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教材建设已经成为趋势。文章分析了当下教材数字出版的驱动因素,结合实验实践类教材特点,同时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对实验实践类教材数字出版的必要性和出版形式进行了分析及说明,对实验实践类教材数字出版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关键词:实验;实践;教材;数字化
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推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就已提出了“加强实验实践类教材建设”“推进数字化教材建设”的建设原则。因此,实验实践类教材的数字出版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一、教材数字出版的驱动分析
(1)信息化社会对教材数字出版的驱动[1-3]。
随着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教材行业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冲击,电子产品走进课堂是不可回避的趋势,全方位、立体化、信息化的好教材成为迫在眉睫的需求。
(2)现代教学观对教材数字出版的驱动[4]。
现代教学观提倡从以“教育者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的最终目标。这就对教学方法有了新的要求,从强调学习结果向强调学习过程转变,从单纯的教师教向师生共同活动转变,从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向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变。一个资源丰富、容易理解且具有吸引力的学习载体——数字化教材,必将成为新时代大学生自主、独立学习的核心需求。
(3)国家战略要求对教材数字出版的驱
动[4,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现代化。国家正立足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以人才培养、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为导向,努力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环境和服务。开发应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构建信息化学习和教学环境,推进教育公平、均衡教育发展已然是大势所趋。
二、实验实践类教材数字出版的必要性分析
1.实验实践类教材建设的现状
多年来,教材建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高校教师编写理论课教材积极性高、成书率也高,而编写实验实践类课程教材积极性不高、成书率也较低,出版社自然大量出版、再版各种形式的理论课教材而缺乏足量实验实践类教材。在专业教育过程中也是理论课教材选择余地大,实验实践类教材选择余地小甚至没有。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丰富数字教育资源,解决实验实践类教材少、课程少的问题。
2.实验实践类教材建设的制约因素
自“十五”以来,教育部实施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本科教学工程”),理论上讲,本科教学工程强调把精品教材建设与应用作为工作绩效的衡量标准之一。同时,不论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还是高水平复合应用人才,高质量的实践教学都是最有效且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但实际上几乎每一类实践教学工作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优质实验实践类教材缺乏的制约。
形成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因素有:(1)实验实践类教材的编写难度高,相对适用范围又较窄;(2)纸质载体的出版形式不能保证实验实践类教材的内容表现效果,且教材使用成本偏高;(3)实验实践教学往往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纸质为载体的出版形式内容无法及时更新;(4)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中长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影响了现实的教学需要。
纵观国内外高校和教材出版机构近年来的动向,均把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建设高质量的教材作为重要的措施与手段。而借助数字化技术,也可以最大程度的把实验实践类教材对内容呈现、信息传递、交互式学习、虚拟训练等多样化需求完美实现。
基于上述判断,我们认为,利用数字化技术建设实验实践类教材,既符合实验实践类教材的特性,又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而,构建运行高效、成本低廉、内容丰富、更新及时、利于传播的实验实践类数字教材建设及应用服务机制势在必行。
三、实验实践类教材数字出版形式
既然数字出版是实验实践类教材建设的一条良好出路,那么在众多的数字出版形式中,我们应当如何做出选择,才能更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呢?
