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出场单位:武警西藏总队岗巴县中队
关键词:奉献
名片:60年前,随某军入藏,后因任务需要改编为武警西藏总队岗巴县中队,驻守在喜马拉雅山北麓,驻地海拔4730米,每年无霜期仅为2个月,常年平均气温为1〜2摄氏度,最低气温为零下30〜35摄氏度,被称为“生命禁区”。 60年间,中队守边卫土,参加西藏地方建设,并担负边境设卡,武装巡逻,武装押解等临时勤务和“处突”任务。
武警岗巴县中队的队史簿扉页上记载着这样一串名字:
张勇刚,1986年因感冒引发肺水肿,医治无效,把年仅22岁的青春和生命永远地留在了他心爱的岗巴。
李德胜,1983年2月探亲归队,因大雪封山,交通阻断,为不耽误归队时间,他毅然徒步走回中队。在齐腰深的雪地里走了整整4天、双腿严重冻伤致残,最后不得不施行截肢手术。
一茬茬的岗巴官兵就是这样,他们活着,成了人间最能吃苦受罪的兵,倒下了,又变成一捧平淡无奇的黄土。然而,就是这样一群高原卫士,却用青春和热血乃至生命谱写着岗巴不平凡的历史。
岗巴,藏语意为“雪山附近的小村庄”。这个小村庄,就位于号称“第三女神”的珠穆朗玛峰脚下。这是一片高远而神奇的土地:平均海拔4810米,将一座座逶迤连绵、亘古不化的雪山托向天空,被誉为“世界第三极”。对于岗巴县中队的官兵来说,艰苦就像标签一样,贴满了岗巴的每一座雪山,每一条冰河,也贴满了他们的每一张脸。对他们来说,分到岗巴县中队就意味着把艰苦打进背包。
1碗及格,2碗良好,3碗优秀
在岗巴县中队,多少年来一直保留着一个特殊的传统——吃饭竞赛。
四川仁寿籍战士赵轲同6名战友一道被分到岗巴县中队。当天,备受高原反应折磨的他们头痛欲裂,这种反应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也没有缓解。面对老兵们端到床前香喷喷的饭菜,赵轲他们谁也没有食欲。指导员刘永泽急了:“不吃饭咋行?人是铁,饭是钢,每人一碗,必须吃。”无奈,他们只好端起饭碗,硬往嘴里填。可没吃几口,就又“哇,哇”地反倒出来……
其实,岂止新兵如此,由于高寒缺氧,一些老兵也常常厌食。为了保持旺盛的战斗力,中队党支部便采取了这个不得已的“吃饭竞赛”:1碗及格,2碗良好,3碗优秀。官兵们还饶有兴趣地编了顺口溜:素质高低不靠说,餐桌上面把招过;能力大小不用喊,先把米饭吃3碗。
令人头痛的不光是吃饭,还有饮水。几年来,岗巴县城一直没有自来水,也没有水井,官兵们的生活用水全靠到两公里外的地方一担担地挑回来,可这水含有较高成分的盐碱,不喝不行,喝了难受。战士刘锋在岗巴服役6年,就当了6年的挑水兵。为保证全中队官兵用水,他每天要来回10趟,6年下来,他挑水走了8万多公里,相当于步行走完30次川藏线。正是这每天的挑水,严重地影响了刘峰的身体健康,曾经满头的黑发在短短两年间就变成了“不毛之地”,胃疼的他有时连腰都直不起来。可他却没因此耽误一次挑水。有人说,当个挑水兵多没意思,可他却说,干什么都是为部队作奉献,我不挑水总得有人挑。打起背包离开岗巴那天,刘峰抱着他曾经挑水的扁担哭成了泪人,这条在他肩上磨了6年的扁担,已被磨得又扁又平,刘峰一步三回头地看着他奉献了6年的岗巴,那心情,真如母亲的孩子要远行一样。
在岗巴,还流传着这样一桩令人动容的故事:有一年6月,副班长次仁多吉和战士兰国兵奉命配合公安机关到海拔6000多米的某地执行设卡任务。到达指定位置的第4天,遇到了特大暴风雪,次仁多吉的帐篷连同行李和干粮一起被风雪卷走。他俩只能一份干粮两人吃,一套棉被两人用。到了第10天,由于雪光的反射,次仁多吉得了雪盲症,双眼肿得像核桃;兰国兵脸部也被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灼伤,流血流浓。他俩一直默默地忍受着,整整坚持了43天。下山那天,他俩住的帐篷破烂不堪,雨衣和褥子已支离破碎,两个人身上长满了脓疮,脚冻得流着脓水,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但他俩互相搀扶着,在茫茫雪路留下了他俩流着脓水的足迹,也留下了他俩用生命谱写的忠诚。
什么样的干部就有什么样的兵
1998年,时任中队长的彭忠,休假回四川老家探亲。可走进家门,连喊两声“妈妈”,年迈的母亲也没有答应,老人怎么也不相信,眼前这位又黑又瘦的“秃头中年人”竟是自己3年没见过面的儿子。顿时,老人家抱着儿子老泪纵横,“上天啊,你咋把我的娃弄成这样!”
