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教学问题是近年来国内外教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价值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这就要求在英语教学中更新教育观念,实施以创新为核心的教学思路。笔者结合自身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就教学模式、教学过程、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判体系等几个方面,论证了英语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内涵和方式,以期对英语教学方式的变革做一探讨。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意识、开放式教学;优化课堂模式
21世纪是知识的世纪,知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以知识为基础发展经济就必须依靠知识的创新。因此,21世纪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更应该是知识的创新和应用。由此可见,教育是知识传播、创新和应用的主要基地,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决定”中多处强调创新教育,分别从“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加以阐述。创新教育,即根据创造学的研究,采用创造学揭示的有关“创造”理论和方法,把创造学、教育学和人才学的等有关学科和一般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于教育活动的一种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善于想象、富有创造力、树立创造志向、发展创造思维,具有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
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在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上下功夫,如自信心,探索欲、挑战性和意志心等,老师要让学生知道,创新并不是唾手可得,其间必然经过无数次困难,无数个障碍的愈越,没有执着的探求精神,坚强的意志是不可能成功的。教师应积极为学生提供有一定难度,有明确目标要求的活动任务。如:鼓励学生上讲台看图说话;复述课文进行对话表演,做值日报告;组织辩论活动等进行积极引导,使学生为实现目标,完成任务而克服围难,而得到磨炼,逐步强化自信心。杨振宇教授1995年初在国内讲学时一位记者问他:“您在国外教学多年,你看中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有哪些不同?”杨教授回答:“在国外,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都是非常出色的。但中国留学生胆子小,教师没讲过的不敢想,教师没做过的不敢做”。一位留德学生曾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十个中国学生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国外学生中,十个人也许能讲出二十种答案,尽管有些想法非常离奇。”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教授说:“美国学生学习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他们有创新及冒险精神,所以往往创造出一些惊人的成就。”以上三位学者道出了中国学生创造力缺乏的现状。我国的学生创造力匮乏,原因主要在于我国教育长期忽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始终无法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徘徊于知识型的教育模式之中。在这种模式中,知识是学生唯一的追求,创造性被严重的扼杀。
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启发,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应予充分支持和褒奖,建立起一个民主、自由、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得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创造心理学家奥斯本提出的“大脑风暴法”中有一项基本原则:拒绝批判,即禁示批评任何人表达的思想。对学生提出的不同看法,独特的见解,不管正确与否,教师都应以鼓励为主,而不能一下子给予否定或批判。要解除学生对错误的恐惧心理,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敢于幻想,大胆创新。 还要在提高新颖独特的创新能力方面做很多工作。
1. 掌握创造性思想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创新的关键是思维,著名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曾说:“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长期以来,教育只注重学生的聚合思维,追求唯一标准答案,因此,教师可从这三方着手:(1)运用迁移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2)巧妙“造”练习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3)提倡多思,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一问多答、一事多写,充分发挥学生独特见解与才能。
2.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是创新教育的动力
教学中要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不断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通过任务,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建立同学间协作学习方式,进而提高学习效率;通过交流,学生可以接触到同一话题的多种信息,扩大知识面。将英语游戏引入课堂,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参与意识。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中思维的碰撞,新信息的获取。课堂上开展group work, team work, pair work等教学活动,要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奖励为评价依据,师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启发、激励,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3.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
积极开展“英语俱乐部”活动。通过开展英语演讲比赛, 影评或对学校的一些现象展开辩论,通过举行英语party,让他们表演相声、小品、戏剧等,通过带他们参观、郊游,让他们触景生情,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敏捷的思维及活学活用英语的能力,老师应让学生多动手、动脑,进行主动的创造性活动。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我们应积极行动起来,运用多种教育方法,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国家振兴民族发展培养出更好的创新型人才。这就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世纪的需要,是中国面向世界对人才的需要,而初中英语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责无旁贷,理应完成这一长远而艰巨的任务,而我们身为初中英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同时,一定要善于抓住学生智慧的火花,善于发现和浇灌学生创新的萌芽,为我们的国家培养出新世纪的创新人才。
美国创造心理学家托兰斯曾研究发现,教师在创造性动机测验中的成绩与学生的创造性写作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这表明教师创造性的高低对学生的创造力培养至关重要。
因此,英语教师有必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强化内功,做创造型教师。既精通本专业学科,又广泛涉猎专业之外的历史、地理、天文、经济、美学等其它学科,适应素质教育之核心一一创新教育的要求,从“单一型”转为“复合型”,在英语的教与学中发挥创新性教育,高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为振兴民族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外语教育学》章兼中主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
