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眼中的天才

来源 :上海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iuh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两年,以莫扎特生平为主题的法语和德语版音乐剧先后来沪,让国内观众对这位前无古人也难有后来者的音乐家有了更多认识的同时,音乐剧本身也吸引了大批死忠粉丝。其实早在法语版音乐剧《摇滚莫扎特》横扫上海滩之前,另一部“莫扎特”也于去年年底悄然登陆了英国国家剧院现场(NT Live),并在今年年初回归了伦敦舞台。尽管宣传比不上前两者声势浩大,但剧作家彼得·谢弗(Peter Shaffer)对于人性和艺术本质入木三分的辛辣刻画、男主演卢锡安·萨马帝(Lucian Msamati)强大的语言感染力,加上伦敦南岸交响乐团(Southbank Sinfonia)的现场演出,这部由英国国家话剧院制作的《莫扎特传》(Amadeus,又译《上帝的宠儿》)从另一个角度带领我们反思天才的一生,并审视我们自身作为普通人时,面对天才压倒性的绝对力量所表现出的渺小与不堪一击。
  《莫扎特传》并没有将莫扎特本人作为本剧的主角,相反,它选择了莫扎特的“乐友”和“宿敌”萨列里的视角。在谢弗的剧本中,整个故事是通过萨列里向神父忏悔的过程中娓娓道来的。而本版则稍作改变,没有了神父这个角色,萨列里以第一人称直接向观众讲述“莫扎特”这个传奇本身。语气中少了忏悔,多的是萨列里对自我的剖析和辩护。
  在他的视角里,“不朽”(Immortality)是他毕生追求的目标,因此他放弃了俗世的享乐选择侍奉上帝,通过音乐到达不朽。《莫扎特传》里,萨列里是一个兢兢业业的作曲家,在维也纳获誉无数,在宫廷中也颇有声望。他是那个年代里所有优秀艺术家的“模范”,直到他遇到亚当·吉伦(Adam Gillen)饰演的莫扎特。由于这个故事是萨列里的回忆,所以在萨列里的视角里,莫扎特变成了可笑的小丑和纨绔子弟,过分亢奋、过分乐观。萨列里坚信他听到的莫扎特小夜曲无非就是偶得的佳作,但当他听到了《后宫诱逃》和《唐·乔瓦尼》(又译《唐璜》)后,萨列里终于明白,莫扎特根本是他可望不可及的高度。当萨列里听到《唐·乔瓦尼》的时候,舞台中央下降成了乐池,歌剧的“剧中剧”舞台从后方不断逼近萨列里,站在舞台边缘的萨列里不得不跪倒,因为面对莫扎特无与伦比的天分,他的音乐根本不值一提。
  是背叛的痛苦,
  还是仇恨的嫉妒?
  尽管18世纪的欧洲大陆已经经历了文艺复兴,但当时宗教文化氛围依旧浓厚,音乐创作仍然是服务上帝的一项工作,而人们也普遍相信创造艺术的能力并非来自于人类自身,而是上帝的力量。因此在剧中,当萨列里明白了自己的音乐根本无法与莫扎特的相提并论之后,他并没有把莫扎特视为自己的仇敌,相反,认为自己不再被上帝垂青。认为上帝背叛了自己的萨列里用近乎咆哮的声音手指上空,宣布上帝是他永恒的敌人,而莫扎特,则是他的战场。如果上帝没有在自己的身上展现他的垂怜,那么他就通过毁灭莫扎特,来击溃上帝。用“嫉妒心膨胀”“狭隘阴暗”“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去解读萨列里是有偏差的,他没有着眼于世俗的爾虞我诈和争名逐利,他唯一执着的,只有不朽。他代表的是那些绝大多数有一定资质,却不管怎么努力也未必能在拥挤的艺术史上挣得一块狭小地盘的普通优秀艺术家。
  在剧中,萨列里一再强调自己的努力,是努力让自己不眠不休地作曲,是努力让自己成为了宫廷作曲家,甚至是努力让自己娶到了妻子。但是莫扎特一句“音乐太简单了”,还有他那从不需要修改的、落笔就等于终稿的乐谱手稿,就可以直接击溃像萨列里那样的作曲家。萨列里说,“艺术和美德毫无关系”(Ar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good)。从他的叙述里,我们看到天才的力量是毁灭一切的力量,它能以一己之力,甚至不需要通过任何努力,就可以将庸众们无情粉碎。无论是爱迪生的1%灵感和99%汗水论,还是中国人常说的“老祖宗赏饭吃”,都没有萨列里眼中所看到的莫扎特来得震撼人心,令人心生绝望。他不断质问上帝“为什么”,为什么是莫扎特而不是他?这个问题,恐怕只要艺术存在,艺术家存在,就会被一直问下去,也永远不会有答案。
