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的教学情境是学生思考问题、探究知识的智力背景,它能加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状态,促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发现数学、探究数学、体验学习的活动中。
一、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1.从身边的事物入手,创造生活情境。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条件、不同内容,一切从现实出发,才会更有意义。这是衡量创设的情境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尺。从学生身边事情入手,从学生关心的事情做起,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有趣,使学生认识到身边就有很多数学知识,唤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例如《认识公顷》这一课,教者先让学生自学课本,然后问:“在我们学校能找到大约1公顷的土地吗?”与其他的面积单位相比“公顷”是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名称,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很少感知它的大小,学生进行激烈的讨论,进行思想碰撞。这时教者带领学生在校园走一走,感知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再出示学校平面图,围绕学校平面图展开教学,并真正了解1公顷的大小,使原本枯燥的面积单位“公顷”具体化,让学生可以具体感觉它的大小。然后再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感知中国美好河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在掌握“公顷”这个计量单位的同时,进行情感熏陶。
2.在娱乐中学,创设游戏情境。一节好的数学课应该有一个能让同学之间自由开展交流的良好、宽松的氛围,能让同桌之间、小组之间、全班同学之间可以自由地进行交流。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开展“反口令”“猜谜语”等形式的游戏。如在教学四年级《找规律》时,教者先问学生:“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接着出示谜面:“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学生有的说是字典,有的说是手。在猜谜语中,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使学生积极进行思维。然后教者出示谜面——手。手隐含着一一间隔排列现象的规律,但学生很少从数学的视角去关注过自己的手,将手引入课堂,使学生知道看似平常的手蕴藏着许多的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从数学角度分析、探寻其中的规律。教者用游戏的方式导入,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游戏活动,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3.设置悬念,创问题情境。围绕某一个主题展开研讨,是数学课堂交流最主要的形式。教者提出一定的引人入胜的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的兴趣,这样的研讨有助于全体同学参与数学学习,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活动交往的能力。如教学《认识负数》这一课时,由于负数本身在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是不常接触到和不常用到的,所以怎样让学生对这个教学内容感兴趣、产生积极性也就成了这节课的关键,因此在导入新课时创设了水果市场进货和出货情况,仓库管理员小王对运进苹果2吨和运出苹果2吨都记作“2吨”,教者问学生这样记录好不好,不好怎么办?学生进行激烈的讨论,迫切想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创设学习的情境。如教《24时记时法》时,教者先出示9时整的钟面,问学生这时你在干什么?有的学生说在上课,有的学生说在睡觉。这时教者问:“究竟是在上课还是在睡觉呢?”使结果产生矛盾,设置悬念。这时学生急切想寻求答案,教者再适时进行引导。使“24时记时法”这个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认识到9时的两个不同的意义。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学生的探索欲望被调动了起来,探寻解决方法,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4.挖掘教材内容,创操作情境。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教者要注重挖掘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感性和理性之间架起桥梁,使他们因探索而产生兴趣。如教学《观察物体》时,先让学生用四个小正方体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进行观察,了解看到的形状与正方体面的对应情况,再让学生用五个小正方体继续摆图形,体验规律,进一步观察物体的形状。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经历数学概念产生、形成过程,不但可以充分展示每个人的才能,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而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愉悦感,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创设教学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1.创设教学情境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从开讲到总结的各个教学环节,只要有心都可能创设出生动的教学情境,好的开讲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使他们的情绪进入亢奋状态;好的收尾能激起学生的遐想,把他们积极的探索引入更为广阔的空间,而注意中间环节的教学情境优化,则会使教学显得张弛得当、情趣盎然。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努力创设出一种立体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视觉、听觉、思维等感官进行交叉碰撞,在教师的启发下,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展开联想和想象,并进行辨析和创造,从而使课堂形成生动、活跃的氛围,使学习成为一种愉悦的活动。
3.教学情境的创设主要在于教师。教师要以饱满的精神进入课堂,以其得体的言谈举止紧紧抓住学生的神经,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跟老师一起去体会意境,感受其中充满的爱。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师准确地把握学生思想的脉搏,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刺激学生、调动学生进入新知识的世界,使学生理解的新知识与大脑中已贮存的知识信息掺合起来,再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吸收新的信息。
