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莉:冰雪中拍照,先给自己充好电

来源 :摄影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peng12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摄影记者是“体力活儿”,劳累辛苦可想而知,那体育摄影记者可以说是“重体力活儿”了,女性体育摄影记者寥寥无几。新华社体育摄影记者王丽莉是其中的佼佼者,在她看来,在热爱的事业面前,以性别来区分摄影师是不恰当的,“我们不会因性别限制自己,而是以职业来要求自身”
  王丽莉2004年7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新闻摄影方向,同年进入新华社摄影部体育照片采编室工作。2012年3月至2014年9月任伦敦分社摄影记者。参加过夏奥会、冬奥会、世界杯、亚运会等大型综合赛事和足球世界杯,田径、游泳、体操、乒乓球、羽毛球等单项世锦赛,温网、澳网和法网等大满贯赛的摄影报道工作,是新华社也是国内第一位有资格全权采访报道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英超)的摄影记者。荣获“全球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称号、中国新闻奖、人民摄影“金镜头”等奖项。

对话王丽莉


  你都拍摄过多少种冰雪类的体育项目?
  王丽莉:冰球、短道速滑、花样滑冰、速度滑冰、冰壶、冬季两项(由越野滑雪和射击结合在一起的竞赛项目——编者注)、越野滑雪、单板滑雪,等等。
  你在拍照前会做哪些准备?
  王丽莉:硬件上要准备好相机、镜头、电池、其他拍摄辅助配件、稿件传输相关设备、网络、通讯工具; 也要自己做功课,确认赛事、项目、运动员、重要人物、拍摄新闻点、场馆场地踏勘、拍摄位置、稿件说明预制、与编辑部沟通发稿方式与节奏,等等。

  请为我们介绍一下拍摄一场冰上体育比赛的工作流程。
  王丽莉:每一场比赛由于发稿模式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工作流程。准备工作是其中基础的第一步。
  就以2019年3月21日在日本埼玉县举办的花样滑冰世锦赛双人滑决赛为例。在这场比赛中,没有现场编辑和即拍即传设备。由于之前已经有一些场次和热身备战的拍攝,我对场馆光线、拍摄位置的选定、发稿网络等都提前了解。相机和镜头的选择也会有判断和取舍。在拍摄前,摄影记者要深入了解所有进入决赛选手资料、夺冠热门和所有中国选手实力、节目情况等。这一场决赛,中国选手隋文静和韩聪是夺冠大热门。在拍摄前,还要与编辑部进行发稿节点的沟通,由于日本与北京时差一小时,抢发稿件是关键。按照比赛进展,边拍摄边选片,适机传稿。
  拍摄过程中有哪些特别的注意事项?
  王丽莉:我觉得除了要注意安全外,还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技术上色温、拍摄光线的把握,以及自身体能的维系、身体保暖、相机保暖与保护等。