国外已出现的教材数字出版模式主要包括:高等教育课本的电子化;教材出版社间资源整合;出版公司和阅读器电子公司合作开发电子图书阅读器;出版公司和网络公司合作开发在线出版学习模式;类似于维基式的数字出版模式;免费的开源教材(Open Textbooks)模
式[6]。我国数字出版主要形式有传统图书的电子版;出版社创办网站等。
结合实验实践类教材的特点,我们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数字出版形式:
(1)原版式电子教材。即纸质教材数字化,将传统纸质教材的电子版文档加工成适用于不同终端的格式,通过网络介质传播,其内容全面、充实、完整,信息量大,教学方式不变,但更新快,反映教学成果的及时性、学科内容的先进性等方面得到提升,同时印刷和储运成本也大大降低。事实上,这种模式更像是一种过渡,是一种被动满足学生对教材电子化需求的出版形式。
(2)多媒体数字教材。即多媒体化的电子教材,在原版式电子教材的基础上,恰当引入实验实习相关的图形图像、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强化表现形式与效果,引导学生阅读和练习。
(3)互动式数字教材。包含与教材相配套的在线学习工具和在線教学流程,使教师独到的教学设计成为出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环境结合起来,支持师生互动、学生间互动,实现教与学的充分融合。 (4)集成式数字教材。将数字化资源与数字化教材集成出版,这已经不单单是教材本身,还包含对教材内容的深入挖掘加工,通过建设开放式和独有版权的教学资源来提供高附加值的增值服务。教学资源集成应根据实验实习环节的实际需要,专门开发出适合师生需要的教学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这几种形式皆各具特点,适应着不同的市场环境和不同的发展时期。现阶段,我国数字出版尚处于起步期,基础较差,因而现有的出版形式仍主要集中在前三种模式,随着各出版社数据资源的整合、数字化平台的搭建与完善,集成式数字教材甚至是数字教材的数据库出版必将是数字出版的归宿。
当然,纸质教材是经过时间检验的高质量的,数字教材应立足于这些优质纸质教材,在对教学内容充分结构化的前提下,达到通过数字化手段重构教材和教学过程的真正革命[7]。
四、数字出版实践——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
确切来说,教材数字出版是在数字环境下,为整个教学过程提供数字化的内容资源支持,满足现代教育大规模群体学习跨时空共享的要求。关于如何结合具体课程使用好这个方法,让教学内容更好地展现、更好地被学生掌握,南京农业大学开展了一些探索。
“互动式数字教材”案例:土壤、地质与生态学综合实习指导书
土壤学、地质学、普通生态学是我校农业资源与环境及生态学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其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能够促进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其学习和掌握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基本技能,并通过野外综合实习全面培育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我校从2002年起,整合了土壤学、地质学、生态学及土壤农化分析等主要专业基础课程的实习内容,开展综合实习,但自编讲义《土壤学、地质学、生态学庐山综合实习指导书》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呈现形式上都已经与时代严重脱节。而国内兄弟院校大部分关于此类的野外综合实践教学,其教学内容大多与我校教学需求不符。
因此,在体现三门专业基础课综合性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及在线开放课程的理念,课程组决定编写一本数字化实习教材。第一步便是拍摄教学视频,任课教师在全程野外的条件下,结合课程的全部知识点,形成在线课程。第二步则是与实习教材有机结合,即在纸质教材中把每个知识点通过二维码链接到在线课程的相应部分。同时,教学网站还提供相应完整的教学视频及丰富的图片资料供学生随时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在网络上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教学团队成员定期在线解答学生的问题及与学生互动。
本课程的授课教师来自不同学科,都有着至少5~8年的野外实践教学经验,管理人员也都有长期野外实践管理经验。在教学内容上,通过模块化、案例式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在教学形式上对所有教学内容及课外拓展资源进行信息化处理,通过多学科交叉分析进行综合系统的讲解和阐述。同时利用翻转课堂和教学网站进行交互式教学互动,改变学生实践环节的参与方式,提高参与度,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未来,该教材将充分发挥其作为数字教材的优势,及时更新教学视频、图片资料等,课程组还考虑加入一些具有创新性和开放性的实验实践项目,打造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向集成式数字教材发展。
五、未来发展的思考
教材不仅仅是传承人类文化知识的载体,更是一种动态的、体现人文关怀意义的开放系统,教材的价值需要在不断变革中得到体现。尽管目前我们已经摸索出一条实验实践类教材数字出版的发展道路,但今后可能还会遇到很多问题与挑战。
1.数字化实验实践类教材出版质量如何保证
我国教材数字出版虽起步较晚,但国家层面给予了足够的重视,2010年10月,新闻出版总署出台20条关于电子书产业发展的意见,对电子书出版进行了规范指导。综观国际老牌出版社,例如牛津大学出版社和剑桥大学出版社,为了保证出版品质,都制定了出版伦理规范,并形成严格的出版评审制度和规范的出版流
程 [8,9]。我们可以学习这些出版社,组建一个由专业教授和行业专家构成的管理/监督委员会,为数字出版物担任把关工作,同时对投入使用的数字教材使用情况、更新情况、质量情况等进行跟踪,对反馈的各类信息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优化和改进的办法。
2.数字教材服务工作需不断完善
将传统内容转化为数字版本,只是数字出版的第一步,是低层次数字出版。出版社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流媒体等技术,保证大量的增值服务紧跟而上。例如帮助教师和学生深入了解并掌握在线学习的方式,引导教师将多种优质数字资源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参考牛津社与剑桥社的发展经验,数字出版要想系统、长远地发展,需要根据不同资源特点、不同受众需求,开发出形态多元的个性化数字产品[10]。未来的数字出版将是按需出版,这必然要求出版社及时跟进用户使用过程,了解用户使用需求,以更多样、更易用的方式来满足人们个性化的要求。
3.构建数字教材的共建共享机制
数字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资源共享,通过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一方面可以提高教材的使用率,另一方面可以节约教材建设的人力资源成本[11]。随着高等教育步入数字化时代,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数字化,更是教学资源的数字化整合,如何打破学校的围墙界限,搭建合作交流、共建共享的数字教学平台,研究其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教材数字出版各相关方应通力合作,共同探索“互联网+教育”时代教材出版模式,同时开发与之相适应的数字化产品营销形式,促进数字出版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12]。
参考文献:
[1] 肖湘平. 信息视域下本科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R]. 会议报告,2015.
