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组照,顾名思义,就是一组照片,通常由3至10张左右的照片组成。拍摄组照,就是用一组照片来表现一个主体、一个主题、一个中心思想。当你对摄影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摄影的基本技法有一定的把握之后,可以练习拍摄一些组照,尝试用一组照片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表现一个主题思想。这和用单幅照片来进行摄影创作相比,又具有一些不同的表现特点。单幅照片往往只能表现事物的某个瞬间,而组照可以通过具有一定结构方式和内在逻辑联系的多幅照片来阐明一个主题。它能从若干个不同侧面、不同视点来对一个主题思想进行多方位的、立体的记录和展示。相对于单幅照片,在揭示主题的丰富性与视觉的多样性方面组照具有一定的优势。组照就如同一首诗、一支歌、一段小故事,这就要求必须有一个叙述的要素和过程。譬如:开头序曲、中间展开、最后结局。如果用摄影画面、景别来展现的话,如可以用全景交代一下环境和人物(或主体)的关系;再用中、近景来展现主体的主要特征和作者想要强调的主体的特点;再根据主题的展现、点题或是提示的需要,用适当的景别来交代和表达叙述的中心或是结论等等。
组照与专题摄影、专题报道有共通和相似的地方,但专题摄影、专题报道要求具有一定的新闻性、时效性,有时可以根据事件的变化、发展来进行连续的报道,如同文字新闻中的通讯。组照,也可以说是介于单幅照片与专题照片之间的一种图片的表现方式。
拍摄组照,要根据表达中心思想的需要,对整组照片的视角、影调、承先启后的编排、组合等有一个整体构思。拍摄组照时,应该注意考虑如下几个要点:首先,要明确和整理好拍摄的主题,要对所拍摄的题材作一定的深入了解,因为只有在明确主题内容的基础上,才能确定与其相对应的各种摄影造型语言与造型技巧,进行画面的形象处理。其次,根据主题表现、不同题材的需要,选择与之相对应的表现形式。摄影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多样,从色调上来分,可以选择黑白摄影或是彩色摄影。从造型语言上来选择,可以选择写实的、比较朴实的视点或是写意的、追求形式感比较强的视觉效果。从影调、质感上来分,可以选择低感光度的胶片,追求细腻的影调、真切的质感,或是选择高感光度的胶片,用
粗颗粒的影像、强烈的反差来表现粗犷的视觉效果。第三,注意整组照片的前后连贯性。组照要注意不仅仅是几幅照片的简单组合与随意连接,应当把各张照片有机地串联起来,照片中的每幅画面都能阐述主题思想的一部分或某个方面。每幅照片相互之间还应注意构成一定的情节起伏与呼应,从内容到形式、画面之间的过渡上应做到明了、简洁、流畅。在选择拍摄场景、情节时,既要注意介绍事物的全貌,又不忽略对细节的描写,可以选择全景、中景、近景或特写等不同景别。在构图上,还可以选竖幅画面或横幅画面的不同变化,力求使整组照片错落有致,生动起伏,达到视觉上的整体美感。第四,拍摄组照时,根据发表形式或版面安排的需要,有意识地组织和编排画面,具备一些图片编辑的常识,懂得一组照片的编排及视觉上顺序、组合方式等,使拍摄时做到有的放矢。组照有时候可以根据照片配以简洁的说明文字,概述或补充画面难以表现的某些思想、情节和背景,有利于渲染主题的深度和广度,强化整组照片的完整性和丰富性。
从事摄影创作,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或是表现方向,平时只是看到什么拍什么,走到哪里拍到那里,这样往往拍摄了一些年月,一旦回首总结时,才发现拿不出具有一定份量及深度的作品。许多著名的摄影家之所以能拿出一整套既令人叹服又具有深度的作品,往往是多年执着探索、挖掘的结果,有时往往会花上十年、二十年或更长的时间和心血。如著名的摄影家陈长芬先生,从1965年开始拍摄长城至今,三十多年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就是最好的范例。
所以,学习拍摄组照,可以当作是摄影创作的一个台阶,通过对不同主题、不同体裁的组照的拍摄练习,掌握了一定的拍摄、表现技巧和经验之后,再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条件,选择一个能够长期拍摄、探索、表现的主题,并考虑选择一个能充分体现主题的形式,然后坚持数年,不断地探索、挖掘、总结,只要能坚持不舍,一定会有一个良好的结果。
晚冬·郊外(组照四幅)
都市的视线·东京银座
作品解说:
《都市的视线·东京银座》是一组试图反映东京最繁华的商业区,银座街头年青女性的不同的表情和视线。其中既有女警察在执勤时的视线:又有等待朋友时的视线、有横过马路时的视线等。为了能抓拍到真实的表情,不惊动被拍者,用了500mm的超长焦镜头,感光度400胶片,135相机手持抓拍的一组照片。繁华的都市,人们总是过往匆匆,互不相似,各怀心事,各有不同的注目点。通过不同的表情、视线来展现大都会的一个侧面。
《晚冬·郊外》用高感光度的胶片,粗颗粒来表现冬天寒冷、萧索、冷清的郊外场景和气氛。基本上用广角镜头来拍摄空旷的大画面,没有人影的冬天阴冷的空场景。主要试求去表现一种富有季节的环境和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