[2] 《素质教育指导丛书、创造性思维与训练》 林崇德主编 华艺出版社
[3] 《素质教育指导丛书. 创造力与创造方法》刘以林主编 华艺出版社
[4] 《心理学教程》郭亨杰主编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
[5] 《外语课程与教学论》吕良还 浙江教育出版社
收稿日期:2013-08-20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意识、开放式教学;优化课堂模式
21世纪是知识的世纪,知识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而以知识为基础发展经济就必须依靠知识的创新。因此,21世纪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更应该是知识的创新和应用。由此可见,教育是知识传播、创新和应用的主要基地,更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决定”中多处强调创新教育,分别从“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等方面加以阐述。创新教育,即根据创造学的研究,采用创造学揭示的有关“创造”理论和方法,把创造学、教育学和人才学的等有关学科和一般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于教育活动的一种创新教育,旨在培养善于想象、富有创造力、树立创造志向、发展创造思维,具有创造性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
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在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上下功夫,如自信心,探索欲、挑战性和意志心等,老师要让学生知道,创新并不是唾手可得,其间必然经过无数次困难,无数个障碍的愈越,没有执着的探求精神,坚强的意志是不可能成功的。教师应积极为学生提供有一定难度,有明确目标要求的活动任务。如:鼓励学生上讲台看图说话;复述课文进行对话表演,做值日报告;组织辩论活动等进行积极引导,使学生为实现目标,完成任务而克服围难,而得到磨炼,逐步强化自信心。杨振宇教授1995年初在国内讲学时一位记者问他:“您在国外教学多年,你看中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有哪些不同?”杨教授回答:“在国外,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都是非常出色的。但中国留学生胆子小,教师没讲过的不敢想,教师没做过的不敢做”。一位留德学生曾说:“如果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十个中国学生答案往往差不多,而在国外学生中,十个人也许能讲出二十种答案,尽管有些想法非常离奇。”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朱棣文教授说:“美国学生学习成绩不如中国学生,但他们有创新及冒险精神,所以往往创造出一些惊人的成就。”以上三位学者道出了中国学生创造力缺乏的现状。我国的学生创造力匮乏,原因主要在于我国教育长期忽视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始终无法摆脱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徘徊于知识型的教育模式之中。在这种模式中,知识是学生唯一的追求,创造性被严重的扼杀。
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启发,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应予充分支持和褒奖,建立起一个民主、自由、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得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创造心理学家奥斯本提出的“大脑风暴法”中有一项基本原则:拒绝批判,即禁示批评任何人表达的思想。对学生提出的不同看法,独特的见解,不管正确与否,教师都应以鼓励为主,而不能一下子给予否定或批判。要解除学生对错误的恐惧心理,鼓励学生异想天开,敢于幻想,大胆创新。 还要在提高新颖独特的创新能力方面做很多工作。
1. 掌握创造性思想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创新的关键是思维,著名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曾说:“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长期以来,教育只注重学生的聚合思维,追求唯一标准答案,因此,教师可从这三方着手:(1)运用迁移规律,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2)巧妙“造”练习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3)提倡多思,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鼓励学生一题多解、一问多答、一事多写,充分发挥学生独特见解与才能。
2.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是创新教育的动力
教学中要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不断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通过任务,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建立同学间协作学习方式,进而提高学习效率;通过交流,学生可以接触到同一话题的多种信息,扩大知识面。将英语游戏引入课堂,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参与意识。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中思维的碰撞,新信息的获取。课堂上开展group work, team work, pair work等教学活动,要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奖励为评价依据,师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启发、激励,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3. 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
积极开展“英语俱乐部”活动。通过开展英语演讲比赛, 影评或对学校的一些现象展开辩论,通过举行英语party,让他们表演相声、小品、戏剧等,通过带他们参观、郊游,让他们触景生情,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敏捷的思维及活学活用英语的能力,老师应让学生多动手、动脑,进行主动的创造性活动。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我们应积极行动起来,运用多种教育方法,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国家振兴民族发展培养出更好的创新型人才。这就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世纪的需要,是中国面向世界对人才的需要,而初中英语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责无旁贷,理应完成这一长远而艰巨的任务,而我们身为初中英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同时,一定要善于抓住学生智慧的火花,善于发现和浇灌学生创新的萌芽,为我们的国家培养出新世纪的创新人才。
美国创造心理学家托兰斯曾研究发现,教师在创造性动机测验中的成绩与学生的创造性写作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这表明教师创造性的高低对学生的创造力培养至关重要。
因此,英语教师有必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强化内功,做创造型教师。既精通本专业学科,又广泛涉猎专业之外的历史、地理、天文、经济、美学等其它学科,适应素质教育之核心一一创新教育的要求,从“单一型”转为“复合型”,在英语的教与学中发挥创新性教育,高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为振兴民族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外语教育学》章兼中主编 浙江教育出版社
[2] 《素质教育指导丛书、创造性思维与训练》 林崇德主编 华艺出版社
[3] 《素质教育指导丛书. 创造力与创造方法》刘以林主编 华艺出版社
[4] 《心理学教程》郭亨杰主编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
[5] 《外语课程与教学论》吕良还 浙江教育出版社
收稿日期:2013-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