[2] 赵诚. 大数据时代数字化教材建设及其应用的思考[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0):13-14.
[3] 杨宗凯.中国信息化2.0与教育教学创新发展[J]. 中国大学教学,2018(1):20-22,19.
[4] 沈成君. 课程与教材建设的思考[R]. 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材建设与管理论坛,2017.5.
[5] 张爱龙. 以更长的尺度、更宽广的视野看待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工作[J]. 中国大学教学,2017(8):14-16.
[6] 成华,卢章平. 大学出版社数字化教材出版模式探索[J]. 编辑之友,2012(09):24-26.
[7] 宋城杰. 我们需要出版怎样的数字化教材[N]. 中国新闻出版网,2013.8.12.
[8] 陶艺军. 历史悠久 创新长青——牛津大学出版社评介[J]. 大学出版,2004(1):26-28.
[9] 陈凤兰. 剑桥大学出版社期刊运营特色探究[J]. 科技与出版,2013(4): 18-23.
[10] 王跃. 牛津大学出版社与剑桥大学出版社的数字出版研究[D].南京大学,2014.
[11] 张炜. 新形态课程与教材建设[J]. 中国大学教学,2018(1):85-86.
[12] 李琳. MOOC与翻转课堂驱动下数字出版与高等教育的融合创新研究[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02-106.
[本文系江苏省2015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項目“以数字化实验实践类教材建设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 2015JSJG627),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A061)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周晓燕]
关键词:实验;实践;教材;数字化
新世纪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推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选择,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就已提出了“加强实验实践类教材建设”“推进数字化教材建设”的建设原则。因此,实验实践类教材的数字出版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与探索。
一、教材数字出版的驱动分析
(1)信息化社会对教材数字出版的驱动[1-3]。
随着信息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教材行业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冲击,电子产品走进课堂是不可回避的趋势,全方位、立体化、信息化的好教材成为迫在眉睫的需求。
(2)现代教学观对教材数字出版的驱动[4]。
现代教学观提倡从以“教育者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的最终目标。这就对教学方法有了新的要求,从强调学习结果向强调学习过程转变,从单纯的教师教向师生共同活动转变,从封闭的教学组织形式向开放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变。一个资源丰富、容易理解且具有吸引力的学习载体——数字化教材,必将成为新时代大学生自主、独立学习的核心需求。
(3)国家战略要求对教材数字出版的驱
动[4,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现代化。国家正立足于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以人才培养、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为导向,努力为每一位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环境和服务。开发应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构建信息化学习和教学环境,推进教育公平、均衡教育发展已然是大势所趋。
二、实验实践类教材数字出版的必要性分析
1.实验实践类教材建设的现状
多年来,教材建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高校教师编写理论课教材积极性高、成书率也高,而编写实验实践类课程教材积极性不高、成书率也较低,出版社自然大量出版、再版各种形式的理论课教材而缺乏足量实验实践类教材。在专业教育过程中也是理论课教材选择余地大,实验实践类教材选择余地小甚至没有。因此,有必要进一步丰富数字教育资源,解决实验实践类教材少、课程少的问题。
2.实验实践类教材建设的制约因素
自“十五”以来,教育部实施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本科教学工程”),理论上讲,本科教学工程强调把精品教材建设与应用作为工作绩效的衡量标准之一。同时,不论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还是高水平复合应用人才,高质量的实践教学都是最有效且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但实际上几乎每一类实践教学工作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优质实验实践类教材缺乏的制约。
形成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因素有:(1)实验实践类教材的编写难度高,相对适用范围又较窄;(2)纸质载体的出版形式不能保证实验实践类教材的内容表现效果,且教材使用成本偏高;(3)实验实践教学往往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纸质为载体的出版形式内容无法及时更新;(4)高等教育教学工作中长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观念影响了现实的教学需要。
纵观国内外高校和教材出版机构近年来的动向,均把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建设高质量的教材作为重要的措施与手段。而借助数字化技术,也可以最大程度的把实验实践类教材对内容呈现、信息传递、交互式学习、虚拟训练等多样化需求完美实现。
基于上述判断,我们认为,利用数字化技术建设实验实践类教材,既符合实验实践类教材的特性,又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而,构建运行高效、成本低廉、内容丰富、更新及时、利于传播的实验实践类数字教材建设及应用服务机制势在必行。
三、实验实践类教材数字出版形式
既然数字出版是实验实践类教材建设的一条良好出路,那么在众多的数字出版形式中,我们应当如何做出选择,才能更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呢?
