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口语交际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目前许多老师的教育思想还没转变,教学方式未能创新,大部分学生缺乏锻炼,加之地处方言区等原因,农村小学的口语交际训练还存在许多与新课程标准要求不相协调、与学生发展不相适应的状况。本文针对目前农村小学的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在调查、分析之后,提出相关的对策,希望藉此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促进口语交际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口语交靠教学;现状与对策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同时在解读目标中将口语交际作为一个独立版块提出,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并列,且在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中给予了同样的关注。可以说,重视口语交际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也是立足学生明天发展、着眼学生将来的重要举措。然而,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为了充分了解农村小学的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寻求提高口语交际实效的策略,笔者通过课堂听课及对部分同学、老师的访谈,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自己的思考和体会表述如下,以解胸臆。
一、调查现状。探究原因
1.教师认识不到位,口语交际教学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消极影响,语文教学长期存在“重书面,轻口语”的现象,单一的书面考试形式把语文教学引入了重写而轻听、说、读的误区,口语交际课形同虚设。再者,由于口语交际教学是一个新的教学领域,很多教师对它的规律缺乏认识,教学中不得法,影响了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兴趣及教师口语交际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2.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情况堪忧。
很多课堂上,学生不能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敢大胆与他人交流。特别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学生越来越不敢说、不愿说。走进课堂,我们看到的是学生们正襟危坐、低首默语,偶尔起来回答问题也是扭扭捏捏,不知所云。我觉得这些学生缺乏的是大胆展示自己的勇气,他们害怕说话不当、举止失措而当众出丑。而这种种窘态都是由于缺少锻炼的机会,没有交流展示的习惯,更没有交际成功的体验,造成交际时心理紧张。
另外,由于潮州地处方言区,学生平时多用方言交流,表达跟书面语言有很大差异,学生的表达能力相对较差。在口语交际课上,不是茶壶煮饺子——有话说不出,就是土话连篇、词不达意。口语交际的课堂往往成了尖子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更多的学生则把自己当成局外人,在一旁看热闹或开小差,缺少交流和互动。
那么如何改变这些不尽人意的现状,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二、不断探究。寻找对策
1.提高教师认识,明确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地位。
口语交际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综合性学习共同组成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但对于口语交际教学的地位,大部分教师还未能认识到其重要性。所以,要加强教师培训,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新课程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认识和专业素养,才能走在时代与教改的前沿,进而转变陈旧的育人观念,把口语交际能力当成学生成长中重要的能力去重视、去培养,让学生在课堂上神采飞扬,侃侃而谈。教师必须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内涵有更全面的理解,避免将口语交际教学等同于以往的听说教学。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后者突出听和说的单向技能发展,而前者在要求听、说能力协调发展的同时,强调“交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注重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注重交际中的文明素养。
2.融洽师生关系,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
口语交际是师生、生生相互交往的多向互动过程,只有在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才能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
一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给学生一种感觉:口语交际课是我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教师还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如一声“你真行”“你说得真好”,让每个学生感受到交际成功的喜悦,把口语训练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防止那种由几个优等生为主角,大部分学生当观众和陪客的现象。教师要作为一个听众、朋友,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的交流。
二要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轻松的、积极的班级口语交际环境。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然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因素。如果一个学生在说时,其他学生冷眼旁观、窃窃私语,甚至进行人身攻击,那么有几个学生能顺利、轻松地完成口语交际呢?所以要鼓励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既要学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和帮助别人。
3.加大“推普”力度,为口语交际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众所周知,语言文字是口语交际的基础,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必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了帮助学生逾越语言表达上的障碍,我们必须加大“推普”力度,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发展语言的环境——培养讲普通话的习惯,进行另一种语言的潜移默化。
