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经济不断进步,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衔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自财政部发布了《政府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财政部令78号),正式将权责发生制引入政府会计核算中,为了减少我国政府会计改革阻力,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笔者就政府会计改革衔接过程中“待处理”、“预提费用”、“固定资产”、“增值税”等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就此提出政府会计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以便促进我国政府会计核算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衔接;问题分析;应对建议
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起现代财政制度,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及社会发展的进程,从而提出了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以便促进政府财务体制的改革。权责发生制指的是以取得收取款项的权利或支付款项的义务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及费用的会计核算基础。此种计算方式充分体现了现代经济发展的步伐,充分体现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本质以及相关的权责义务,这对于最终实现“平行记账”的目的,以便可以为政府会计改革提供有效的 参考依据,促进我国政府进行科学的财政改革,达到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目的。
一、政府会计制度实践操作流程
政府会计改革是关乎民生的重大事件,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有效政策。为了保证政府会计改革质量,我国相关学者们对政府改革也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中就政府财务会计及预算会计衔接问题的阐述可从实务问题出发,通过研究政府当前的财务会计的“平行记账”原则完善政府的会计改革政策,并将旧会计制度遗留问题根据“平行记账”的方式处理,以此保证旧制度可以順利转换到新的会计制度中,从而保证政府会计制度的顺利进行。以下是政府会计旧制度按照“平行记账”的方式处理的具体流程。
(一)对照会计新旧科目。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不仅仅是会计的重大变革,还是促进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次改革对已有的会计科目做了重大的调整,除了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继续沿用,同时新增了18项会计科目,例如:其他货币资金、坏账准备、应付利息、预提费用等,这些科目主要集中在资产及负债类科目中;同时对现有科目进行了名称的修改及相关的项目调整,以便使旧科目调整为适应新会计制度科目的进步与发展;新制度中会计科目被拆分或合并有23项。除此以外,比较特殊的便是在旧会计制度中支出类科目的“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将会在新制度中更改为了预算收支类,更符合当今经济会计发展的规律。上缴上级的支出及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属于预算收支类,则更加强预算的管理,使预算的编制与实际的经济收支更贴近,提升预算的准确性,更能为会计核算提供更多有效的参考信息,政府采用的对照财务会计新旧科目是为了及时发现财务数据是否准确,以便相关部门更正错误的财务数据,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
(二)分析预算收支与财务会计收入费用之间的关系。预算收支指的是“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资源”的流入流出;而财务会计的收入费用则是“经济资源”的流入流出。会计收入及支出并不是完全分开的,而是交叉重叠进行,预算收支并不完全是财务收支,其既可以是费用性支出,也是属于财务会计费用的支出。但是,预算收支中的资本性支出则是不属于财务会计的支出,典型经济业务有购置固定资产的支出,一般是财务会计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政府将分析预算收支与财务会计收入费用之间的关系纳入会计旧制度按照“平行记账”的方式处理,是认为其可以达到规划单位的预算,合理的进行单位的开支,有效的节省单位的折旧费用的目的。
(三)确定财务会计五要素期初金额和预算会计三要素期初金额。此方式主要是就新旧制度下的科目对照表,并有效利用旧制度下的期末余额以填补财务会计五要素中各个科目的期初余额,特别是利用净资产中的科目进行填补。通过确定财务会计要素初期金额和预算会计三要素期初金额,可以让财务会计核算更加的简便化,完善了会计核算的科目,弥补了以前财务会计科目模糊性的缺陷。同时,政府将确定财务会计五要素期初金额和预算会计三要素期初金额人纳入会计旧制度按照“平行记账”的方式处理之中是为了保证财务会计科目的完整性。
