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兴趣

来源 :今日中国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9yky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城乡发展水平的差异,小学生音乐教育的发展呈现极不平衡的状态。特别是山区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理念陈旧、方法简单、手段单一,很难激发小学生兴趣和激情。使小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兴趣不浓,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不愿张嘴、不愿表演。还有,家长对孩子音乐素养的培养不够重视,小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基本上处在自然本能的原始状态。因此,一定要善于发现、培养和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兴趣,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强化小学生音乐素质的开发与培养。
  一、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音乐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那么,怎样的音乐能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呢?应该是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符合她们音乐天性和本能的、让她们感到快乐、舒适、乐于接受、能唤起她们主动兴趣的音乐。如果为了教学而教学,不管小学生喜不喜欢、也不管小学生有没有兴趣,一味固守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非但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很有可能事与愿违,造成小学生的厌学心里。
  作为一名合格的小学音乐教师,应当贴近小学生实际、研究小学生心里,善于调动小学生情绪、激发小学生兴趣,精心选择一些符合时代特点、节奏鲜明、现代媒体广泛流传、广大小学生耳熟能详、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乐曲作为音乐教材。并根据小学生的成长规律,依据不同年龄段小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兴趣,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甚至是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要积极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兴趣
  兴趣是一种意识活动,它的产生总是要以一定的物质活动为基础的。特别是小学时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很容易受客观事物的影响和新生事物所吸引,并通过语言、肢体和音乐来表现她们的心里感受,久而久之便成为小学生认识活动的重要形式,成为一种本能、主动、愉悦参与音乐活动的渴望。因此,作为一名小学音乐工作者,就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采取一定的手段、措施和方法来诱发、引导和培养小学生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一是充分应用教具和多媒体手段培养小学生兴趣。在小学生教学活动中,充分运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特点,在“新”和“异”上做文章,注重“新”、创造“异”,也就是善于“标新立异”。二是强化音乐熏陶,把音乐渗透到小学生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小学生虽小,但他们的模仿能力和接受能力很强,他们都有一种喜爱音乐的天性,我们要尽量让孩子多接触音乐,为小学生制造浓厚的音乐氛围、以及与小学生学习和活动相协调的音乐环境,使之受到广泛、充分的音乐熏陶。三是动静结合,把音乐教学和游戏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是培养小学生兴趣的最好方法。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如果整个活动让他们坐着不动,只是不停的教唱歌,很难集中孩子们的注意力,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根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小学生的音乐学习与游戏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的游戏、从而把他们从座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既动口、动脑,又动手、动脚、蹦蹦跳跳、生动活泼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和技能,在培养思维能力的同时也受到美的享受很熏陶。四是增强音乐活动内容的故事性,引导小学生的思维活动,增强她们对音乐的兴趣。由于小学生对故事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听讲故事的过程中就会不断的开动小脑瓜,想着接下来教师会说什么,故事里会发生什么事情,会很自然的把注意集中到教师的讲述中。因此,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根据活动内容,自编故事导入主题,使教学内容情节化,不断增强教学活动的情趣,为音乐活动作出了很好的铺垫。
  三、要不断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兴趣
  实践证明,一名合格的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要无比热爱幼教事业,对小学生充满爱心和耐心,把每一个孩子都当成自己的孩子一样,要让孩子产生亲近感、信任感和依赖感。并严格规范自己的一切言行举止,言传身教,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小学生、感染小学生,让孩子主动把教师作为自己崇拜、模仿的偶像。
