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龙硿洞南方龙文化的发祥地

来源 :海峡摄影时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u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硿洞在唐朝时已被人们发现,因洞内有神奇的龙的造型,使得从东汉两晋年间自中原地带迁移到龙岩的河洛人欣喜不已,他们把龙文化演绎到百越族,龙文化又沿着九龙江传播到闽南、东南亚各国。这里,正是南中国龙文化的发祥地。
  历史悠久
  龙硿洞,地处武夷山脉南段,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雁石镇龙康村,距市区48公里,属喀斯特地貌,历史悠久。据考证,此洞形成于3亿年前的古生代,原是一片汪洋大海,经3次地壳运动和间歇演变而成,为我国现已探明的特大溶洞之一和福建省重点风景名胜区。
  此洞早在唐朝时就已被发现,历代时有游人到此探奇访胜。至今为止,龙硿洞已探明面积达5.4万平方米,分上、中、下三层,有2条画廊、8个大厅、16个支洞、64处景观、3000余米游程,空间宏敞;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水,时隐时现;洞连着洞,洞套着洞,层层叠叠,曲径通幽;大小石钟乳千姿百态,亦幻亦真,真可谓“七情六欲皆备,瓜果稻菽飘香”。
  仙气氤氲
  龙硿洞洞口地处山坳,四周山石嶙峋,林木茂密。洞口上方,原国家旅游局局长刘毅题写的“龙硿洞”三个飘逸遒劲的大字,赫然入目。入洞口处,为一个大小可容纳数十人的“三仙洞”,举首仰望顶壁上有一些模糊不清的字迹,据说是抗日战争时期,部分台湾抗日爱国民众在此活动的遗迹,为这个天然溶洞增加了一丝历史的份量。
  “三仙洞”前面,是“三仙门”,三门并列,左为幸福门,中为平安门,右为发财门。俗话说,平安是福,迫不及待穿过平安门,抬头见右边石壁上一平坦开阔处如一张大床,“床”上有石状若睡枕,人称“仙人床”,传说上“床”躺一躺可保一生平安长寿。
  沿着鹅卵石铺砌的小径往前走,便是很多风景区都有的“一线天”。不过,这“一线天”有点神奇,仰头不见天,亦不见一缕阳光,只见一齿状豁口罩一团迷蒙的折射光,全洞采光通风皆凭此豁口,增添了洞里的神秘气氛。再往前走,一幅“旭日东升图”展现眼前,气势宏大,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啧啧称奇中转入第一个洞中大洞“观音洞”,脚下是一块开阔、层迭的“仙人梯田”,田中水波潋滟,永不干涸;田埂蜿蜒,梯次清晰,映着红日白云,让人神思遄飞。田端隆起一石,状若一大一小两只耕牛卧于一汪清水中互舐休憩。一尊钟乳观音,白衣素裹,婷婷玉立。
  入“三仙门”,过“仙人床”,走出“仙人田”,“三仙论道”、“八仙过海”二景又迎面而来,以仙名景,伴以迷人的神话传说,使得神密的龙石空洞更加仙气氤氲,不愧为仙宫洞府。
  “龙伞”奇景
  出第二个洞中洞,前往第三个洞中洞,途中见一蘑菇状石伞,张锦成盖,伞面钟乳密布。这便是人人皆知的“龙伞”,人言钻在“伞”下绕一圈或抚摸它,就可保平安如意,故又称“护身龙伞”。“龙伞”已成为龙硿洞的一大奇观及其标志性景物。至于其成因,至今仍是一个谜,引来了不少地质专家来此考察。
  在龙硿洞中,以龙蛇状名的石景颇多,如一条“白龙”,由石灰岩凝结于洞中石壁顶部,龙身硕长,时隐时现,张牙舞爪,凌空飞舞,十分逼真。
  龙康村中龙硿洞,龙硿洞中“龙蛇”漫舞、“龙伞”护身,龙硿洞外又有龙井、龙蛋石、龙须瀑、龙潭湖等交相呼应,龙文化内涵丰富。由此顿悟,之所以称为龙硿洞,盖源于此。
  游于洞中,如入龙宫,所见所闻,皆与“龙”有关。游于洞中,又恰如穿行画中,奇异绚丽的石笋、石柱、石花、石幔、石盆,发育完整,比比皆是,鬼斧神工,仪态万千。游于洞中,可见水柱高处喷涌,又可观水滴点点下落;可静听水声,又可下潭嬉戏。贯穿洞中的地下暗河,水源难觅,时而闻其声不见其踪,时而见其踪不闻其声;时聚时散,终年不见天日,却不定期潮涨潮落,变化无常。
  有了水,寂寥的古洞多了几份生机和情趣。这也是天下溶洞中不可多得的一大奇景,正所谓“山得水而活,洞因水而奇”。
其他文献
2017年1月18日,由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霞浦县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摄影家协会、霞浦县摄影协会承办的“我心中的那片海”第四届“海洋杯”中国·霞浦国际摄影大展福州展区开幕式在省海峡民间艺术馆举行。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党组书记、厅长吴南翔,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巡视员刘常标,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朱红,中共霞浦县委常委、总工会主席徐菁,霞浦县旅游局局长陈言足,福建省摄影家协会主席潘朝阳
