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和招考课程初探

来源 :电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sx2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的教育技术学迅猛发展,已形成了多层次的培养体系。近年来,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我们究竟应该如何面对出现的问题?本文从不同地区、不同院系背景、不同类型学校三个视角,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培养方向和考试课程进行审视和反思。
   [关键词] 教育技术学; 研究方向; 考试课程
   [中图分类号] G40-503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李建珍(1967—),男,甘肃秦安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信息技术与教育研究。E-mail:lijianzhang@163.com。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我国的教育技术学迅猛发展,硕士研究生招生院校也扩展到了83所。[1]然而,和本科生面临的就业困难一样,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压力也日益凸显。人们不禁开始思索:我们究竟应该招收什么样的学生,开设什么样的专业方向,设置什么样的课程体系,通过怎样的方式方法,才能培养出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并促进学科和专业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以我国25个省市地区的74所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授权院校为研究对象,用内容分析法从不同地域、不同院系背景、不同类型高校分析了目前的招生方向和考试课程,以期把握在硕士生层面,我国教育技术学的主流研究领域、招生特点和发展趋势,期望能对我国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发展和研究生的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我国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概况
   1.招生地区及院校分布情况
   通过对74所招生院校的内容分析,对招生地区和院校分布情况我们得到了图1和图2的结果。
  由图1可以看出,在所研究的74所高校中,按国家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生招生考试地区划分来说,A、B、C三区高校数量差额较大:A区44所、B区24所、C区6所。这个结果与三区原有的高校总数不无关系,但也能反映出不同地区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的不平衡性。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的教育技术无论在重点院校还是普通院校,都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发展。其中,重点院校占到了总数的47%,普通院校占到了53%,可以说明,在不同层次的高校中教育技术基本上形成了均衡发展的良好局面,我们有理由相信该学科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基础条件。
  布
   2.招生专业所在院、系及研究所背景情况
   通过内容分析,对学院背景我们得到了图3的结果。从该图可以看出,我国的教育技术学硕士点主要设在教育学院、研究所、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传播学院、传媒学院,而独立学院和物电学院、数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招生的相对较少,但有一定的发展势头。这个结果可以说明教育、技术、传播及传媒在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也说明该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正在向其他学科不断渗透。
   3.硕士生招生方向分布情况
   通过对74所招生院校的内容分析,对招生方向我们得到了图4的结果。
  由图4可以看出,网络教育、远程教育、教育技术理论、教学设计、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信息技术与教育,仍然是教育技术学的主流研究方向。但随着技术、社会需求和其他学科对教育技术学的重视,像教育游戏、移动学习、教育培训、教育智能等新的研究方向也得到了重视和发展。
   4.招生考试课程情况
   通过对74所招生院校的内容分析,对招生考试课程我们得到了图5的结果。
   从图5可以看出,招生考试课程主要涉及综合类考试和单科考试,且综合类考试课程占有一定的比例,总体呈现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考试方式。
  二、不同视角的研究方向分析
   1.从不同地区看研究方向
   通过对招生院校的内容分析,对地区与教育技术学研究方向的关系,我们得到了图6的结果。从该图可以看出:各类研究方向在三大地区的比例具有明显的差异。单方面来看,A区在网络教育、远程教育、教学设计以及数字化教学资源方向的研究所占比例较大,体现出经济发达地区在研究方向中趋于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同时我们也注意到,A区基本涉猎所有的研究方向。B区在教育技术理论、信息技术教育、教育信息化研究方向所占比例较大。整体而言,A区的各个研究方向在数量上平均大于B区和C区,B区的各个研究方向在数量上平均大于C区,整体分布具有明显的梯度差异。导致这样的差异性,除了高校数量在这些区本身有差异之外,也与经济的发展和地区的综合条件不无关系,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地区对教育技术类人才的需求状况。
