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联合术后快速正畸矫治下颌前突畸形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b54223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联合术后快速正畸建(牙合)矫治下颌前突畸形方法的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2000年1月~2005年12月,应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联合术后快速正畸建(牙合)共矫治43例下颌前突畸形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过正畸治疗。结果:43例患者通过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后退下颌骨,联合术后快速正畸3~7个月,基本建立良好咬合关系,恢复正常咬合功能。随访6个月~3年,效果稳定。结论:下颌前突畸形采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联合术后快速正畸,不但能够显著地改善颌骨畸形,而且可以快速建立正常咬合关系。
  [关键词]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快速正畸;下颌前突畸形
  [中图分类号]R782.2 R7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7)05-0640-03
  
  下颌前突是一种常见的颌骨畸形,主要表现为下颌骨前突,牙齿反(牙合)、开(牙合)、偏(牙合)、牙齿不齐等,严重影响面部美观和口腔功能。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是正颌外科常用的下颌前突畸形矫正术式。手术通过后退下颌骨,使之与上颌骨建立新的位置关系,从而矫正下颌前突畸形。术后上下颌牙齿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咬合关系不稳定易造成畸形复发,需要正畸治疗来获得良好稳定的咬合关系,保证手术效果。自2000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将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与术后快速正畸治疗联合应用,对43例因严重下颌前突患者进行矫治,快速建立新的咬合关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患者的面型和牙台关系取得了最大程度的改善。


  
  1 临床资料
  
  本组43例,男18例,女25例,年龄17~29岁,平均22.5岁。均为骨性下颌前突,牙齿反覆(牙合),反覆盖0.2~1.5cm。12例伴有下颌偏斜,中线偏移0.1~0.5cm。由于经济条件和时间限制等多种原因,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过正畸治疗。
  
  2 治疗方法
  
  2.1 术前准备:所有患者术前常规检查,拍摄头颅正侧位x线片,制备咬合记存石膏模型。术前正颌外科与正畸科共同进行外科正畸的测量、分析,制定手术和术后正畸方案,预测和模拟手术。下颌后退程度主要依据x线头影测量上、下颌骨位置的关系确定,同时考虑术后形成的覆盖在正畸能够矫正的范围之内。完成模型外科后,正畸科根据手术设计在术前为患者粘贴固定矫治器。选用带钩的方丝托槽(杭州新亚生产),弓丝采用O.014~0.016英寸的Ni-Ti圆丝或澳丝。于术前1天粘贴固定矫治器。依患者牙齿的整齐稗度对托槽进行完全结扎或部分结扎。2例患者因个别牙齿条件太差,咬合过紧,术前无法粘贴托槽、带环等,只好在术后进行粘贴。根据模型外科的咬合关系用自凝塑料制作(牙合)板。
  
  2.2 正颌手术:常规鼻插管全身麻醉,采取口腔前庭沟切口完成经典的Obwegeser-Dal Pont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截骨术,依患者的畸形程度和类型后退下颌骨,伴偏颌者后退同时旋转下颌骨。安放定位(牙合)板,完成临时颌问结扎,以上颌骨为标准确定下颌骨新何置,采用小钛板钛钉坚强内固定下颌骨,缝合切口。术后应用止血药物3天,抗生素5天。
  
  2.3 术后正畸:于正颌术后第2天开始进行颌间牵引。术后患者均不同程度出现开,有的严重开牙合、偏(牙合),有的表现出上颌前移或下颌后退不足、前牙覆盖过小,或过度、前牙覆盖过大。根据出现的畸形情况,用3m橡皮圈进行弹性颌问牵引。覆盖适中的采用垂直牵引,覆盖过小的采用Angle Ⅲ类牵引,覆盖过大的采用Angle Ⅱ类牵引,偏牙合者接受斜行牵引。依咬合关系的改善情况随时调整牵引的方向及牵引力的大小。由于本组患者均未进行术前正畸,牙齿排列不齐,此时一并进行调整,并依据调整排齐的进度尽早更换较粗、硬度较大的弓丝。术后近期复诊采用较短周期,根据牙齿的移动方向和速度以及患者的感觉反应调整矫治力,一周2次至两周1次,逐渐加长调整间隔,直至四周1次。目的在于随时调整矫治器牵引力的大小和方向,防止牵引力量过大牙齿松动、过度伸长,或力量过小矫正过缓,或方向偏斜导致新的畸形。并指导患者清洁口腔,避免牙龈炎症、牙齿松动影响术后正畸。
  
  3 结果
  
  43例患者,全部采用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后退下颌骨,联合术后快速正畸3~7个月,均建立良好的上下颌骨关系,达到较好的牙齿覆(牙合)、覆盖关系,面型满意。术后软组织伤口均I期愈合,无感染及骨段坏死。随访6个月~3年,效果稳定,牙台关系良好,面型协调,无下颌前突复发现象。
  
