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城台西出土啄戈的来源探讨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lulu0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藁城台西商代遗址出土有三件啄戈,学界对其来源及演变问题存在不同看法。文章将台西出土三件啄戈划分为A、B两种类型,大致可判断其年代为二里岗上层晚段至殷墟一期之间。对比台西和冀北辽西地区出土的啄戈,并结合台西啄戈出土背景、时代背景及器形变化特征可知,台西A型啄戈应是源于冀北辽西一带的战利品,B型啄戈应为前者基础上的仿制。
  关键词:台西啄戈;来源;冀北辽西;文化交流
  台西商代遗址位于河北藁城台西村,于20世纪70年代进行了系统发掘。台西遗址属商王朝统治的北土,出土部分包含北方青铜文化因素的器物,如兽首铜匕、有銎啄戈、有銎镞等。“啄戈”这一概念最早为林沄先生提出,是一种具有典型北方青铜文化特征的器物①。台西出土的三件啄戈较早为学界关注,但对于其来源学界存在不同认识,缺乏较为全面的探讨。文章希望通过台西出土的三件啄戈与冀北辽西地区出土啄戈的对比联系,对台西啄戈的形制特征、来源及发展等几方面内容产生认识,并进一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1 台西啄戈形制特征
  台西出土的三件啄戈概况在发掘报告中有较为详细的描述。台西三件啄戈分别出土于M17、M85、M38三座墓葬。台西M17年代较早,发掘报告认为墓主人为武士阶层②,台西M85与M17年代相当、墓形相同,两墓主人皆为成年男性③。台西M38年代稍晚,墓主人为女性④。根据台西三座墓葬单位所出啄戈戈援的弯曲程度、戈胡有无、援和内的分界等特征大致可将其分为两种类型。
  A型:器身弯曲,无胡,援内无明显的分界。标本台西M17:2(图1-1),銎内,援和内无明显的分界,銎孔为椭圆形,内后端下垂,无刃。援中部起脊贯穿戈援及内,上刃较直,下刃内收,锋末圆钝,銎内有木柲痕迹,通长21.2厘米⑤。标本台西M85:6(图1-2)与M17:2器形相似,唯器身弯曲程度更大,援前端更宽,中脊更突出,通长20厘米⑥。B型:器身平直,有短胡,援内有明显分界。标本台西M38:3(图1-3),銎内,援和内有明显的分界,銎孔为椭圆形,内平直呈方形;前锋呈舌尖形,援中部起脊,不如A型明显,上下锋皆斜直,下锋近銎处有小短胡;通长23.5厘米⑥。
  关于台西三件啄戈的年代问题,发掘报告中将台西商代墓葬分为早晚两期,年代大致为二里岗上层晚段至殷墟一期之间,属于王立新先生所划分的早商文化三期五段和六段①。台西出土A型啄戈的M17和M85年代较早,年代大致为早商文化三期五段,出土B型啄戈的M38年代略晚,年代大致为早商文化三期六段。台西三件啄戈的年代应与墓葬年代相近,A型啄戈的年代要早于B型啄戈。本文探讨台西三件啄戈的来源问题,将从年代更早的A型啄戈入手逐渐深入。台西啄戈的年代可早至二里岗上层晚段,目前这一地区并未发现较之更早的同类器物,所以探讨台西三件啄戈的来源问题,对冀中地区商代文化交流的探索具有积极意义。
  2 台西啄戈来源探讨
  关于台西啄戈的来源问题,学界主要有两种认识:第一种观点为本地铸造说,部分学者认为台西啄戈是受北方青铜文化思想观念的影响,充分利用商文化的青铜技术而铸造的②;第二种观点为战利品说,部分学者认为台西作为商文化北方类型的典型代表,曾与冀北族群发生战争冲突,台西啄戈为战争中所获得的战利品③。可见,学界以上两种观点都对台西遗址与北方青铜文化的交流互动给予肯定,那藁城台西出土的三件具有北方特色的啄戈,它们究竟源于何处?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2.1 啄戈探源
  中原地区发现的铜戈年代早、数量多,最早可追溯到二里头文化三期④,商代早期中原地区发现的铜戈是传统的直内戈,发现的銎内戈年代要晚得多。台西A型啄戈年代较早,目前中原地区并未发现与其同时代或年代更早的銎内戈。学界普遍认为管銎兵器和北方青铜文化关系密切,所以台西两件A型啄戈的起源应从与北方青铜文化的关系上入手。
  关于台西啄戈与北方青铜文化的关系问题,学界早有论述。林沄先生认为这种啄戈似乎只分布于河北北部和辽宁,这个观点被考古发现所证实。冀北最早发现啄戈的地点为青龙抄道沟青铜器窖藏,原报告称其为曲柄匕形铜器(图2-1),从器形分析这件器物与台西A型啄戈具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台西A型啄戈和青龙抄道沟啄戈皆器身弯曲,无胡,援内无明显的分界,援中部起高脊贯穿戈援及内,锋末圆钝⑤。紧随其后,冀北辽西发现的一批青铜器窖藏,如兴城杨河(图2-6)、绥中冯家(圖2-2、图2-3)、绥中东王岗台(图2-4、图2-5)、迁安小山东庄,都有发现形制相近的啄戈,其中绥中冯家青铜器窖藏更是发现啄戈达13件。
