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评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人教版教科书中的渗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y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结合高中英语人教版不同板块的编写目的和要求,从文化意识的角度进行评价,探讨文化意识在教材中的体现与渗透,以便教师能够更加全面地处理教材中的文化信息,加深学生对本国文化与异国文化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最终成为具有世界意识的年轻人。
  关键词: 教材评价 文化意识 高中英语
  一、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语语言的学习变得十分重要。在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日益全球化的今天,英语语言的学习不仅在于语言知识技能的掌握,更在于异国文化的学习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以下简称“NSEFC”)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和英语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共同编著的在2006年首版的英语教科书,在全国各省市的高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可说是使用范围最广泛的教材。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提到高中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四个级别(六至九级),各个级别的要求均以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综合行为表现为基础进行总体描述。
  本文针对课标对教材中文化意识的要求,对NSEFC必修一至五展开相应的研究评价。虽然NSEFC共有11本教材,但只有英语1-5是必修教材,英语6-11是选修教材。由于各个学校对于选修教材的使用情况各异,有些学校甚至弃而不用,因此本文以必修一至五为研究对象。
  二、理论基础
  教材评价是对教材的价值做出判定,是评价主体依据自己的需要对教材的价值关系的预见和推断(胡晶君,2003)。
  国外不少学者提出了英语教材评价的标准。Van Elsetal把教材评价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1)依据课堂教学大纲或评价一览表逐项调查某一教材;(2)通过问卷或访谈了解使用该教材的师生的意见;(3)对于多种教材的特点做比较;(4)如有可能对教材的使用效果做实验研究。N.Grant认为一套好的语言教材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三个方面的需要,即“大纲(课标)、学习者和教师的需要”。McDonough和Shaw则认为应该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来评价教材。
  国内的学者蔡慧萍在文章中指出,评价一套英语教材应该从大纲的覆盖面、语言材料量、课文内容设计和练习的面与量等方面来加以衡量。程晓堂在《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一书中,同样提出了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对外语教材进行评价。内部评价是评价教材本身或内在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包括评价教材的教学指导思想、教学方法、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教材的组成部分、教材的设计、教材语言的真实性和地道性等;外部评价就是考查教材是否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學习的需要。
  总而言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评价教材的第一要义。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之一是文化意识,主要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文化知识指学生了解的有关中外文化的知识(knowledge about culture),比如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知识。文化理解指学生对中外文化及其差异的理解过程或理解能力(understanding of culture)。跨文化交际意识指对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以及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如英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cultural awareness)。对于高中学生必须实现的七级目标有一段描述为:理解交际中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指学生根据所处的文化环境及交际双方各自的文化背景,在理解并尊重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恰当、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课程标准研制组,2004)。
  三、调查研究
  NSEFC必修一至五每个单元的设计都是由前面的六大部分(Warming up,Pre-reading,Reading,Comprehending,Learning about Language,和Using Language)及后面的Workbook组成。其中带有较长阅读文本的版块主要是Reading部分、Using Language中的泛读Reading,以及Workbook中的Reading Task。这些Reading部分都是围绕每个单元主题展开的文本,往往承载了一定的文化信息。如M4U1的话题是Women of Achievement,选取的文章分别关于三位国内外的伟大女性:Jane Goodall, 林巧稚和Elizabeth Fry,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按层次分重点安排学生展开阅读。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能够了解到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中西文化对女性的态度和一些伟大的女性所取得的成就。表1统计了NSEFC必修一至五(每册15篇)共75篇文本的标题,并按照本族文化、异域文化(目的语文化和其他文化)及世界性文化进行分类。
  表1
  根据表1的信息,经过整理统计,可以得出更为直观的表2。
  表2
  通过表2我们可以发现,NSEFC必修一至五中的异域文化超过了一半比重,其中目的语文化的比重达到三分之一,占据绝对优势。这说明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十分注重异域文化,尤其是目的语文化的涉略,希望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了解这些文化,以便将来能够更加自如地应对跨文化交际所涉及的方方面面。另外,教材对本族文化和世界性文化都有所涉猎,轻重分明,比重合理。
  然而,关于文化,不同领域的学者对它有不同的解释。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一般分为狭义文化和广义文化。狭义文化可分为“上层文化”(high culture),包括文学、历史、地理、教育、科学、戏剧、音乐等;“普通文化”(popular culture),指日常生活中的大众娱乐形式。广义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包括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和传统等。因此,在表2的基础上,表3又将必修一至五中的目的语文化按照狭义文化和广义文化进行了分类统计,结果如下:   表3
  Chastain提到狭义文化“虽然对很多教师和学生有很大吸引力,但对学习者的语言及社会能力和跨文化理解能力帮助不大”。对于广义文化,Chastain认为“这一从人们生活方式角度来界定的文化被认为是第二语言课堂教学选择文化教学内容最惯常和最值得推荐的基本内容。这类文化内容涵盖了第二语言学习者最感兴趣和最重要的文化信息”。 由此可知,广义文化对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表3中得出,目的语文化在NSEFC必修一至五各册书中虽然占了较大比重,但它所涉及的绝大部分是狭义文化内容。换句话说,NSEFC虽然重视异域文化的传播,但对于真正能影响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广义文化内容,所占比例非常之小。
  对于教材文化意识的体现,Rani Rubdy曾设计了一系列问题,笔者经过整理后形成以下问卷:
  表4
  笔者将此表分发于本校高三的两个实验班(共90人)作为问卷调查,得出结果如下:
  由表4可见,大部分学生表示清楚了解教材中文化的焦点所在,认为教材意识到了社会文化的差异性,这个结果可说是显而易先的,因为教材中的绝大部分文章都是以外来文化为主,在这个基础上或多或少地涉及了一些中西文化的差异。所以,在关于学习者文化和其他文化的关系上,还是有接近半数的学生认为教材对此有所体现,剩下的则表示否定或说不清。
  但是,在教材对学习者的文化环境的相关性与合适性这一点上,持否定意见的学生数多于肯定意见(45.6% V.S.42.2%),有一小部分人则表示说不清(12.2%)。另外,43.3%的学生认为教材没有感知学习者的信仰与价值观,这个数据是让人十分遗憾的,在那么多学生的心目中,教材对他们的信仰与价值观是放任不管的,那么在平时教学中,要在课堂上引起学生的共鸣自然会有一定的难度。
