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调查研究现阶段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依据酒店行业人才需求,形成具有特色的职业基础课程、职业技能课程、企业运营课程、職业发展课程阶梯式酒店管理优化课程体系,力求充分体现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
关键词:酒店管理;课程体系;优化;个案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5-0229-02
所谓课程体系,是指课程资源根据一定的教学制度并按照教学系统性的需要所建立起来的整体逻辑关系和意义关系,本质上是利用全校课程资源有目标、有技巧地进行多样化组合,以便承担和完成不同专业人才所需要的知识结构。[1]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关系到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合格人才的输送。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极为重视对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坚持“培养适应市场适应的优秀酒店管理人才”的办学思想,专业负责人经过咨询、查阅以及多次对合作企业如亚洲大酒店,北京南宫温泉酒店、青岛悦阑亭餐饮有限公司、北京贵州大厦、北京唯实酒店、大连新东方渔人码头餐饮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主管及各部门经理进行访谈,了解国内酒店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岗位技能要求。通过对专业关联的职业范畴或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按工作过程排列)进行全面分析,确定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的职业范畴与工作岗位,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全面充分整合,将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调整。
一、课程体系优化思路
1.依据职业岗位要求,与企业专家共同制定职业标准。
2.按照职业标准,将岗位能力分解为若干个能力模块。
3.结合生产任务和能力训练要求,开发相应的项目任务。
4.制定融合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能力训练模块考核标准、考核方法。
二、课程体系优化内容
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计由职业基础课程模块、职业技术课程模块、企业运营课程模块、职业发展课程模块四大部分组成,呈阶梯式上升关系。
第一层:职业基础课程,培养目标:良好的职业素质,旨在按照行业职业能力要求的基础素质设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共课程7门。
第二层:职业技能课程,培养目标:熟练掌握岗位技能,以校内实训基地第一、三食堂包房为平台,学生通过此模块的训练,掌握酒店各主要岗位的职业技能,共课程9门。
第三层:企业运营课程,培养目标:企业运营管理能力,以承接校外实训基地为平台,开展企业运营管理实训活动,培养学生的酒店管理能力及检验学生的岗位服务技能,共课程6门。
第四层:职业发展课程,培养目标:职业经理人,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酒店管理、职业经理人、自主创业等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共课程17门。
三、课程体系优化设计的实施
学校通过大量的实物、实境、实例和实际操作等一系列符合职业情境的物资条件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完成建立职业情境的,以形成学习情景(职业情境)的架设。
在校内,首先是加速建设和完善实训基地(包括多媒体教室)的配套设备、设施,充分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其次,彻底改变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模式,消除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现象,消除课内与课外脱离的现象。将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变为老师引导、学生动手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将只是老师讲授的课堂,变为讲授与工作一体的“一体化教室”。三是结合大量实例,通过分析案例,将教学融入职业情境。
在校外,通过企业课程的方式,让学生到企业、行业中认知、见习、实习,加深对职业情境的体验。酒店管理专业实施“2+1”模式,第五、第六个学期学校安排学生到各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完成由间接的职业情境进入直接的工作角色重大转换。
此外,为了配合优化后的课程体系,学校改革了传统的、不适应高职专业发展的教学方法,将产业、企业、行业、职业要素融入教学方法改革中,探索和创新以“教学做一体化”为主的教学方法途径,相继开发了演练结合、情境教学、案例教学、项目设计、任务驱动、问题探究等多种适合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方法。
四、个案给我们的启示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优化设计表明,首先,课程体系设计要结合本校实际,适合学生的学情。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农业院校,学生多来自于农村,或者城镇中成绩较差的学校。这部分学生在中学学习过程中,多数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习的兴趣不高,没有学习的目标,学习的自主性和自律性不强。所以,课程体系设计中一定注意内容难度适中,并努力提升学生的对酒店行业的热爱,培养其自学能力。其次,整体性与有序性是课程体系结构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整体性是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出发点,各门课程在体系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有机的整体。从整体性来看,课程体系如果结构合理,其整体效果可以大于各门课程之和。有序性是有效地调整课程的序列,使其一确保教学管理者高效而灵活地统驭课程资源;其二确保让学生享有尽能大的学习的自主空间。如果课程排序出现偏差,容易导致课程体系结构僵化,反而会极大地妨碍课程资源的配置。如2+1模式下的酒店管理专业设置如果将理论性和技能性较强的课程设置在第四学期,由于最后一个学期学生的心态浮动大等因素,会严重影响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突出酒店管理专业特色,适应酒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当前酒店管理专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提高中国酒店从业人员质量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龚怡祖,陈万明.大学课程体系构造与大学课程资源配置[J].高等教育研究,2005,(10):54.[责任编辑 王晓燕]
