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人类知识及其精神产品的结晶。学材是人与知识对话的纽带,是一种生成性的教材。我们把学生的学习基础、生活经验和数学教材的重组与创生及开放的问题设计等来建设具有“创生视野”的新学材,使学生成长为自主的“对话者”。下面,让我们以一种探究与审慎的心态走进“万以内数的读法”这一课。
一、教学过程
师:请大家读出下列各数:79、83、50、66、100、34。(生先自由读,后齐读)我们学过的百以内的数应该怎么读呢?
生:高位起,往下读;看数字,想数位;末尾0,都不读。
师:老师昨天请小朋友回家搜集了一些有关万以内数的信息,请大家来汇报一下。
生1:我家去年用水452吨,是妈妈告诉我的。
生2:太阳表面的温度大约是6000度,我是从《少儿百科全书》上看到的。
生3:昨天我家的电表度数是3002,是我自己看的。
……
(电脑逐一记录,并且隐去文字,剩下十个数字:452、6000、3002、6453、980、1050、101、8002、9070、1864)
师(电脑显示各数的数位) :你们自己轻轻地读一读。
师:你在试读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不太会读的?
生4:第四个数我读得不太熟练。
师:那怎么让自己读得既对又快呢?请小朋友把桌上的数字卡片分一分,再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就能读得既对又快。(同桌两人边分、边读、边议)
师:请小朋友汇报刚才分的方法。
生5:我们把这些数分成了四类,即中间有0的、末尾有0的、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一个0也没有的。(电脑演示分的结果)
生6:我觉得6000应该放在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这一类。
生7: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数,象9070它的十位上有数,而6000的十位上没有数,所以放到末尾有0的这一类。
生8:我们是把末尾是0的分一类,末尾是2的分一类,其余的分一类。
生9:我们是分两类,一类是三位数,一类是四位数,这样就不会把四位数读成几百多,三位数读成几千多。
师 (小结) :小朋友看这些数时,有的特别注意到了数位,于是分成三位数和四位数,方便我们把数位读对;有的特别注意到了0的位置,分成中间有0的、末尾有0的、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一个0也没有的,方便我们把数中的零读对。我们既要看清楚数位,又要特别注意0的位置,这样才能读得既对又快。
师:请同桌的女生给男生“打电话”,男生要注意听。
生10:我的同桌把6000读成六百,3002读成三百零二。
生11:我发现302读成三百零二,3002读成三千零二,中间不管有两个零还是一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读出下列各数: 6080、5000、3060、2004、1234、576、4300、706。(请学生自己先读,再让个别学生读)
师:请大家交流昨天收集的数字信息。(四人小组交流)交流过程中有没有疑问?
生12:我们组的同学收集了一条信息“今年是2001年”,我读成二零零一年,其他同学说应读成两千零一年,不知道那一种读得对?
师:读年份时两种读法应该都是对的。
生13:我们组的同学收集了一条信息“我爸爸单位的车牌是苏D—3999”,这个数应该怎么读?