(四)核算实际经济业务。在一个完整的会计期间,将会涉及许多的经济和业务事项、货币资金的收支业务、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的收支业务等,如此便可以将新旧制度下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清晰的对比,以便可以顺利反映新制度是否可以顺利衔接旧制度下的相关科目的核算,并不断延伸、创新,以便可以充分体现本所财务状况及检验相关的运行成果,同时要求相关单位在运用新的财务会计制度进行财务会计核算时运用可利用的信息技术资源,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财务会计核算数据库,通过财务数据库来反映企业各项财务收支情况,利用信息技术的客观性来保障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准确性。政府通过完善旧的财务会计核算制度的财务会计核算业务的手段,来达到及时找出新制度运行下存在问题,并及时进行问题的解决的目的,并以此来确保单位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保障单位财务信息的准确性,推动单位的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增加“待处理”科目的使用范围。政府会计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及改变经济发展模式下一项重要改革,此项改革构建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双基础”核算模式。但是,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之间核算差异主要是确认时间并不一样。例如,一些应收款项或是应付款项等业务在进行核算时会因为产生款项或是确认时间并不一样而出现差异。对于这一问题,在现有的会计制度中往往是对一些应付款或是因收款只做财务会计的资产负债变动确认,而对于预付账款则是需要进行收支及资产负债的双重确认。对此,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中的做法则是不一样的。在新制度明确规定:在发生预收款项和预付款项时,相关预算支出科目下设置‘待处理’明细科目,待实际报销或相关事项明确时再由‘待处理’明细科目转入相关支出明细科目”。但是,却是没有明确支出‘待处理’这一事件所处的状况。同时,财政部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已经对“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的发生已经做了明确的双重确认。但是,这些款项在发生时,预算管理中的现金并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对于正确核算是非常不利的。对于这一问题则是可以通过“待处理”科目进行相应的过度,并以此解决收支跨期的问题,并可以有效辅助完成“预算结余与净资产变动差异表”,以便可以满足现代业务的需要及发展。 (二)优化“预提费用”的使用方式。在现行的会计制度中,科学事业单位往往会通过“预收账款”来进行课题费用的管理。此种方式虽然有利于统一管理这些课程费用,但是却是会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单位的收入或是支出的比例,并不利科研项目成本支出的控制。因此,新制度会计制度中为解决这一问题则是增加了“预提费用”来进行预算的具体管理。“预提费用”属于负债类科目,并不能直接用一级科目的制度進行相关处理,否则会导致财务会计中收入费用出现缺口,对此则是可以在收入费用科目增加“预提费用”进行问题的解决,以便可以直接控制费用的支出,并严格管理科研项目的成本支出,在收到课题经费时,财务会计贷记预提费用;课题费用在支出时则是可以将预算会计借记支出,同时在经济分类中加“下拨课题经费”来进行辅助核算。
(三)关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核算问题。现行制度中一般是通过双分录核算的方式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而新制度中财务会计则是不再将此作为资本性的支出,而是直接借记为固定资产,如此课题费用的核算则是不再可以有效体现出资本性的支出,无法有效处理折旧摊销的计提。对于这一问题的正确解决可以通过相互衔接的方式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进行正确的核算,通过这种相互衔接的方式有效的减轻了相关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达到了简化财务会计核算的目的,容易使相关的会计核算企业接受该项改革,让政府的会计改革制度得到了落实。
(四)关于“增值税”核算问题。增值税的出现是为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其在现行制度中则是属于“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的项目中,并不用通过费用科目进行核算。在新制度中则是将此单独设置科目核算。由于“双基础”模式下需要进行“平行记账”,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则无论是合并计算还是单独计算都会存在核算的差异,这则是需要在“预算结余与净资产变动差异调节表”中进行调整,通过这项调整让“增值税”核算问题变得更加的简便、规范,使得单位在运用新的财务会计时能够提升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推动新的会计制度的运用与发展。
