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探析

来源 :锦绣·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b357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德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云南八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具有独特厚重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与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发展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通过总结德宏州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探析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德宏;民族文化;乡村旅游;对策
  一、德宏州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德宏州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加速推进,不断注重把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实现有机结合,积极创新思路、加快发展,初步形成以盈江县苏典乡下勐劈傈僳文化部落、勐弄乡龙门古寨民族特色村,陇川县龙安镇土砖文化旅游村,瑞丽市喊撒村傣族文化旅游村等为代表的民族文化乡村旅游点。一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推动乡村旅游项目落地生根。各县市成立了以县市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旅游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二是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潜力无穷。在旅游项目开放过程中,充分利用民族文化传承、民族传统建筑、旅游基础条件较好的少数民族村寨进行重点开发。例如:瑞丽喊沙村是纯傣族聚居的村寨,是国家级非遗”孔雀舞的传承地和神话剧《孔雀公主》的拍摄点;陇川户撒乡是全国阿昌族主要分布地之一,是国家级“非遗”户撒刀锻制技艺传承地;盈江下勐劈是纯傈僳族村寨,当地群众保留传承了民族原始宗教信仰和传统的生产生活习惯。这些优秀的少数民族文化及技艺特点鲜明、别具一格,是对外宣传的“亮眼符号”和“魅力名片”,而且游客参与性、娱乐性、体验性都比较高,开发民族文化乡村旅游潜力巨大。三是定位精准,规划超前。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省上提出的大滇西旅游环线目标,大力开发符合本地实际的民族文化乡村旅游。特别是瑞丽喊沙傣寨、盈江龙门古寨、下勐劈傈僳文化部落、陇川龙安旅游村等都制定有单体项目的策划规划,同时在规划中将体验民族特色、传承民族文化、优化空间布局、开发与保护并重及“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进行了综合考虑、科学规划和深度融合,初步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初衷。四是巨资打造,设施完善。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充分整合各部门资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集中力量、重点打造每个优选项目,使每个项目都成为各县市乡村旅游开发的精品点和引爆点。五是运营新颖,成效初显。在整个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中各县市结合实际采取了各具特色的运营模式。例如:瑞丽喊沙采取的主要是政府与企业合作、村寨与企业共建的模式,对外宣传、民居改造、基础设施及配套服务涉及均有政府整合资金及企业投入资金打造,群众通过开设农家乐、出售土特产品等实现增收等,不仅为农户创造一笔长期、可观的收入,项目开发后还为部分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二、德宏州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民族文化和民族风情挖掘传承及开发利用不够
  在项目开发建设中体现少数民族特色的元素、方式、内容比较少,更多的只是体现在民居民房建设上,公共服务、旅游配套设施等没有很好的实现与民族文化旅游相融合。多数项目点没有注入民族特色文化作为乡村旅游的根和魂,游客更多的只是观光游为主,没有切身感受到地方文化品牌效应,导致项目开发竞争力不强、吸引力弱。同时,对加强民族文化挖掘整理、传承弘扬和民族特色村寨保护的意识不够、力度不强,造成民族文化流失严重,文化传承面临断层现象。
  (二)缺乏长远的、整体的规划和市场宣传营销
  虽然都在积极打造本地区的民族文化乡村旅游品牌,但基本都是各县市自谋思路、摸索着干、各吹各打,全州尚未制定出台专门的关于加快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整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发展规划,各县市在项目规划与策划上科学布局、亮点特色不够,缺乏长远的、明确的整体规划。瑞丽喊沙、盈江勐劈及龙门古寨、陇川龙安等乡村旅游虽已实质性开发并小有名气,但仍属粗放型,距打造高标准乡村旅游还存在一定差距。而且在市场营销宣传上还是以传统方式揽客,依靠回头客和口碑相传,宣传营销手段简单,旅游形象不突出,充分利用网络营销和集体营销的力度不够、意识不强,在旅游大市场上缺乏影响力和竞争力。
