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放时代的中国制造

来源 :中国经济报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outiao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之后,以“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已经有了进一步的深入和发展。
  3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
  5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
  5月7日,国务院正式出台《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同日,李克强总理先后来到中国科学院和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考察调研。强调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在创新发展和全球竞争中争做领跑者。近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国强最近在接受《中国经济报告》记者专访时表示,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要想办法走出困境,而唯一的出路就是创新。创新主要是指技术创新,这不仅仅是要发展新经济,更加重要的是利用这个机遇来加深对传统产业的改造。


  全球经济新特征:“三低两新”
  中国经济报告: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除了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入中高速外,经济增长结构与增长动力也处于加速调整中。过去我们主要的发展目标是快速推进工业化,所以开放战略就是利用外部的资源、市场来满足我们推进工业化的需要。现在,要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是这样吗?
  隆国强:发展中国家推进工业化,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所谓的两缺口模型——缺资金、缺外汇。开放部门主要是解决外汇不足的问题,包括利用外部资金和出口创汇,外资在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一度达到过20%,但最近这些年比例就很低,甚至在5%以下。也就是说,从数量上来看,外国直接投资占比并不高,我们最需要的是依附于这些投资的管理、技术、人才,还有海外的销售渠道、品牌等等。
  开放部门通过解决外汇短缺问题,能够引进外部的技术设备来缩小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这样就实现了追赶式的发展,即经济学上所说的压缩式增长。别人二百年走完的路,我们可能用30年、50年就能走完,增长速度比别国快。那些领先的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平均下来是2%左右,而中国过去30年平均能够达到9.8%,这就是所谓的奇迹。奇迹来源于什么?奇迹来源于落后,没有巨大的差距就不可能那么快,这是追赶型经济才可能出现的情况,领先型经济不可能有这么高的速度。
  中国经济报告:中国现在作为一个深度融入全球的经济体,外部环境有什么样的新变化?方兴未艾的新技术革命趋势是什么?
  隆国强: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全球经济和中国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原来是经济高速增长,全球经济繁荣,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但危机以后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即“三低两新”,这是现在和未来一段时期中国所面临国际环境的一些新特点。“三低”,一是指增长速度降低;二是指全球通货膨胀的压力低;三是指低风险。 风险无处不在,但是比较前期来看,现在美国经济复苏的态势已经比较稳。欧洲虽然还在危机后的泥潭里面,但是也已经没有很高的大风险了,所以,相对来说,全球性金融动荡的风险降低了。不过,还存在一些地缘政治风险,比如乌克兰危机。
  “两新”,一是方兴未艾的新技术革命;二是指新规则。就前者而言,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企业层面都要想办法走出经济困境,而唯一的出路就是创新。创新主要是指技术创新,也包括一些商业模式的创新。所以,对新技术的投入应当大幅度增加。我们经常听到有不同的新技术诞生,如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等等,中国对新技术的研发投入也在大幅度增加,研发活动也很活跃。但从全球范围来看,现阶段还没有形成真正引领全球经济的新一轮产业革命,新兴产业尚处于蓄势待发阶段。