(五)关于“净资产类”科目的设置问题。现行制度中,“净资产类”科目已经缩减为6个,对此有关学者提出应当是适当增加相关的科目。例如,原有的“事业基金”来源于原始开办资本和每年计提的事业基金。但是,在新制度中对此的区分是非常困难的,“事业基金”的分类存在许多的争议,最终则是认为对于“本年盈余分配”的设置归为“盈余分配”是比较合适的,同时可以在明细科目下设置“未分配盈余”、“提取修购基金”等内容,以便“净资产类”科目可以进行正确的核算,这样就简化了财务会计的核算,有利于提升财务会计核算的效率,减少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升其会计核算数据的准确性,让单位内的财务会计核算在高效率高水平的环境下进行。
(六)引入“权责发生制”。在现行的财务会计核算体制中,“权责发生制”原则的使用力度不大,在新的财务会计核算体制中政府又重新引入“权责发生制”要求财务会计核算在反映当期的预算资金的运动和结果以外,还要反映整个预算资金的连续的过程及积累的结果。同时要求单位的财务会计核算报告具有保真性,让财务报告信息既能满足政府管理和决策的需要,又能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引入“权责发生制”使社会公众了解政府的理财效果和财务状况。在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上不仅仅局限于反应单位预算资金运动,而是全面反映整个预算资金的连续活动和累积的结果,以及其他的各种受托财务责任。这就有效的推动新的财务制度与时代发展要求相契合,有利于完善以前会计核算制度的缺点,推动新的会计核算制度的推广与落实,减少政府会计改革阻力,同时利用此次改革来提升我国政府的公信力。
三、结束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是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会计制度的衔接问题则是需要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对相关会计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将信息技术运用在会计核算之中能够有效的提高财务会计的核算效率,让财务会计核算能够更好的顺应大数据上的发展潮流,顺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推动会计核算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让会计核算更能符合实际经济的发展,保证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能够符合市场经济发展潮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能够做到在弥补以前会计制度的缺陷上,将新时代发展要求融入新的会计制度之中,将会计制度的改革达到满足大众需求,推动社会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灜弢.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实务[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2]陈瑶瑶,任高飞.我国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探析[J].知识经济,2016,(17).
作者简介:李燕萍,河南省地矿信息中心。
关键词: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衔接;问题分析;应对建议
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起现代财政制度,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及社会发展的进程,从而提出了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以便促进政府财务体制的改革。权责发生制指的是以取得收取款项的权利或支付款项的义务为标志来确定本期收入及费用的会计核算基础。此种计算方式充分体现了现代经济发展的步伐,充分体现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的本质以及相关的权责义务,这对于最终实现“平行记账”的目的,以便可以为政府会计改革提供有效的 参考依据,促进我国政府进行科学的财政改革,达到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目的。
一、政府会计制度实践操作流程
政府会计改革是关乎民生的重大事件,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有效政策。为了保证政府会计改革质量,我国相关学者们对政府改革也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中就政府财务会计及预算会计衔接问题的阐述可从实务问题出发,通过研究政府当前的财务会计的“平行记账”原则完善政府的会计改革政策,并将旧会计制度遗留问题根据“平行记账”的方式处理,以此保证旧制度可以順利转换到新的会计制度中,从而保证政府会计制度的顺利进行。以下是政府会计旧制度按照“平行记账”的方式处理的具体流程。
