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石家墓地“棺床”与“棺束”遗存初步认识

来源 :敦煌学辑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si200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丧礼是两周礼制核心内容之一,就丧礼中棺饰来论,内涵丰富,包括有荒帷、墙柳、齐、池、贝、鱼、褚、翣、棺束等,由此引出一整套别贵贱、序人伦的棺饰制度,多见于《仪礼》《礼记》《周礼》等史料典籍及后代前贤的注疏、考证之中,可以说硕果累累.不过现存“三礼”等典籍记载,一则与后世丧葬礼仪区别较大,二则所记录文字晦涩难懂,三则也渗入作者构拟成分,未必全是实录.由此所导致后世学者的注疏、考证之说层出不穷,但其研究手段受其历史局限,未能跳出文献的桎梏.近年来,随着考古技术手段的日益更新及认识水平的提高,依据出土材料对先秦相关丧葬礼仪问题的研究,为学界所重,尤其对葬具与葬礼程序以及墓葬主人等级关系等问题的关注度更高.宁县石家墓地考古发现的“棺床”“棺束”等棺饰个案,不仅数量多,而且形制多样,保存较好,为以往考古材料所未有.笔者认为,石家墓地发现的“棺床”与“棺束”,与南方楚墓材料不尽相同,反应了北方地区先秦时期墓葬棺饰特点.笔者将遗迹现象所见的仪程与先秦文献记载的有关丧葬礼仪程序内容相映证,发现与文献记载不完全相合,这一发现意义重大,对认识先秦时期的丧葬礼仪制度与传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其他文献
海内名山陇山纵贯陕甘宁三省区,它不仅是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而且也是一条重要的人文地理分界线和交汇线.特殊的区位和地域格局,赋予了其文明交融与多元文化交汇的优势条件.这块文化沃土孕育了肇启文明的始祖文化、奠定中华传统文化基础的周秦早期文化、多元的民族文化、多彩的宗教信仰和独具韵味的陇山文学意象等.这表明围绕陇山及周围的陇东、宁南、陇西和关西而形成的陇山文化圈,既是古代文化多彩繁盛之区,也是不同文明与文化的重要化合区.因此,关山无疑也就是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基因库和生长线.陇山文化圈的构建,既有深厚的历史
基于出土文献,从定植、架式、围墙设置、埋土防寒等方面考证了晋唐时期吐鲁番先民的葡萄栽培.研究发现,先民定植葡萄的时间不早于公历4月中旬,定植方式可能为扦插.结合出土文书及墓室壁画,推测先民应采用棚架栽培葡萄,但并不排除也使用活支柱的搭架方式;部分葡萄园周围设置有院墙,但功能主要是防盗或明确主权,未见其他功能.另外,文书中的“抽枝”可理解为“盘墩”,而非专业的果树修剪;葡萄秋季埋土防寒,以及春季出土的时间与当代较为接近.
法属印度支那殖民地政府于1898年委托法国碑铭学院在越南设立“印度支那考古学调查团”,后仿照碑铭学院于1846年创建“雅典法兰西学院”、于1875年创建“罗马法兰西学院”的先例,于1900年将“印度支那考古学调查团”改组为“远东法兰西学院”.伯希和于1899年参加“印度支那考古学调查团”,于1901年被任命为远东法兰西学院首任汉语文教授,是学院的创始人之一.伯希和任职远东法兰西学院期间,对方兴未艾的国际中亚考察运动产生了兴趣,于1904年参与组建由碑铭学院嘉尔业基金资助的法国中亚考察团,于1906-190
本文对莫高窟第31窟主室南、北两壁的金刚经变和报恩经变进行了研究,认为报恩经变出现于第31窟中不仅体现了报恩思想,而且表达了观佛的需求,金刚经变的绘制是对报恩经变的有力应对,以佛的法相代替其他诸像,进而达到无相的目的 .
魏晋南北朝时期,尼僧作为出家女性群体,并未因出家为尼就与世俗家庭完全断绝联系.她们通过为亲人写经造像祈福、参与世俗家庭事务、出家不离家的方式,与世俗家庭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这种现象是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文化相交融的结果,是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体现.
对比早期佛教文献的描述,鸠摩罗什历史形象在唐代出现“圣化”.文本中不仅新增“吞针”“纳镜于瓶”的神异传说,还将罗什纳入优填王旃檀瑞像流布中国的叙事.除此之外,罗什的形象与其他佛教传奇人物的形象共同组成佛教圣贤图像序列,它们被绘制于寺院、石窟,接受信徒的礼拜供奉.罗什历史形象在唐代经历“由凡入圣”的重塑并非偶然,而是当时佛教神圣化运动的结果.草堂寺罗什舍利塔就是信众出于追思圣贤的心理在狂热宗教氛围下再造的宗教圣物.
在佛教身体布施母题中,女性割乳布施是较为特别的一种,这一典故在印度古代文学、汉传佛教和克孜尔壁画中都有留存.在印度文学中,主要见于《天譬喻经》(Divyāvadāna)《本生矍》(Jātakamālā)和《譬喻劫波集》(Avadānakalpalatā),在汉传佛教中主要见于《前世三转经》《菩萨本行经》《银色女经》和《梵网经》注疏,与舍身饲鸟、舍身饲虎为系列故事.以上故事情节大体相似,细节相异.本文认为,《天譬喻经》可能是汉文佛经和克孜尔壁画主题的共同来源.
吐鲁番出土文献中有体量庞大、内容丰富的佛典写本,这是研究中古佛教史的珍贵资料,但是已经公布的佛教文献多属于高昌国及其以后时期,更早的高昌郡时期则相对较少,所以我们对高昌郡佛教的认识仍有诸多空白.新近出版的《旅顺博物馆藏新疆出土汉文文献》刊布了两万六千余件新资料,其中包含大量高昌郡时期佛典写本,这丰富了高昌郡佛教史的内涵.本文对其作了统计与分析,认为高昌郡已经三藏具足,并进而讨论4-5世纪时汉文佛典在西域的流传.这说明中原与西域一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文化交流频繁,中原文化对西域地区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粟特人是生活在中西交通要道上的一个重要民族,为中西贸易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粟特人向中国迁居经历了汉、魏晋南北朝、隋唐等多个朝代,历时一千多年,其足迹遍布今新疆、甘肃、宁夏、河南、江苏等不同区域,曾与汉、吐蕃、沙陀、突厥、回鹘等民族建立的政权紧密互动,与中国各民族的长期交融并成为了今维吾尔、裕固、汉等民族族源的一部分.粟特人融入中华民族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广阔性和全面性等特点,它虽然并未在我国形成某一单一民族,但在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发展与壮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四五”时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渡期.在过渡期构建推动二者衔接有序、有效的长效机制,有其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实践逻辑.在严格遵循延续性与创新性、常态性与兼顾性、规范性与灵活性、实践性与前瞻性有机统一的原则基础上,沿循“风险防控—主体责任—执行落实—动力接续—协调管理—反馈完善”的基本思路,建构衔接机制的集成方案,以期为过渡期实现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机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