   2.从专业在不同院、系、所看研究方向
   通过对招生院校的内容分析,从教育技术学不同院系背景与研究方向的关系中,我们得到了图7的结果。可以看出,教育学院下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方向比较全面,主要集中在远程教育、教育技术理论、教学设计、信息技术与教育、网络教育、计算机辅助教育以及数字化教学资源等方向;研究中心下的方向中,除了与教育学院下的研究方向大致相同以外,更加重视知识工程和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信息技术学院下的研究方向中,网络与远程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以及信息技术与教育等几个方向占的比重较大,体现了信息时代的信息技术教育的特点;教育技术独立学院本来就比较少,研究方向在教育技术理论以及网络与远程教育方向有所侧重。
   3.从不同院校看研究方向
  
   通过对招生院校的内容分析,对不同类型的院校与研究方向的关系,我们得到了图8所示的结果。可以看出,重点院校主要侧重教学设计、网络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信息技术与教育和绩效技术这几类研究方向;普通院校中,教育技术理论、远程教育、数字媒体、教育软件这四类研究方向比重相对较大;网络教育、计算机辅助教育及知识工程等研究方向,重点院校与普通院校比重相当。教育技术理论与教学设计、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这几大类研究方向,无论是重点院校还是普通院校都比较侧重研究。由此可知,教育技术学硕士生培养方向中,教育技术理论与教学设计作为专业基础不可或缺;网络远程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成为教育技术学研究发展的一种必然;信息技术与教育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将成为教育技术学主要的研究方向。
  三、不同视角的招生考试分析
   1.从不同地区看招生考试课程
   通过对招生院校的内容分析,对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课程与所在地区的关系,我们得到了图9的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教育技术学基础(综合)、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以及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这三门综合类考试课程在A区院校占相当大的比例,并且程序设计、计算机软件与网络技术、数学和数据结构等应用类课程在A区的被考频率较高。可以看出,作为我国经济等综合条件较为优越的A区,在硕士生培养方面,更加注重技术的掌握。入学考试理论综合类课程占主要地位,研究方向侧重技术路线,说明这些院校的招生特点是重在招收理论基础扎实的综合型学生,培养过程中更多融入技术知识,以理论为基础塑造技术型人才。
   在B区,理论与技术基本持平,理论比例稍多。教育技术学基础(综合)和程序设计比重相对较高,其次教育学理论、计算机软件与网络技术以及教学设计仅居其次,均衡中体现传统。
   C区主要是教育技术学基础(综合),其他考试课程比例甚小,这可能与研究对象中C区整体数量较少有关,但也反映出C区院校的招生特点是以理论基础为主,注重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了解。
   2.从院系、研究所背景看招生考试课程
   通过对招生院校的内容分析,对学院背景与招生考试课程的关系,我们得到了图10的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教育学院下的考试课程较为全面,教育技术学基础(综合)和程序设计所占比例较大,其次是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软件与网络技术等课程,体现了理论和技术相结合的招生特点。研究所(中心)下的考试课程,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教育技术学基础(综合)几大综合类考试课程比重相当,且综合类课程相对其他类课程比例较大,这种重视综合考试的院校与其他院校有很大的不同。而教育技术学院在教育技术学基础(综合)、程序设计和计算机软件与网络技术课程上比较重视,可见其招生特点是主要以基本理论知识和较扎实的技术知识为主。信息技术学院下的考试课程与教育技术学院相差不大,但其在数据结构和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两门课程方面也有考核,偏重技术类人才的招收。
   3.从不同院校看招生考试课程
   通过对招生院校的内容分析,对不同类院校与招生考试课程的关系,我们得到了图11的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重点院校侧重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和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课程的考试,计算机技术应用类课程考试比重也相对较大,这说明重点院校在招生方面,重点面向基础理论知识扎实、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学生,对硕士生入学考试既有综合性的要求,又有技术的侧重点要求。普通院校综合类考试课程偏少,它们侧重教育技术学(基础)、教学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以及计算机软件与网络技术方面的考试,虽然有理论和技术相结合的特点,但更侧重于理论层次的课程考试,对招生对象的计算机技术应用能力要求不高。
  四、总结与反思
   (一)教育技术学研究方向和考试课程的特点
   1.从统计分析资料来看,受经济、文化等综合条件影响,教育技术学的发展地区差异性较大。
