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人这样读书

来源 :新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zha2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笔者梳理共产党人读书的案例,一方面,重读中共党史,深化“四史”的专题学习;另一方面,彰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希望对全民阅读推广提供镜鉴。
  徐特立:“我的读书方法总是以‘定量’‘有恒’为主”
  曾任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的著名教育家徐特立(1877—1968),少时刻苦自学,博览群书,手不释卷,以“定量”“有恒”为原则,坚持“不动笔墨不看书”的方法,以达学以致用的目的。
  他学《说文解字》时,把540个部首分作一年来读,每天只读两个字。他教学生学这些部首时,只要求他们每天记一字,两年学完。1919年,时年42岁的他赴法国勤工俭学,做一个“拄拐棍的留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做工,以惊人的毅力较快地攻克了语言关。
  董必武:二十几天内把《纲鉴易知录》全部读完了
  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董必武(1886—1975),幼年家贫多为借书读,因为深知“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而总是如期还书。
  董必武小时候家里穷,除了他父亲和叔叔这两位私塾先生用的书外,就没有其他的书了。要看书,只好借人家的。借给他书的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孩子,也是他的同窗,每次只借一本书,每本还限定只借一晚。董氏白天要上学,只有晚上才可以读这些书。因为家里穷,看书也点不起灯,如果要夜读,就只能和纺线的母亲共用一盏煤油灯,因为“母亲的纺织是为家计生存”而劳作。就是这样借书来读,到十岁左右的时候,他已读过《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水浒》《七侠五义》《尔雅》《左传》等许多书籍。
  有一次,他想办法借到一部《纲鉴易知录》,书主限定一月归还。他在二十几天内把近200万字文言文的《纲鉴易知录》全部读完了,还做了简要的读史札记。
  瞿秋白:严格按照制订的计划读书和自修
  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瞿秋白(1899—1935)牺牲时年仅36岁,从1920年底以记者身份赴苏采访算起,他为革命工作的时间,也不过是15年。可是在这不长的时间里,他却留下了大量的著述。这些除了个人天资聪颖、修养深厚外,不得不说得益于他幼年形成的“克期读”习惯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在小学堂读书时,瞿秋白就非常用功,每次考试成绩总是优等。由于成绩出众,11岁那年,小学还未毕业就考进了常州府中学堂(今常州高级中学)。除努力学好学校规定的功课外,他平时常常将文史哲的书籍带在身边、随时阅读,并在书眉上写满自己的思考。他十分关心国事,经常阅读报刊、新书,还常在学堂附近的“红梅阁”与同学张太雷等畅谈古今、议论时政。
  在中学读书只剩半年就毕业时,瞿秋白却因为贫困不得不辍学、谋生。他深知愚昧者面前只是一片漆黑,只有知识才能带来社会文明和人生光明的前途。他不甘心于知识的贫乏,于是毅然去寻求通向知识王国之路。先后辗转武昌学习英文,后于1917年夏到北京进入公费学校——俄文专修馆。他的学习是严格按照计划进行的,除了按时学习俄国语言和文学外,还订了自修计划,学习英文、法文、文学、哲学等。为了完成每天的读书计划,他一天学习11小时以上,常常深夜不眠。他治学态度严谨,喜欢深入钻研问题。他所读《汉书·艺文志》《盐铁论》等书,都用朱笔小楷注满眉批,详加考证和评述,从不愿浅尝辄止。即使衣不蔽体、苦熬严冬,他的读书和自修计划也没有中断,这样他很快学会了俄文,并粗通法文、英文,了解了各种社会思想,接触了马克思主义。
  即使旅苏的两年里,因病重多次住院治疗的瞿秋白,照常很乐观地努力学习、按时工作。总是计划着要看什么,写什么著作,真是“一秒钟也不能停息”。当时他说:“我一天不读,一天不‘想’,就心里不舒泰。”
  李一氓:《资本论》每天看十多页,排日程看书
  曾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常务副部长的李一氓(1903—1990)终身酷爱读书,博学多才,发表论文、著述共140多篇,出版《一氓题跋》等专著十多本。近80岁高龄时,他主持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工作,为我国古籍的抢救保存、分类整理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一生或戎马倥偬,或公务繁忙,却依然书香相伴左右。1941年夏,李氏从皖南事变中突围出来,辗转到江苏盐城,无事可干,他就专心读书。先是看《三国演义》,后来他见同事有一部由郭大力、王亚南翻译的《资本论》第一卷,便借来读。他自己排了个日程,《资本论》第一卷有八百多页,每天看十多页,争取两个月看完。
