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性的挣扎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inbl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巴尔》是布莱希特最早的作品,无论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对人性的戕害与异化的批判,还是对个人与社会、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探索等布莱希特后来剧作中的主旨,都可以从该剧中找到线索,可以说,《巴尔》是戏剧家今后戏剧创作的出发点。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布莱希特向来关注的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被认作马克思主义者的布莱希特,从他刚刚度过青春期后,就在思想上走上了与前贤一致的道路。虽然《巴尔》讨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是从这一侧面我们可以找到戏剧家整个思想的依据,对于该剧的解读,自然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关键词:布莱希特 《巴尔》 天性 异化
  创作于1918年的《巴尔》,是布莱希特的首部作品,剧作家时年二十岁。巴尔这一人物可以说是他作品人物长廊中最为晦涩、难解的艺术形象之一,然而,布莱希特对他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巴尔是一个诗人,是一个追求自由的纯粹的人。如果从道德角度来看,他是一个极端自私、野蛮、缺乏人性的反社会分子,他的所作所为不能不引起饱受人类文明教化的人们的反感与厌恶;但是从人性解放的角度来看,巴尔对于“做你喜爱做的事”的信念,对于上天赋予人的自由的追求,自始至终没有动摇过。他是一位先驱,只不过时代还跟不上他的脚步。我们无法忽略巴尔缺乏人性的种种作为,综览其一生,可谓劣迹斑斑:他凌虐别人的妻子,玩弄懵懂的少女,对真心追随自己的女孩始乱终弃,并且好吃懒做,放纵堕落,因嫉妒而杀死自己的朋友等等。然而在其狂野的行为背后,并非毫无恻隐之心。该剧所展示的巴尔迷幻的一生,其实是一场内心的自由天性与社会环境之间不可妥协的较量。在最后,主人公虽然彻底摆脱了社会对他的束缚,却被兽性本能所支配,从而走向他愿望的反面并最终毁灭。显然,此时的剧作家尚未找到一条通往人类幸福的明确道路。
  该剧虽经多次修改,但立意与人物形象从一开始就已确定。完成初稿后一个月,布莱希特在给终生好友,也是他的剧作在舞美上的诠释者卡斯帕·内耶(Caspar Neher)的信中写道:“我的剧作:《巴尔吃喝!巴尔跳舞!巴尔蜕变!!!》巴尔要做些什么?二十四个场景已经完成并付诸打印—— 一部真正的杰作。”从标题来看,剧作家打算塑造一个令人吃惊的艺术形象,他似乎要借此宣泄自己身处的时代和社会带给人的精神上的各种压抑。在多年后回顾自己的早期剧作时,布莱希特这样论述:“《巴尔》这部剧将给那些还不曾学会辩证思考的人们带来困难,他们无疑会将其视为对绝对自我中心主义的美化,并到此为止。但是,这里的确有一个人,他站出来对抗一个对其提出各种要求并使其失去勇气的世界,这个世界的生产形式被设计成用于剥削而非利用。我们不知道巴尔应该如何去运用他的才能,但他所竭力抗拒的是他的才能被滥用。巴尔的生活艺术表现了任何一种在资本主义社会下的艺术的命运:艺术是遭受攻击的。巴尔是一个反社会分子,但生活在一个反社会的社会中。”通过对巴尔生命样态的展示,剧作家想要探讨的是人与自然环境之间以及个人与特定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并迫切希望解决西方社会在资本主义占支配地位的历史时期人们心灵所遭遇的困境。巴尔一生的历程是剧作家为人类寻求出路的一次伟大尝试,人物内心世界的转变与人物的命运则意味着戏剧艺术实践所得出的实验结论。
  一、回归天性