  (三)投入相对不足,景区景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在开发乡村旅游的资金投入上主要还是整合部门资金等方式为主,州县两级安排过专项资金的少,有些地区甚至是没有。同时,缺少扶持政策、优惠政策,业主方对品牌提档升级和参与争优创先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基础设施条件差,交通条件、接待条件、景区景点配套设施建设比较滞后,盈江的下勐劈、龙门古寨等可以说是全州相对精品化、成熟化的乡村旅游示范点,但山路崎岖、通达能力弱,多数游客不愿选择到此旅游。
  (四)旅游商品开发尚未形成规模,品牌效应差
  在民族文化旅游商品开发方面,虽然已开发有户撒刀、民族织锦等民族手工艺品,民族特色美食有下勐劈、龙门古寨的竹米、红米、干笋、蜂蜜等地方农特产品,但是都还没有形成规模,粗加工、低生产、小规模、品种单一、产销脱节等问题突出,有资源无特色、有产品没包装,品牌效应差,带动经济效益不高。
  (五)民族文化体验项目开发不够,开发、经营模式较为单一
  目前全州乡村旅游主要还是停留在观光、采摘、垂钓、食宿等简单的体验活动为主,游客参与程度低、从事的活动相对单调,能让游客亲自参与文化传承体验的、多样化的活动还很少,旅游形态单一,缺少对民族特色、民族文化和风情的体验,没有很好的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商品优势。瑞丽喊沙、盈江下勐劈虽组建了农村文艺表演队带游客参与文化体验,但创新还不够,民族文化宣传的方式还不多,全州乡村文化旅游所在地所提供的旅游服务项目知識性、娱乐性、观赏性不强,难以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
  三、德宏州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对策
  (一)以超前谋划为引擎,注重高起点、高水平打造   坚持规划引领,认真谋划好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空间布局,用心策划一批特色鲜明、带动力强的乡村旅游精品项目,并通过制定规划来加以实施,做到先规划后建设,不规划不建设。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政府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策划,而具体的规划要交给企业和市场去做。在策划规划编制过程中,本着“科学规划、严格保护、合理开发、规范经营、永续利用”的原则,统筹好本地区的乡村旅游资源,合理布局重点项目,找准发展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全面抓好乡村旅游资源调查分析,因地制宜地确定开发项目、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在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寨可采用改造提升的方式进行,避免大拆大建和重复性建设。同时,要把突出乡土特色、民族特色和本土特色在整个项目的策划规划中有机结合起来,即要注意点上风格的统一,又要防止“千篇一律”,实现民族特色民居民房等建筑和停车场、公共厕所、垃圾处理、住宿、饮食卫生等公共配套设施同民族文化、同旅游、同大自然相融合。
  (二)以民族文化为核心,注重深挖掘、严要求打造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也是旅游的灵魂。各级党委政府、文化部门、社会人士及群众都应提高对民族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价值和不可再生性重要性的认识,充分挖掘保护和传承整理好少数民族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在巩固传承好泼水节、目瑙纵歌节、阔时节、阿露窝罗节等少数民族节日的同时,传承发展好景颇族新米节和舂茶节等农耕文化活动,继续开发好瑞丽中缅胞波节、盈江苏典乡村音乐节及旧城围鱼节等新兴民族文化节,大力开发如山歌比赛、蔑弹弓、射弩等民族民间文化体育活动项目。要加大投入,加强民族文化传承人、民族文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建设一批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点,建立健全民族文化传承人名录体系,制定完善保护措施,使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后继有人、代代相传。同时,要实施好民族文化精品建设工程。加强民族文化、音乐、舞蹈、戏剧影视、服饰和工艺品等创作展示,扶持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艺术作品创作,着力打造和推出一批具有原创性、民族性、时代性、地域性的文化精品,努力寻求把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产业融合互动式发展的路子。
  (三)以运营管理为关键,注重精细化、走心式打造
