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有人针对我?

来源 :中学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pdav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美是某重点高中的高一新生,她最近受到了人际关系的困扰而产生了厌学情绪。原因是,她总觉得现在的班上有几个女生特别不喜欢自己、排挤自己,并猜测是因为自己第一次期中考试的成绩不错,所以引发他人的嫉妒。这导致现在她一想到在班里要看到“排挤”她的同学,内心就十分痛苦,甚至引发了抑郁的负面情绪,并且这种情绪已经影响到了她最近的学习和考试。她越想越难受:“自己一向是一个比较能容忍和低调的人,但是为什么总是被别人针对呢?不仅高中如此,小学和初中也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小美经常想:“为什么这些人对自己这么差?”
  首先,小美对他人“讨厌自己、排挤自己”的判断可能来源于自己内在的“投射”。从小美的评价“为什么这些人对自己这么差”,我们不难推测,这些同学的身上可能正存在着小美所不喜欢的方面,但在小美的潜意识中会觉得,如果承认或宣扬“自己讨厌某人”,这种表现无疑显得自己是不完美的、不道德的。因此,小美对他人的这种被压抑的“不喜欢”的想法,就会以投射的方式体现出来,即“将自己的观点投射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有类似的想法”。所以,小美“认为别人讨厌自己”,实际上正是因为小美“自己也在讨厌着她们”。
  并且一旦有了“认为别人排挤自己”的预判,她就会进一步在生活中“特别留意”这几个女生“在针对自己的各种细节”,并在认知中加以夸大,以作为证据再次证明自己“她们在排挤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而反过来看,也许这几位女生在最初彼此刚认识的时候,并没有对小美有太大的敌意,但是经由小美过度的判断和情绪反应,必然也会导致这几位女生的“投射性认同”,即“你认为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就愈发往这个方向靠近”。所以对方可能会作出“既然你认为我针对你,那么我就有可能会作出越来越针对你的行为”的反应——这也是人际之间的相互影响。
  其次,从认知行为主义的角度分析,小美的认知中还存在着“追求完美”和“绝对化要求”的认知倾向。我们注意到,在小美的生活中她好像总是处于弱势的一方,不仅高中遇到了同学的排挤,小学和初中也曾经遇到过。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这些同学都专门欺负小美呢?诚然,在各个学校、各个班级,固然存在着一些行为粗莽、个性跋扈的同学,但她们身上也并非完全没有闪光点,据小美的班主任反映,与小美关系不好的这几位女生在班上的表现还行,她们对待老师同学都比较热情,只是有时候过于活泼外向、有时讲话没大没小。
  在人们日常生活的环境中,普遍存在着相对而言比较喜欢的个性的人,也可能存在着一些个性上不太相处得来的人。小美在与同学的相处中,存在着“希望所有人都喜欢自己”的绝对化观念,一旦有人有一点儿不喜欢自己,那么她就有可能自动化地产生“自己是没有价值、不值得被爱的”这种负面认知思维,从而加剧她的抑郁心情。从一个方面来看,这是小美对自己必须要受到所有人喜欢的“完美要求”;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也是小美对他人必须都要喜欢自己的“完美要求”,这无疑也是小美依然在心理上“自我中心”的表现。可现实是,我们不可能要求自己是一个令所有人都喜欢的“万人迷”,同时也无法要求所有人都能够做到百分之百符合自己的期望和要求。

  最后,小美还存在着不良的归因倾向。小美认为“因为自己考试考得好,所以遭受到了他人的嫉妒”,这个推断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在学校也会存在着学习成绩非常好,与同学们相处融洽、愿意主动辅导帮助其他人的同学。而小美在面对高中的学习压力时,很可能由自身的心理防御机制,导致对自己因学习压力产生的情绪产生了压抑和错误归因,并以歪曲的形式体现出来,即“我学习下降,是因为这几个同学不好”。
  韦伯的归因理论认为,人们在对自己的失败事件进行归因时,当归结于外在的、不可控的因素时,可以“维护自己的自尊”。当她找到了“别人排挤自己从而导致考试没有考好”的归因后,这样便可以避免“自己承担对自己考试的责任了”,这无疑是对自我的一种“变相保护”。
  针对小美的情况,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对她进行辅导:
  用例外提问的方式询问小美:“在你的班级中,有几个不喜欢你的同学,那么还有其他跟你相处得还不错的同学吗?”小美思考了片刻,说还是有关系不错的同学。然后,老师总结道:“我们在任何环境,都可能遇到和自己比较投缘的人,也可能遇到跟自己不太合得来的人,这是很正常的,你觉得呢?”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小美的焦点转移到自己在人际上的“积极面”,避免她的认知过度聚焦在“消极面”上。
  在建立良好咨访关系的基础上,采用“面质”技术,向小美提问:“听起来好像你小学、初中和现在都遇到过这种欺凌你的同学,老师很好奇,为什么有些同学不会遇到這样的情况呢?”这时候小美进入了深思,她会开始慢慢愿意从自己身上分析原因。这种提问方式,要比老师或家长直接抛下“你也应该反思反思自己的问题”更委婉和柔和,避免了说教,不容易导致学生的心理抗拒。
  运用“自我暴露”法向小美解释:老师在上学的时候,也会遇到一些跟自己相处不融洽的同学、产生过一些矛盾,我们每个人自身都有不完美的地方,所以我们也不能要求别人的完美,不能期待所有人都能和自己愉快相处。当然,随着慢慢长大,我也能发现不同人身上的闪光点,包容他人的一些缺点。跟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一样,人际关系的处理方法也是可以慢慢学习的。
  采用“奇迹提问”的方法询问小美:“假如有一天,你周围不再有排挤、欺负你的同学了,你觉得那是因为发生了什么呢?那时候的你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以此引导小美从正面的视角、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调动自己的身心资源,自己寻找方法,从“总有人针对我怎么办”的自我否定式思维转化为“如何能够可以和大部分同学保持友好的关系”的成长型思维。