  倘若本剧的着眼点仅仅只是如此,那它还不足以成为日后一切莫扎特传记类音乐剧的原点。在《莫扎特传》里,我们看到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虽然对莫扎特稍有好感,但他的音乐品位却着实令人不敢恭维。宫中的其他贵族更是因为莫扎特创作《后宫诱逃》这类讽刺贵族生活的歌剧而对莫扎特感到嫌恶和不以为然。本剧另一层次的张力来自于:萨列里是最想要击溃天才的人,但他也是维也纳唯一一个真正理解并欣赏天才的人。在谢弗的剧本中,这点仅仅是被暗示了出来,而导演迈克尔·朗赫斯特(Michael Longhurst)则大张旗鼓地强调了这一点。剧中有不少片段是萨列里的“莫扎特音乐赏析鉴赏”,利用现场乐队和萨列里的解读,舞台现场演出令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了那仿若来自天上的音乐。当萨列里第一次听到莫扎特的K361小夜曲时,他说感受到内心从未有过的疼痛,且那种疼痛不知所因也无法释怀。这种没来由的疼痛,笔者在第一次听莫扎特的单簧管协奏曲其实亦曾切实体会过,笔者也难以想到竟然再一次体会到这种震撼和失神,是在一部讲述莫扎特的话剧里。《唐·乔瓦尼》《费加罗的婚礼》《魔笛》……事实上,萨列里对莫扎特的才华有多少深刻的洞见,他毁灭莫扎特的欲望就有多么激烈。而恰好他手上又有毁灭莫扎特最佳的武器,那就是他在宫廷的权力。
  什么才能不朽?
  在笔者看来,本剧的第一幕着重刻画的是“普通的优秀艺术家遇到真正纯粹的天才时的无力感”,第二幕则详细展现了“现世的权力”和“不朽的天赋”之间的角力。萨列里利用自己在维也纳歌剧界的地位和在奥地利宫廷的影响力,让莫扎特遭遇滑铁卢。又因他深知莫扎特的性格特质在宫中并不讨喜,排挤他几乎易如反掌。萨列里强行将婚宴庆典的舞蹈曲解为芭蕾这一奥地利皇帝禁止的艺术形式,并暗中要求剧院指挥罗森堡(Hugh Sachs)将莫扎特手稿中的庆典情节撕去。最后《费加罗的婚礼》只上演了寥寥九场,而萨列里自己的歌剧却享誉全欧洲,场场爆满。萨列里认为自己宣战上帝的行为并没有带来惩罚,但与此同时他又坚信上帝的惩罚必会降临。   笔者在观看的过程中,一直在猜测那个所谓惩罚的时刻究竟会出现在什么时候。笔者曾经猜想那个瞬间会不会是当莫扎特死亡的时候,萨列里会心生悔意,发现自己酿下了无可挽回的过错,再也听不到被上帝垂怜的声音——毕竟他能够透彻地理解莫扎特的音乐,他称《费加罗的婚礼》是一个奇迹,称《魔笛》是真正出自上帝之口,对莫扎特也并非完全没有惜才爱才之心。但在观看的时候,笔者忽略了萨列里这个人物一切的立足点:他对不朽极度扭曲的渴望。在萨列里还在世的时候,他看到欧洲的每个角落都在演奏莫扎特的音乐,而他的却销声匿迹。“我被自己的时代灭绝了”,临死之前的萨列里如是说,这就是上帝给他的惩罚。从中我们甚至可以看到,运用权力去遏制艺术的创作和生长,这种手法依然世代不绝。但现世的权力看似强大,为所欲为,可以任意去碾压包括天才在内的蝼蚁众生,但在真正不朽伟大的艺术面前,它还是只能备受良心和人性的煎熬,匍匐着仰视不会被时间所遗忘的艺术本身。
  现场乐队也是角色
  本剧的最大看点之一是伦敦南岸交响乐团的现场演出。他们的作用并不仅仅是演奏莫扎特作品的片段,更多的时候他们的音乐和萨列里的敘述之间形成了有趣的张力。当萨列里向上帝发誓他会将毕生奉献给音乐,用音乐来侍奉他的时候,乐团的成员也微微低下头祈祷,仿佛在说,即使只是交响乐团中的泯泯众人,他们也有相同的祈愿。而在更多的时候,乐团通过制造不和谐的噪音和弦来暗示萨列里充满操控欲的第一视角。每当萨列里吹嘘他自己的音乐作品时,弦乐部就会弹奏低沉怪异的和弦,好像是在嘲笑萨列里一样。