首先,教師自己须练就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教师语言既是传播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工具,其本身又是学生语言学习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榜样。教师语言对学生语言习惯和能力的影响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教学时教师要优化自身语言,用规范、优美的语言来影响学生。其次,要多鼓励学生在课内外多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让学生在良好的语言氛围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论是让学生说话、讨论或口头成文,或是在口语交际训练中,都应尽量让学生坚持用普通话表达,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做,用普通话准确、流利地表达出来,发现语病或说土话现象时,教师应及时纠正。这样,才能克服学生语言表达不规范、不流畅的障碍,减少学生口语交际中把方言直译为普通话的尴尬现象。 4.拓展训练途径,优化口语交际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在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建议中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精神,我觉得,在口语交际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教学策略:
(1)精心创设交际情境,扎实搞好口语专题训练。
新课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各种专题训练,教学中要紧扣这些专题,扎扎实实地上好口语训练课,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口语交际的有关知识,提高相关的技能。我们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应该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说得具体、真实、有趣从而有效地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创设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既可以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调动,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呈现、角色表演、音乐渲染等方式来创设。
例如,结合母亲节、父亲节,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模拟表演,向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教学中也可组织一些模拟社交活动,如模拟在购物活动中当售货员,向顾客推荐商品,在模拟银行、餐厅等服务活动中当服务员等。这些模拟活动,通过真切的交际情境,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让学生无拘无束、自然而然地进行口头交流,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进行实际的交际活动打下基础,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
(2)落实教学的各个环节,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每一堂课都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语文课尤其如此。由于受教材编排、教学时间等方面的限制,每个学期的口语交际课只有几节,口语交际能力是不能在有限的口语交际课堂上培养出来的。所以语文教师要有训练的意识,把口语交际训练贯穿在阅读、写作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之中,利用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阅读教学中的讨论、复述、表演、品析、辩论,都是引导学生畅所欲言的好形式。在写作教学中则可以通过先说后写,锻炼学生的口语表達能力,提高学生的用词造句、构思作文能力。综合性实践活动,在准备阶段、过程实施阶段、成果展示阶段整个流程中,同学合作或者是个体实施都离不开口语交际,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文明的举止谈吐,学会待人处事,锻炼应变的能力,培养交际的自信心。
(3)延伸课外,开辟口语交际的新渠道。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但这还很不够,语言的实践,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实践。有道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口语交际训练在课堂外有着更广阔的天地。所以,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拓展广阔的交际空间,给学生搭建口语交际的舞台。如:当校园广播员、学做小记者,在校园采访;参加自己感兴趣的各种班队活动;参加到村落为老人做好事、献爱心活动等。这些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去与别人打交道,请求帮助、解决问题。在这些实践活动中,让他们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学会“与别人合作”,从而逐步“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总之,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不断探究,改进方法,在平常的教学中一点一滴地积累。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一定能彰显出它的勃勃生机。
关键词:农村小学;口语交靠教学;现状与对策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同时在解读目标中将口语交际作为一个独立版块提出,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并列,且在教学建议、评价建议中给予了同样的关注。可以说,重视口语交际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也是立足学生明天发展、着眼学生将来的重要举措。然而,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为了充分了解农村小学的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寻求提高口语交际实效的策略,笔者通过课堂听课及对部分同学、老师的访谈,对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自己的思考和体会表述如下,以解胸臆。
一、调查现状。探究原因
1.教师认识不到位,口语交际教学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消极影响,语文教学长期存在“重书面,轻口语”的现象,单一的书面考试形式把语文教学引入了重写而轻听、说、读的误区,口语交际课形同虚设。再者,由于口语交际教学是一个新的教学领域,很多教师对它的规律缺乏认识,教学中不得法,影响了学生学习口语交际的兴趣及教师口语交际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2.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情况堪忧。
很多课堂上,学生不能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不敢大胆与他人交流。特别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学生越来越不敢说、不愿说。走进课堂,我们看到的是学生们正襟危坐、低首默语,偶尔起来回答问题也是扭扭捏捏,不知所云。我觉得这些学生缺乏的是大胆展示自己的勇气,他们害怕说话不当、举止失措而当众出丑。而这种种窘态都是由于缺少锻炼的机会,没有交流展示的习惯,更没有交际成功的体验,造成交际时心理紧张。
另外,由于潮州地处方言区,学生平时多用方言交流,表达跟书面语言有很大差异,学生的表达能力相对较差。在口语交际课上,不是茶壶煮饺子——有话说不出,就是土话连篇、词不达意。口语交际的课堂往往成了尖子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更多的学生则把自己当成局外人,在一旁看热闹或开小差,缺少交流和互动。
那么如何改变这些不尽人意的现状,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呢?
