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民俗博物馆在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中的作用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stleav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拥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其文化传承更加丰富.作为一个多民族的文化强国,随着时代的变迁,民族文化日益呈现出异彩纷呈的色彩,同时更加彰显出文化传承和保护的价值.作为民族文化传播的典型代表,民族博物馆凝聚人类文明发展成果,其职能为文物保护、学术研究、文化传承等.现如今,在多元化文化的严重冲击和挑战下,充分发挥民族博物馆肩负的文化传承和保护职能则日益紧迫.鉴于此,文章详细论述了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中民族博物馆的作用,旨在为相关业界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与参考,进而为我国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其他文献
心理健康教育对中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融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有助于中学生学会利用自身积极心理因素激发和培养自身潜能,调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习进步和综合素养的提高.从目前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出发,分析积极心理学理念对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义,并结合目前的实际问题提出融合路径.
多义词因词义数目较多且相对复杂导致多义词的习得成为语言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在认知语言学视角下,以“烂”字为例,重点运用理想化认知模型、隐喻和心理扫描三种认知机制来解释多义词的形成原因及各义项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相对完整的“烂”字多义语义网络,加深学习者对多义词的认识,提高词汇的学习效率.
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传入中国已近40年,至今已经被音乐早教、学前音乐教育和基础音乐教育所采用.但是,这种外来的音乐教学体系却无法与我国的音乐教育很好融合,因而没有形成本土化的音乐教育理论.吉林省学前教育阶段(主要是幼儿园小班和中班)不重视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的开展,大班仅有的音乐教育活动被拼音、识字、数学等幼小衔接课程取而代之.因而,探索奥尔夫律动与传统学前教育活动的融合显得格外重要.笔者对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的内涵及其引入中国后的传播阶段追根溯源并进行理论研究,并探究奥尔夫律动的内涵,引出其与传统的学前音乐教
机器翻译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翻译质量突飞猛进,这对翻译学习者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为了让机器翻译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翻译教学和翻译学习,本文分别就教师的机器翻译技术教学策略和学习者的机器翻译技术自主学习策略展开讨论.作为教师,应当首先为学习者选出优秀的机器翻译软件,然后借助该软件区分出翻译水平低于机器者和翻译水平高于机器者两个学习者群体,并针对不同的群体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引导前者向机器学习,指导后者进行译后编辑训练,同时应采取措施竭力避免学习者滥用机器翻译.作为学习者,应摆脱对机器的依赖,将机器翻译作为提高翻译
生态美育作为生态教育和美育活动的有机结合,开辟了“以美育人”的新境界,完成了传统美学教育的生态价值转向,表达了中国审美素养发展的当代诉求.开展生态美育,是建构正确的生态审美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由之路.本研究基于大学生生态美育的现实困境,剖析其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大学生生态美育的实施路径:生态美育的推进需要凝聚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力量,联动发力,打造家校社共育共同体.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教育专业高年级学生教学能力总体较弱.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教学认知、教学设计、教学操作、教学评价和教学智慧等不同教学能力维度存在差异,各个维度的构成要素水平也存在差异.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培养英语教育人才时要构建科学的英语教育课程群,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积极创新,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基础,拓展学生课内外教学实践平台,优化实践形式,提升学生教学能力.
物理学科注重对科学本质规律的研究,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物理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STEM教育以项目式学习为载体,打破学科壁垒,强调在真实情境中、动手实践中学习.本文通过对STEM教育及其教学方法、物理教学中融入STEM理念的必要性、物理教学中落实STEM理念的途径、STEM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设计实例四个角度阐述如何将STEM理念融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并以“变阻器”教学设计为例谈如何在课堂中落实STEM素养.
新时代劳动观是党和人民劳动实践的理论结晶,新时代坚持习近平的“劳动观”是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新时代劳动观与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一脉相承,明确劳动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同时,新时代劳动观具有极高的价值意蕴,明确了劳动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路径,强调崇尚劳动幸福的价值观念,引领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共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时代培育学生劳动观,应建构中心理念,加强舆论引导,学习劳模精神,拓宽劳动实践渠道,完善劳动教育体系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民族工作的科学论断.文章缕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的时代背景,同时分析了学界相关学者对其概念、内涵的阐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具体实践方式的建议,主要采取宣传教育、社区教育、干部教育、学校教育、网络教育等形式.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在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文化多元且交流紧密的时代背景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面对新形势下的变化,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当把握机遇,与时俱进,积极开展与新时代背景下相适应、与新媒体时代相衔接、与大学生思想实际相协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学生意识形态上的掌舵人.因此,本文围绕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相关内容展开研究,客观分析了我国高校思政课取得的成果及面临的挑战,并针对挑战提出了应对之策,以期为该领域提供一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