  诚然,小美同学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一些不良的认知倾向,但是我们在教导孩子的过程中,也要认识到这是个别学生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而不能用有色眼镜看待她,为她贴上“心理问题”的标签。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采用发展性的眼光来引导学生,让她意识到人际交往、情绪管理跟其他学科知识一样,也是可以通过学习而不断提升的,在接纳和鼓励的基础上,帮助她不断更新对自我的认知,达成自我与周围人际的同一和谐。
  编辑/王语嫣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建筑作为重要的耗能产业,在其各个方面进行节能减排设计已经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应用,深入阐述在我国节能环保建设理念下,绿色节能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应用的意义,综合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案例提出了有效的优化策略,以进一步促进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在暖通空调设计中的有效应用,为社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以激光追踪测量为技术视角,研究其电气控制程序的设计方法,借助四象限传感装置,动态化获取激光束偏移情况,在多轴运动控制程序中添加光斑偏移量,同时联合伺服电机构建获得闭环程序,以工程整定形式进行 PID 控制,确保追踪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期刊
现代化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当中要求相关人士能够促使财务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完善。现代企业会计制度是实现现代企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以及前提条件,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要求企业能够优化会计管理模式,同时高度重视会计管理制度建设,这样才能够实现企业健康、稳定及持续性发展,本文主要是关于现代企业会计制度的研究,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
工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纽带关系,在企业进行文化建设、文化创新以及发展企业文化上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企业文化建设亦是以企业职工为中心的现代化管理,本文针对工会文化创新、企业文化建设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总结出提升企业文化建设水平和质量、提高员工综合素养以及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等方略,使得企业不仅仅只是一个办公场所,更是一种文化体系。
现今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各行各业对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建筑行业为了满足各行各业与人们的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在合理缩短工期的同时也不断提高质量,使得工程建筑能够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社会。但是在工程建筑当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施工质量。文章当中便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并针对于所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有效策略,以提升建筑工程整体水平。
本文分析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谐波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协助甲方合理选择谐波治理的方案。
《标准化法》第27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企业应当公开其执行的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团体标准或者企业标准的编号和名称。国家鼓励团体标准、企业标准通过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向社会公开。笔者在长期实践工作中发现,当前企业在执行标准自我声明公开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现象。本文就此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移动网大数据平台是在综合各种云计算技术及大数据应用案例基础上,基于 Hadoop 开源软件做了二次开发的大数据分析平台,旨在为运营商快速构建大数据存储、处理与分析的综合性平台,助力运营商转变运营方式,完成数据资产从成本中心到利润中心的转变,充分利用信息的价值来实现业务优势,以数据驱动业务,实现商业智能。
老师您好:  我们班级经常组织集体活动,我觉得有些活动没什么意思,不愿参加。可是老师却要求我们必须参加,我搞不懂学生为什么必须参加集體活动?李晓燕同学:  班级活动,顾名思义是在班级内有组织地开展各种活动。其中大量的是各科教学活动,如语文老师组织的朗诵比赛、演讲比赛,科任老师组织的参观活动、远足活动等等,更主要的是课堂教学活动。还有一些是在班级内,以课外时间为主,有组织地开展的活动,如班会、校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