老人家当即叫来拥有上亿元资产的大儿子,当面下了一道“命令”:“无论如何也要给彭忠找一份全县最好的工作,让他年底就转业,这兵说啥咱也不当了。”可无论亲人们怎样劝说彭忠,他就是不答应。
“妈,岗巴虽然艰苦,可总得有人守,别人能在那里待下去,咱咋就不能?”知儿莫过母亲,当妈的知道,儿子的心在岗巴。归队时,母亲一边流着泪,一边抚摸着儿子清瘦的脸,“娃,下次回家可要给妈带回个壮壮的身体……”
有什么样的干部,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兵。
一年春节前,中队派班长扎安和战士王吉成下山置办年货。年货买好后,他们就站在路边等车。临近年终,车早已停运。他俩苦等了2天后,终于在大年三十的头一天等到了一辆去岗巴的油罐车。可驾驶室里已坐满了人,为尽快赶回中队,他俩只好趴在油罐车上,零下40多摄氏度的严寒,经过15个小时的颠簸,俩人终于在年夜前赶回了中队。中队全体官兵就像迎接出征归来的英雄一样欢迎他俩。然而,任凭官兵怎样呼喊,趴在油罐车上的他俩却一动不动。官兵们一看,俩人的头上、身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甲,双手和油罐车的铁栏杆紧紧粘在了一起,身体已冻僵,官兵们把奄奄一息的俩人抬到屋后,用剪刀把衣服剪开,流着泪为他俩用白酒擦身,又用皮大衣把他俩包起来,四五个小时过后,两人才算活过来。面对餐桌上战友用生命换回的“美味佳肴”,官兵们谁也吃不下,抱在一起哭作一团。
最亲的亲人,最远的距离
2003年1月中旬,指导员向光文的妻子陈金慧从重庆酉阳老家到岗巴探亲。两年多时间没见到丈夫了,这次能和久别的丈夫一起共度新春佳节,陈金慧心里说不出的开心。可是,一到日喀则,她的心变凉了。由于大雪封山,道路不通,她根本去不了岗巴。陈金慧不甘心,在街上到处寻找去岗巴的车,很快10天过去了,她仍然没有找到一辆敢去岗巴的车。支队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为陈金慧派了支队最好的车和技术最过硬的驾驶员,试图闯过雪山冰川,送她到岗巴同向光文团聚。然而,当驶至离岗巴县约90公里时,越野车也无法冲破那挡路的积雪和冰层,只得原路返回。在差不多是日喀则至岗巴中点的康马县中队,陈金慧度过了一个永生难忘的新年:寒夜孤灯,狂风呜咽,她不由得眼泪长流,一条枕巾湿得像刚从水里捞起来似的。大年初五,眼看确实没有去岗巴的希望了,她不得不返回日喀则,等待天气变暖、雪化路通。每天,她都想通过电话向丈夫倾诉思念之情。但是,春节还没有过完,向光文就带队外出执行任务了,夫妻俩连电话也通不上,陈金慧只得住在支队招待所百无聊赖地苦度时日。
45天的假期就这样在度日如年中一点点过去,就在陈金慧等得实在无望准备回老家时,向光文终于完成任务回到了岗巴。抓起电话,话未开口,泪水早已挂满夫妻二人的脸,电话这端和那端,只有泣不成声和无声的泣沥,许久,陈金慧才断断续续地近乎哀求,“光文,我没别的要求,只希望能像正常人一样过个安稳日子。你转业离开岗巴吧,我实在有点儿撑不下去了……”
妻子的要求确实不过分,哪个女人愿意在这长长久久的期盼和整日的提心吊胆中接受煎熬。能说什么呢,一切的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给妻子的“空头支票”已不止一次了,可让自己离开岗巴,心里真比被抓还要难受。沉默,长长久久的沉默,许久,电话那端传来了丈夫泪水伴着歌声的诉说,“说句那实在话,我也有爱,常思恋那个梦中的她……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来保卫祖国谁来保卫她……”