  巴尔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的内心究竟在发生怎样的变化?正如布莱希特专门指出的那样——希望人们不要被巴尔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主义的行为风格所蒙蔽,而需要辩证的思考——我们只有通过解析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才能看清问题的实质。
  巴尔是一位诗人,他沉溺于感官和创作的享受,这是他生活的全部。从对于吃喝、睡觉、情爱、歌唱等人生享受,到对于树木、雨水、天光、白云、冷暖干湿的风等自然生命的享受,巴尔始终沉迷其中,他所向往的是一个“充满树与裸体的天堂”。“巴尔”原是叙利亚土地神的称号,是生命力的象征。这一名称背后的寓意揭示了剧中主人公的内在生命气质,整部戏剧展现的是巴尔由生机勃勃转向衰微的过程,他坚定不移地走出人类社会,走进大自然的怀抱。人的原始天性希望挣脱社会方方面面的规范与秩序而实现契合本性的绝对自由,在使人发生异化的社会环境中,回归天性成为人格特质中最为急切的需求。在布莱希特看来,人的基本属性中包含着原始天性与社会属性两种互相冲突的成分,人类对于幸福的追求从根本上来说需要解决两者间的矛盾,获得自由和全面的发展。此时的布莱希特尚未从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全面汲取营养,但他所关切的问题却已经浮现于视野之中。巴尔这一人物竭力抗拒社会规范,热切追求属于他天性之中的自由,于是不可避免地与外在世界发生冲突。然而构成他真正的命运的,却是他的内心冲突引向的结局。
  巴尔显然无意迎合身处的时代,从他放荡不羁的举止里可以清晰地看出,他是如此轻蔑地看待世上发生的一切。在全剧开场,一众人等都在热烈追捧巴尔这位新近被发现的诗人,木材商梅赫先生热情地表示愿意出资出版其作品。但巴尔对这些视若无睹,只顾贪婪地埋首吃喝,他讥讽梅赫是砍伐树林的屠夫并拒绝与其合作。在第七场巴尔受雇于一家名为“晚霞”的酒吧表演歌唱,老板不满意巴尔在表演之前就要求把作为报酬的杜松子酒兑现,在争吵中命令他上台。巴尔则将顾客的热情煽起之后便弃之而去。在巴尔看来,作诗和歌唱只能用于自己的享受,只有在他感官满足兴之所至的时候,他的创作才会达到真正的目的,而不是用于交易,受人剥削。在最终的剧作版本中,类似的外在冲突的程度已经降低到最小,只为揭示人物的内在冲突服务。
  然而,在1918年的最初版本与1919年的修改本中,巴尔具有更为丰富的社会特征与社会关系,剧作家在巴尔与社会的外在冲突上着墨较多。在1919年的修改本中,巴尔有一位母亲,一位被他始乱终弃的妻子苏菲;他因为在圣体节上教徒砍斫树枝而被激怒,并被逮捕;他的一篇戏剧评论遭到报社经理的拒载,他也被编辑解雇;他的母亲去监狱探望他,并迫使一个不知名的女孩出卖自己的身体给他……以及其他几场。剧作家的意图很明显,他希望从社会道德、宗教、伦理、法律、艺术等诸方面来展现巴尔对于中产阶级社会规范的全面破坏与拒绝,从而使观众对通行的价值体系重新获得认识。他用巴尔这一异质人物独特的生命样态来反衬令他感到不满的社会现实。《布莱希特传》的作者克劳斯·弗尔克尔说:“巴尔这一人物的出现本身就是对社会的挑战,所以去探讨巴尔的非人性的态度究竟能对这非人性的社会起到多大作用的问题也是次要的了。”这样一种创作手法已经具备了后来被理论化阐释的“陌生化”手法的因素。而在布莱希特心目中,进行社会批判乃是其主要目的之一,巴尔这个人物无非揭露了非人性社会的本来面目,然而如何获取真正的人类幸福,剧作家还没有找到可行的方案。于是他将修改的重点转向表现巴尔的内心,希望从人物的内心情感中昭示人类的命运,由此删改了大部分表现巴尔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场面,专注于挖掘巴尔的内心感受。   20世纪20年代初期的修改本在历经波折后得到出版,与我们今日能够看到的版本大体相同。直到1953年,该剧才获再版,后来布莱希特又对其做出调整,加入了第一场与最后一场。剧作家终于对自己的这部早期作品表示了认可。在该版中,自然环境的场景大大增加,巴尔个人的感官享受成为全剧的主要内容,他的“充满树木与裸体的天堂”并没有因为现实世界的阻挠而无法企及,文明社会并不构成他追求道路上的障碍。巴尔游荡在他所向往的自由领地上,按照自己的信条尽情享受生命,他的生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可以说,巴尔与外部世界的冲突已经转化为作为一般外在环境的情境构成,而非戏剧行动的实体,也正是这一特定情境诱发了巴尔本性中两股力量的较量。