   2.从研究方向来看,所调查的74所高校主流的研究方向有: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教育技术理论与教学设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以及信息技术与教育。随着社会需求和技术的变革,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也在不断出现,覆盖面和维度有不断扩大的态势,但整体呈现以网络为基础环境的信息化、数字化以及多学科融合的发展趋向。
   3.从招生考试课程来看,也颇具特点,主要体现在:第一,A区注重综合性课程考试,B区理论与技术均衡,C区院校偏重教育技术理论考试,各具明显的地域特点。第二,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院以及信息技术学院下的考试课程主要以教育技术理论和程序设计为主;研究所(中心)下的考试课程主要注重综合类课程。第三,重点院校考试课程具有综合性和技术性并重的特点,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较高要求,而普通院校则对招收的学生缺乏综合性的考查。
   (二)对我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的几点思考
   1.多样性与统一性——我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的诉求
   从教育技术学专业所在学院(中心、系、所)、研究方向和考试课程的多样性来看,我国的教育技术正在不断向其他学科渗透,并随着新技术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在不断涌现,尚处在蓬勃发展时期,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但学科发展的地区差异性、不平衡以及一些新的研究方向各自为阵的特点比较明显,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地区差异性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不同地域的学科特色和社会需求,应该加以强化和引导。但在注重特色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技术、理念和教育技术发展的时代变迁,多一点对发展前沿的关注,否则,学科发展必然受到社会需求的制约,目前的问题已经日渐凸显。
   发展不平衡性的制约因素很多,也很复杂。长期积淀下来的文化传统、人才储备、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都可能导致学科发展的不平衡,进而影响生源,影响学生就业,导致有的快速发展,有的关门停招。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我们很难解决,但我们完全可以用教育技术的手段来解决教育技术中存在的有些问题,如人才储备问题。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已经给我们提供了足够的平台,但尴尬的是,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缺少统揽全局的教育技术人才和政策来引领教育技术学科的全面发展。
   新的专业方向,是我们学科发展的潜力所在,同样应该得到重视和鼓励。但已有的方向真是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吗?学科定位不准,或对学科理解不深,使得有些学校在学科发展过程中难以把握应有的方向,丧失了学科发展的主阵地,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多样化的发展过程中,准确定位教育技术学的发展方向,把握教育技术学学科特色底线应该是非常必要的。没有统一,就很难定位,没有定位必然是混乱中的繁荣,繁荣中的混乱。教育技术学专业发展的规范和标准应该是统一性的体现,但几经讨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现状,确实有碍学科发展。
   2.学科话语——强化教育技术学社会认同的必备条件
   中国电化教育已经走过了7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7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电化教育工作者不断地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已经建立起了自己的理论框架,有了本学科特有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并形成了今天具有多级学位授予权的格局。与此同时,电化教育也经历了改名前后两次被社会所了解、认识和接受的过程。名称的改变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话语特色的变化,反映了学科和专业的发展,但也延缓了被社会所认同的过程。截至目前,在一些基层单位,我们的毕业生还无法参加本应能参加的公务员考试,如要参加颇费口舌,名称的改变,从某种程度上确实制约了社会的认同进程,可见名称不是一个小问题。
   现有的硕士生招生方向,有些也有类似的问题,从名称来看,要么过分侧重教育,要么过分依赖技术。虽然教育技术学曾为申报一级学科而努力过,也遗憾过,但从有些研究方向的名称来看,无疑是“投怀送抱”到别的学科门下,失去了教育技术特有的学科特色和话语特色,太多的遗憾也就可以理解了。汪基德教授在谈到教育技术学基本范畴体系时谈道:教育技术学的起点范畴是教育技术,中心范畴是借助媒体的学习,中介范畴是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结果范畴是优化教学过程、教学资源,终点范畴是教育绩效。[2]教育技术学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已经积淀了大量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前车之鉴,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大可不必再走弯路,没有必要脱离教育技术学的话语范围而寻求新鲜,把握学科话语特色和范畴体系,无论从社会认同,还是学科自身的发展来讲都是有益无害的。