  首先,教师要与小学生保持平等的关系,善于和孩子交朋友。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增强小学生的参与意识,加强和小学生的互动,充分让小学生了解自己,悦纳自己,亲近自己,给小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思维、想象和活动空间。使孩子们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自觉关注教师的一举一动,并通过教师的面部表情、语言提示、肢体引导等活动变化,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教师的语言,语调、语速、语音等都要掌握分寸、恰到好处。回答孩子提问时,教师要面带笑容,语调亲切;孩子发言时,教师要专心听取,耐心回答。并注意多用肢体语和小学生接触,让孩子产生亲切感,消除陌生和恐惧心里。用音乐来组织活动,用自身对音乐、舞蹈的深厚兴趣来感染带动小学生,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要善于赏识小学生,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丘吉尔曾经说过:“你要别人具有怎样的优点,你就要怎样的地去赞美他。实事求是而不是夸张的赞美,真诚的而不是虚伪的赞美,会使对方的行为更增加规范。”现代教育理念提倡“赏识教育”,其目的就是“激发与鼓励,承认差异、允许失败;发现缺点,指导纠正”。教师只有学会并善于赏识学生,才能更好地去研究、挖掘小学生潜在的能力。这样,不仅会使小学生对教师产生亲近感,而且小学生也乐意按照教师的要求来发展自己。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通过以上途径可以有效的提高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长此以往,就可以使每一位孩子真正从内心自发产生对音乐的学习欲望,最终达到提高小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
  (作者单位:416714湖南省永顺县灵溪镇连洞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能为学生正确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提供实验事实,他具有目的性、探索性、现实性和易感知性。演示实验、边讲边实验、学生实验和家庭实验等多种形式实验活动的相互结合,不但有助于化学知识的掌握,而且利用不同形式的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观察 理解 技能 创造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依靠人才素质的提高,而人才素质的提
期刊
语文课标从低年级开始强调写话训练,提倡学生不拘形式写出见闻和感受。作为习作的起步,我校市级课题“小鲤鱼跃龙门”小学生作文起始的探索,视小学生是一群活跃的“小鲤鱼”, 将“习作”视为他们的“龙门”,视为他们进步的阶梯,为了让这些“小鲤鱼”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充分激发学生想象,积极带领学生实践,积累写话材料,指导写话方法。激起学生的写话欲望。低年级作文教学应从写话开始,让他们
期刊
班级管理没有什么奥秘之处,它不过是由一个个细节组成。细节是深入浅出的学问,细节管理包含在管理的整个过程中,并且要从班主任自身做起。班主任讲求细节不一定能使班级管理成功,但成功的管理必定讲求细节。  一、言传身教,用细节教育学生  作为教师,如果在细节上影响学生,便能充任好教师。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期曾说过:“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榜样教育学生”。为了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康发展,教师必须致力于塑造自己的高尚人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在农村学校教学,我特别注意学困生的转化问题,对学困生的成因及其对应的教育策略进行了一定分析并得出几点认识与各位同仁切磋。  一、学困生的成因  1.逆反心理型  这种类型的学生往往
期刊
【Abstract】As known to all, interest is the best teacher in study. If we want to be a successful English teacher,we should consciously foster the studens’interest in English,encourage them to keep in a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因此,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加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实行开放型教学,通
期刊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习作教学是最难调动起学生兴趣的。是让教师头疼的事,更是让学生头疼的事。学生的作文空而大,写作文或是内容写得少,或是乱编,甚至还有些学生害怕写作,逃避写作。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不再把作文看成“包袱”,而是积极地、愉快地写作呢?下面结合我自身的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重积累,养兴趣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让他们写很长的一段话很困难。根据这种现状
期刊
当代的中学生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整天接触的是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和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他们希望政治课教师能真正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把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之间的冲突给予解答,希望通过政治课学习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政治课的课堂教学改革,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学生的需求,把提高创新能力的教学目的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这样,政治课教学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
期刊
一、课题的解说  自古以来,都把“认字”和“阅读”当作两回事。因此,有“先识字、后阅读”“先阅读、后识字”“边识字、边阅读”等说法、做法。这里的“认读”特指:“识字”与“阅读”的“和谐统一”,相互渗透。这是语文的启蒙教育。  从识字角度说:它是一种特殊的识字,它是在儿童一定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依赖幼儿自身的兴趣,掌握汉字固有的形象、有趣的特点,认识汉字。  从阅读角度说:它是一种特殊的阅读。它以生
期刊
【摘要】家长会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保持密切联系,协调一致的活动,是邀请学生家长参加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学生正处在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做到时刻关注他们,希望家长和教师常联系、沟通,来校交流情况、指导工作,精诚合作、共育新人。  【关键词】尊重 沟通  家长会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保持密切联系,协调一致,邀请学生家长参加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形式。召开家长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