“光文,别唱了,我理解你,我会在家中一直等你……”哭声淹没了歌声。
岗巴县中队的官兵患有“爱情残疾”?不!他们是一群最懂得爱、最善于爱的热血男儿。可是,为了这片神圣的雪域高原,为了岗巴这个雪山脚下的“小村庄”,他们把那分挚诚的爱深深地埋在心里,播撒在他们又恨又爱的这片高原厚土上。
60年风雨历程,60年铸就辉煌。下面的一组数字,如同一组组跳动的音符,是驻藏官兵谱写的一曲曲感人至深的时代乐章。
那些用生命述说的数字话
7 原察隅人武部部长叶栋梁,10年间攀藤附葛,带领战士走遍察隅原始森林的每个“野人谷”、“野人沟”,将分散的100多户僜人(原始森林的原住民)请出谷走下山,组织他们建起7个村寨,教他们耕地、播种、打谷等农业生产技术,带领僜人走进现代文明。
15 为加快修复邦达机场进度,空军某工程队官兵每天工作15小时,90多名官兵因睡眠不足倒在工地上,90%的官兵患上了肠炎,1000余名官兵3个月就吃掉了1000片一瓶的黄连素300多瓶。
43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带着大量的种子、农具、织物等,从长安到拉萨,走了近3年。半个世纪前,从拉萨到成都或西宁,靠人畜驮,需要半年多的时间。川藏、青藏公路开通后,乘汽车只需要1个月左右。而如今,坐火车从北京到西藏仅仅43个小时。
47 20多年前,西藏军区将辛苦多年积攒下的“家当”——9个农场、16个企业、90万亩良田无偿移交给地方政府。一个星期后,西藏市场的蔬菜价格就下降20%,粮食价格下降40%,1700多名优秀产业工人就业,再加上大批精良机械设备的补充,让当年西藏的工业生产总值增长了47%。
500 据统计,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西藏驻军和武警部队共援建“希望小学”、“帐篷小学”、“鱼水学校”、“春蕾女童班”、 “流动辅导站”和文化夜校近500所,农牧民子弟在这里接受着现代教育,有力推动了西藏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4000 半个世纪前,西藏只有从布达拉宫到大昭寺不足2公里长的石头路。西藏解放后,10万筑路大军分别从四川、青海开始向世界屋脊进军,建设了西藏经济发展的大动脉——1条近2000公里的青藏公路和2条2000多公里的川藏公路。为此,近4000名将士长眠于雪域高原。
200万 驻藏官兵建设拉萨纳金电站在外国专家眼里是自掘坟墓,而今天,驻藏部队官兵成功参与建设的16个大中型能源项目遍布西藏全区7个地市、8条江河,装机容量占全区水电装机总容量的70%以上,200多万农牧民因此告别了点油灯照明、烧牛羊粪取暖的生活。
N 驻藏官兵在西藏创造了N多个“XX之最”:中国最长的输油管道,世界海拔最高的抽水蓄能电站,世界海拔最高、飞行难度最大的现代化国际机场……而与这些N多凝聚无数高原官兵血汗的“造福”工程的标识同时出现的还有“××部队建,××年移交地方”的字眼。
关键词:奉献
名片:60年前,随某军入藏,后因任务需要改编为武警西藏总队岗巴县中队,驻守在喜马拉雅山北麓,驻地海拔4730米,每年无霜期仅为2个月,常年平均气温为1〜2摄氏度,最低气温为零下30〜35摄氏度,被称为“生命禁区”。 60年间,中队守边卫土,参加西藏地方建设,并担负边境设卡,武装巡逻,武装押解等临时勤务和“处突”任务。
武警岗巴县中队的队史簿扉页上记载着这样一串名字:
张勇刚,1986年因感冒引发肺水肿,医治无效,把年仅22岁的青春和生命永远地留在了他心爱的岗巴。