生14:我觉得可以读成三九九九,因为它只表示序号。
……
师:请你思考4、5、0、0这四个数字共可组成几个四位数?(生通过讨论得出4050、5040、4005、5004、5400、4500这六个数)
师:请你给今天学习的内容取个名字。
生:学习万以内数的读法。(全课结束)
二、教学反思
1.以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蓄积对话的“情绪场”
学习“万以内数的读法”时,我首先了解了学生的知识背景,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百以内数的读法”,已经知道读数的基本方法,即高位起,往下读;看数字,想数位;末尾0,都不读。其次,我借助谈话、调查等手段了解了学生的生活背景,知道学生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读法”之前,已经会读了一些生活中的万以内的数。学生生活在数字的世界中,耳濡目染,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大量的万以内的数,所以学生的实际水平比理论上分析的知识水平要高得多。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把小学数学间接的知识与小学生直接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数学的现象、经验进行总结和升华,感受从社会生活背景中抽象出的数学,促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体会到数学学习的真实意义。
2.以数学教材的重组和创生——打造对话的“高峰会”
我在组织教学内容时,有意识拓宽学生的视野,让教学内容“走近”学生,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把生活中的素材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学生学习材料的收集有多个渠道,如因特网、电视、新闻、杂志、参考书等,这样课堂教学内容就会远远超出原有的教学内容。如我在设计“万以内数的读法”一课时,让学生去搜集生活中“万以内的数”,学生从网上、书上查到有关万以内数的课外知识,并且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标价、计量用到的万以内的数,然后我挑选了十条内容广泛且具有代表性的信息,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我觉得这样的材料是现实的、有趣的,且富有挑战性的,学生乐意学。当然,搜集资料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资料本身,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过程中调用了认知基础,从而将会促使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知识,顺利地达到目标。把数学教材的重组和创生作为“学材”,师生、生生围绕这样的“学材”进行讨论和思维碰撞,从而打造了生生、师生对话的“高峰会”。
3.以开放的问题设计——构筑对话的“快车道”
(1)课始从学生提供的十条信息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可以把这些数如何进行分类,使自己读得又对又快?(2)在结束新授后,我设计的问题是:你还有哪些信息要与别人交流?(3)学到这里,你有问题要问吗?(4)用5、4、0、0这四个数字,可以组成怎样的四位数?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利用这四个富有挑战性、包容性和针对性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对话能力,一方面在解决问题时要求学生要“想得多”“想得快”;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时要求学生不重复、不遗漏,有规律地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全部结果,使学生的思维能够有序化和条理化。开放的问题设计能有效地导向动态生成,使学生在课堂对话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了数的组成和读的方法。
具有“创生视野”的新学材的建设,激活了教育中的各个要素,教师、学生、知识都不再是一个个独立、封闭的个体,他们在开放而又宽松的情境中进行着对话、沟通和交往,使对话成为教育教学的主旋律,从而共同构成了开放的、充满生机的对话式教学情境。
(责编蓝天)
一、教学过程
师:请大家读出下列各数:79、83、50、66、100、34。(生先自由读,后齐读)我们学过的百以内的数应该怎么读呢?
生:高位起,往下读;看数字,想数位;末尾0,都不读。
师:老师昨天请小朋友回家搜集了一些有关万以内数的信息,请大家来汇报一下。
生1:我家去年用水452吨,是妈妈告诉我的。
生2:太阳表面的温度大约是6000度,我是从《少儿百科全书》上看到的。
生3:昨天我家的电表度数是3002,是我自己看的。
……
(电脑逐一记录,并且隐去文字,剩下十个数字:452、6000、3002、6453、980、1050、101、8002、9070、1864)
师(电脑显示各数的数位) :你们自己轻轻地读一读。
师:你在试读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不太会读的?
生4:第四个数我读得不太熟练。
师:那怎么让自己读得既对又快呢?请小朋友把桌上的数字卡片分一分,再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分就能读得既对又快。(同桌两人边分、边读、边议)
师:请小朋友汇报刚才分的方法。
生5:我们把这些数分成了四类,即中间有0的、末尾有0的、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一个0也没有的。(电脑演示分的结果)
生6:我觉得6000应该放在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这一类。
生7: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数,象9070它的十位上有数,而6000的十位上没有数,所以放到末尾有0的这一类。
生8:我们是把末尾是0的分一类,末尾是2的分一类,其余的分一类。
生9:我们是分两类,一类是三位数,一类是四位数,这样就不会把四位数读成几百多,三位数读成几千多。
师 (小结) :小朋友看这些数时,有的特别注意到了数位,于是分成三位数和四位数,方便我们把数位读对;有的特别注意到了0的位置,分成中间有0的、末尾有0的、中间和末尾都有0的、一个0也没有的,方便我们把数中的零读对。我们既要看清楚数位,又要特别注意0的位置,这样才能读得既对又快。
师:请同桌的女生给男生“打电话”,男生要注意听。
生10:我的同桌把6000读成六百,3002读成三百零二。
生11:我发现302读成三百零二,3002读成三千零二,中间不管有两个零还是一个零,都只读一个零。
读出下列各数: 6080、5000、3060、2004、1234、576、4300、706。(请学生自己先读,再让个别学生读)
师:请大家交流昨天收集的数字信息。(四人小组交流)交流过程中有没有疑问?
