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衙门前的栓马桩

来源 :躬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乡县衙仪门西側有一排整齐有序而又造型独特的石柱,在石柱的顶端矗立着造型各异的动物,这便是古时以拴马、牛等牲畜的石雕桩,称为“拴马桩”。
  拴马桩是过去官府人家或庄户人家拴系骡马的雕刻实用条石,以坚固耐磨的整块青石雕凿而成,一般通常高2-3米,宽厚相当,约22-30厘米不等,常栽立在官府或殷实富裕人家大门的两侧,不仅成为宅第建筑的有机构成,还彰显门第气派格局。石桩分四部分:桩头是石雕的主要部位;桩颈(台座)承托桩头,一般为上圆下方,其上浮雕莲瓣、鹿、马、鸟、兔、云、水等图案;桩身,少数刻串枝纹、卷水纹、云水纹;桩根则埋入地下。在石柱端头有雕刻装饰,比较讲究的拴马石上还刻有吉祥图案。有表现人物,人与兽和多人物组合形象的,也有表现神话故事人物的,如寿星、刘海、仙翁等。动物形象则有狮、猴、鹰、象、牛、马等。如刻上猴子,寓意马上封侯;刻上狮子,寓意事事如意。桩首下方有拴马的铁环和孔洞,石柱的另一端埋在地下。拴马桩石雕在整体上能综合运用圆雕、浮雕、线刻手法,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自从人类驯化马,并为人骑乘运输起,拴马桩就必不可少。最初没有固定的拴马桩,一棵树,一根木桩子,一块石头,只要能固定马缰绳就可以了。明清两代,石刻的拴马桩已非常普遍,民国以后,汽车等新的代步工具慢慢代替了骑马出行,拴马桩就逐渐减少了。
  在古代,马是驮运物品、作战及代步的主要交通工具,古代的驿站旁就常常设立有大批的拴马桩。加之北方游牧民族有骑马狩猎的习俗,所以马匹的大量存在是拴马桩产生的直接原因。
  马、驴、骡在北方地区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工具,一个家庭拥有的土地越多,所需的马匹也就越多,所以在北方农民的心里,拴马桩又是富裕的象征和标志,这也是大批的拴马桩能够产生和保存下来的重要的心理因素。拴马桩不仅具有拴系马、牛等牲畜的实用功能,还因其置于富户人家的大门两侧,成对或成排分布,从而与门前建筑互相映衬,成为宅院建筑的有机构成部分,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
  唐代韩干在画《照夜白图》的时候,特意选了一个场景:照夜白(马的一种)被拴在一根拴马柱上,鬃尾乱炸,蹄跳嘶鸣。画里有根拴马柱,没有任何装饰和雕塑。拴个马,什么地方不能拴,墙上凿个孔,或者用个铁环之类的就可以解决,用得着费劲雕刻那么多装饰物吗?说起这个原因,则透着一股古代老百姓可爱的小聪明。这种带有精美雕饰的拴马桩,来源于古代的华表。
  按照中国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这种给皇家使用的华表成为了一种皇权符号,老百姓是万万不能用的。那么,聪明的人们就开始琢磨了。反正门前也得放个拴马的东西,何不做成石头柱子,再放点雕塑,做高一点,这不就是个简易的华表。反正没有超越等级,只是在家门口拴马的柱子上刻了个装饰性的狮子。于是,越来越多老百姓的家门前放上了这种柱子。至于拴不拴马是不重要的,何况大门前也不是马厩。就这样,石制的拴马桩和大门前的上马石、下马石、抱鼓石等其他石制构件一起,形成了民间住宅大门前的仪式感。仪式感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最大的魅力之一。比如说四合院的讲究:门前要有拴马桩、上马石、下马石,门口要有门墩、抱鼓石,大门上还得有门环、门钉,上面有门簪,下面有门坎,更别说椽子上的彩画,墀头上的雕塑了。
  清代,正是因为拴马桩的“炫富”和彰显门第的属性,拴马桩之风在清乾隆年间蔚然大盛,以至于乾隆皇帝不得不颁布《钦定大清会典》规制府第房屋,对各级门第都做出严格的规定。乾隆五十三年降旨规定:帝王、郡王、贝勒府的门前可设立行马及下马桩。数量的多少与高低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不得随意设置,更不许逾越。
  内乡县衙内大门内面东的拴马桩,从“建筑心理场”理论来看,体现了一个桩即一个“点”场的理念。位于大门旁的桩顶动物如迎宾状,以向心式布局在周围空间上形成一个心理引力场,率先将人的视线吸引到大门前,恰如戏曲开场的锣鼓点,先声夺人,这也体现了古代先人的智慧。内乡县衙作为正五品官署衙门,在公务接待、体察民情、官文送达等方面,全靠骑马作为交通工具,县衙内的拴马桩也为各级官员乘坐工具提供了便利。
