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历史教学中历史文献的运用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kao0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历史文献是过去人们记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种各样的文字资料。一般说来,它包括文书、档案、条约、法令、典制、决议、檄文、布告、借据、契约、凭证、铭文、碑刻、日记、方志等等。直接根据这些材料写成的史书,也可列入历史文献的资料范围。这类资料,因其直接或主要来源于当时人对当时事的记述,所以都比较生动地反映着史事的本来面貌。因此,历史教学中适当地引用这些历史文献资料,是有利于增强其直观性的。
  历史文献资料对于历史教学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它有助于重大史事情节的了解。据史料记载,延安地区“一年无雨、草木枯焦”,民众从争食蓬草、树皮到“食石而死”的情况,使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具体原因直接展现了出来。其次,它有助于重大历史观念的形成。如瓦德西关于从塘沽到北京沿途房屋“早已变成瓦砾之场”,“至少当时有五十万人变成无屋可居”的自述,足以说明八国联军侵略暴行是何等的残酷。再次,它有助于对某些历史概念的理解。如汉谟拉比法典的许多有关奴隶地位的条文,充分揭露了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奴隶主专政的阶级实质。
  历史文献资料是一种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的直观材料,要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就必须做出精确的选择和恰当的运用。因此,第一步必须根据课文的决定选择什么,然后据此去寻找相应的文献资料。第二步就是将所选的文献做出适当的“剪裁”与“组合”,让它以最恰当的形式出现在教学过程中,以发挥其形象直观的作用。第三步则是“画龙”之后的“点睛”,使文献资料要反映的情节、观念或概念得到突出,以显现出运用它的目的或要突出的重点。所有这些都是不能忽略的。
  运用历史文献资料的方法,主要是摘引、转述以及两者的结合。一般说来,由于历史文献文字的艰深,以及历史教学时间的有限,要采用“引述”的办法是不可能的,比较可行的方法是:对那些易于知晓但又散见于各处的文献史料,可以采用“摘引”的办法来处理,将有关的文字资料摘选出来放在一起说明相应的问题;对于那些文字难懂且篇幅较长的文献,则宜采用“转述”办法来处理,由教师把其内容变成通俗易懂的话语介绍给学生。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文献史料的内容是采用两者结合的形式被运用的,不可拘泥于某一种特定的方法。
  在运用历史资料时,有几个问题是必须特别注意的。一是为了保证文献史料反映史实的真实性,要注意其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材料版本的源流等,并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研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二是为了使历史文献在运用上的有效性,要注意根据材料内容的容量与学生的水平做到适量和适度,不可认为只有旁征博引才能发挥其作用。二三是为了能不断提高这方面的教学水平,要注意学习历史材料在运用历史文献上提供的范例,并认真阅读和使用中学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中提供的有关资料。
其他文献
探究性学习是美国生物学家、课程专家、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J.schwab)首倡的,它是指从学科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以及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收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探究性学习承载着科学知识的掌握、科学技能的发展、科学方法的训练、科学精神的培养和科学思维习惯的养成等多重任务,是科学素养得以实现的保障。问题是探
“合作、探究”的小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在实践中,往往存在“注重形式,忽视效果”的现象。我认为,英语课堂合作学习应重在“实”上下功夫。    一、让合作学习的讨论实实在在    1.对合作小组进行科学分组。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首先,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其次,应按照学生的知识水平、
校本课程是一种学校拥有的课程权力,是主要由学校教师在具体的学校进行课程开发的一种课程形态。笔者根据参与的课题研究“基础薄弱学校如何有效利用课程资源、促进课堂教学研究”的研究内容之一“选定或开发切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校本教材”,就如何开发校本课程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  1.拓宽教与学的方式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最大价值,在于引导教师和学生真正从基于教科书的教与学走向基于
【摘 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俗话也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亦会吟。”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想提高语文的素质和能力,仅靠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让学生大量阅读课外书籍,在课外无师自通。可纵观农村学校的一些初中生,由于家庭、学校及其他各方面的限制,他们课外阅
弹指一挥间,我执教已经十几年了。担任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有一种特殊的偏爱,平日里愿意多读课改资料,多钻研教材,在别人身上也学到了一些经验。以下是自己对语文教学的点滴感悟。    诗化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的金钥匙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的提法;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留下“景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的论述;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二十韵》中也有“作者胸有
许多中学生都反映现代文阅读难做,的确是这样,在许多老师乃至专门从事语文教学研究的学者看来,现代文阅读是学生考试失分最为严重的题型。现在,我们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并结合一些优秀语文老师的意见,从以下五个方面加以思考应对策略:    一、认真阅读原文 这是我们做题最基本的保障,少了这一步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按照高考的一般性做题技巧,做好阅读文的题目,一般情况下要读三次。没有足够的阅读,何谈理解
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本来主要靠学生自身。但是,学生本身的人生阅历有限,心理发育很不成熟,缺乏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主动性。因此,本人从学校教育的角度,提出以下三方面教育对策。    一、加强和改善教师的教育艺术    成长中的中学生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我们常发现,我们有的教师对待学生身上暴露出来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以为靠训斥、批评、惩罚
摘 要:浙江地理选考综合题以区域主题为情境,以问题链形式考查学生对区域地理特征的把握、地理要素相互关系的认识和人地关系问题的分析。本文以2020年7月浙江选考地理综合题“区域能源合作”为例,探讨在选考地理复习中,以区域核心知识为主题内容创设学习情境,通过问题探究引导学生分析地理事象的过程与成因,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  关键词:综合思维;主题式复习;选考地理  高三地理选考复习有别于新课教学,学
随着中考改革的渐进过程,文综考试以其灵活多变新颖独特的开放性试题,越来越备受各省市中考的关注,因而对考生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实践发现,大部分考生面对能力较高的双开试题,却出现一些问题。    一、对所给的背景材料漠不关心、视而不见,不分析或不会分析    文综试题一般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国情。因此在创设题目意境和对素材进行选择处理时,命题人
语文大纲中指出:“语文课外活动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就是说,语文课外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和方法外,还应充分利用课外活动,积极组织引导,使学生通过课外活动得到更多的语文教育,并把所学的知识和能力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学以致用。   语文教师该如何从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下面就分别从听、说、读、写、思和创新上来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