二、不断探究。寻找对策
1.提高教师认识,明确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地位。
口语交际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和综合性学习共同组成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但对于口语交际教学的地位,大部分教师还未能认识到其重要性。所以,要加强教师培训,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加新课程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高教师的认识和专业素养,才能走在时代与教改的前沿,进而转变陈旧的育人观念,把口语交际能力当成学生成长中重要的能力去重视、去培养,让学生在课堂上神采飞扬,侃侃而谈。教师必须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内涵有更全面的理解,避免将口语交际教学等同于以往的听说教学。口语交际与听说训练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后者突出听和说的单向技能发展,而前者在要求听、说能力协调发展的同时,强调“交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注重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注重交际中的文明素养。
2.融洽师生关系,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
口语交际是师生、生生相互交往的多向互动过程,只有在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才能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
一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给学生一种感觉:口语交际课是我们自己的,是轻松的、自主的。教师还要理解学生身上存在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如一声“你真行”“你说得真好”,让每个学生感受到交际成功的喜悦,把口语训练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防止那种由几个优等生为主角,大部分学生当观众和陪客的现象。教师要作为一个听众、朋友,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的交流。
二要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轻松的、积极的班级口语交际环境。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显然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因素。如果一个学生在说时,其他学生冷眼旁观、窃窃私语,甚至进行人身攻击,那么有几个学生能顺利、轻松地完成口语交际呢?所以要鼓励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合作,既要学会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和帮助别人。
3.加大“推普”力度,为口语交际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
众所周知,语言文字是口语交际的基础,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就必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了帮助学生逾越语言表达上的障碍,我们必须加大“推普”力度,为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发展语言的环境——培养讲普通话的习惯,进行另一种语言的潜移默化。
首先,教師自己须练就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教师语言既是传播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的工具,其本身又是学生语言学习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榜样。教师语言对学生语言习惯和能力的影响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的。教学时教师要优化自身语言,用规范、优美的语言来影响学生。其次,要多鼓励学生在课内外多用普通话进行交流,让学生在良好的语言氛围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论是让学生说话、讨论或口头成文,或是在口语交际训练中,都应尽量让学生坚持用普通话表达,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做,用普通话准确、流利地表达出来,发现语病或说土话现象时,教师应及时纠正。这样,才能克服学生语言表达不规范、不流畅的障碍,减少学生口语交际中把方言直译为普通话的尴尬现象。 4.拓展训练途径,优化口语交际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在对口语交际教学的建议中指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精神,我觉得,在口语交际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以下教学策略:
(1)精心创设交际情境,扎实搞好口语专题训练。
新课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各种专题训练,教学中要紧扣这些专题,扎扎实实地上好口语训练课,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口语交际的有关知识,提高相关的技能。我们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应该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说得具体、真实、有趣从而有效地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创设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既可以用极富感染力的语言调动,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呈现、角色表演、音乐渲染等方式来创设。
例如,结合母亲节、父亲节,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模拟表演,向爸爸妈妈说说心里话;教学中也可组织一些模拟社交活动,如模拟在购物活动中当售货员,向顾客推荐商品,在模拟银行、餐厅等服务活动中当服务员等。这些模拟活动,通过真切的交际情境,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让学生无拘无束、自然而然地进行口头交流,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也为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进行实际的交际活动打下基础,适应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
(2)落实教学的各个环节,发展口语交际能力。
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每一堂课都为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用武之地,语文课尤其如此。由于受教材编排、教学时间等方面的限制,每个学期的口语交际课只有几节,口语交际能力是不能在有限的口语交际课堂上培养出来的。所以语文教师要有训练的意识,把口语交际训练贯穿在阅读、写作和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之中,利用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阅读教学中的讨论、复述、表演、品析、辩论,都是引导学生畅所欲言的好形式。在写作教学中则可以通过先说后写,锻炼学生的口语表達能力,提高学生的用词造句、构思作文能力。综合性实践活动,在准备阶段、过程实施阶段、成果展示阶段整个流程中,同学合作或者是个体实施都离不开口语交际,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文明的举止谈吐,学会待人处事,锻炼应变的能力,培养交际的自信心。
(3)延伸课外,开辟口语交际的新渠道。
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但这还很不够,语言的实践,需要通过大量的课外实践。有道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口语交际训练在课堂外有着更广阔的天地。所以,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拓展广阔的交际空间,给学生搭建口语交际的舞台。如:当校园广播员、学做小记者,在校园采访;参加自己感兴趣的各种班队活动;参加到村落为老人做好事、献爱心活动等。这些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自己去与别人打交道,请求帮助、解决问题。在这些实践活动中,让他们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学会“与别人合作”,从而逐步“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总之,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不断探究,改进方法,在平常的教学中一点一滴地积累。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农村小学口语交际教学一定能彰显出它的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