  巴尔这位动物一般的诗人,具有纯真的心灵,他的生命在于享受一切能够带给他快感和美感的东西,他也不顾一切地吮吸生命中的甘露。这种极致化的生存方式一方面自然是对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绝望抵抗,希望彻底清除绑缚在人精神上的社会桎梏;另一方面却不得不使人产生这样的疑问:巴尔的“疯狂”举动将会带给人性怎样的损害?这也是布莱希特追索的问题。人们通常侧目于巴尔绝对自我的作风,认为他滥交、无赖,破坏一切应当谨守的规范,这些价值判断正是巴尔所竭力摆脱的。为什么他在幽深的树林里、明媚的阳光下、清冷的雨水中时不会引起反感?对于巴尔来说,这些自然景象与堆叠的雪白的肉体具有同等意义。被人称作“大象”的巴尔如果真的是一头大象,那么,读者、观众的厌恶感就不会那么强烈了,可他恰恰是一个“人”,自出生就注定是一头社会动物。巴尔这个“人”的生存体验接近于一头“大象”,他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全然出乎天性的情爱关系,人类文明的教化在这里反而不太协调,他向往着自然天性的全面回归。
  但是,巴尔的命运轨迹也是他生命中人性逐渐消退、野性逐渐滋长的过程,在他漫游的途中,伴随着的是心灵中热度的流失和生命力的衰退。
  二、天性的挣扎
  起初,巴尔心存怜悯。剧中出入他小阁楼的女人有木材商的妻子艾米丽、约翰尼斯的女友约翰妮、一对不知名的姐妹和他从大街上引诱的苏菲,巴尔对待她们的态度完全不同。艾米丽来到相约的下等酒吧后,显出鄙夷的神情。社会地位的优越令她盛气凌人,可情感的空虚、内心的寂寞却令她流连于不甚体面的场合。巴尔唆使一位货车司机上前强行亲吻这位贵妇,使她彻底失去优越感;之后却百般温柔安慰,使她平静下来。少女约翰妮无法从纯真的约翰尼斯那里得到满足,但又自悔失身于巴尔,强烈的羞耻感促使她跳河溺亡,巴尔在听到这一消息时,深感内疚,他预感到约翰妮所要做的事,但料想不足。带来这一消息的是一对不知名的姐妹,她们主动来到阁楼寻欢,妹妹还觉得羞赧,姐姐却毫无廉耻之心。巴尔因此被房东太太逐出阁楼。在出外流浪之前,巴尔希望带上一位姑娘,于是他下楼寻找。楼下的乞丐演奏着班卓琴,从大街上被诱骗而来的苏菲爱上了巴尔,在过去的版本中,苏菲则是他的妻子。于是两人一起流浪。与其他女人不同,苏菲真正爱着巴尔,而不仅仅只有性,这使巴尔感觉到了自己的责任感,于是他受雇于“晚霞”酒吧。但最后实在无法忍受这种使他感到被腐蚀的生活,巴尔一个人走了。货车司机埃卡特与巴尔结伴流浪,巴尔逐渐被变换的四季和各种树林、绿野、春风、平原、天空、雨水所深深吸引,他享受着自然带给他的心灵上的宁静,彻底丢弃世俗的负累,生命发生蜕变。自然给予了巴尔太多,也就在这个时候,他的人性随着生存氛围的转变而开始消退,从此他被称作“大象”。他的“做自己喜爱做的事”的信条被替换成生理欲望的满足,巴尔终于迷失,或者说融入于荒野之中。苦苦跟随巴尔的苏菲怀了身孕,面对她的哀求,巴尔毅然冷酷地将其抛弃在雨中。在第十四场的灌木丛里,巴尔对着埃卡特,也可能是自言自语:“我对女人已经不再感兴趣了……”从此,他开始不断地作诗,现在填充他生命的是树、诗以及埃卡特。
  货车司机埃卡特是个背景不明的人物,在巴尔沉迷于肉欲的时候,他极富魅惑性地向巴尔描述一个迥然异趣于沉闷现实的野性世界:
  巴尔!兄弟!跟我走吧!放弃这些!到布满尘土的硬实的高速公路上看看:夜晚来临时有紫色的天空。到充斥醉鬼的酒吧看看:让你身边的这些女人全都跌到黑色的河水中。再到坐满了瘦小、苍白的女人们的教堂看看:你问问自己,一个男人敢在那里多吸一口气吗?到牛棚里,可以与禽兽们住在一起,那里黑,听得到哞哞的牛叫声。到幽深的森林里,头顶是斧子砍树的声音,而你再不能想起白天的亮光:上帝忘掉了你。你还记得起天是什么样子的吗?你已经变成了一个男高音!来吧,兄弟!跳起来,唱起来,喝起来!让雨水淋透我们!让太阳灼烧我们!黑暗和光明!狗和女人!你就那么颓废吗?……来吧,兄弟!我们将像两只洁白、快乐的鸽子飞翔在广阔的天空中。还有晨曦中的河流,清风掠过的墓地,无边无际的田野里的空气。
  听了之后,巴尔有些动摇,但他此时依然留恋着肉体,拒绝了埃卡特的邀请。埃卡特于是咒骂:“你和你那松软、肥胖、多愁善感的心一块下地狱去吧!”