  最后,大部分学生认为教材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爱国精神,也未信奉一成不变的、傲慢无礼的形象。但是,一些令人不舒服的社会现实,例如失业、贫困、家庭破裂和种族歧视等,教材鲜有涉猎。
  四、建议和总结
  毋庸置疑,文化意识在NSEFC必修一至五的编写中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关注。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但体会到了本族文化和目的语文化的异同,对世界性的文化也形成了一定的认识。但是,目的语文化过多重视狭义文化,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起主导作用的广义文化内容却相对忽视。另外,对于本族文化的选材,信息相对落后,文字趣味性低,无法展现英语语言的魅力。如M1U4的reading passage是40多年以前的唐山大地震,M4U1的using language选择了林巧稚,她的故事对90年代后期出生的高中生而言显得相对遥远,无法在他们心中产生共鸣,更深层次的情感教育就难以展开。
  最后,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实际做到适当取舍,合理利用教材。同时,可以适当补充一些适合学生的阅读文本,不仅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更重要的是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了解更多的英美国家的及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的风俗习惯等,培养世界意识,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Chastain, K.Developing Second-language Skills: Theory to Practice.Boston: University of Virginia Press,1976.
  [2]Grant.N.1987.Making the Most of Your Textbook.Longman:London.
  [3]McDonough,J.
其他文献
摘 要: 教材是实现教学大纲的基础,是教师编写教案和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據,同时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来源。安康学院大学英语教学采用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郑树堂任总主编的《新视野大学英语》作为教材,该教材从听、说、读、写、译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是我国英语教材发展的标志。本文探讨了大学英语教材编写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改善措施。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材 新视野大学应 教材编写 
摘 要: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增强数学教学效果已经成为目前每一位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改革教育背景下,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与形式,使课堂教学过程充满生机与活力,进而保证数学教学质量就成为数学教师的主要追求。本文主要针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结合作者自身教学实践,提出几点有效教学策略,以期在本质上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能力。  关键词: 新课标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实质  新课程改革与素质
摘 要: 中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对四种语言技能提出详细的描述,总结归纳“读”和“写”的要求,“读”是指认读、阅读、诵读;“写”是指能在四线格中正确写出字母、单词、句子及正确使用英语的标点符号,能写出相关主题的小篇章。在英语教学中,读和写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延伸。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一些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 小学英语 读写结合 教学策略  英语新课程标准的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效率低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探讨,并结合“导学评练,学教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策略分析。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导学评练 学教结合  语文是所有知识的基本,也是其他学科的敲门砖,是一门对基础能力进行培养的学科,对其他任何方面的学习都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所以,语文的学习极为重要,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就成了
摘 要: 我国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音乐这门综合性的艺术学科。小学是学习音乐学科的重要阶段,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需要不断开发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有效提高学生识谱学习的自主性。本文着重分析如何提高小学生识谱学习的自主性。  关键词: 识谱 自主性 小学音乐  在传统音乐课堂教学中,简单的机械式训练课堂气氛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音乐教师
摘 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以多模态、多符号的特点吸引学生利用其进行英语学习。本文针对使用智能手机进行英语学习的高频人群——英语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展开问卷调查,并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解释高校英语专业两类学生在利用智能手机学习英语中的不同,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都产生一定的启发性。  关键词: 英语专业本科生 研究生 智能手机 英语学习 对比  一、问题与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
新课程的改革“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素质教育倡导“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这就要求教师热爱每一个学生,不能让掌声和赞扬只成为优等生的“专利”,不能忽视后进生——这个更需要得到关爱的群体。  后进生由于在智力、学业、思想纪律等方面的培养和获得过程中有一定的困难或障碍,构成一个特殊的群体,被教师往往视为“另类”而遭受“特殊”的待遇,比如愤怒的语言指责、武断的否定、变相的体罚等,这些都会使后进生的心灵受到
学生是未来国家和社会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习的主人,教师不但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故在教学中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上好“思维的体操课——数学”尤为重要.  那么如何利用数学课这个主阵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笔者将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一、注重培养兴趣,促进积极思维  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从问题、惊讶开始.”“疑”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怀疑感”,它是对现有理论的探求,并加以评
在当代这个开放的社会里,天生害羞内向的个性已越来越难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节奏。这在英语学习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不开口就只能是“哑巴英语”。怎样开口练英语大有奥妙,衡量一个人的口语水平有四大要点:1.语音语调是否正确,口齿是否清楚;2.流利程度;3.语法是否正确,用词是否恰当,是否符合英语表达习惯;4.内容是否充实,逻辑是否清楚。俗话说“熟能生巧”,“熟练”是与人会话的前提,只有熟练,在会话时才能流利,
反比例函数是初中学生学习的某一类型函数,它的图像和一次函数明显不同,反比例函数是不连续函数,图像分别在两个象限,每个象限内均为曲线,给学生增加难度,也给教学增加难度.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对学生能力培养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有助于培养学生数形结合思想,所以教学中应加以充分重视,力争学生灵活变通使用所学知识.  反比例函数图像的应用,其中常见的就是函数图像面积问题.通过这一问题教学和学生练习,让学生感悟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