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病毒性肝炎治疗研究(附121例疗效与预后分析)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45537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3年10月~1985年10月对121例经病理确诊的急性和亚急性重型肝炎,应用免疫调控、抗肝细胞坏死、抗肝昏迷、抗出血、抗感染及抗病毒的综合疗法,结果死亡66例,病死率为54.54%,且死后病例的平均存活时间较传统疗法明显延长(49.67±39.85天比18.5±16.51天, P<0.05)。 由于昏迷与出血得到较好的控制,肝肾综合征跃居死亡原因的首位。血清胆红素浓度、凝血酶原活性、肝昏迷级别、激素应用与否与预后有一定的关系,而性别、年龄、病原、起病急缓、腹水有无与预后关系不大。

其他文献
56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急性重型11例,亚急性重型45例,均依据临床标准和病理检查确诊,随机分为4种治疗组。各组主要并发症相似,病死率均>80%提示当前推荐的“综合支持一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一支链氨基酸-胸腺素疗法“实际效果难以肯定。此外,鉴于重型肝炎发病机理尚未澄清,欲有效降低病死率,似必须深入研究其发病机理和继续探寻新疗法。
使用修改的Brruboim快速碱抽提法,对32株来源不同,和不同血清型和生物型空肠弯曲菌株进行了质粒DNA检测和分析。12株细菌的质粒抽提液在琼脂糖电泳上显示有质粒带,其中10株均仅含有一条>23Kb的质粒,同时7株用限制性内切酶Hind III消化后水解片段分析发现这一条>23Kb的质粒为非同源性。其他2株细菌在琼脂糖电泳上显示3和4条质粒带。不同生物型空肠弯曲菌的质粒携带率基本相同,而从家禽分
期刊
本文对不同病期的流行性出血热患者96例进行了血清腺苷脱氨酶(ADA)的检测,结果证实所有患者普遍有血清ADA增高,早在发热期即高于正常值的2~3倍,异常水平保持7~10天。逐日比较ADA与周围血异型淋巴细胞(异淋)百分率变动情况,发现有相应增减的趋势。鉴于异淋是活化了的淋巴细胞,而ADA是淋巴细胞分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酶。初步认为异淋的出现和ADA的增高可能是免疫器官中的淋巴细胞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
期刊
期刊
建立了快速的DNA-DNA杂交试验检测感染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细胞。采用32P或生物素标记的克隆的DNA J片段作为探针。实验结果表明该探针是敏感的、特异的,能检测出0.9 Pg(32P-探针)或90pg (生物素-探针)的同源DNA。该探针不能和其它疱疹病毒、未感染人胚肺细胞和人胚DNA相杂交。本试验检测了先天性CMV感染的新生儿、孕妇和助血员的尿标本144份和血标本154份,获得了满意的
期刊
本文建立了检测HBsAg/IgM复合物的ELISA技术,对各型乙型肝炎229例、甲型肝炎6例和非甲非乙型肝炎5例进行了检测,并以献血员100名和HBsAg阴性的其他疾病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结果显示甲型肝炎、非甲非乙型肝炎,HBsAg阴性的其他疾病患者及献血员均为阴性;乙型肝炎患者中HBsAg携带者、急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及肝硬化的检出率为41.7~50.5%,各组间无显著差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