   3.理论与技术的融合——研究方向与考试课程的必然趋势
   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的一门新兴的二级分支学科,是连接教育科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因此,它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它的理论部分包括与知识体系有关的概念、理论构架和原理等,实践部分是指这些知识在解决问题上的运用。[3]南国农先生认为:教育技术学专业要培养的是本学科既懂教育又懂技术的创造型人才,主要是四种人才:教学人员、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这些人的特征是“全面”+“个性”、“人脑”+“电脑”、“情商”+“智商”。[4]徐福荫教授认为:教育技术学专业致力于培养从事教育相关的教育与培训、资源建设与开发、环境建设等工作的理论与实践能力兼备的复合应用型人才。[5]我国老一代电教先驱和开拓者,用其不懈的探索和实践,确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技术学发展之路。
   为了培养具有学科特色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课程必定不是单一的,为了体现不同院校方向的多样性特点,也必定是综合性的,否则,很难满足不同方向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样,要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必定要在理论指导下不断地去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升华理论成果,单纯的应用,或单纯的理论就像折翼的飞鸟,很难腾飞。可喜的是,我们已经看到了那些引领者们前行的足迹。
  [参考文献]
  [1] [5] 徐福荫.教育技术学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讨论稿[R].2010教育技术国际研讨会,2010.
  [2] 汪基德.教育技术学基本范畴体系初探[A].陈琳.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应用与创新[C].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4.
  [3] 何克抗,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11.
  [4] 南国农.中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建设的发展道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5,(9):4~9.
其他文献
[摘要] 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教师远程培训是教师培训的一种新方式,它用现代化的手段,为更多的教师了解新课程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有重要的作用。为学习者提供合适的学生学习支持服务,是保证远程学习有效和成功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培训数据,对2010年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省教师远程培训中的学生学习支持服务进行研究,分析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策略。    [关键词] 学生
鸭绿江水南调工程,水清流洁,未被污染,这是南水北调东线,中线工程所具不备的,加之可以自流调水至天津,兼有沟通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交通的功能,可望尽快收回工程投资,故它是诸调水方案
小四轮拖拉机应安装转向灯与刹车灯近几年,小四轮拖拉机在农村迅猛增加,但厂家生产的小四轮拖拉机都不装配转向灯和刹车灯,致使拖拉机上公路行驶时,在转弯、调头、停车时经常发生
社会信息化的大发展要求教育开放、学校开放,这为虚拟网络教学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信息化教育的普及促使教育现代化革命提前到来,教育技术理论体系需要重构,教育技术
通过对我国旱地的定义,内涵和区域性特点的讨论了研究,认为我国旱地具有如下特点:水分经常限制作物的正常生长和严重的水土流失,人口密度大,土地贫瘠;农业资源利用不合理,生产水平低
滚动轴承的故障信号采集中往往含有大量的噪声信号。对采集信号进行小波包降噪后,利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得到若干个固有模态函数(intrinsic mode
针对船舶某管路系统夹环隔振和弹性隔振两种隔振方式,采用激振器和水泵两种激励源对该管路系统进行激励试验,并用振动测量系统采集隔振器的振动加速度值,通过频谱分析方法分析振级落差来评判两种隔振方式的隔振效果,为正确选用管路系统弹性隔振方式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激励源对管路隔振性能影响很大,弹性隔振器能有效控制低频管路振动,降低传递到试验平台板上的振动能量,其隔振效果优于一般的管路隔振器。
醋在蔬菜生产上的使用用食醋喷蔬菜,能增强蔬菜搞寒抗旱能力,能防治病虫害,使蔬菜生长旺盛,增加产量。但在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用食醋喷蔬菜宜早不宜迟早喷增产效果明显。茄
本文通过介绍第20届国际理论和应用力学大会的概况,分析了当代力学发展的现状和热点,并由此提出了对我国力不安展的思考和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