  他阅读的收获并未止于纸上,随后又指导着工作实践:组织上分配他去淮海区党委任副书记后,他就遇到如何开展减租减息斗争,使地主、佃农双方利益兼顾的问题。他原本不懂经济,但这时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帮了他大忙。经过调查,李一氓弄清了地主与佃户的剥削程度,妥善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陈云:规定自己“每个星期读三四十页”书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1905—1995)曾规定自己每个星期至少读三四十页书,并且每字每句都必须读懂。正是日积月累的勤奋研读,使陈云能够敏锐地从经济与政治的角度纵观历史、认识世界。这为他坚持实事求是和创造性探索提供了深厚的理论、知识基础和开阔的视野。
  他曾说:“像我们这样没有什么底子,各种知识都很缺乏的人,要老老实实做小学生。……可以每个星期读三四十页,每字每句都要读懂,不懂的就要认真请教。”
  陈云还将自己的读书方法推己及人,并且通过读书小组加以创新。延安时期,他在中央组织部工作时,成立读书小组,组织干部学习哲学有一个很好的风气:“那时规定每周要看几十页书,每星期六用半天时间进行讨论。”小组除认真学习毛泽东哲学著作外,还选了《資本论》《列宁选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等。为了扩大知识面,读懂弄通会用哲学,同志们还阅读了一些参考书,如我国早期革命家李达写的《新社会学大纲》,日本哲学家河上肇的著作等。此外,陈云还经常带领大家学习其他方面的政治书籍、中央有关文件和指示、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社会科学知识等。   华罗庚:十天自学啃完了一本微积分教科书
  华罗庚(1910—1985)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一生共上过九年学,只有一张初中毕业文凭,完全依靠刻苦自学才踏上成功之路。
  初二时,他的数学天赋被独具慧眼的王维克发现,渐渐地把全部精力投入研究数学,王维克老师也尽心尽责地培养和教育着华罗庚。课堂上所講的内容已远远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了,他从王老师那里借来一些书,课余时间向更深奥的数学领域进军。有一次,王维克借给他一本美国人写的微积分教科书,不料,华罗庚借了十天就送还了。老师开始怀疑他是否认真地阅读了,就提几个问题考考他。没想到,华罗庚竟对答如流,甚至把书中的误印之处也指出来了。
  1925年夏季,华罗庚以优异的成绩初中毕业,但家境贫寒的残酷现实打破了他的梦。华罗庚开始了艰辛的自学生涯,凭着百折不挠的求学精神,战胜了少书、缺师、贫穷等一系列问题,摸索着前进,形成了自学的一套方法。华罗庚用了五年多时间自学完了高中和大学初年级的数学课程,为他研究数学理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32年秋,华罗庚在清华大学数学系当一个小小的管理员。华罗庚如鱼得水,每天废寝忘食遨游在图书馆浩如烟海的藏书里,甚至还学会了熄灯后在黑暗中也能读书的本领。每天晚上睡眠前,他拿出要读的书,记清了题目,熄灯铃后,就躺在床上心算这个题目,演算完了记住答案。第二天对照书本,验算正误与否。凭着这一本领,他人往往要十天半月才能读完、弄懂的数学书,他只用一两夜时间,就读完弄懂了。半年后,华罗庚被破格聘为助教,登上清华讲坛,讲授微积分。这期间,他除了上课外,每天至少读八个小时以上的书。用一年半的时间,他就攻下了数学系的全部课程,还自学了英文、法文和德文,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田家英:自创“读白蹲”读书法博览群书
  曾担任毛泽东秘书长达十八年的田家英(1922—1966),幼年时期因无钱买书而自谑为“读白蹲”。田家英从小爱读书。虽然三岁失怙、十三岁失恃而被迫辍学,但是他不屈从命运的安排,上进心反而更强烈了。他在自己的蚊帐上,挂了一副对联“走遍天下路,读尽世上书”,立志刻苦自学。白天,他把药铺当书房,柜台作书案,利用生意闲暇读书;晚上,则躲在房中专心读书。
  成本的书价钱贵,买不起,他就买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的几文钱一份的《活页文选》。一有空闲,便去逛书摊,他是住家附近成都西玉龙街和祠堂街两家书店的常客。他逛书摊,并不买书,而是读书。他看到自己喜爱的书,就蹲在书摊边看起来,时间久了,被老板发现,将他撵走,他离开转一圈又回来,拿起书接着看,老板撵过几次,他转了几圈,就这样把一本书读完了。这是田家英在困境中被逼出来的读书法,自己取名叫“读白蹲”。
  杨业功:每天读书2小时,双休日读书4小时
  人民解放军原第二炮兵某基地司令员杨业功(1945—2004),他一生枕典席文,把读书学习视为一种工作责任,当作一种精神追求,自觉把读书作为第一需要,长期坚持每天至少读书2个小时,双休日至少读书4个小时。
  纪念馆里,陈列着杨业功生前的一笔“时间账”:每天挤出4小时用来学习,节假日抽出一半时间来读书,一年用于学习的时间2000小时左右,共计83天。
  2002年,57岁的杨业功报考了军事科学院在职研究生,不管工作多忙多累,学习任务一项不落,就算后两年重病在身,他仍以惊人的毅力修完全部课程,躺在病床上完成了《建立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应把握的问题》这篇用生命书写的毕业论文。
  作者系上海商学院教授、文法学院院长
其他文献
经典文学是指在历史潮流中仍旧熠熠生辉、价值不菲的文学精品,无论在何种时期都极具阅读和寻味价值。经典文学中“经典”的评判标准,是看其文学价值以及其能否经得起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过程,只有经过历史淘汰选择出来的文学作品才最具价值,也最有经典性。但是当前社会在经典阅读活动开展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暴露出当代大众对经典文学阅读重视程度不深、阅读氛围不够浓厚、阅读深度和广度较浅等问题,使得经典阅读活动一
期刊
