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该文报导1例78岁女性患者,因高热及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入院。体检发现肘部典型的坏疽性深脓疱并在大腿上有三处转移性蜂窝组织炎病灶。1988年手术及化疗治愈了结肠腺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报导1例78岁女性患者,因高热及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入院。体检发现肘部典型的坏疽性深脓疱并在大腿上有三处转移性蜂窝组织炎病灶。1988年手术及化疗治愈了结肠腺癌。
其他文献
新生隐球菌存在于各种自然来源,包括鸽粪、水果与蔬菜,如宠物的粪便及动物园饲养鸟的粪便、热带树木木屑、苹果、石榴、木瓜、胡萝卜和马铃薯等,而新生隐球菌gattii变种也曾从树木如某些热带橡树(Eucalypeus camaldulensis)及蝙蝠的粪便、马蜂的巢穴中分离出,其中在世界范围报导鸽粪还是其主要来源。
学者们自1986年开始在患者体内发现有支原体感染的存在,经10年的研究已初步证明有三种支原体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艾滋病的发展进程中起着辅助因子或促进因子的作用,它们是发酵支原体、穿通支原体以及M.pirum。本文就此三种支原体的基本特征、生物学行为、免疫学性能、作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与艾滋病进程中的促进因子作用及其致病机理以及该支原体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及艾滋病人群中的流行病学状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理仍不清。目前发现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现概括了近年研究病原微生物在发病中作用机理的几个重要方面。微生物抗原对自身抗原的分子模拟,持续性感染与抗原持续存在的关系,细菌超抗原和逆转录病毒在激发自身免疫状态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等。由于自身免疫是一个复杂而又涉及面广的过程,尚有许多问题正在或将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为确保供血的安全性,美国公共卫生署推荐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其中包括HIV抗体筛选试验的应用,但估计每年每450000~660000供血人次中仍有1次供血(合约18~27供血人次)感染HIV,而目前的筛选试验无法检出,故自1995年8月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推荐对供血者HIV筛选试验增加HIV-1 p24抗原检测,估计可使感染HIV而且前未检出的供血人次下降25%。
作者5年内进行队列分析并随访了956例服用阿维A酯(依曲替酯)的银屑病患者,观察其心血管疾病、癌肿、肝病以及白内障等的发生率。随访结果如下:肿瘤:与正常人群及接受PUVA治疗者相比,服用阿维A酯的人群中泌尿生殖道肿瘤的发病率稍高(不包括阴茎、阴囊鳞状细胞癌,因在接受PUVA治疗人群中危险性升高)。与正常人群相比,乳癌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与接受PUVA治疗者相比无明显差异
氟喹诺酮类药物是广泛应用于治疗淋病奈瑟菌的口服制剂,其耐药性呈散在发生,形成较慢,且水平较低,最小抑菌浓度(MICs)的增加大多与药物使用剂量较高有关。该文报告2例由高水平喹诺酮耐药株引起的淋球菌感染、用大剂量(500mg)环丙氟哌酸治疗失败的病例。
报告1例10个月男孩,因首次发作阻塞性支气管炎而就诊。患儿7个月时曾患过严重的全身性异位性皮炎。其母亲曾患过过敏性鼻炎,其父的兄弟和患儿的2个兄弟都患有支气管哮喘,其中1例同时患有异位性皮炎。
较为详细地描述了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休止期秃发,其中包括其病因、类型、临床特征、组织学改变、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法。并着重强调了慢性休止期脱发与弥漫性妇女雄激素源性秃发在临床和病理上的不同。治疗上以加强心理治疗并使患者了解本病不容忽视。
银屑病的发病机理至今不甚了解。许多迹象表明,银屑病是一种免疫介导性疾病,其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在该病的发病机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该文对有关的免疫细胞在银屑病的发病机理进行了复习,并对该病的免疫疗法进行了讨论。
患儿,男,4岁。其母亲的祖父母系近亲,但家族中无类似皮肤病。患儿1岁半时出现高热惊厥伴酮性低血糖,以后反复发作数次。2岁起患支气管哮喘。患儿于妊娠第39周出生,低体重,面部左右不对称,可见额部狭窄倾斜,右眼睑下垂,睑裂小及硬腭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