  啄戈的分布地区较为集中,似是冀北辽西一带独有器物。关于这一带发现的青铜窖藏的年代学界普遍认为介于商末周初,因此这一带所出啄戈的年代应在台西啄戈之后。通过对两地出土啄戈器形的分析、对比可知,两者具有较多相似之处,虽不能直接证明这些啄戈源于台西啄戈,但至少证明了台西啄戈与该地区啄戈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商代中后期中原和冀北辽西地区有密切的文化交流。有学者认为青龙抄道沟出土的铜刀剑上装饰的小方格纹和兽首装饰应是继承了商文化的台西类型⑥,进一步说明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直接联系。另外,在年代稍晚的殷墟二期,商文化中心区某些器物中也包含青龙抄道沟出土器物的文化因素,如大司空村2005AGM3的青铜短剑所包含的文化因素可在青龙抄道沟出土的羊首短剑上找到,妇好墓中出土的兽首刀形制特征也可以在抄道沟出土的兽首刀上找到①。除此之外,中原地区和冀北辽西一带文化交流的历史可能更早更密切。辽宁锦县水手营子村就曾出土过含有中原特色的夏商之际连柄铜戈②,在辽宁朝阳地区也发现了具有中原特色的二里岗晚期弦纹铜鼎③。
  以上反映了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文化交流,但因台西商代遗址的年代较早,尚未发现比台西啄戈时间更早的源流。是否正如相关学者所论述的那样,在将来很可能会在冀北辽西一带发现一种商代前期我们还不了解的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一方面作为台西所受影响的来源,另一方面又是青龙抄道沟等文化的前身④。   2.2 背景分析
  台西A型啄戈分别出土于M17和M85,台西M17墓主人为22~23岁的男性,陪葬品为铜戟、铜戈、铜刀、铜镞等武器或工具,认为其为商代甲骨卜辞中所述的“武士”。台西M85墓主人为25岁左右的男性,陪葬品有铜斝、铜觚、铜爵、铜戈等,另有殉人兩个,殉狗六条,其中一殉人有木棺。从两座墓葬的随葬品及殉人等方面分析,M17随葬品主要是铜制或石制兵器及工具,仅在其头前盖棺顶上发现一件陶簋,腰坑中有殉狗一条,未发现殉人,可见墓主人地位不高,应为中下等武士阶层。M85随葬品中除部分铜兵器外还包含较多铜礼器、玉器等,另有殉狗六条、殉人两个,其中一殉人还有木棺,可见墓主人身份较M17更高,应为中等贵族阶层。
  台西遗址所处的时代背景为:二里岗上层文化晚段朱开沟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及大坨头文化大体同时消亡,商王朝这一时期因“九世之乱”北部边界开始南移,而到殷墟一期前后商文化的北部边界又开始北推。因此台西遗址成为抗拒北方侵扰的桥头堡,台西墓葬出土的大量武器充分体现了战争的背景⑤。结合M17和M85墓主人的年龄及性别,可判断两者应为青壮年军官,两座墓葬所出土的啄戈应为战利品。
  2.3 啄戈演变
  台西两种啄戈在器形特征上有一定差异,B型啄戈年代较晚,A型到B型啄戈器形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器身由弯曲逐渐向平直发展;援身最大宽度由前端变为后端;由无胡逐渐向有胡发展;援内分界逐渐变得明显,援上中脊由突出向平滑转变;戈内逐渐接近中原传统直内戈的方形内,内下垂弯曲的特征逐渐消失。很显然B型啄戈中原直内戈的色彩明显增强,北方色彩逐渐减弱。
  台西B型啄戈出土于M38,该墓较前两墓年代晚,墓主人为30岁左右的女性。陪葬品包含铜戈、铜爵、铜觚、铜镞等,葬具为黑漆素棺,腰坑及填土中有殉狗六条,殉人一个且殉人有木棺,可见墓主人身份绝非一般平民,应为这一地区具有一定地位的女性贵族。再者,墓主人为女性,并且有一定数量的铜器随葬以及殉人、殉牲,可见其地位较高,似乎和战争没有必然联系。结合B型啄戈器形特征偏向中原直内戈的变化规律,墓主人随葬的啄戈作为战利品的可能性较小,应是在A型啄戈基础上的仿制。
  综上所述,台西A型啄戈应为源于冀北辽西一带的战利品,B型啄戈应为在前者基础上的仿制。究其原因,大致可归纳以下几点:第一,目前除在冀北辽西发现有大量该种器形的啄戈之外,其他地区暂未发现同一时代形体较为相似的器物。第二,中原地区和冀北辽西地区出土的器物上具有彼此的文化因素,说明两者间存在较为密切的文化交流。第三,根据时代背景分析可知,两者间存在一定的冲突与碰撞。再者,结合两件A型啄戈的墓葬背景,可判断墓主人和战争有一定的关系,证明了台西A型啄戈应为战利品。第四,根据B型啄戈器形和出土单位分析可知,B型啄戈中原直内戈的色彩浓厚,墓主人与战争无必然联系,可推断B型啄戈是以A型啄戈为基础铸造的仿制器物。
  3 结语
  啄戈作为具有北方青铜文化因素的典型器物,在商文化与北方青铜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台西出土的啄戈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台西的B型啄戈借鉴了来自冀北辽西一带的A型啄戈的器形特征,并和中原传统的直内戈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武器风格,甚至对后来商代銎内戈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以上仅是对台西三件啄戈来源的简要探索,关于啄戈的直接来源及商末周初啄戈发展演变的基本规律本文并未深入讨论,这些问题的解决还寄希望于以后考古材料的新发现及啄戈研究的新进展。
其他文献
摘 要:祆教传入山西中原一带可追溯到十六国时期,北朝晚期祆教更是受到上层社会的热崇,这一点在山西太原发掘的北朝墓葬徐显秀墓、娄睿墓中都有所体现,墓葬中发现大量的包含有祆教因素的遗物。九原岗壁画墓作为近年新发现的北朝墓葬,填补了山西忻州北朝墓葬艺术的空白。文章通过研究九原岗墓葬壁画中出现的拜火坛、“有翼兽”、生命七叶树、栗特人等图像信息,探究它们的形象特点、发展变化及意义,从而为研究祆教文化在中国南