  埃卡特与巴尔具有背离社会、崇尚天性自由的相同倾向,这使巴尔将他引为同类。在他丧失了对女性肉体的欲望时,埃卡特就占据了情感中重要的位置。这并非单纯的同性恋,埃卡特始终对女人保持着兴趣,巴尔只不过是他流浪生涯中的伙伴,但伙伴对他的感情却要复杂得多。在第十六场,一个前来寻找埃卡特的年轻女人遇上了独自一人的巴尔,巴尔劝诫她不要再来,女人不予理睬,这激怒了巴尔,他威胁并将她拽进树丛施行强暴。在第十八场,两人浪迹野外一段时间后,回到当初常去的酒吧,巴尔看到埃卡特与长得相似苏菲的女招待调情,一怒之下刺死了他的朋友。强烈的占有欲使巴尔无法忍受埃卡特对自己的“背叛”,而他的凶恶与堕落也越来越明显,野性已经支配了他的精神。
  巴尔在杀死埃卡特之后,彻底脱离了人类社会,不得不孤独地再次流浪。与上次满怀憧憬不同,这次是走向灰暗的归宿。他独自行走在路上,唱着:“巴尔眼望着流星掠过的天空/秃鹰耐心盘旋静等巴尔死去。”对于自己命运的结局,巴尔早就有所预知。在第十三场巴尔与埃卡特来到一家棕色木屋酒吧,他兴致勃勃,面对满屋死气沉沉的人们,对自己的生命力充满信心,一个乞丐讲述的故事却使他陷入沉思:   乞丐:我认识一个人,他也说自己曾经是健康的。对此他深信不疑。他来自森林,有一天他回去了,说是有一些事情需要想想。他发现森林有些陌生,不像从前那么熟悉。有好几天,他一直往森林的深处走,因为他要看看自己到底有多么独立,还剩下多少忍耐。(喝酒)
  巴尔:(不舒服)风真大!埃卡特,今晚咱们得继续赶路。
  乞丐:是的,风。一天傍晚,日落的时候,他找到了伙伴,穿越过树林间巨大的宁静之后,他站在一棵高耸入云的树的底下。(喝酒)
  波勒波尔:他身体里有一只毛猿。
  乞丐:是的,也许真有一只毛猿。他对着这棵树仔仔细细地打量,感到它是有生命的,或者认为它是有生命的。然后他说,你比我高得多,站得很稳当,而且了解脚底下的这片土地,它支撑着你。我移动得比你快,但我站得不够稳当,也无法扎进土地深处,没什么支撑我。同样,我还不了解树顶上苍茫天空中的宁静。(喝酒)
  勾勾:树说什么?
  乞丐:是的。一阵风吹过,树颤动起来。这个人感受到了它。他全身趴在地上,紧紧抓住粗糙坚硬的树根,失声痛哭。不过他对很多树都是这样做的。
  埃卡特:他被治愈了吗?