关键词:酒店管理;课程体系;优化;个案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5-0229-02
所谓课程体系,是指课程资源根据一定的教学制度并按照教学系统性的需要所建立起来的整体逻辑关系和意义关系,本质上是利用全校课程资源有目标、有技巧地进行多样化组合,以便承担和完成不同专业人才所需要的知识结构。[1]它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关系到专业的教学质量和合格人才的输送。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极为重视对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坚持“培养适应市场适应的优秀酒店管理人才”的办学思想,专业负责人经过咨询、查阅以及多次对合作企业如亚洲大酒店,北京南宫温泉酒店、青岛悦阑亭餐饮有限公司、北京贵州大厦、北京唯实酒店、大连新东方渔人码头餐饮有限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主管及各部门经理进行访谈,了解国内酒店行业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岗位技能要求。通过对专业关联的职业范畴或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按工作过程排列)进行全面分析,确定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的职业范畴与工作岗位,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全面充分整合,将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调整。
一、课程体系优化思路
1.依据职业岗位要求,与企业专家共同制定职业标准。
2.按照职业标准,将岗位能力分解为若干个能力模块。
3.结合生产任务和能力训练要求,开发相应的项目任务。
4.制定融合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能力训练模块考核标准、考核方法。
二、课程体系优化内容
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设计由职业基础课程模块、职业技术课程模块、企业运营课程模块、职业发展课程模块四大部分组成,呈阶梯式上升关系。
第一层:职业基础课程,培养目标:良好的职业素质,旨在按照行业职业能力要求的基础素质设计,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共课程7门。
第二层:职业技能课程,培养目标:熟练掌握岗位技能,以校内实训基地第一、三食堂包房为平台,学生通过此模块的训练,掌握酒店各主要岗位的职业技能,共课程9门。
第三层:企业运营课程,培养目标:企业运营管理能力,以承接校外实训基地为平台,开展企业运营管理实训活动,培养学生的酒店管理能力及检验学生的岗位服务技能,共课程6门。
第四层:职业发展课程,培养目标:职业经理人,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酒店管理、职业经理人、自主创业等职业生涯发展能力,共课程17门。
三、课程体系优化设计的实施
学校通过大量的实物、实境、实例和实际操作等一系列符合职业情境的物资条件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完成建立职业情境的,以形成学习情景(职业情境)的架设。
在校内,首先是加速建设和完善实训基地(包括多媒体教室)的配套设备、设施,充分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其次,彻底改变传统的课堂理论教学模式,消除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现象,消除课内与课外脱离的现象。将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教学模式,变为老师引导、学生动手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将只是老师讲授的课堂,变为讲授与工作一体的“一体化教室”。三是结合大量实例,通过分析案例,将教学融入职业情境。
在校外,通过企业课程的方式,让学生到企业、行业中认知、见习、实习,加深对职业情境的体验。酒店管理专业实施“2+1”模式,第五、第六个学期学校安排学生到各实习基地顶岗实习,完成由间接的职业情境进入直接的工作角色重大转换。
此外,为了配合优化后的课程体系,学校改革了传统的、不适应高职专业发展的教学方法,将产业、企业、行业、职业要素融入教学方法改革中,探索和创新以“教学做一体化”为主的教学方法途径,相继开发了演练结合、情境教学、案例教学、项目设计、任务驱动、问题探究等多种适合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方法。
四、个案给我们的启示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优化设计表明,首先,课程体系设计要结合本校实际,适合学生的学情。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农业院校,学生多来自于农村,或者城镇中成绩较差的学校。这部分学生在中学学习过程中,多数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习的兴趣不高,没有学习的目标,学习的自主性和自律性不强。所以,课程体系设计中一定注意内容难度适中,并努力提升学生的对酒店行业的热爱,培养其自学能力。其次,整体性与有序性是课程体系结构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整体性是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出发点,各门课程在体系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有机的整体。从整体性来看,课程体系如果结构合理,其整体效果可以大于各门课程之和。有序性是有效地调整课程的序列,使其一确保教学管理者高效而灵活地统驭课程资源;其二确保让学生享有尽能大的学习的自主空间。如果课程排序出现偏差,容易导致课程体系结构僵化,反而会极大地妨碍课程资源的配置。如2+1模式下的酒店管理专业设置如果将理论性和技能性较强的课程设置在第四学期,由于最后一个学期学生的心态浮动大等因素,会严重影响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课程体系,突出酒店管理专业特色,适应酒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当前酒店管理专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提高中国酒店从业人员质量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龚怡祖,陈万明.大学课程体系构造与大学课程资源配置[J].高等教育研究,2005,(10):54.[责任编辑 王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