摘 要:文章从鲜卑族的祖先谈起,从三个部分、六个方面对鲜卑旧墟石室进行论述。从《魏书》中寻找关于鲜卑祖先的踪迹,对石室的传说、方位、内部结构以及石室内祝文和其史学价值的细部情况进行具体阐述,针对石室的保护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论证。对于石室的开发利用也稍加分析,使之发挥最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  关键词:鲜卑;石室;北魏;嘎仙  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一支小
本文针对现阶段国内外工程废弃泥浆环保处置技术的发展,分析了工程废弃泥浆的来源、组成和性质,随后详细介绍了工程废弃泥浆的环保处置技术和资源化利用技术,并提供了盾构废
我的身上有很多标签,我曾获得“武汉市十大杰出创业人物”“武汉市三八红旗手”“武汉市十佳创业女性”“湖北风尚女企业家”“激光领军人物”等荣誉称号。一重身份,一份责任,路兮漫漫,无畏担当。从一个人的柜台到创办激光产业集团,从不懂激光技术到缔造上亿元的激光帝国。
摘 要:蒙古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从古至今,蒙古人的一生都有骏马伴随,在茫茫大草原上以游牧、狩獵为生。马在蒙古人生产、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蒙古族游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蒙古族;马具  马是蒙古族最亲密的伴侣、最忠实的朋友。蒙古民族对马的挚爱已渗透到血液中,他们用多种方式表达对马的依恋。马具是倾注了他们对马的情感的物件,也表达了他们对马的无限深情。千百年来,无数能工巧匠冥思苦想
摘 要:大足石刻是巴蜀地区石刻艺术的代表,也是中国晚期石窟艺术的典范,与之配套建设的博物馆是改建类博物馆展陈设计的经典范例,为佛教造像展览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文章就大足石刻博物馆陈列设计的特点进行研究,归纳出以下特点:一是博物馆的陈列设计语言精练、纯粹,在整体构思上牢牢把握“三教合一”的时代特点,兼收并蓄,圆融和合;二是合理空间划分,为展品烘托出严谨、庄严的艺术氛围;三是展览形式丰富多样,大
2021年4月1日,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和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发布《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持续有序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称,到2022年,科创走廊建设初显成效。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一体化布局达到较高水平,区域政策制度协同实施机制基本建立,一批改革创新举措集中落地,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掌握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显著增加。
摘 要:我国古代使用钱币较早,材质丰富多样,其中铜质钱币是整个古钱历史的主体。文章以庆城县博物馆独创的“古泉今说—馆藏青铜钱币铸造工艺”主题社会教育活动为依托,就古代钱币型范浇铸工艺进行简要探讨,以达到向青少年普及知识的目的。  关键词:古钱币;铸造;工艺  我国是世界上货币发行最早的国家之一,货币起源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庆城县作为先周文化发祥地之一,先后出土了商周时期的贝币,秦半两,汉五铢,唐开元
木兰生态旅游区的发展,从无到有,由点到片,由零到整,经芜致锦,在20年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4年11月,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批准,黄陂木兰生态旅游区晋升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标志着该地区旅游正式迈入5A时代,成功跻身中国旅游第一方阵。旅游业已成为木兰生态旅游区所在的黄陂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兴农富民的重要产业。
期刊
摘 要:《皇清诰封朝议大夫布政司理问王君墓志铭并序》是南京地区新见的一方清代墓志。志主王言纶因周恤族人,屡行义举而荣获诰封,荫被亲属。同时结合志文相关内容,或可一窥清代地方文人名士的生活情况。  关键词:南京;诰封;王言纶;汪正鋆;丁山凹  《皇清诰封朝议大夫布政司理问王君墓志铭并序》为近年南京地区发现的一块清代墓志(图1),刻于清道光八年(1828)。志文记载了墓主的家世、仕宦、生平经历等相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