  你在拍摄中都遇到过哪些困难?你都是怎么克服的?
  王丽莉:或许我是那种吃完苦也就忘了的人吧,印象稍微较深的是体能问题。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拍摄冬季两项,由于场地遥远,头一天拍摄花样滑冰结束较晚,返回宿舍,可能睡了不到两个小时,再出发赶去冬季两项的场地,坐三次班车,再坐缆车然后再转坐班车抵达赛场,但由于天气不佳无法比赛,等待了8 个多小时,晚上才开始比赛。这期间很疲惫,对于体能的要求和见缝插针睡觉的能力要求较高。
  请与我们分享一次难忘的拍摄经历。
  王丽莉:每一次都值得纪念,都有收获。或许上面那个经历,由于过于折腾所以印象较深。
  你在拍摄中会用哪些器材?会对照片进行后期处理吗?
  王丽莉:全套佳能。会用Photoshop进行符合规定的简单处理。
  你希望你的照片给观众带来什么感觉?
  王丽莉:希望通过图片记录下的这些瞬间都是有(新闻)价值的,能偶尔给观众带去感动就很好了。其他并不敢奢望很多。不可回避的是,拍照确实是个人化行为。“相由心生”希望观者能通过照片感觉拍摄者是一个怎样的人。
  如果会参加到冬奥会的拍摄,你觉得自己还有哪方面不足?
  王丽莉:继续锻炼体能。参加冰雪运动。有机会能多拍雪上项目。
  对于拍摄冰雪比赛的摄影爱好者有什么建议或者忠告?
  王丽莉:当然是安全第一,先了解规则与常识再进行尝试。
其他文献
白唇鹿。彭建生 摄  三江并流指的是金沙江、怒江、澜沧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千米的区域,包含丽江市、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9个自然保护区和10个风景名胜区,大约3.2万平方公里。  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地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库”,占中国国土面积不到0.4%,却拥有全国20%以上的高等植物和全国25% 的动物种数。按最新版野生动物保护名录,这里
期刊
如同“玉兔”出水,手机摄影让人们能轻易地捕捉到最佳瞬间。金俊 摄  不知不觉,我已经很久没有使用相机了,只有客户需要商业大尺寸照片时,相机才派上用场。一年当中,大约百分之八十的拍照都是用手机。作为一个从影三十多年,以摄影为业的人来说,想来都不可思议。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手机照片能足够满足日常使用吧。手机摄影的影像品质能满足摄影的需要吗?  这个问题是最关键的。只有手机影像的品质达到较好的水平,才能够
期刊
摄影术发明已超过180年,作为摄影工具的相机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手动曝光、手动对焦到自动曝光、自动对焦,从胶片相机到数码相机,操作越来越容易,价格越来越低,成像质量也越来越好。不少影友青睐可换镜头数码相机,那么,如何挑选第一台可换镜头数码相机呢?购机前的思考  购买相机之前,你需要搞清3个问题:第一,你买相机想拍什么?第二,你对要买的相机有什么要求?第三,你打算花多少钱?搞清了这3个问题,我们才
期刊
《红谷新姿》,焦距16mm,F8,6 秒,ISO100。王岩 摄02.《晚霞映古阁》,焦距15mm,F4,6.5 秒,ISO160。王岩 摄03.《朝阳大桥》,焦距15mm,F4,6.5 秒,ISO160。王岩 摄04.《秋水广场》,焦距14mm,F8,2.5 秒,ISO100。王岩 摄05.《都市初醒》,焦距15mm,F11,6 秒,ISO200。王岩 摄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
期刊
作为程新皓的故乡,云南为他的创作提供了语境,他所有的作品都与故乡云南相关。正如他在访谈中所说,“只有在云南,我才有某种创作的激情与合理性”。  近十年来,程新皓将主题不一、形态各异的创作,都统合在现代性的母题之下,试图以一种更为客观、清醒、真实的态度,用录像、装置、摄影、文字等媒介,来呈现云南境内不同区域和群体在自然、社会、历史等维度中的持续变迁过程。  无论是扛着一根木头在冬夜横渡盘龙江的支流,
期刊
摄影的发明对传统的艺术形式产生了重大影响。摄影以肉眼无法感知的方式记录了瞬间凝固的世界,并探讨了随着现代社会发展而产生的许多抽象的表达形式。但不得不承认,摄影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记录艺术,而有些艺术持续的时间很短。  加拿大艺术家迈克尔·格莱布(Michael Grab) 是一位国际知名的平衡石艺术家,他曾在全球二十多个国家创作,从冰岛到新西兰,从中国到哥斯达黎加,都曾留下过他创作的身影。没有胶水、绳
期刊
1976年,威廉·埃格尔斯顿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举办了极具分水岭意义的个展,由约翰·萨考夫斯基(JohnSzarkowski)策展。这也是现代摄影史上第一次彩色摄影展。虽然当时绝大多数艺术评论家没有给予其任何赞誉,但这些批评并不能阻挡从197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摄影界重新认识、评价色彩在摄影表现中的能力与作用。越来越多的摄影师认识到,由于彩色摄影感光材料本身的技术进步,表现“有色彩的世
期刊
作为拉黑的故乡,江西省南部山区的寺背村无形中塑造过他的成长。几年前在杭州买房定居前,寺背村一直都是他生活中的精神锚点,他曾将其视为现实生活中的最后退路。然而,在近十年内围绕着故乡进行了一个又一个的创作之后,他不再这么认为了。  “我的创作,是通过接近故乡的方式来解构故乡,我试图让自己变得自由。现在,那个地方在我心中已经还原成它本身的自然村庄了,那里只是有家人而已,它不再是想象中的避难所,不再是精神
期刊
徕卡推出全画幅无反相机SL2-S  徕卡推出新款全画幅无反相机SL2-S。这款相机的主要功能和性能与松下S1相同,同样采用2460万有效像素CMOS感光元件、576万像素0.78倍放大倍率的电子取景器和3.2英寸、210万像素的触摸式液晶屏。不过,它并非简单克隆松下S1,而是在一些方面有所不同。比如,它的体积比松下S1稍小,但重量增加了31克;机身防抖效果最多等效提高快门速度5.5挡,稍逊于S1的
期刊
我拍摄微距作品已有4年时间,受英国摄影师Levon Bliss拍摄昆虫照片的影响,开始接触这个比较冷门的显微摄影领域。慢慢地,从一无所知到使用不同品牌型号的相机去拍摄不同类别的作品,去感受和分享肉眼看不见的世界,学习如何用更科学的方式拍摄,大概是这些年来最大的喜悦了。  在微距摄影中,把镜头最大放大倍率为1倍的镜头称为微距镜头,最大放大倍率为1~5倍的镜头称为超微镜头,最大放大倍率为5倍以上的镜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