一、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1.从身边的事物入手,创造生活情境。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条件、不同内容,一切从现实出发,才会更有意义。这是衡量创设的情境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尺。从学生身边事情入手,从学生关心的事情做起,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有趣,使学生认识到身边就有很多数学知识,唤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例如《认识公顷》这一课,教者先让学生自学课本,然后问:“在我们学校能找到大约1公顷的土地吗?”与其他的面积单位相比“公顷”是一个较大的面积单位名称,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很少感知它的大小,学生进行激烈的讨论,进行思想碰撞。这时教者带领学生在校园走一走,感知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再出示学校平面图,围绕学校平面图展开教学,并真正了解1公顷的大小,使原本枯燥的面积单位“公顷”具体化,让学生可以具体感觉它的大小。然后再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感知中国美好河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在掌握“公顷”这个计量单位的同时,进行情感熏陶。
2.在娱乐中学,创设游戏情境。一节好的数学课应该有一个能让同学之间自由开展交流的良好、宽松的氛围,能让同桌之间、小组之间、全班同学之间可以自由地进行交流。游戏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形式,也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学中可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开展“反口令”“猜谜语”等形式的游戏。如在教学四年级《找规律》时,教者先问学生:“你们喜欢猜谜语吗?”接着出示谜面:“两棵小树十个叉,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还会画,天天干活不说话。”学生有的说是字典,有的说是手。在猜谜语中,不仅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使学生积极进行思维。然后教者出示谜面——手。手隐含着一一间隔排列现象的规律,但学生很少从数学的视角去关注过自己的手,将手引入课堂,使学生知道看似平常的手蕴藏着许多的数学问题,可以让学生有意识地从数学角度分析、探寻其中的规律。教者用游戏的方式导入,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通过游戏活动,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3.设置悬念,创问题情境。围绕某一个主题展开研讨,是数学课堂交流最主要的形式。教者提出一定的引人入胜的问题启动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的兴趣,这样的研讨有助于全体同学参与数学学习,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活动交往的能力。如教学《认识负数》这一课时,由于负数本身在小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是不常接触到和不常用到的,所以怎样让学生对这个教学内容感兴趣、产生积极性也就成了这节课的关键,因此在导入新课时创设了水果市场进货和出货情况,仓库管理员小王对运进苹果2吨和运出苹果2吨都记作“2吨”,教者问学生这样记录好不好,不好怎么办?学生进行激烈的讨论,迫切想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创设学习的情境。如教《24时记时法》时,教者先出示9时整的钟面,问学生这时你在干什么?有的学生说在上课,有的学生说在睡觉。这时教者问:“究竟是在上课还是在睡觉呢?”使结果产生矛盾,设置悬念。这时学生急切想寻求答案,教者再适时进行引导。使“24时记时法”这个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生认识到9时的两个不同的意义。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学生的探索欲望被调动了起来,探寻解决方法,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4.挖掘教材内容,创操作情境。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教者要注重挖掘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感性和理性之间架起桥梁,使他们因探索而产生兴趣。如教学《观察物体》时,先让学生用四个小正方体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进行观察,了解看到的形状与正方体面的对应情况,再让学生用五个小正方体继续摆图形,体验规律,进一步观察物体的形状。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经历数学概念产生、形成过程,不但可以充分展示每个人的才能,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而且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愉悦感,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创设教学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1.创设教学情境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从开讲到总结的各个教学环节,只要有心都可能创设出生动的教学情境,好的开讲能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使他们的情绪进入亢奋状态;好的收尾能激起学生的遐想,把他们积极的探索引入更为广阔的空间,而注意中间环节的教学情境优化,则会使教学显得张弛得当、情趣盎然。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努力创设出一种立体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的视觉、听觉、思维等感官进行交叉碰撞,在教师的启发下,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展开联想和想象,并进行辨析和创造,从而使课堂形成生动、活跃的氛围,使学习成为一种愉悦的活动。
3.教学情境的创设主要在于教师。教师要以饱满的精神进入课堂,以其得体的言谈举止紧紧抓住学生的神经,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跟老师一起去体会意境,感受其中充满的爱。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求教师准确地把握学生思想的脉搏,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刺激学生、调动学生进入新知识的世界,使学生理解的新知识与大脑中已贮存的知识信息掺合起来,再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吸收新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