  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加强交通设施建设,改善通达条件,注重点与点之间的连同,努力打造环线,着力解决“断头路”、“回头路”的问题,完善停车场、公厕、住宿、通信、消毒防疫、饮食卫生等方面的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对村内环境的绿化美化,改善村容村貌,全面提升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引入市场机制,采取多种经营模式,鼓励、支持当地群众和各类经济实体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发挥社会资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作用。鼓励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伙等多种方式参与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逐步走向“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资金为主体、依靠市场运作筹措资金”的多元化发展模式。重点引进经济实力发展前景广的种植、养殖专业户和兴办特色旅游项目,提高乡村旅游景观的观赏性、参与性和娱乐性,增强乡村旅游的活力和吸引力;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以餐饮卫生、住宿接待、服务安全等为重点内容,加强乡村旅游市场监督管理,高标准、严要求的强化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培训,提升服务质量,促进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
  (四)运营管理为关键,注重精细化、人文式打造
  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加强交通设施建设,改善通达条件,注重点与点之间的连同,努力打造环线,着力解决“断头路”、“回头路”的问题,完善停车场、公厕、住宿、通信、消毒防疫、饮食卫生等方面的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对村内环境的绿化美化,改善村容村貌,全面提升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引入市场机制,采取多种经营模式,鼓励、支持当地群众和各类经济实体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发挥社会资金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作用。鼓励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伙等多种方式参与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逐步走向“以政府投入為引导、社会资金为主体、依靠市场运作筹措资金”的多元化发展模式。重点引进经济实力发展前景广的种植、养殖专业户和兴办特色旅游项目,提高乡村旅游景观的观赏性、参与性和娱乐性,增强乡村旅游的活力和吸引力;坚持高标准、高起点,以餐饮卫生、住宿接待、服务安全等为重点内容,加强乡村旅游市场监督管理,高标准、严要求的强化对从业人员的素质培训,提升服务质量,促进乡村旅游经营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
  (五)以品牌宣传为战略,注重深层次、多渠道打造
  采用专题宣传、举办民族节日节庆活动宣传、新闻发布会、广告投放、举办重大赛事、积极参加国内外旅游交易会等多种方式,增强对外宣传的包容性和亲和力。不断丰富载体、创新方式,加大宣传和推介力度,充分利用网络、互联网+、微博、微信、微电影等新兴媒体进行全方位宣传推介。同时,借鉴腾冲、大理、丽江、版纳等地区乡村旅游的宣传方式和宣传内容,进行差异化宣传,并积极推进旅游先进城市的区域旅游合作。
  开展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及紧迫性通过各种各样途径及形式根深蒂固的传播到干部群众的心理,自觉增强人们对开展此项工作的自觉性 和主动性。积极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从根本上抓好“第一老师”的角色,注重对下一代在语言、文字、文化、信仰等方面的传承教育,做到环境在变、民族感情不变,民族特点不减、民族意识浓烈,切实增强对本民族的自信心和认同感。
  参考文献
  [1]周大连.乡村振兴背景下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以开平碉楼与村落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11):117-119.
  [2]鲁明月.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1):109.
  [3]李玮玮,王媛,王韦.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皖西地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8(03):23-27.
  [4]杨艳霞,宁小彬.城镇化背景下黔东南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融合发展模式探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03):149-150.
  作者简介:施俊文(1989— ),男,云南龙陵人,法学硕士,中共德宏州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依法治国的理论与实践,城乡社会治理。
  基金项目:本文系作者主持申报的中共德宏州委党校《德宏州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课题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D2020—2—03.