国外已出现的教材数字出版模式主要包括:高等教育课本的电子化;教材出版社间资源整合;出版公司和阅读器电子公司合作开发电子图书阅读器;出版公司和网络公司合作开发在线出版学习模式;类似于维基式的数字出版模式;免费的开源教材(Open Textbooks)模
式[6]。我国数字出版主要形式有传统图书的电子版;出版社创办网站等。
结合实验实践类教材的特点,我们认为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数字出版形式:
(1)原版式电子教材。即纸质教材数字化,将传统纸质教材的电子版文档加工成适用于不同终端的格式,通过网络介质传播,其内容全面、充实、完整,信息量大,教学方式不变,但更新快,反映教学成果的及时性、学科内容的先进性等方面得到提升,同时印刷和储运成本也大大降低。事实上,这种模式更像是一种过渡,是一种被动满足学生对教材电子化需求的出版形式。
(2)多媒体数字教材。即多媒体化的电子教材,在原版式电子教材的基础上,恰当引入实验实习相关的图形图像、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强化表现形式与效果,引导学生阅读和练习。
(3)互动式数字教材。包含与教材相配套的在线学习工具和在線教学流程,使教师独到的教学设计成为出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和教学环境结合起来,支持师生互动、学生间互动,实现教与学的充分融合。 (4)集成式数字教材。将数字化资源与数字化教材集成出版,这已经不单单是教材本身,还包含对教材内容的深入挖掘加工,通过建设开放式和独有版权的教学资源来提供高附加值的增值服务。教学资源集成应根据实验实习环节的实际需要,专门开发出适合师生需要的教学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这几种形式皆各具特点,适应着不同的市场环境和不同的发展时期。现阶段,我国数字出版尚处于起步期,基础较差,因而现有的出版形式仍主要集中在前三种模式,随着各出版社数据资源的整合、数字化平台的搭建与完善,集成式数字教材甚至是数字教材的数据库出版必将是数字出版的归宿。
当然,纸质教材是经过时间检验的高质量的,数字教材应立足于这些优质纸质教材,在对教学内容充分结构化的前提下,达到通过数字化手段重构教材和教学过程的真正革命[7]。
四、数字出版实践——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
确切来说,教材数字出版是在数字环境下,为整个教学过程提供数字化的内容资源支持,满足现代教育大规模群体学习跨时空共享的要求。关于如何结合具体课程使用好这个方法,让教学内容更好地展现、更好地被学生掌握,南京农业大学开展了一些探索。
“互动式数字教材”案例:土壤、地质与生态学综合实习指导书
土壤学、地质学、普通生态学是我校农业资源与环境及生态学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其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能够促进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其学习和掌握野外基本工作方法和基本技能,并通过野外综合实习全面培育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创新能力,对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我校从2002年起,整合了土壤学、地质学、生态学及土壤农化分析等主要专业基础课程的实习内容,开展综合实习,但自编讲义《土壤学、地质学、生态学庐山综合实习指导书》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呈现形式上都已经与时代严重脱节。而国内兄弟院校大部分关于此类的野外综合实践教学,其教学内容大多与我校教学需求不符。
因此,在体现三门专业基础课综合性的基础上,结合“互联网+”及在线开放课程的理念,课程组决定编写一本数字化实习教材。第一步便是拍摄教学视频,任课教师在全程野外的条件下,结合课程的全部知识点,形成在线课程。第二步则是与实习教材有机结合,即在纸质教材中把每个知识点通过二维码链接到在线课程的相应部分。同时,教学网站还提供相应完整的教学视频及丰富的图片资料供学生随时学习,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在网络上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教学团队成员定期在线解答学生的问题及与学生互动。
本课程的授课教师来自不同学科,都有着至少5~8年的野外实践教学经验,管理人员也都有长期野外实践管理经验。在教学内容上,通过模块化、案例式教学以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在教学形式上对所有教学内容及课外拓展资源进行信息化处理,通过多学科交叉分析进行综合系统的讲解和阐述。同时利用翻转课堂和教学网站进行交互式教学互动,改变学生实践环节的参与方式,提高参与度,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