生12:我们组的同学收集了一条信息“今年是2001年”,我读成二零零一年,其他同学说应读成两千零一年,不知道那一种读得对?
师:读年份时两种读法应该都是对的。
生13:我们组的同学收集了一条信息“我爸爸单位的车牌是苏D—3999”,这个数应该怎么读?
生14:我觉得可以读成三九九九,因为它只表示序号。
……
师:请你思考4、5、0、0这四个数字共可组成几个四位数?(生通过讨论得出4050、5040、4005、5004、5400、4500这六个数)
师:请你给今天学习的内容取个名字。
生:学习万以内数的读法。(全课结束)
二、教学反思
1.以学生的学习基础和生活经验——蓄积对话的“情绪场”
学习“万以内数的读法”时,我首先了解了学生的知识背景,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百以内数的读法”,已经知道读数的基本方法,即高位起,往下读;看数字,想数位;末尾0,都不读。其次,我借助谈话、调查等手段了解了学生的生活背景,知道学生在学习“万以内数的读法”之前,已经会读了一些生活中的万以内的数。学生生活在数字的世界中,耳濡目染,在生活中已经接触了大量的万以内的数,所以学生的实际水平比理论上分析的知识水平要高得多。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把小学数学间接的知识与小学生直接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数学的现象、经验进行总结和升华,感受从社会生活背景中抽象出的数学,促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体会到数学学习的真实意义。
2.以数学教材的重组和创生——打造对话的“高峰会”
我在组织教学内容时,有意识拓宽学生的视野,让教学内容“走近”学生,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把生活中的素材作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学生学习材料的收集有多个渠道,如因特网、电视、新闻、杂志、参考书等,这样课堂教学内容就会远远超出原有的教学内容。如我在设计“万以内数的读法”一课时,让学生去搜集生活中“万以内的数”,学生从网上、书上查到有关万以内数的课外知识,并且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标价、计量用到的万以内的数,然后我挑选了十条内容广泛且具有代表性的信息,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我觉得这样的材料是现实的、有趣的,且富有挑战性的,学生乐意学。当然,搜集资料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资料本身,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过程中调用了认知基础,从而将会促使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知识,顺利地达到目标。把数学教材的重组和创生作为“学材”,师生、生生围绕这样的“学材”进行讨论和思维碰撞,从而打造了生生、师生对话的“高峰会”。
3.以开放的问题设计——构筑对话的“快车道”
(1)课始从学生提供的十条信息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可以把这些数如何进行分类,使自己读得又对又快?(2)在结束新授后,我设计的问题是:你还有哪些信息要与别人交流?(3)学到这里,你有问题要问吗?(4)用5、4、0、0这四个数字,可以组成怎样的四位数?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利用这四个富有挑战性、包容性和针对性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对话能力,一方面在解决问题时要求学生要“想得多”“想得快”;另一方面,在解决问题时要求学生不重复、不遗漏,有规律地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全部结果,使学生的思维能够有序化和条理化。开放的问题设计能有效地导向动态生成,使学生在课堂对话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了数的组成和读的方法。
具有“创生视野”的新学材的建设,激活了教育中的各个要素,教师、学生、知识都不再是一个个独立、封闭的个体,他们在开放而又宽松的情境中进行着对话、沟通和交往,使对话成为教育教学的主旋律,从而共同构成了开放的、充满生机的对话式教学情境。
(责编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