  乞丐:没有,不过他死得安详了些。
  听到此时,巴尔默不作声,他被这一幅宁静的景象所深深打动,忽略了身边的人。故事中的人物让巴尔产生了共鸣,人物的结局便是巴尔自己的归宿。在第十七场他专门以这个故事为主题写了一首诗——《在林中死去》,描述他想象中死去的一刻,但是并不宁静安详,而是狂风怒吼,电闪雷鸣,充满了战栗与呼号,挣扎与创痛,直到满身脓疮的尸体被深埋地下,覆满爬虫,一切才回归平静,逐渐远去。巴尔在静等这一刻的到来,他对裸体失去了兴趣,也不再暴饮暴食,他在逐渐失去享受的能力,埃卡特的死加速了巴尔走到生命尽头的步履。巴尔死在林中的泥泞里,最后一句话是:“我还在听下雨的声音。”
  剧作家曾经反复强调:“这部剧不是关于单个或多个事件,而是关于一个人的一生,从根本上说,它被称作《巴尔吃喝!巴尔跳舞!!巴尔蜕变!!!》”“这部戏剧体传记展现了发生在本世纪初期的巴尔这个人一生的故事。”他最后修订的剧本意在展现巴尔蜕变的内心过程,20世纪初的社会大环境营造了一个整体性的情境,只有在这种人类命运的整体境遇中,我们才可能理解巴尔一生的追求、他种种言行的内在动机,以及他的内心情感的矛盾与归属。
  克劳斯·弗尔克尔这样评价主人公:“通过巴尔这个人物是否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敢于接受自然赋予他的自由的艺术形象,一个敢于接受一些幸福的人,这种幸福是属于那些从异化劳动中被解放出来的人们的。巴尔的错误以及他的行为的可疑性只在于他想在现有的社会条件下就去实践他对幸福的理解。他的从自私目的出发的努力是注定要失败的,但是他对幸福的追求始终是合理的。”布莱希特在运用戏剧艺术给人类寻找一条出路。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实验,但实验结论并不符合预期,巴尔的结局不是他想要的结果,因而该剧的修改计划始终被安排在布莱希特的日程表上。在深入、系统地接受马克思主义之后,于1930年左右,布莱希特试图创作一部《巴尔》的教育剧,将主人公称作“恶劣的反社会分子巴尔”,并将其作为社会环境和历史阶段的产物,以多种身份出现,包括:客人、妓女、法官、商贩、工程师、求告者、热爱自然的人、蛊惑民心的政客、工人、母亲、历史学家、士兵、情人、牧师、公务员等等。原来的巴尔的性格表现在一个叫鲁普的人物身上,巴尔自己则不断地变换着自我。但该剧最终没有完成。1938年布莱希特在笔记中写道:“一个遗憾,它始终是部未完成的作品,只不过动了一些手术……它的意义几乎不复存在了。巴尔这个破坏分子,这个希望事物应当照他们的方式存在的推崇者,他相信生命应当极致化,其他人的生活也应当像他的那样。他那‘做你喜爱做的事’的信条如果处理得当的话将是非常有益的。我不知道是否还能找出时间。”“我承认(并提醒你们):这个剧是缺乏智慧的。”几个月之后,在1939年的笔记中,布莱希特这样解释:“今天我终于意识到我为什么没能将‘凶恶的反社会分子巴尔’的历程这部教育剧完成。反抗社会的人并不要紧,真正反社会的是那些掌握了生产资料和其他生活资源的人,他们以这种方式来反社会,当然还有他们的帮凶以及帮凶的帮凶,也是如此。在人性的对立面中就是存在反社会本能、反社会气质等等这些东西,这是一条真理。”同时,布莱希特感到他将社会主义错误地视为一种社会制度而非生产力,这也是他为何突出对于巴尔的最终结局表现出更多同情心的原因。剧作家试图再次修改,其目的是扬弃原剧中的无政府主义倾向和虚无主义气氛,这些修改意图显露了布莱希特创作生涯中关注点的转移,他的首部剧作则是将来一系列作品出发的起点。
  参考文献:
  [1] Bertolt Brecht. Baal. translated by Peter Tegel,edited by John Willett and Ralph Manheim .London: Methuen, 1979.
