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控制电路分析与制作课程建设与实践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pd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业控制电路分析与制作课程作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职教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对课程建设思路和建设成果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课程建设 建设思路 建设成果
  工业控制电路分析与制作课程是笔者学院2007年以来的10门示范性TC课程建设项目之一,是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学院本着“以能力目标为导向,努力再现企业真实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思路,创新教学手段,采用“实物作业”的形式,对“教、学、做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课程改革背景
  课程建设小组对企业进行调研后分析得知,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更多从事的是机电设备的调试、维护和维修岗位的工作(见下表)。
  在对职业能力进行深入分析后,本着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的原则,整理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毕业生的综合能力链路图(见下图),可以看出,企业对毕业生电气控制方面的专业能力的要求较高。
  纵观目前国内电子技术的教学,大多仍停留在理论教学及实验验证和计算机仿真层面,还未有与工业控制现场及实际工作过程结合紧密的课程教学模式。特别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学生所学的电子技术类课程可以说是电子信息类、电子工程类课程的缩减版,与其毕业后从事的电子电气控制类工作相距甚远。因此,有必要打破原有学科体系结构,重新构建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以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职教理念。
  二、课程设计与建设思路
  笔者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高职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既是为后续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电机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应用等课程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也要为毕业后完成电气控制类相关工作任务做好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准备。因此,本门课程应对理论层面的内容做必要的删减和整合,而着重于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培养,具体地说,就是侧重于机电设备控制电路的分析能力与制作、调试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方法能力(如计划与实施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社会能力(如情感、沟通、合作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笔者学院遵循以下三个原则,构建了全新的工业控制电路分析与制作课程。原则一:明确“用什么”“学什么”“教什么”;原则二:为岗位服务,突出应用性、专业性;原则三:任务驱动,项目引导,突出“过程性”,强调“学做一体”。具体建设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从职业分析出发,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
  积极探索和实践高等职业教育以“能力目标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通过深入企业调研和详细的职业分析,确定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目标,即:良好的机电设备控制电路分析能力和熟练的机电设备控制电路维修能力。具体课程能力目标如下:
  (1)能正确识别、检测和选用常用电子元器件;能熟练阅读元器件使用资料。
  (2)能进行简单电路的计算。
  (3)能够正确阅读、分析简单的工业控制电路原理图。
  (4)能够按照电路原理图焊接实用电路。
  (5)能正确、熟练地使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电子测量仪器进行电路基本参数的测试。
  (6)能够对制作完成的电路进行调试并排除故障,以达到技术要求。
  2.以工作任务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研制学习任务
  根据实际工作岗位的能力需求,按照以专业能力为主线、知识传授服务于能力训练的原则,大胆突破学科体系限制,重新构建教学内容,突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并依托企业的实际工作任务,按照教学规律对课程内容进行精心设计、整合和序化,面向真实的职业岗位,研制了3项与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相对应的学习任务。
  本着“学做合一”的原则,突出实践性教学,使课程内容的构建与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培养为主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融“教、学、做”为一体,努力将基本理论与应用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学生既能提高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又能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做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突出过程性知识的比例,课程内容以工作过程为顺序依次展开,以体现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并力求在真实的生产过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强调“如何做”和“如何做更好”,并辅以必要的、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性的内容。在必要的理论知识基础上,重点侧重于电子电路在机电设备控制中的应用分析等内容,通过典型工作任务的训练完成对一个完整控制系统的认识、分析、组装和调试,将知识的传递融于任务完成的过程之中,使学生“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以达到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目的。
  3.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依托综合训练箱,设计学习活动
  根据学习任务,自主研制教学设备。专门设计了实物作业箱作为学习活动的平台,全部学习活动均采用项目教学方式,并依托实物作业箱展开。每个学生人手一箱,学生在作业箱上可完成工具和仪器仪表的使用训练、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各个工作任务的试验与制作等等,可实现对企业真实工作过程的“再现”。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强调“如何做”以及“如何做得更好”等工程意识,学生不仅能获得知识、训练技能,还能得到质量意识、成本意识的教育和企业现场工作规范的训练。
  本着“系统、层次、递进、实用”的原则,设计出覆盖典型工作任务的教学项目,完善学习情境,以项目的设计和功能完善为动力,逐步深入、全面地展开课程内容。从必要的工具使用和仪表使用入手,从电子元器件的识别、选择出发,按照组装直流稳压电源、温度控制、线圈匝数控制等电路的制作顺序展开教学,并且用自制的直流稳压电源为后续电路供电,项目内容根据需要随时扩充。学生从始至终都参与到电路的分析、制作、调整以及改进的操作实践当中。全课程以项目为核心,同时每次课也从实际工作入手,用任务(设计的或改进的)的提出与解决方法引入本次课的理论内容。这样一来,无论是对整个课程还是对每堂课,学生的学习目标都十分明确、具体。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发现,获取经验,完成规定任务,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更有效地把握了完整的、系统的工作过程,并加深了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   4.以学生为中心,学做一体,改革教学模式