  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正在密集制定过程中,它和老规则不是一个替代关系,而是一个拓展和更加深化的关系。有一些新的规则,如果可能的话,发达国家一定是在多边层面上推动的。像TPP里面的一些新规则,实际上都是当年多哈回合谈判之前曾提到过而根本就没有列进谈判议题的所谓“新加坡议题”,发达国家不死心,现在又通过区域合作平台来推动。中国现在没有参与TPP的谈判,并不意味着以后不用承认这个规则。从历史经验来看,可以预见,发达国家主导的规则或者直接在多边层面形成,变成全球大部分成员都应该遵守的规则;或者先从一个比较小的范围慢慢拓展,最后形成全球规则。所以,不管在不在TPP里面,中国最终都要承受这种规则。现在中国不在里面,最大的后果就只能是被动接受。所以,中国应该尽可能参与到规则制定过程中去,否则没有机会去发表自身的意见,无法去影响规则的制定。
  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
  中国经济报告:前面你所说的“三低两新”,其中的新技术与德国提的“工业4.0”是不是类似的概念?
  隆国强:我认为有联系,但也有差别。德国的“工业4.0”讲的是更加智能化、个性化、数字化的生产模式,主要是信息技术与工业的融合。它本身就是一个高端的制造大国,依靠信息技术进一步提升其制造业的计划。而中国所说的新技术,其范围并不仅仅局限于数字技术、IT技术,还拓展到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等,甚至更多。但是,信息化毫无疑问是新一轮技术革命中最突出的一个技术领域。
  德国“工业4.0”的技术水平比中国的要高,起点也比中国高,但是中国的“制造业2025”可能有更广阔的空间。中国作为一个追赶型的经济体,不仅可以发展新兴产业,而且具备用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巨大空间。
其他文献
5月23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长期增长”课题组召开《中国经济增长十年展望(2015-2024):攀登效率高地》研讨会。课题组成员刘培林主持会议,陈昌盛、许伟、王金照、刘涛、吕刚、许召元、何建武等参加了会议研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致辞并介绍了研究的主要观点。本书是课题组系列研究的第三辑,围绕国民经济总体情况、需求面、供给面、产业、区域发展和城市化、资源环境等主题,在分析具有中长期意义
期刊
5月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2015年《亚太区域经济展望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驻华代表处与第一财经研究院联合举办。中国驻IMF原执行董事张之骧,中国人民大学财经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IMF驻华首席代表Alfred Schipke,IMF驻华副代表Raphael Lam等参加会议。  报告指出:2015年,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预计维持在
期刊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英文缩写AIIB)的崛起之势超乎想象。2015年4月15日,来自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非洲的57个国家正式成为创始成员国。5月20日,亚投行在新加坡举行了第五次首席谈判官会议,各成员国就《亚投行章程》文本达成一致,并将于6月底举行签署仪式。未来亚投行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领域,也不仅局限于亚洲域内,而且有望成为中国担当未来全球领导者的“试验场”,或
期刊
2012年在斯坦福大学法学院就读,期间选修彼得·蒂尔的“初创企业”课,将细心整理的课堂笔记发布到网络,引起240万次点击。随后,彼得·蒂尔和布莱克·马斯特斯将这份神奇的笔记精编成为本书。  2014年被一批创业家和企业家评为“迄今为止最好的商业书”的《从0到1:开启商业与未来的秘密》(以下简称《从0到1》)出版。该书从哲学、历史、经济等多元领域解读世界运行脉络,分享作者对商业与未来发展逻辑的思考,
期刊
@志胜说法:随着政府对民間金融市场监管的开放、金融平台模式的创新,各式投融资项目如井喷般爆发,也导致各式乱象与无序竞争,低迷的经济、金融形势却导致投资企业资金链的断裂,出现各式投资失败。普通民众对于金融知识的缺乏又使得某些投资理财企业采取欺骗手段,肆意吸收资金,建立资金池,弥补以往亏损,挪用资金,投资者造成损害,无法收回投资。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非法集资的打击力度,但非法集资现象屡禁不止、愈演愈
期刊
坎布里奇——上个月,荷兰人举办了2015年网络空间全球会议。那次会议吸引了近2000名政府官员、学者、行业代表和其他人士。我本人也主持过一次有微软副总裁和两名外长参加的网络和平安全座谈会。此次由“各方利益相关者”出席的会议是制定规则、避免网络冲突的最新努力。  人们现在公认互联网能够造成损失。不少观察家认为此前某次袭击的背后是美国和以色列政府,那次袭击破坏了伊朗某处核设施使用的离心机;有人说伊朗政
期刊
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强调要“高度重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正如此次政治局会议所分析的,今年年初以来,在需求侧趋势性放缓的背景下,大宗商品价格下降、通缩预期增强、企业去库存和信贷相对收缩等因素相互叠加,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虽然经济增速尚未滑出合理区间,但部分效益指标降幅较大。随着国际经济状况趋于改善、短期需求冲击逐步减退、改革和稳增长政策
期刊
工业4.0与巨大的经济潜力相联系,但是收获成果之前的路还很长。所以,耐心和在一个公平竞争环境中的合作是工业4.0成功执行的必备条件。这样的策略需要政府政策不仅是未来导向的,而且需要保持一定的务实性。  近在咫尺令人心动的新机会  工业4.0目前正受到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工业4.0同样被称作集成工业互联网。大型企业、中小企业以及普通大众都对工业4.0相联系的新机遇备感兴趣。这种兴趣无疑被汉诺威消费电子
期刊
现阶段,政策着力点应放在加大供给侧调整力度上,引导过剩产能逐步退出,促进兼并重组和优胜劣汰;同时,更加注重风险管控,着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春夏之交,北大燕园繁花似锦,绿树成荫。《中国经济报告》记者就当前经济形势、未来趋势及政策选择专访了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刘伟教授。  中国经济尚未探底  中国经济报告:回顾上半年,展望下半年,有观点认为2015年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你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
期刊
编者按:  青木昌彦是国际经济学会主席,在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任教,于 1998年获得国际熊彼特学会熊彼特奖。他是最早关注中国经济变革的世界著名经济学家之一,深谙中、日、韩等东亚经济体的发展之道。青木先生4月在京开会期间,《中国经济报告》特约记者和他就中国经济“新常态”以及中日经济改革与比较等领域的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与以往不同的新常态  中国经济报告:世界和中国都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