  [2] [德]克劳斯·弗尔克尔.布莱希特传[M].李健鸣译.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其他文献
摘 要:张中行《禅外说禅》一书对一百五十余则公案明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这些观点用禅宗的话语来说,就是“著语”。今对其著语进行商兑,分为“说偏了”“说过了”和“没说到”三文言之。本文言其“说过了”。  关键词:张中行 《禅外说禅》 著语 禅宗 禅 商兑  张氏对禅宗公案的著语,除上文所言“说偏了”,即公案实际反映之理与张氏所说之理不能吻合外,张氏对有些公案还喜下断语,而这些断语又明显有说过头之嫌。如
期刊
摘 要:关于迟子建,不少读者仍沉浸在《额尔古纳河右岸》这首苍凉的史诗挽歌中,含蓄而富于理性的温情叙事展现给读者的是一个云端精灵般的作家形象。秉持着朴素、自然的赤子之心,迟子建娓娓道出了自己与鄂温克族人一脉相承的超然生死观,在冷然的死亡叙述中找到了关于生命哲学的最大意义。  关键词:温情叙事 生命哲学 死亡叙述  迟子建是当代女性作家的佼佼者,她的作品扎根于北国遥远的冻土地里,以悬空的灵性文笔给予读
期刊
摘 要:作为晋军新锐作家,孙频的创作无疑给文坛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擅长女性叙事的她,以细腻的心理刻画、娴熟的语言描写,深刻体现了她对女性命运的悲悯和人文关怀。她通过离奇曲折或平淡无奇的故事,展现众多女性在男权社会下不幸的生存现状和深层的命运悲剧:面对尊严救赎的无力和缺失,她们不得已走上了一条献祭身体的万劫不复之路。  关键词:性别悲剧 尊严缺失 身体献祭  在孙频的诸多作品中,女性这一主要表现对
期刊
摘 要:石舒清的小说《暗处的力量》采用一种独特的疯癫视角,显示出了作者作为一个独自书写民族精神者的无法摆脱的孤独,他在文字中体现出了一个民族对于心灵的自赎。  关键词:《暗处的力量》 疯癫 自赎 暗处的力量 人性  “疯癫在各个方面都使人们迷恋。它所产生的怪异图像不是那种转瞬即逝的事物表面的现象。那种从最奇特的谵妄状态所产生的东西,就像一个秘密,一个无法接近的真理。”{1}疯癫作为一种精神与心理现
期刊
摘 要:吴玉杰的《文化场域与文学新思维》不是把时髦的西方理论话语生搬硬套过来,用以解读精彩纷呈的文学创作实践,她是以生命诗学给具体的个人化的作品以新鲜的触摸、感性的开掘和审美意识上的打磨和提升。因而,她笔下的作家论,就有了历史的界定、现实的参照、心灵的尺度和人性的内涵。  关键词:《文化场域与文学新思维》 生命诗学 审美意识  《文化场域与文学新思维》是吴玉杰教授的呕心沥血之作,那里有她生命的深层
期刊
摘 要:小说《看海的日子》是台湾作家黄春明的代表作之一。作品本着“关心人、关心社会”的文学理念塑造了妓女白梅形象,将笔更多地伸向人物的内心世界,着重表现了她的精神困境和内心求索,并且以“温情主义”和深沉的悲悯及象征的艺术方式完成了白梅对自我人格尊严、人生价值意义的追寻及自证,展示了乡镇小人物在命运挣扎中美好人性的保持,构建了充满希望的“看海”图景,理想化色彩浓厚,其中饱蕴着作者的现实思考与乡土执着
期刊
摘 要:英国著名作家简·奥斯汀的小说基本都以婚恋为主题,在她的小说《傲慢与偏见》中机智、幽默的语言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人性最透彻的理解,而且说明了恋爱婚姻不仅是个人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本文运用进化心理学原理来解读斡旋在爱情与婚姻里的内在心理机制,由此论证爱情与婚姻的可分离性关系,让读者思索婚姻对于爱情的意义。  关键词:爱情 婚姻 进化心理学 心理机制  也许简·奥斯汀女士未曾拥有过《Becoming
期刊
摘 要:每一位文学作家创作文学作品都有属于自己的语言风格,陌生化文学语言是众多文学作家习惯使用的语言表达风格。特别是在英美文学作品中,陌生化语言的使用频率会更高一些。读者通过深入挖掘语言的更深层次含义而对文学创作者要表达的思想进行更为正确的理解。本论文以《尤利西斯》为例,深入研究英美文学陌生化语言的特点。关关键词:英美文学 语言特点 《尤利西斯》 陌生化语言  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方式,最为突出
期刊
摘 要:在山水诗歌中,经常会有诗人就同一景色大发诗兴。本文就楼钥与袁枚两人笔下都曾描写的大龙湫的景色,从诗歌的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分析比较这两首诗歌,以期直观感受在“理性”或“感性”视野笼罩下的大龙湫不一样的美。  关键词:大龙湫 理性 感性  楼钥与袁枚两人都曾经写诗《大龙湫》,研读完两首诗歌之后,笔者发现,虽然都是描写大龙湫,但是诗人在对大龙湫景色的选取以及所写作的方式上,都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同
期刊
摘 要:《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是布莱希特最重要的作品之一,通过对该剧的文本细读,我们不仅可以探寻戏剧家在剧中表达的思想题旨,还可以从侧面观照他关于“史诗剧”所提出的理论问题,纠正我们对于他的理论的片面认识,更深入地理解他的戏剧艺术作品的内涵。该剧展示了大胆妈妈不幸而愚昧的一生,揭露了战争对于人性和人格的巨大戕害,使观众在人物命运中看清战争的本质。  关键词:布莱希特 《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