  4 典型病例
  
  患者,男,25岁。系“下颌过度前突伴右偏14年”入院。专科检查:前牙反覆(牙合)2mm,反覆盖4mm。上前牙唇倾,下前牙舌倾。开口度正常,开口型“|”,面下1/3明显增长前突且右偏。诊断“下颌前突合并右偏畸形,发育性”。2003年5月行下颌矢状劈开术矫正下颌前突和偏颌畸形。术前一天上下前牙及双尖牙粘贴带钩方丝托槽。上下颌均选0.014英寸Ni-Ti圆丝入托槽结扎。术后出现前牙深覆盖,前后牙开(牙合),前牙开(牙合)约0.7cm。术后48h开始,选用3M公司的5/16英寸3.50z皮圈进行颌间垂直牵引。术后1周内因肿胀较重,挂牵引皮圈困难,只限于前牙牵引,且力量轻微。肿胀基本消退后,皮圈牵引范围包括所有粘结托槽牙齿。随开牙合程度减小逐步调整皮圈的大小,更换为直径稍小的1/4英寸的皮圈,保证牵引力量的持续。术后4周,开牙合消除,前牙覆盖基本正常,此时更换弓丝为0.016英寸澳丝,保持颌间牵引,并排齐牙列,调整牙齿的尖窝关系,术后4个月颌间牵引停止加力。术后7个月拆除矫治器,牙齿排齐,覆(牙合)、覆盖基本正常,上下颌牙齿咬合紧密,面型满意。
  
  5 讨论
  
  5.1 下颌前突:下颌前突是最常见的牙颌面畸形之一。在临床矫治的各类牙颌面畸形患者中约占35%。根据美国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需行外科正畸治疗的下颌前突,在12~17岁青少年中约占1%。在我国下颌前突患者的数量也很可观。下颌前突不仅给患者的咀嚼、语言等生理功能造成障碍,而且破坏了患者容貌的谐调和均衡,在社会生活、就业选择以及婚姻恋爱等方面给他们带来不利影响。下颌前突包括真性下颌前突和假性下颌前突(由于上颌发育不足所致,而非下颌骨性前突),本组患者均为真性下颌前突。
  
  5.2 下颌前突手术方法的选择:在下颌前突患者中,大多数是下颌升支和下颌体之间的角度异常所致,真正凶下颌体过长需做体部骨切除者仅占外科正畸病人的1.5%。故目前常用的手术方法是SSRO。SSR0是目前国际上矫正各类下颌骨畸形最常用的手术方法之一,其主要优点是:①下颌骨体及下牙列的整体移动,保留了其完整性;②下牙槽神经血 管的完整性;③近远心骨段较大的骨接触面保证了骨愈合快;④口外无切口,面部不遗留瘢痕。
  
  5.3 下颌前突正颌术后快速正畸的可行性、优点及局限性:本组患者大多数来源于外地(37例来源于京外)。因正畸治疗周期长或其他条件的限制,无法经常复诊,拒绝接受传统的术前正畸,而要求术后正畸调整咬合关系,并强调尽可能缩短治疗时间。我们采用带钩的方丝托槽在术后正畸初始即进行颌间牵引,能够快速建立咬合关系,操作简便,缩短正畸时间,降低治疗费用。用Ni-Ti丝或细的澳丝既可以避免粗弓丝引起患者牙齿严重疼痛,减轻术后痛苦,又同时矫正了不整齐的牙齿。方丝弓固定矫治器矫正效率高,效果确切。传统的颌间牵引采用方弓丝上加牵引钩,或在较粗的澳丝上弯制曲,但未经术前正畸的病人大多牙齿不齐,不能即刻放置方丝或粗的澳丝。对有可能在牵引时由于弓丝太细引起弓丝变形的部位,通过变化牵引的橡皮圈的位置及增加辅助弓丝等方法可进行预防。正畸治疗过程中,随牙齿的排齐随时更换弓丝,增加其粗度和硬度,可防止牙齿松动伸长及咬合关系牵引变形。由于本组病例全部采用骨间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使新形成的骨位置稳定,能够对抗正畸力量的影响和避免对骨断面愈合产生不利影响。
  
  5.4 术后快速正畸的优点:①快速建立止常咬合关系,缩短疗程。传统的正畸治疗包括术前和术后正畸,需要较长时问,约为1~2年,并需要每月次数不等的定期复诊。本组患者正畸仅需要3~8个月,较传统术后正畸时间大大缩短,提高了治疗效率。而良好咬合关系的快速形成,提高了患者的咀嚼效率,有利于其进食和营养的摄入,加快了患者的术后恢复;同时一定程度地减轻和缓解了治疗给患者带来的心理压力。②稳定手术效果,预防复发。畸形复发是下颌前突畸形矫治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未做术后正畸治疗或正畸不及时,以致不能及时获得良好的咬合关系,使新建立的(牙合)关系不能很快取得牙合平衡,是导致术后效果不稳定、复发的一个重要因素。术后快速正畸的局限性:术后口腔正畸治疗快速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虽然能在很大程度上稳定上下颌骨位置,避免畸形复发,但由于软组织的牵拉、舌习惯、呼吸习惯及切开部位骨质的过度增生等因素的影响,下颌前突患者在施行下颌升支矢状劈开术矫正后仍有复发的倾向。我们进行术后正畸时,在一定程度上采取过度矫正,使患者的前牙保持轻度深覆盖,并在正畸的同时加戴颅颏弹力绷带或头帽颏兜,有条件者尽量延长牵引的保持时间,避免复发。本组43例患者均为成人,均未做术前正畸。术后表现咬合关系不良,不同程度开(牙合)、偏牙台、深覆盖、个别牙齿早接触等症状。经3~8个月术后快速正畸,随访6个月~3年,均建立良好的上下颌骨关系,以及较好的牙齿覆牙合、覆盖关系,面型满意。
  