期刊
长乐三溪作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在宋代时经济文化已相当发达,文风鼎盛,名仕甚多,留下了许多文化古迹。由上邦国际摄影俱乐部与长乐三溪历史文化名村管委会共同主办的“钟灵毓秀·古镇三溪”全省摄影双月赛主题“老屋幽巷”日前揭晓。参赛者们用镜头记录了三溪古朴的老宅古巷和生活其间的三溪人。  经评选,林伟的《古村民生》(组照)、蔡朝阳的《老屋前赛龙舟》荣获一等奖,卓品文的《古宅炊烟》、郭江涛的《幸福小院》获二等
期刊
冬季坝上,林海雪原,莽莽苍苍,雪凇玉树,无限情趣。坝上从每年10月开始就进入了其漫长的冬季,冰雪要等到来年的春天才会融化。厚厚的雪层覆盖在起伏的大地上,和静静的白桦树一起,组成冰雪童话般的世界,为摄影人提供极佳的创作题材。2016年12月19日~23日,上邦國际摄影俱乐部艺术总监吴国群带领17名团员走进坝上,感受那里冬季的魅力,用镜头谱写“北国恋歌”。
期刊
随着万物苏醒、草木发芽,宝宝身体的一些部位,比如皮肤、咽喉、眼睛等部位,开始有点不安分。有的宝宝皮肤起斑、喷嚏不断,有的宝宝眼睛发痒、哮喘连连,这很可能是过敏惹的祸。过敏者如果明确是什么过敏因素导致自己发病,那么只要避开过敏原就可以解决过敏问题。春季里常见的过敏,究竟是是哪些呢?    小心过敏从口入    程程在妈妈送他上幼儿园的路上,吃了一个小西红柿,没想到,吃了大约只有1分针的时间,就开始揉
期刊
2017年1月15日,海峡摄影艺术学校举行2016年度毕业典礼。福建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海峡摄影艺术学校校长吴寿华,副校长许舒平,校赛事中心指导主任吴国群等百余位师生一同参加毕业典礼。毕业典礼上,表彰了2016年各班级的优秀学员及校十佳优秀学员。福建省摄协顾问张宇还专门题词赠予学校,勉励师生。  省摄协举办陈瑞元摄影作品展  2016年12月31日,由福建省摄影家协会、上邦国际摄影俱乐部主办的陈瑞
期刊
福建省泉州南安市洪濑镇,是泉州有名的古镇,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古镇里,孕育着诸多古早味,“黑龟粿”即是其一。在洪濑,黑龟粿是民间最重要的食物,尤其在逢年过节,它代表了喜庆、吉祥之意,在洪濑人眼里,它是许多山珍海味都无法替代的重要食品。  洪濑黑龟粿到底有多少年历史?没有确切的答案,但民俗专家公认它已有百岁高龄了。  相传这黑龟粿始创于清朝。当时,镇上有位女子名为吴伦娟,她发明了以鼠曲草杂糅进
期刊
在尧阳的群山之中,在当地人所说的“最早沐浴阳光的地方”,有一片连在一起的古厝群,它们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日寨”,见证尧阳王氏家族的兴衰,也见证安溪茶叶走向世界的历史。  “尧阳”金招牌 传承上百年  沿着石头古道,穿过一片片茶园,一座古朴的三进小院,连着成片的古厝。日寨几经翻修,始建年代已无从考证,只知道日寨由尧阳王氏建于南岩月寨之前。古时日寨厝厝相连,排成一个“日”字,居住在此的人多为大茶商。 
期刊
一眼望去,红砖为墙,红瓦为顶,飘逸的燕尾脊、圆润的马鞍屋墙、光滑的红艳外墙,以及内部纤细精致的雕梁画栋,闽南红砖古厝以这样一种极致的美艳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人赞叹不已。  灵秀镇华山村西北角,一片红砖古厝群悄然隐于市,引来众多学者和专家走访研究。目前,当地文化部门已经对古厝群进行初步考察评估,古厝群有望被保护起来,开发成观光旅游景点。  “百态”红砖古厝群  灵秀镇华山村的红砖古厝“聚居地”,是一片
期刊
古人们杀死猛犸象来获取肉食,而在今天的俄罗斯,当地的人们正忙着搜寻这些已经灭绝的古代巨兽的象牙。由于对这些珍贵象牙的旺盛需求,价格高企,非法采挖的行为在当地也是屡禁不绝。在西伯利亚的冻土中冰封千年之后,这些远古巨兽的象牙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而言却突然成了换来财富的宝藏。在俄罗斯雅库特地区的北部,很多人都依赖搜寻猛犸象的象牙维生。由于受价格高企的吸引,北冰洋沿岸现在正有数以百计的人从事猛犸象牙的搜寻
期刊
寿山石雕艺术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精巧古朴的雕刻技艺,巧夺天工的天然资源,形成了独特的寿山石雕艺术。  寿山石雕是一门通过雕刻来传达作者情感的艺术。从古到今,许多人雕刻许多相同的题材,要使这些题材百看不厌,就要每位艺人雕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呈现出鲜明的个性。  如今的寿山石雕已是百花齐放,不同风格、不同品种的寿山石雕作品层出不穷,精巧的艺术构思,出人意表的表现常常让人眼前一亮。但细看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