未来,该教材将充分发挥其作为数字教材的优势,及时更新教学视频、图片资料等,课程组还考虑加入一些具有创新性和开放性的实验实践项目,打造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向集成式数字教材发展。
五、未来发展的思考
教材不仅仅是传承人类文化知识的载体,更是一种动态的、体现人文关怀意义的开放系统,教材的价值需要在不断变革中得到体现。尽管目前我们已经摸索出一条实验实践类教材数字出版的发展道路,但今后可能还会遇到很多问题与挑战。
1.数字化实验实践类教材出版质量如何保证
我国教材数字出版虽起步较晚,但国家层面给予了足够的重视,2010年10月,新闻出版总署出台20条关于电子书产业发展的意见,对电子书出版进行了规范指导。综观国际老牌出版社,例如牛津大学出版社和剑桥大学出版社,为了保证出版品质,都制定了出版伦理规范,并形成严格的出版评审制度和规范的出版流
程 [8,9]。我们可以学习这些出版社,组建一个由专业教授和行业专家构成的管理/监督委员会,为数字出版物担任把关工作,同时对投入使用的数字教材使用情况、更新情况、质量情况等进行跟踪,对反馈的各类信息进行系统分析,提出优化和改进的办法。
2.数字教材服务工作需不断完善
将传统内容转化为数字版本,只是数字出版的第一步,是低层次数字出版。出版社需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流媒体等技术,保证大量的增值服务紧跟而上。例如帮助教师和学生深入了解并掌握在线学习的方式,引导教师将多种优质数字资源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参考牛津社与剑桥社的发展经验,数字出版要想系统、长远地发展,需要根据不同资源特点、不同受众需求,开发出形态多元的个性化数字产品[10]。未来的数字出版将是按需出版,这必然要求出版社及时跟进用户使用过程,了解用户使用需求,以更多样、更易用的方式来满足人们个性化的要求。
3.构建数字教材的共建共享机制
数字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便是资源共享,通过融合现代信息技术,一方面可以提高教材的使用率,另一方面可以节约教材建设的人力资源成本[11]。随着高等教育步入数字化时代,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数字化,更是教学资源的数字化整合,如何打破学校的围墙界限,搭建合作交流、共建共享的数字教学平台,研究其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教材数字出版各相关方应通力合作,共同探索“互联网+教育”时代教材出版模式,同时开发与之相适应的数字化产品营销形式,促进数字出版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12]。
参考文献:
[1] 肖湘平. 信息视域下本科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R]. 会议报告,2015.
[2] 赵诚. 大数据时代数字化教材建设及其应用的思考[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20):13-14.
[3] 杨宗凯.中国信息化2.0与教育教学创新发展[J]. 中国大学教学,2018(1):20-22,19.
[4] 沈成君. 课程与教材建设的思考[R]. 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教材建设与管理论坛,2017.5.
[5] 张爱龙. 以更长的尺度、更宽广的视野看待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工作[J]. 中国大学教学,2017(8):14-16.
[6] 成华,卢章平. 大学出版社数字化教材出版模式探索[J]. 编辑之友,2012(09):24-26.
[7] 宋城杰. 我们需要出版怎样的数字化教材[N]. 中国新闻出版网,2013.8.12.
[8] 陶艺军. 历史悠久 创新长青——牛津大学出版社评介[J]. 大学出版,2004(1):26-28.
[9] 陈凤兰. 剑桥大学出版社期刊运营特色探究[J]. 科技与出版,2013(4): 18-23.
[10] 王跃. 牛津大学出版社与剑桥大学出版社的数字出版研究[D].南京大学,2014.
[11] 张炜. 新形态课程与教材建设[J]. 中国大学教学,2018(1):85-86.
[12] 李琳. MOOC与翻转课堂驱动下数字出版与高等教育的融合创新研究[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02-106.
[本文系江苏省2015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項目“以数字化实验实践类教材建设推进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 2015JSJG627),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PZY2015A061)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周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