采用在基層顶面沿路幅全幅铺设土工织物或沥青橡胶应力吸收薄膜的措施。当基层不预留缝时,可以采取与裂缝轻微的相同办法进行防治。
3、水破坏的控制
对于雨水侵蚀、冲刷问题的处理,施工单位可在公路两旁挖排水沟将基层的雨水引出,防止雨水聚集对基层造成冲刷,如图二。如:表层施工时进行防水层处理,让路面中间的水量沿两边流入土壤,以防水量造成的破坏。同时,对基层密实后存在的裂缝问题及时处理。高速公路由于一般设计路堤较高,且多有硬路肩。路基内的水害不严重,所以主要防止整体道床水下渗,引起整体道床结构的破坏。在我国已建成的一些高速公路经常在雨后出现一定量的坑槽,原因就是水破坏,特别是夏天高温天气,雨水渗入整体道床。形成高温水,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碎石剥落下来,两者分离,在行车作用下形成坑洞,表层施工按防水层处理,使水进入结构层内部,从而避免出现这样的破坏。
4、基层的翻修与重铺
基层的翻修与重铺应分别按《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与《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翻修基层时对原有基层的材料应尽可能地充分利用。为此,应对原基层取样检测其材料性质,一般每500m检测一处,如路基干湿类型有变化应增加测点。检测项目包括干密度,级配组成以及小于0.5mm间料的含量与塑性指数等。以确定其利用的骨料含量和需要掺配的材料用量。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还应测定其水泥石灰剂量及其剩余活性,以确定再生利用时需要掺添的水泥或石灰剂量。基层翻修应结合原材料的利用价值与加铺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以确定最后的采用方案。在中湿,潮湿地带的粒料基层,翻修时宜掺加适量的石灰,做成泥灰结碎石或级配碎(砾)石掺灰结构,以提高其水稳性,有条件时也可掺加水泥予以稳定。
5、选择好施工季节
春末及夏季宜石灰土稳定基层,若要组织施工,以这段时间为佳,施工期,最低温度大于等于5℃以上,成型期也必须保证在冬季来临之前,或者在重冰冻一个月至一个半月前完成。在多雨的季节施工时,要随时注意天气变化,不能使混合料遭到雨淋,及时采取相对措施排除混合料的表面水,备好的料不能过分潮湿,石灰稳定土的密实度和强度于拌合石灰和到压实的延迟时间长短的影响很大。
6、养生与养护
基层施工要求湿养,以得到高强度。基层混合料含水量低,很快出现表面干燥现象,而稍一脱水,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大大降低混合料的强度,产生过多的表面裂缝,所以必须保持一周内混合料表面湿润。养护时不能用洒水车在表面直接喷洒,以免冲掉表面吸料,一般采用土工布覆盖,在覆盖物上洒雾状水或低压浇水,并加强边角接缝处的养护。
7、各专业协调配合技术
因路面硬化问题是混凝土、沥青之间的配合比因素所致,材料配制人员要结合适当的配合比技术控制两种材料含量。如:通过实地勘察熟悉公路段需要承载的车辆载荷,然后确定沥青混合材料的配合比,避免路面鼓胀、起皮、坑陷、裂缝等问题。
结语
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核心,是决定工程建设投资成败的关键,而路基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路线的主体,又是路面的基础,路基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效果,因而保证路基施工质量是关系到整个公路施工质量的关键。为确保工程质量,实现快速、高效、安全施工。必须重视施工技术和管理。
参考文献
【1】杨小波.高等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质量控制措施[Z].
【2】袁小聪陈宜群,沥青路面冷再生施工工艺[J].建筑机械:上半月,2010,7
【3】姜新平,沥青路面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