  拴马桩石刻所塑造的人物与动物都根植于生活的土壤,没有皇寝皇陵“灵道石刻”的泰然镇定的超拔姿态,也没有士气磅礴、气魄雄伟的皇威与皇权的“遗风”,拴马桩艺术是精美的,是一独具特点的石刻艺术。
其他文献
面对一座山,我总是希望  自己能像它那样  从地平线上迈出脚,再不轻易收回  从乱石堆里抬起头,再不轻易低下  从尘埃里举起灵魂,再不轻易松开  ……默默接过,一座山的命运和责任  而面对一座山,我却不知道  脚,跨多远才算远  头,抬多高才算高  把灵魂安放在哪里,我才能  和一座山站在一起  走进一场雨里  一场雨在我的面前  来得突然却也顺理成章  一场雨,在我的面前  义无反顾地打开它的生
期刊
知道你是在初中时  读朱自清先生的《绿》  见到你已是几十年后  漫步湖边堤岸  杨柳依依我心依依  青绿的湖水  照着杨柳的倩影  垂到水中的柳梢  引逗著鱼儿嬉戏  多么美丽的风景  多么和谐的氛围  我静静坐在堤边长椅上  享受着这份惬意  放飞自己的思绪   凝望着什刹海的绿柳  诗情深蕴在心间  清澈如这一泓湖水
期刊
一座逶迤起伏的大山,就是一场  连绵不绝的大风  一座沉重的大山,就是一场  吹不动自己的大风  他停止了脚步,却没有停止用劲  一个个昂起的山头  是他的思想,在用勁  一条条凸起的山脊  是他的热血,在用劲  一棵棵挺拔的草木  是他的毛发,在用劲  就连那些云雾的踪迹和山泉的回声  也是他的呼吸和心跳,在用劲  他的沉重,是他引领的岩石和泥土的沉重  他的沉重,是他的脚步深陷进大地  难以自
期刊
一  在文学中追求文学的意义和伦理是每位有良知的作家都所为之不懈努力的目标。然而近些年却有一部分写作者忘了自己的这种写作责任,忘了自己作为作家应有的起码的良知,以所谓的唯美主义、回归文学本体、为文学而文学的写作理念为追求目标,消解生活、解构人生意义和价值。更让人难以理喻的是这些作者竟不能自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把读者远离“文学”的责任归到读者身上,归到新信息时代,这是十分可鄙的。然而使我感到可
期刊
18年的放歌,你最终定格为一朵云  通过蜿蜒的山道,涌出花園  看日出,听黄昏,39年你打了一个回旋  手捧黑虎的传说,在山坳中渐次升腾  开放,像一块迸碎的玉,滚烫在花朵间  为了怒放的美,你从山外的世界里回来  接过扁担,重新去摆布山体的姿态  黑暗与光明,轮换着清除你体内的淤泥  你把自己充盈成一件脆弱的瓷器  因为幸福和愉悦,任四季的稻壳腐烂成灰  劈开自己。一颗心,直通天空和海洋  你的
期刊
《村魂》带着一股泥土的气息迎面扑来,《村魂》打上了社会经济大变革时代中国城镇化过程中深深的烙印,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透视并反映中国村庄的历史性变迁过程。  是的,文学从来就是生活的反映,是时代浪潮里的一朵浪花。回想起刚刚过去的生活、人生、婚姻、家庭、经济以及社会,每个人都处在时代的漩涡中,谁都不可能处于一种旁观的状态中,容不得我们停下前行的脚步,就此去做出一种理智的取舍。  《村魂》就在这样的状
期刊
湖边馆邸,高大乔木  遮盖住幽静的面孔  我的身体交付它寄居了三日  真的没看到南山,倒是珞珈山钟楼  日暮中隔湖相望  与脚下盘踞岛端的寓所,追逐鱼群  如果,窗外的翠竹可做一把釣竿  我一定能把肥美的湖水  和燃烧的晚霞,轻松地钓上楼台  笑语飘来,风一样软糯细腻  让我这个外乡人,屡屡生出不归的念想
期刊
一座丘陵与梅花相配  那缓缓的土坡,就是精致的花瓶  瓶子插在湖里,暗香在周島浮动  晓日,残阳,在一幅梅图上周而复始  无论白鹤飞来,鱼群游来,渔火醒来  还是小雨落在石上,都不寂寞  寂寞的只有旅人,匆乱的脚步翻来覆去  就是不能把一颗心交付,或留下  带走的,可能是一卷星辰,一帘春色  一湖清韵,也可能是伤逝的幽梦  但梅岭依旧,无论暴日惨阳,冰雪封冻  它还是那坡岁月中最亮的精华
期刊
磨山,像卧进湖水的象  伸入东湖的桥廊,可是你的鼻子  一腳梅园,就是著名的妙香国花溪  放鹤亭坐在回忆里  缝补鹤爪遗漏的风华浪漫  我怀疑,眼前是不是真的梅园  清寂,扯住梅树的眼神  一口风靡江南的花腔,闭上嘴巴  我寻觅的江南第一花枝  就这样,虚拟在一阕冷艳的词令里  等待被雪花救赎
期刊
六点钟,橘黄的晓日为我送别  湖水尚躺在困倦的朦胧里  回忆昨夜,阑珊的渔火  百花湖栈道上,落下滴滴清露  磨山沉默,梅岭沉默,珞珈山沉默  湖水的呼吸沉默  整个江南似乎都在沉默  此刻,只有我滚动的离情敲醒清晨  早起的鸟鸣  别了,把身心交给湖光  交给山色,交给凌乱的诗情  交给天南海北的名字,陌生的面孔  和微信里綿密的惆怅  在长堤转身,一片无边无际的浩荡  恰似我多年知心的老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