李德胜,1983年2月探亲归队,因大雪封山,交通阻断,为不耽误归队时间,他毅然徒步走回中队。在齐腰深的雪地里走了整整4天、双腿严重冻伤致残,最后不得不施行截肢手术。
一茬茬的岗巴官兵就是这样,他们活着,成了人间最能吃苦受罪的兵,倒下了,又变成一捧平淡无奇的黄土。然而,就是这样一群高原卫士,却用青春和热血乃至生命谱写着岗巴不平凡的历史。
岗巴,藏语意为“雪山附近的小村庄”。这个小村庄,就位于号称“第三女神”的珠穆朗玛峰脚下。这是一片高远而神奇的土地:平均海拔4810米,将一座座逶迤连绵、亘古不化的雪山托向天空,被誉为“世界第三极”。对于岗巴县中队的官兵来说,艰苦就像标签一样,贴满了岗巴的每一座雪山,每一条冰河,也贴满了他们的每一张脸。对他们来说,分到岗巴县中队就意味着把艰苦打进背包。
1碗及格,2碗良好,3碗优秀
在岗巴县中队,多少年来一直保留着一个特殊的传统——吃饭竞赛。
四川仁寿籍战士赵轲同6名战友一道被分到岗巴县中队。当天,备受高原反应折磨的他们头痛欲裂,这种反应一直持续到第二天也没有缓解。面对老兵们端到床前香喷喷的饭菜,赵轲他们谁也没有食欲。指导员刘永泽急了:“不吃饭咋行?人是铁,饭是钢,每人一碗,必须吃。”无奈,他们只好端起饭碗,硬往嘴里填。可没吃几口,就又“哇,哇”地反倒出来……
其实,岂止新兵如此,由于高寒缺氧,一些老兵也常常厌食。为了保持旺盛的战斗力,中队党支部便采取了这个不得已的“吃饭竞赛”:1碗及格,2碗良好,3碗优秀。官兵们还饶有兴趣地编了顺口溜:素质高低不靠说,餐桌上面把招过;能力大小不用喊,先把米饭吃3碗。
令人头痛的不光是吃饭,还有饮水。几年来,岗巴县城一直没有自来水,也没有水井,官兵们的生活用水全靠到两公里外的地方一担担地挑回来,可这水含有较高成分的盐碱,不喝不行,喝了难受。战士刘锋在岗巴服役6年,就当了6年的挑水兵。为保证全中队官兵用水,他每天要来回10趟,6年下来,他挑水走了8万多公里,相当于步行走完30次川藏线。正是这每天的挑水,严重地影响了刘峰的身体健康,曾经满头的黑发在短短两年间就变成了“不毛之地”,胃疼的他有时连腰都直不起来。可他却没因此耽误一次挑水。有人说,当个挑水兵多没意思,可他却说,干什么都是为部队作奉献,我不挑水总得有人挑。打起背包离开岗巴那天,刘峰抱着他曾经挑水的扁担哭成了泪人,这条在他肩上磨了6年的扁担,已被磨得又扁又平,刘峰一步三回头地看着他奉献了6年的岗巴,那心情,真如母亲的孩子要远行一样。
在岗巴,还流传着这样一桩令人动容的故事:有一年6月,副班长次仁多吉和战士兰国兵奉命配合公安机关到海拔6000多米的某地执行设卡任务。到达指定位置的第4天,遇到了特大暴风雪,次仁多吉的帐篷连同行李和干粮一起被风雪卷走。他俩只能一份干粮两人吃,一套棉被两人用。到了第10天,由于雪光的反射,次仁多吉得了雪盲症,双眼肿得像核桃;兰国兵脸部也被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灼伤,流血流浓。他俩一直默默地忍受着,整整坚持了43天。下山那天,他俩住的帐篷破烂不堪,雨衣和褥子已支离破碎,两个人身上长满了脓疮,脚冻得流着脓水,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但他俩互相搀扶着,在茫茫雪路留下了他俩流着脓水的足迹,也留下了他俩用生命谱写的忠诚。
什么样的干部就有什么样的兵
1998年,时任中队长的彭忠,休假回四川老家探亲。可走进家门,连喊两声“妈妈”,年迈的母亲也没有答应,老人怎么也不相信,眼前这位又黑又瘦的“秃头中年人”竟是自己3年没见过面的儿子。顿时,老人家抱着儿子老泪纵横,“上天啊,你咋把我的娃弄成这样!”