(一)对照会计新旧科目。政府会计制度改革不仅仅是会计的重大变革,还是促进新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本次改革对已有的会计科目做了重大的调整,除了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继续沿用,同时新增了18项会计科目,例如:其他货币资金、坏账准备、应付利息、预提费用等,这些科目主要集中在资产及负债类科目中;同时对现有科目进行了名称的修改及相关的项目调整,以便使旧科目调整为适应新会计制度科目的进步与发展;新制度中会计科目被拆分或合并有23项。除此以外,比较特殊的便是在旧会计制度中支出类科目的“上缴上级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将会在新制度中更改为了预算收支类,更符合当今经济会计发展的规律。上缴上级的支出及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属于预算收支类,则更加强预算的管理,使预算的编制与实际的经济收支更贴近,提升预算的准确性,更能为会计核算提供更多有效的参考信息,政府采用的对照财务会计新旧科目是为了及时发现财务数据是否准确,以便相关部门更正错误的财务数据,保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
(二)分析预算收支与财务会计收入费用之间的关系。预算收支指的是“纳入预算管理的现金资源”的流入流出;而财务会计的收入费用则是“经济资源”的流入流出。会计收入及支出并不是完全分开的,而是交叉重叠进行,预算收支并不完全是财务收支,其既可以是费用性支出,也是属于财务会计费用的支出。但是,预算收支中的资本性支出则是不属于财务会计的支出,典型经济业务有购置固定资产的支出,一般是财务会计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用。政府将分析预算收支与财务会计收入费用之间的关系纳入会计旧制度按照“平行记账”的方式处理,是认为其可以达到规划单位的预算,合理的进行单位的开支,有效的节省单位的折旧费用的目的。
(三)确定财务会计五要素期初金额和预算会计三要素期初金额。此方式主要是就新旧制度下的科目对照表,并有效利用旧制度下的期末余额以填补财务会计五要素中各个科目的期初余额,特别是利用净资产中的科目进行填补。通过确定财务会计要素初期金额和预算会计三要素期初金额,可以让财务会计核算更加的简便化,完善了会计核算的科目,弥补了以前财务会计科目模糊性的缺陷。同时,政府将确定财务会计五要素期初金额和预算会计三要素期初金额人纳入会计旧制度按照“平行记账”的方式处理之中是为了保证财务会计科目的完整性。
(四)核算实际经济业务。在一个完整的会计期间,将会涉及许多的经济和业务事项、货币资金的收支业务、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的收支业务等,如此便可以将新旧制度下的财务报表数据进行清晰的对比,以便可以顺利反映新制度是否可以顺利衔接旧制度下的相关科目的核算,并不断延伸、创新,以便可以充分体现本所财务状况及检验相关的运行成果,同时要求相关单位在运用新的财务会计制度进行财务会计核算时运用可利用的信息技术资源,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财务会计核算数据库,通过财务数据库来反映企业各项财务收支情况,利用信息技术的客观性来保障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准确性。政府通过完善旧的财务会计核算制度的财务会计核算业务的手段,来达到及时找出新制度运行下存在问题,并及时进行问题的解决的目的,并以此来确保单位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保障单位财务信息的准确性,推动单位的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增加“待处理”科目的使用范围。政府会计改革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及改变经济发展模式下一项重要改革,此项改革构建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双基础”核算模式。但是,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之间核算差异主要是确认时间并不一样。例如,一些应收款项或是应付款项等业务在进行核算时会因为产生款项或是确认时间并不一样而出现差异。对于这一问题,在现有的会计制度中往往是对一些应付款或是因收款只做财务会计的资产负债变动确认,而对于预付账款则是需要进行收支及资产负债的双重确认。对此,在新政府会计制度中的做法则是不一样的。在新制度明确规定:在发生预收款项和预付款项时,相关预算支出科目下设置‘待处理’明细科目,待实际报销或相关事项明确时再由‘待处理’明细科目转入相关支出明细科目”。但是,却是没有明确支出‘待处理’这一事件所处的状况。同时,财政部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已经对“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的发生已经做了明确的双重确认。但是,这些款项在发生时,预算管理中的现金并没有发生相应的变化,对于正确核算是非常不利的。对于这一问题则是可以通过“待处理”科目进行相应的过度,并以此解决收支跨期的问题,并可以有效辅助完成“预算结余与净资产变动差异表”,以便可以满足现代业务的需要及发展。 (二)优化“预提费用”的使用方式。在现行的会计制度中,科学事业单位往往会通过“预收账款”来进行课题费用的管理。此种方式虽然有利于统一管理这些课程费用,但是却是会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单位的收入或是支出的比例,并不利科研项目成本支出的控制。因此,新制度会计制度中为解决这一问题则是增加了“预提费用”来进行预算的具体管理。“预提费用”属于负债类科目,并不能直接用一级科目的制度進行相关处理,否则会导致财务会计中收入费用出现缺口,对此则是可以在收入费用科目增加“预提费用”进行问题的解决,以便可以直接控制费用的支出,并严格管理科研项目的成本支出,在收到课题经费时,财务会计贷记预提费用;课题费用在支出时则是可以将预算会计借记支出,同时在经济分类中加“下拨课题经费”来进行辅助核算。