  以第一人称的叙述或回忆为线索的戏剧并不少见,而这种用一个交响乐队的剧中视角去质疑这个叙事本身的做法尚属新鲜,也值得肯定。他们就像是某种“剧透”,在故事还没讲完的时候就用音乐预告了我们结局。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看过放映的朋友表示乐队使得场面的铺陈稍显杂乱,笔者在现场演出的时候也的确感受到了这一点。场面的快速转换、检场的频繁上下场和乐池的升降确实略微影响到了流畅程度。
  在表演方面,饰演萨列里的卢锡安·萨马帝几乎一个人撑起一台戏。他完美地展现了萨列里这个“两面派”:在人前他左右逢源、彬彬有礼;而一旦当他与自己独处、面对观众的时候,他的暴怒与绝望毫无保留。有些演员会把萨列里塑造成一个十足的险恶小人,而卢锡安·萨马帝的萨列里让我们清楚看到萨列里的绝望来自于自觉被上帝所背叛,他虽然不值得被原谅,但或许可以被理解。由亚当·吉伦扮演的莫扎特则令人忍俊不禁,无论是他色彩艳丽的服饰,还是他夸张的仿佛公鸭嗓子一般的声线和说话方式,仿佛都是在嘲讽装模作样的奥地利宫廷。如果说大众印象中的莫扎特是个忧郁且叛逆的俊美青年,那吉伦的莫扎特则更像一个小男孩,甚至像一个大号的婴儿,充满表现欲,对自己的才能十分自信。但奇怪的是,这样的莫扎特对笔者而言反而更有说服力,或许是因为他夸张干瘪的笑声,他永远停不下来的脚步,反而为真正的莫扎特的音乐,增添了一份崇高感。
  “有人说我们音乐家只是仆人。确实如此,我们确实是贵族的仆人,只不过稍微上等一些而已。但是谁会记得这些终将死去的家伙们呢?谁还会继续演奏我们的音乐?究竟是谁在为谁服务?”
  这是萨列里在本剧刚开始时的一段独白,那时候的他正春风得意,根本不知道一个未来将成为全世界最伟大音乐家的年轻人正从萨尔茨堡而来。现在看起来,这句话,或许根本就是他的注脚吧。历史上萨列里到底有没有毒杀莫扎特还是仅仅自己造的谣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真正伟大的艺术不会被淹没,可谁又曾将目光落在那些陪客,那些失败了的人身上呢?
其他文献
2018年6月,由上海戏剧学院、中共上海市金山区委宣传部、上艺戏剧社共同出品的原创话剧《生命行歌》于上戏实验剧院进行首轮演出。该剧部分取材于上海金山卫镇安宁疗护病房里发生的爱心故事,直面中国人普遍避讳的死亡话题,聚焦人性的关怀。《生命行歌》特邀前国家话剧院副院长、一级导演查明哲执导,让我们走进他的戏剧世界,听他聊聊作品背后的精彩故事。  Q:上海戏剧 A:查明哲  Q:是怎样的契机使您加入《生命行
期刊
2019年,史依弘很忙。  光大戏就有上半年的新戏《新龙门客栈》,下半年复排的新编戏《大唐贵妃》。而“梅尚程荀”与“纪念梅兰芳赴日一百周年”这两个系列演出上,她又为观众奉上了八出传统戏,更不要提大大小小的各类演出和社会活动了。  2020年开年,如果不是疫情突袭,史依弘的行程依旧很忙。原本计划在春节期间完成三场上海京剧院的大戏,3月《新龙门客栈》将在更新调整后在“东艺名家名剧月”上再次亮相,4月纪
期刊
此次2018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名剧展演”,俄罗斯最古老的亚历山德琳娜大剧院携《哈姆雷特》《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两部力作来到上海。其中,《哈姆雷特》由剧院的艺术总监瓦列里·福金(Valery Fokin)导演,5月12-13日的两场《哈姆雷特》演出之后,赢得了业内外观众的交口称赞。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出好戏好在哪里,大家的看点和论点也各不相同。  周 可| 导演  亚历山德琳娜大剧