老人家当即叫来拥有上亿元资产的大儿子,当面下了一道“命令”:“无论如何也要给彭忠找一份全县最好的工作,让他年底就转业,这兵说啥咱也不当了。”可无论亲人们怎样劝说彭忠,他就是不答应。
“妈,岗巴虽然艰苦,可总得有人守,别人能在那里待下去,咱咋就不能?”知儿莫过母亲,当妈的知道,儿子的心在岗巴。归队时,母亲一边流着泪,一边抚摸着儿子清瘦的脸,“娃,下次回家可要给妈带回个壮壮的身体……”
有什么样的干部,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兵。
一年春节前,中队派班长扎安和战士王吉成下山置办年货。年货买好后,他们就站在路边等车。临近年终,车早已停运。他俩苦等了2天后,终于在大年三十的头一天等到了一辆去岗巴的油罐车。可驾驶室里已坐满了人,为尽快赶回中队,他俩只好趴在油罐车上,零下40多摄氏度的严寒,经过15个小时的颠簸,俩人终于在年夜前赶回了中队。中队全体官兵就像迎接出征归来的英雄一样欢迎他俩。然而,任凭官兵怎样呼喊,趴在油罐车上的他俩却一动不动。官兵们一看,俩人的头上、身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甲,双手和油罐车的铁栏杆紧紧粘在了一起,身体已冻僵,官兵们把奄奄一息的俩人抬到屋后,用剪刀把衣服剪开,流着泪为他俩用白酒擦身,又用皮大衣把他俩包起来,四五个小时过后,两人才算活过来。面对餐桌上战友用生命换回的“美味佳肴”,官兵们谁也吃不下,抱在一起哭作一团。
最亲的亲人,最远的距离
2003年1月中旬,指导员向光文的妻子陈金慧从重庆酉阳老家到岗巴探亲。两年多时间没见到丈夫了,这次能和久别的丈夫一起共度新春佳节,陈金慧心里说不出的开心。可是,一到日喀则,她的心变凉了。由于大雪封山,道路不通,她根本去不了岗巴。陈金慧不甘心,在街上到处寻找去岗巴的车,很快10天过去了,她仍然没有找到一辆敢去岗巴的车。支队领导得知这一情况后,为陈金慧派了支队最好的车和技术最过硬的驾驶员,试图闯过雪山冰川,送她到岗巴同向光文团聚。然而,当驶至离岗巴县约90公里时,越野车也无法冲破那挡路的积雪和冰层,只得原路返回。在差不多是日喀则至岗巴中点的康马县中队,陈金慧度过了一个永生难忘的新年:寒夜孤灯,狂风呜咽,她不由得眼泪长流,一条枕巾湿得像刚从水里捞起来似的。大年初五,眼看确实没有去岗巴的希望了,她不得不返回日喀则,等待天气变暖、雪化路通。每天,她都想通过电话向丈夫倾诉思念之情。但是,春节还没有过完,向光文就带队外出执行任务了,夫妻俩连电话也通不上,陈金慧只得住在支队招待所百无聊赖地苦度时日。
45天的假期就这样在度日如年中一点点过去,就在陈金慧等得实在无望准备回老家时,向光文终于完成任务回到了岗巴。抓起电话,话未开口,泪水早已挂满夫妻二人的脸,电话这端和那端,只有泣不成声和无声的泣沥,许久,陈金慧才断断续续地近乎哀求,“光文,我没别的要求,只希望能像正常人一样过个安稳日子。你转业离开岗巴吧,我实在有点儿撑不下去了……”
妻子的要求确实不过分,哪个女人愿意在这长长久久的期盼和整日的提心吊胆中接受煎熬。能说什么呢,一切的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给妻子的“空头支票”已不止一次了,可让自己离开岗巴,心里真比被抓还要难受。沉默,长长久久的沉默,许久,电话那端传来了丈夫泪水伴着歌声的诉说,“说句那实在话,我也有爱,常思恋那个梦中的她……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来保卫祖国谁来保卫她……”