  编辑 张惠娟
  
  通讯作者:滕利,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专业方向:整形与颅颌面外科;E-mail:zxyytl@yahoo.com.cn
其他文献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局部色素脱失性皮肤病,多后大发生,好发于青年人,多见于面、颈、四肢等暴露部位,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美,故就诊者治疗心切。2003年6月~2006年6月,我院收治了43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进行表皮移植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表皮移植术的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皮肤科门诊患者43例(男性18例,女性25例),年龄8~48岁,平均28.5岁,病程2~3
期刊
1 概述    扁平疣为HPV感染所致(HPV类型:3,10),HPV有很多亚型,其中HPV3、10易感染皮肤表皮层。好发于面部、手背及前臂等处,为米粒到绿豆大小扁平隆起的丘疹,表面光滑,质硬,浅褐色或上E常皮色,圆形或类圆形,多数密集,可沿抓痕分布排列成条状,即Koebner现象。可数周或数月后突然消失,但亦可多年不愈。HPV可通过密切接触传播,接种部位的小创口可促进感染。    2 治疗现状
期刊
内眦赘皮是内眦部垂直向的皮肤皱襞,除遮盖内眦角、遮挡部分视野,更使眼距增宽而影响美观。矫治内眦赘皮的手术方法繁多,多数方法存在着或矫治不彻底、或局部瘢痕明显等缺点。为了克服以上缺点,笔者自2004年10月至2006年8月间采用内眦韧带悬吊加皮肤V-Y成形矫治中重度内眦赘皮5例,获得了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5例,女性,年龄17~32岁,均为先天性双侧内眦赘皮,其中中度3例,重
期刊
MedliteC3激光(康奥公司,美国)可选择性的破坏皮肤黑色素细胞,达到无创伤性治疗的目的。2004年7月~2007年1月,我科门诊激光室采取该激光机治疗色素性皮肤病26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来自我科门诊激光室接受治疗的患者,共计305例,失访39例,纳入统计分析的266例(男102例,女164例),年龄1.5~60岁,平均24
期刊
[摘要]目的:检测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中的表达,探讨他们在血管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30例增殖期血管瘤,30例消退期血管瘤,22例血管畸形(10例蔓状血管瘤和12例海绵状血管瘤)及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Glut-1和VEGF的表达。结果:增殖期血管瘤中Glut-1、VEGF的表达均显著高于消退期血管瘤、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白癜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对749例白癜风患者和763例健康人的维生素D受体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白癜风患者维生素D受体BsmI、ApaI、TaqI位点基因型的分布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bb、aa、tt基因型在白癜风患者中频率较高,FokI位点基因型的分布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单倍体型分析表明FokI位点和Bs
期刊
黄褐斑属巾医“面尘”、“黧黑斑”范畴,是一种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好发丁女性。其特征为颜面部有对称性黄褐色或深褐色斑片,局部多无自觉症状,发病率较高,病情亦较顽固,现代医学认为精神因素、口晒、妊娠、化妆品使用不当、口服避孕药及抗癫痫药等均为本病的主要诱因,内分泌紊乱、皮肤微生态失调和自由基损伤是其主要病机,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在治疗黄褐斑中的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义就近血年来中
期刊
[摘要]目的:配制不同增稠载体及浓度的过氧化脲(carbamide pcroxide,CP)漂白剂。方法:以卡波姆(carbopo1)、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或泊洛沙姆(Poloxamer)作为漂白剂的增稠载体,分别配制含有10%、15%和20%cP的漂白凝胶,并通过0.02mol/LKMnO4标准溶液对其所含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P)含量进行标定。结果:以Carbop
期刊
皮肤弹性无创性评价把皮肤弹性的研究加以量化,使皮肤弹性的评价有了客观的标准。近年来国外采用无创方法分析皮肤弹性,并以此作为整形手术、皮肤激光治疗及保湿抗皱化妆品疗效的重要指标。近十年来,皮肤弹性测量得到了很大发展。本文对皮肤弹性无创性评价的方法、原理和在皮肤科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回顾。    1 常用方法    1.1吸力法:20世纪80年代就有此研究,基于吸力原理的测试仪使用较广泛。这类测试仪的探
期刊
脂肪颗粒移植隆乳国内外多有报道,但由于每次注射量较少(通常60~80ml),需反复、多次进行,在临床应用时只被少数有耐心的患者所接受,因而其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为解决这一问题,减少手术次数,探索每次、每侧最大移植量,提高每次手术效果,我科自1998年2月起采用超量的脂肪颗粒注射移植隆乳11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女性11人,年龄2l~41岁,平均29.1岁;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