期刊
“任何一个伟大的民族,在与人类文明进程相伴相生的天灾人祸作殊死较量时,都不能仅仅以牺牲无数人的生命与尊严作为筹码,而是要由全社会的科学、良知、秩序、担当与奉献的合力来共克时艰,决战决胜。”这是写在话剧《护士日记》剧本扉页上的一段文字,也包含了该剧编剧之一、上海戏剧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戏曲学会会长、松江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陆军对抗疫题材文艺创作的审视与思考。  与灾害抗争是人类面对的永恒考验,
期刊
为什么这样改造鲁迅的小说?因为鲁迅的小说有一种象征性,他吸引我的不只是具体情节,而在于更深远的象征意义。《铸剑》的第一个情节,是眉间尺在与老鼠交流,还有更多比较诡异的情节,其蕴含的内容都非常丰富,但它所展示的画面并不是现实存在的,而是一种抽象的感觉。对我而言,鲁迅小说《铸剑》的意义,在于它真实探索到了人性,即人们在所追求的价值和生命价值之间做出选择——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需要牺牲生命去保护和体现价值
期刊
最近,“滑稽戏不滑稽”成了一个常见的现象和热议的话题。滑稽表演艺术家童双春说“笑是滑稽戏的第一生命”;绿杨曾说“滑稽戏不滑稽,这真正叫滑稽了”。可见滑稽戏不滑稽、不可笑,应视为丧失了其本质属性与外在特征的大问题,值得引起大重视。  综合多位专家的分析,在创作层面上造成“滑稽戏不滑稽”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错误地追求内容形式的高雅,抛弃了本有的世俗气息与喜感;二是一味地寻求主题思想的深刻,远离了现实的
期刊
赵立新执导的2017版《父亲》近日上演,相对于12年前的小剧场版本,导演认为这一版不是“复排”,而是“重新排演”一个新戏。他似乎对这戏情有独钟:1995年他在瑞典皇家剧院的小剧场第一次看话剧《父亲》时,饰演上尉的人就躺在他面前,距离很近,血管分明,几乎要爆裂,那种“热腾腾”的感觉深深地震撼了他,回国后第一件事就是自导自演《父亲》。2005年版的小剧场演出也在北京、上海两地,还原了那种“炙烈”的冲击
期刊
昆剧《椅子》改编自荒诞派戏剧之父、法国剧作家尤金·尤奈斯库的同名代表作,由上昆的俞霞婷改编、倪广金导演,在保留原著关于人类存在意义和命运叩问的现代精神基础上,进行了中国化与昆剧化的全新创作。该剧于2016年9月在日本利贺铃木忠志主推的“第五届亚洲导演节”首演,此后在俄罗斯、阿尔巴尼亚、我国京沪等地巡演,屡受赞誉,现为上海昆剧团小剧场保留剧目。曾推出过戏妆版和不上妆版两种不同风格,此次演出为戏妆版,
期刊
编者按:  改编自老舍短篇作品的话剧《老舍赶集》首演于2018上海·静安现代戏剧谷。《老舍赶集》改编自老舍先生的六部短篇作品:《观众须知二十则》《创造病》《牺牲》《黑白李》《邻居们》《我的理想家庭》,方旭联袂刘欣然、苏小玎、秦枫、马驭崧、景松涛五位青年演员,组成“全男班”阵容。这部京味话剧《老舍赶集》将首演选在上海,接受上海观众的检验,充分展现出全体主创团队希望再一次呈现出不一样的“老舍”的决心和
期刊
编者按:  《上海戏剧》自2018年起推出新栏目“海上青年戏剧沙龙”,希望以此为青年评论者搭建一个平台,让他们发出真实的声音;希望以此在创作者与评论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沪上戏剧评论增添活力。  2018年第1期沙龙,我们关注的是舞台剧《繁花》。《繁花》的创作团队以年轻人为主,那么我们邀请的青年评论者如何评价年轻团队的这次创作呢?小说中1500多个“不响”是其特色,然而这亦是改编的难点,小说“不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