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甲基茯苓多糖对类淋巴细胞的干扰素促诱生效应及其动力学研究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ackboy1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不同浓度(1.25~100µg/ml)的羧甲基茯苓多糖(CMP)对类淋巴细胞的干扰素促诱生,其效价比常规诱生组高10~20倍;CMP的促诱生最适浓度为25~50µg/ml,可见该药物是较为理想的干扰素促诱生剂。用50μg/ml浓度的CMP对本室自建的S801白血病细胞系进行干扰素促诱生动力学试验,结果表明CMP加启动的促诱生动态曲线和常规诱生及启动诱生干扰素的动态曲线均在4~20小时内渐升,20~24小时达高峰,后渐降,但在各相应时期的促诱生干扰素的效价均明显高于常规诱生及启动诱生。

其他文献
小鼠经胃接种空肠弯曲菌CJ-S131,在感染后不同时间处死。按不同肠段,用CFU法得到了各肠段的粘附指数(AI)曲线,结果提示CJ-S131有粘附于小鼠肠粘膜、在其内定居的能力,并经扫描电镜观察证实。哺乳组各肠段和断乳组有相似的AI曲线和AI梯度(结肠>回肠>空肠)。AI在感染后24小时最高。哺乳组AI高于断乳组。在回肠,AI受感染时间和哺乳两因素的交互影响。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部位、时间、哺乳三因
本文探讨了小鼠脑皮质部份切除后的免疫应答能力变化。左侧脑皮质部份切除后,脾细胞的ConA反应性,NK细胞毒及IL-2产生能力均明显受抑;反之右侧皮质部份切除有明显的免疫促进作用,同时伴有脑内5-羟色胺浓度的升高。进一步试验表明ConA诱导的星形细胞上清具有促进T细胞分裂原反应效应;淋巴因子亦可促进星形细胞的DNA合成。简单讨论了上述发现的意义。
应用白细胞间介素2(IL2)依赖T细胞株(CTLL),测定了77例人类扁桃腺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中产生IL2的活性。在适宜培养条件下,75/77例扁桃腺的细胞均分泌高水平的IL2,其平均活性为43.3±14.4U/ml。IL2的活性虽随扁桃腺来源的患者年龄的提高(3~47岁)而有所提高,但此提高无统计学的差异。2例扁桃腺细胞培养物产生低水平IL2(0.3~0.4U/ml),但均产生显著水平的增殖抑制
期刊
用C1q酶联免疫测定法及交叉免疫电泳法分别测定了53例肺癌、肺结核、肺炎及其它肿瘤患者的CIC和补体C3、C4及其活化片段C3d、C4d,发现肺癌(25例)及肺结核(8例)患者CIC明显升高,与正常人(55例)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按组织学分类比较,肺腺癌(16例)CIC与正常人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肺鳞癌CIC值虽有升高,但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肺癌组CIC
中性白细胞在吞噬和杀菌过程中能发出化学光(Chemiluminescence,CL),这一现象已被用于研究体液-吞噬细胞功能的许多方面。本文介绍一种以微量全血作为中性白细胞的来源,使用液体闪烁记数器测定CL的新方法,其特点是:(1)用血量极少(10µl)。(2)无须进行白细胞分离,全血更接近于体内环境。(3)使用了较高浓度的鲁米诺溶液,简化了样品测定的操作过程。(4)采用了双层瓶恒温系统,即使液闪
期刊
期刊
对我国北方100名汉族人HLA-DR,DQ位点抗原进行分型,除DRw10、DRw14未检出外,均有分布。DR抗原以DR2、DR4、DRw9较高,DR7、DRw6较低。DR5、DRw6中以DRw11、DRw12亚型较为多见。DRw52、DRw53的抗原频率分别为0.27和0.47。DQ位点,DQw1、DQw3的抗原频率分别为0.53和0.67,未做DQw2分型,而其基因空白为0.48。本文还进行了连
采用自制生物素-亲和素系统(BAS)试剂进行ABC ELISA试验,检测了杂交瘤细胞分泌的抗AFP McAb,并与常规ELISA及被动血凝法(PHA)的检测灵敏度作比较。结果表明,1∶6400稀释的杂交瘤培养上清液,1∶256000稀释的负瘤小鼠血清和腹水,用ABC ELISA均见阳性,比常规ELISA灵敏2~4倍,比PHA法灵敏6~20倍。而其非特异性反应明显降低。因此,ABC ELISA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