1934年10月10日,由中革军委、红军总部、党政群机关组成的中央第一、第二野战纵队分别从瑞金的梅坑、云石山、九堡等地出发向于都集结。中央红军五个军团及中央、军委机关和直属部队共计8.6万余人,开始了漫漫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深厚的革命情缘在这片红色沃土根植,生生不息。  初秋,天已微凉,远望山峦,時常有层层雾霭绕着半山腰。乡间屋檐下堆放着成捆成捆的干稻草,金黄金黄的,传递收获的喜悦。一位须发苍苍的
期刊
长征是人类战胜艰难困苦的英雄史诗,是战争史上的巍峨丰碑,是大千世界万千故事中的驚险传奇。这些往事,注定要在文字与镜头里永恒,在记忆与讲述中永生。长征胜利后的80多年间,有关长征的篇章读物层出不穷,蔚然大观,在中国文化与出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些成千上万的作品,一部分刊登在报纸、期刊和有关文献中,更多的是散落在传播速度快、容量几乎不受限的现代传媒平台中;还有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单独成书,出版发行。前一部
期刊
我国有1700万视障人群,在全民阅读的时代,视障群体的阅读是实现全民参与阅读的难点,但同时也是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肢体残疾或聋哑人士,盲人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会更加困难。而“知识改变命运”,在盲人群体身上,有着突出意义,获取知识,对于健全人来说意义非凡,对于盲人群体来说,可谓之“更”。  数字阅读是盲人获取信息的必然趋势  我们健全人接收信息的方式80%以上来源于视觉,而盲人受自身生理、心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阅读。军队院校承担着官兵的教育培训任务,是我军重要组成部分。军队院校图书馆独立于我国三大类型图书馆之外,虽然是图书馆群体中既特殊又小众的一类,但肩负着提高全军指战员文化素养和战斗力的义务与责任。由于军队院校特殊的管理方式,军人职业的特殊要求,军队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策划和开展与三大类型图书馆有明显区别,军队院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值得深入思考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提升,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了国民精神文明的建设,同时也让人们意识到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公共图书馆肩负着传播文化知识的重任,对于文化事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未成年人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公共图书馆开展未成年人的阅读服务,是关爱未成年人发展的重要表现,“少年强则国强”,因此加强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服务创新势在必行,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未成年人的思想文
期刊
长征,从武夷山西麓出发,经五岭山、乌蒙山、大雪山、眠山、六盘山,胜利到达秦岭北麓,历经万水千山。其艰苦卓绝的程度、人定胜天的传奇、精神至上的境界,甚至包括长征路上的神奇风光,无不吸引着中外人士、社会各界的心驰神往。  武夷山是闽赣两省的界山,也是长征的源流。武夷山东侧向东南是福建的汀江,西侧向西北是江西的赣江。赣江,发端于赣州。东支流为贡江,南支流为章江,在赣州城合二为一成为赣江。贡江的源头就是瑞
期刊
父辈走过的征程,是心中永远的向往;父辈讲过的故事,是脑海中永远的珍藏。习近平总书记的长征脚步,从未停歇。长征的出发、转折、会师标志性纪念地,于都、遵义、将台堡、延安及高台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饱含深情地指出:“一个不记得来路的民族,是没有出路的民族。”“长征永远在路上。”  和平年代的今天,长征亲历者的后代,他们或组团,或结伴,或独行;或乘车,或骑行,或徒步。重走那条曾经血染前辈的长征路,追忆不
期刊
1934—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三个方面军进行的大约共有六万八千里的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在长征路上,红军指战员留下了许多诗词歌曲,抒发豪情壮志,表达了勇敢坚强的战斗精神,至今仍然教育影响后代,鼓舞人心。  我军在初创时期就很重视发挥革命斗争歌曲的作用。在《古田会议决议》(1929年12月)中规定:“各政治部负责征集并编制表现各种群众革命情绪斗争的歌谣,军政治部负督促及调查之责。”  第二
期刊
新媒体的出现和应用为读者群体获取信息的方式以及阅读习惯和方式都带来了一定的变化,从传统的线下借阅逐渐转换为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对手机、电脑等智能终端的依赖程度逐渐提升。面对读者群体的需求变化,高校图书馆应当要意识到新媒體环境的优势,并以读者需求转变为基础积极改进阅读推广方式与策略,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优势  读者群体更加广泛。新媒体的应用使得人们的阅读更加便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