(三)关于“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核算问题。现行制度中一般是通过双分录核算的方式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进行相关的会计处理。而新制度中财务会计则是不再将此作为资本性的支出,而是直接借记为固定资产,如此课题费用的核算则是不再可以有效体现出资本性的支出,无法有效处理折旧摊销的计提。对于这一问题的正确解决可以通过相互衔接的方式对“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进行正确的核算,通过这种相互衔接的方式有效的减轻了相关会计核算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达到了简化财务会计核算的目的,容易使相关的会计核算企业接受该项改革,让政府的会计改革制度得到了落实。
(四)关于“增值税”核算问题。增值税的出现是为适应当代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其在现行制度中则是属于“应缴税费-应缴增值税”的项目中,并不用通过费用科目进行核算。在新制度中则是将此单独设置科目核算。由于“双基础”模式下需要进行“平行记账”,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则无论是合并计算还是单独计算都会存在核算的差异,这则是需要在“预算结余与净资产变动差异调节表”中进行调整,通过这项调整让“增值税”核算问题变得更加的简便、规范,使得单位在运用新的财务会计时能够提升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推动新的会计制度的运用与发展。
(五)关于“净资产类”科目的设置问题。现行制度中,“净资产类”科目已经缩减为6个,对此有关学者提出应当是适当增加相关的科目。例如,原有的“事业基金”来源于原始开办资本和每年计提的事业基金。但是,在新制度中对此的区分是非常困难的,“事业基金”的分类存在许多的争议,最终则是认为对于“本年盈余分配”的设置归为“盈余分配”是比较合适的,同时可以在明细科目下设置“未分配盈余”、“提取修购基金”等内容,以便“净资产类”科目可以进行正确的核算,这样就简化了财务会计的核算,有利于提升财务会计核算的效率,减少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升其会计核算数据的准确性,让单位内的财务会计核算在高效率高水平的环境下进行。
(六)引入“权责发生制”。在现行的财务会计核算体制中,“权责发生制”原则的使用力度不大,在新的财务会计核算体制中政府又重新引入“权责发生制”要求财务会计核算在反映当期的预算资金的运动和结果以外,还要反映整个预算资金的连续的过程及积累的结果。同时要求单位的财务会计核算报告具有保真性,让财务报告信息既能满足政府管理和决策的需要,又能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引入“权责发生制”使社会公众了解政府的理财效果和财务状况。在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上不仅仅局限于反应单位预算资金运动,而是全面反映整个预算资金的连续活动和累积的结果,以及其他的各种受托财务责任。这就有效的推动新的财务制度与时代发展要求相契合,有利于完善以前会计核算制度的缺点,推动新的会计核算制度的推广与落实,减少政府会计改革阻力,同时利用此次改革来提升我国政府的公信力。
三、结束语
经济的快速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信息化是政府会计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会计制度的衔接问题则是需要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对相关会计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将信息技术运用在会计核算之中能够有效的提高财务会计的核算效率,让财务会计核算能够更好的顺应大数据上的发展潮流,顺应当前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推动会计核算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让会计核算更能符合实际经济的发展,保证政府会计制度改革能够符合市场经济发展潮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能够做到在弥补以前会计制度的缺陷上,将新时代发展要求融入新的会计制度之中,将会计制度的改革达到满足大众需求,推动社会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灜弢.科学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实务[M].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2]陈瑶瑶,任高飞.我国政府会计制度改革探析[J].知识经济,2016,(17).
作者简介:李燕萍,河南省地矿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