“光文,别唱了,我理解你,我会在家中一直等你……”哭声淹没了歌声。
岗巴县中队的官兵患有“爱情残疾”?不!他们是一群最懂得爱、最善于爱的热血男儿。可是,为了这片神圣的雪域高原,为了岗巴这个雪山脚下的“小村庄”,他们把那分挚诚的爱深深地埋在心里,播撒在他们又恨又爱的这片高原厚土上。
60年风雨历程,60年铸就辉煌。下面的一组数字,如同一组组跳动的音符,是驻藏官兵谱写的一曲曲感人至深的时代乐章。
那些用生命述说的数字话
7 原察隅人武部部长叶栋梁,10年间攀藤附葛,带领战士走遍察隅原始森林的每个“野人谷”、“野人沟”,将分散的100多户僜人(原始森林的原住民)请出谷走下山,组织他们建起7个村寨,教他们耕地、播种、打谷等农业生产技术,带领僜人走进现代文明。
15 为加快修复邦达机场进度,空军某工程队官兵每天工作15小时,90多名官兵因睡眠不足倒在工地上,90%的官兵患上了肠炎,1000余名官兵3个月就吃掉了1000片一瓶的黄连素300多瓶。
43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带着大量的种子、农具、织物等,从长安到拉萨,走了近3年。半个世纪前,从拉萨到成都或西宁,靠人畜驮,需要半年多的时间。川藏、青藏公路开通后,乘汽车只需要1个月左右。而如今,坐火车从北京到西藏仅仅43个小时。
47 20多年前,西藏军区将辛苦多年积攒下的“家当”——9个农场、16个企业、90万亩良田无偿移交给地方政府。一个星期后,西藏市场的蔬菜价格就下降20%,粮食价格下降40%,1700多名优秀产业工人就业,再加上大批精良机械设备的补充,让当年西藏的工业生产总值增长了47%。
500 据统计,西藏和平解放60年来,西藏驻军和武警部队共援建“希望小学”、“帐篷小学”、“鱼水学校”、“春蕾女童班”、 “流动辅导站”和文化夜校近500所,农牧民子弟在这里接受着现代教育,有力推动了西藏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
4000 半个世纪前,西藏只有从布达拉宫到大昭寺不足2公里长的石头路。西藏解放后,10万筑路大军分别从四川、青海开始向世界屋脊进军,建设了西藏经济发展的大动脉——1条近2000公里的青藏公路和2条2000多公里的川藏公路。为此,近4000名将士长眠于雪域高原。
200万 驻藏官兵建设拉萨纳金电站在外国专家眼里是自掘坟墓,而今天,驻藏部队官兵成功参与建设的16个大中型能源项目遍布西藏全区7个地市、8条江河,装机容量占全区水电装机总容量的70%以上,200多万农牧民因此告别了点油灯照明、烧牛羊粪取暖的生活。
N 驻藏官兵在西藏创造了N多个“XX之最”:中国最长的输油管道,世界海拔最高的抽水蓄能电站,世界海拔最高、飞行难度最大的现代化国际机场……而与这些N多凝聚无数高原官兵血汗的“造福”工程的标识同时出现的还有“××部队建,××年移交地方”的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