  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积极贯彻“在做中学”的职教理念,采用“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用一个个相对独立又前后衔接的项目,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和职业态度的培养有机结合,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尝试,较好地实现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学生自我体验和分组讨论为主,教师扮演指导的角色。采用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以每个学生的“实物作业”作为项目成果评价的主要依据,将相关技术数据的分析及技术文档的准确性、规范性和完整性纳入考核范围。
  三、课程建设成果
  1.自主开发了“工业控制电路综合训练箱”
  学生人手一箱,全部学习活动依托训练箱展开,在训练箱上可完成各个教学项目的学习和相关技能训练,训练成果在训练箱上能够得到保留和承接,整个学习过程是企业真实工作过程的“再现”。该训练箱搭建了一个能满足课程要求的电子电气平台,营造了一个“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真实的教学氛围。
  2.设计了以真实工业产品为依托的学习型工作任务
  经过充分调研,根据课题组的工程实践经验,设计了以“自动控制绕线机”为最终产品的学习型工作任务及相关教学项目。在完成全部教学项目之后,即完成了 “自动控制绕线机”实际控制电路的制作。依托真实的工业产品,学生不再割裂地学习理论知识,而是受到系统化的工程训练,为核心职业能力的形成提供了保证。
  3.构建了全新的适应工程要求的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资源
  根据岗位需求,打破常规,构建了以控制电路在机电设备中的应用为主的课程内容,编制了以能力为导向的课程标准,与行业专家一起编写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讲义和课件,弱化了纯理论分析,强调工程中“怎么做”和“怎样做更好”,使学生“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4.采用了“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积极探索“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建设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环境,将知识的传递融于真实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之中,实现了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职业态度培养相结合。
  5.设计了企业化的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参照企业产品验收方式,强调过程评价与成果评价相结合,学习成果以“实物作业”形式按功能、质量、成本、工艺等项目进行评价。
  (作者单位: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其他文献
2008年1月19日清晨,上海市高校29位女馆长、女书记冒着寒风细雨,从上海的四面八方聚集上海师范大学奉贤校区图书馆参加“上海高校图书馆女馆长、女书记联谊沙龙成立暨首次活动
中国国际皮革展汇聚众多中国内地及国际企业的最新产品和服务,一直以来都被誉为中国皮革业界首屈一指的国际性盛会。第十届中国国际皮革展,参展产品和服务种类将更胜从前。
搞好安全培训,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据调查,煤矿安全事故多的主要原因就是煤矿职工不经培训就下井工作,不懂煤矿安全生产技术知识。煤矿安全培训档案管理工作是煤矿安全技术培训的基础性工作,可以为煤矿企业提供具体、实用的培训信息,为煤矿安全技术培训统计和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如果发生安全事故,档案作为原始的资料以备查询,可以随时根据需要查看当时的培训情况,以便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同时档案也是培训的证
我国政府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最基本的要满足农民的基本需求,但目前由于我国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和以农补工的政策,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存
摘 要:后勤工作是职业院校实现教育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职业院校后勤工作的根本、宗旨、工作基础和发展方向入手,论述了职业院校后勤工作为教学服务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社会化 职业院校 后勤工作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后勤工作正在推进社会化改革。随着改革的深入,能否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管理思想,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决定着后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管理
摘 要: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推动作用。本文结合学校现状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性,提出了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素质教育 对策  在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行专业技能教育时应注重素质教育培养,为国家的持续发展储备综合型人才。  一、对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不够重视  由于教学软件建设不足、技术培训进度缓慢等原因,当前中等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活动规模的扩大和城市系统整体功能的复杂化,对城市规划的要求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的重要性也更加突出,本文从城市规划的定义界定着手,研究了城市规划的特征和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使得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的农村
本文主要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反思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法三年来出现的各种问题,希望通过反思及改进,最大限度地发挥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积极效用,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目标。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本质及内涵  行动导向又称实践导向、活动导向、行为引导型,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当今世界上的一种先进职业教学理念,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学习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的目
语文教师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讲读课上,教师讲读,示范,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讲读课上,还可以试探性地进行“扶放”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读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