其他文献
摘要:插花是一门有生命力的、非常强调动手的课程,让学生与花亲近,感受花艺之美。插花教学中注意手脑并用、安全适度,强化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在学习插花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劳动与技术;插花教学;艺术魅力;审美教育  在学习插花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劳技教师在教学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
期刊
摘要:现实主义绘画兴起于十九世纪的欧洲,艺术家将绘画创作的意义提升到了新的高度,他们认为现实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题材,他们提倡赞美大自然,歌颂劳动者,批判或揭露黑暗的社会底层生活。在他们的笔下,广大的劳动者成为了绘画的主题,底层劳动人民的生活被搬进了画面。  关键词:现实主义;米勒;真实;本质  一、米勒现实主义绘画的产生  现实主义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7世纪古典主义精神占据绝对上风的法国。比较有
期刊
摘要:根据时代的发展,人们纷纷进入了新时代的快节奏里。越来越多的新媒体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新媒体传播已经成为了营销的一种特别手段。从传播学的视角来分析新媒体市场的营销策略,能更好的了解消费者的心理,掌握消费市场,提高营销的能力。本文以《上新了故宫》这款文化类综艺节目的新媒体营销策略为例,探析新媒体营销策略,从传播学角度进行营销分析,提高所产文创产品的市场影响力。  关键词:营销策略;传播学视角;新
期刊
摘要:中国古诗词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对于它的翻译研究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价值;翻译适应选择论是从生态视角解读翻译现象的理论,该理论强调了译者的中心地位。本文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视角出发,论述了翻译的中心--译者在古诗词翻译中的素养培养。  关键词: 翻译适应选择论;古诗词翻译;译者素养  一、引言  “翻译适应选择论”由胡庚申教授于2001年首次提出,他将翻译过程从生态角度进行解读,提出翻译过程
期刊
摘要:深受17世纪荷兰风景画和户外画家约翰·康斯特布尔和理查德·帕克斯·伯宁顿的影响,在英国山水画传统上,巴比松画派是法国景观艺术发展的迈出的重要一步,由浪漫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到十九世纪初,风景画被保守的法国学院所推崇的美学准则所限制。画家和雕塑家在新古典主义传统中受到严格训练,以模仿文艺复兴时期和古典时期的艺术家。  关键词:风景画;巴比松画派;现实主义;自然主义  一、巴比松画派的起源  枫丹
期刊
2020年,又一个不同寻常的甲子年。新春伊始,全国上下便陷入了新冠疫情的恐慌之中,作为一名大学生,除了为国家志愿服务之外,待在家里便是为国家做最好的贡献。于我而言,在家除了日常学习以外,收获最大的便是在这一假期认认真真地读了一本《红楼梦》。读《红楼梦》让我收获最大的一个字便是“还”。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
期刊
摘要:任何一个画种,都应该有自己的多种艺术风格。漆画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理应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多种风格。随着文化艺术的发展,漆画的表现形式应该与当下艺术观念相融合,扩展自己的形式语言,朝着多元化的方向不断拓展。本文主要通过漆画的写实性、装饰性、抽象性、意象性、象征性五个方面来阐释漆画艺术的形式语言。  关键词:写实性;装饰性;抽象性;意象性;象征性  一、写实性  写实是一种技巧,同样它也是绘画
期刊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逐渐深入到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思维,正在为各个行业进行服务和改革。“互联网+”实现了互联网与不同行业之间的跨界合作与深度融合,以互联网特有的优势实现了实时互联以及资源共享。“互联网+”不仅为新兴行业提供了改革和创新的机会。同时,还为传统行业创造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新的发展机遇。图书馆作为传统的服务行业,为了与社会同步、与时代同步、与“互联网+”同步,
期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助力精准脱贫、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  一、安宁市县街雁塔村委会山口村“乡村振兴”的基本情况  雁塔村委会山口村小组原来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经济发展方式单一,村民收入微薄,房屋低矮破旧,道路崎岖不平。然而,近年来在街道党工委的坚强领
期刊
摘要:本课题在研究思路上,将中国色彩看成一个完整自足的体系,注重探索对中国古代传统色彩系统的理性认知建制、在现代性视阈下的范式更迭以及在染织业领域(以植物染为主要方向)的实际应用。结合调研历史文献、染色实践和制作色立体等方式,从与色彩有关的语言、工艺、文化作为与它互动的外围出发,探讨中国传统色彩作为重要的视觉元素发展的维度。  关键词:色彩观念;传统颜料;植物染色  第一章主题调研  第一节.色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