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的“花名”文化

来源 :第一财经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iiii119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提到“风清扬”,估计大部分人的第一联想不再是金庸小说里那个隐居在思过崖的高手,而是马云主演的电影《功守道》的主题曲,这首歌由马云和王菲合唱,歌名也正是马云在阿里巴巴使用的“花名”。
  不光是风清扬,逍遥子、张无忌、韦小宝……这些金庸武侠小说中主人公或隐世高手的名字,成为阿里巴巴集团几个核心高层的绰号,不仅在公司内被当作昵称使用,在公司年会、董事会议、对外媒体发布等官方场合时也同样被提及。在阿里巴巴集团内部,几乎每个员工都有个类似风格的花名。
  花名的使用,源自2003年创建的淘宝网。因为是国内首批C2C网站,创始团队希望对外形象能贴合武侠小说中的市井小店。于是管理员改名“店小二”,同时为了让公司内部的文化更有一致性,外加初始团队对金庸小说的喜爱,于是团队成员们选用了小说中的人物作为自己在公司中的代号。
  由此,花名的制定以淘宝网团队为开端,很快就辐射到集团的其他部门。“这是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个员工入职后,都可以给自己起一个花名。花名有别于自己的姓名,像是员工加入阿里巴巴之后的另外一种身份。”阿里巴巴集团负责组织文化的顾阳告诉《第一财经周刊》。
  入职员工在接到阿里巴巴发出的offer时,对接的HR便会告知ta可以给自己起一个在公司“行走江湖”的称号。新员工选择花名的来历和原因,成了他们加入新团队时自我介绍的固定内容,也是公司新老成员“破冰”的惯用方式。
  这种独特的企业文化被传播开来之后,一些公司也开始效仿这种形式,以此提升团队凝聚力。
  服装电商韩都衣舍就建立了自己的花名体系。“韩都衣舍员工的平均年龄只有24岁,公司在文化环境的塑造上希望与同类公司形成差距。”负责企业经营培训的韩都大学负责人刘晓琛说。韩都衣舍认为用花名实现员工间的标签化和差异化并不需要太多的执行成本,同时可以让年轻员工在对外谈论工作时,有一份区别于他人的使命感。
  为此,韩都衣舍建立了一套自己的线上管理系统,方便员工为自己的花名做出选择,公司定期会安排管理员扩充花名的资料库,和阿里巴巴的员工要自己取花名不同,韩都衣舍的方式更简单,整个取名过程就像是选手机号—员工一旦选择,这个名字即被占用,后面的人也就无法再选择了。
  阿里巴巴员工的花名选取则更加费脑,公司内部有这样一个标准:只能选择中文简体名称、人物要正面,选取范围从武侠小说扩展到文学名著、诗歌、影视作品、网络红词等领域。



  想好了符合要求的花名之后,还要面对一套审核机制。在阿里巴巴,注册花名有一套专用的线上应用系统,新员工在线上提交花名,并要填写有关花名的想法,和个人对这个花名的理解。起初的花名审核流程比较复杂,需要部门主管、人事、企业文化等部门的审批,现在则已经精简到只要得到部门主管的同意,就可以开始使用。
  由于阿里员工数量庞大,为了避免撞名,取花名的过程可以说相当烧脑。
  高晓松就曾在今年6月由钉钉举办的一场发布会上诉说了自己两年前加入阿里巴巴时取花名的经历。和每一个新加入阿里巴巴的员工一样,高晓松的取名过程并不顺利。“一开始想取用‘田伯光’,被人力资源部门以人物形象负面拒绝。之后又想取名‘瘦头陀’,也同样以形象不符被拒。”最终高晓松只能用《奇葩说》观众所熟悉的“矮大紧”作为花名。
  在公司系統里,花名和员工工号一样,具有唯一性,不过与系统适配的工号不同,花名是每个员工“绞尽脑汁”之后的结果。目前,阿里巴巴的在职员工有将近5万人,编辑在册的工号已经超过10万。阿里巴巴有一项特殊规定,所有员工的工号和花名都是唯一的,即使员工离职,系统也将为员工保留其工号和花名—也就是说,新加入阿里巴巴的公司人,将面临10万个花名的竞争。
  2010年入职阿里巴巴的顾阳在给自己取花名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点波折。“每个人在上报花名时,名字的出处和选择原因要一起填写。”顾阳说。阿里巴巴集团当时已有上万名在职员工,能够想到的中文著作中的人物名称基本已经被选择完毕。于是顾阳就和当时同部门几个入职的新人一起,以事先想好的花名作为主人公的名字,现写了一篇两千余字的武侠小说发表在网上,才算做到了“有据可依”。
  韩都衣舍由于采用小组制的工作模式,他们的花名系统中采用的都是《本草纲目》中的药材名。“因为单药不成方,必须大家配合到一起,才能发挥药效,解决企业运作中遇到的困难。”刘晓琛这样解释公司的花名制度。
  可以看到,公司“花名”文化落实的背后,员工和公司都投入了时间和精力成本。而当它成为一种企业文化被推崇的时候,也确实发挥了一些作用。
  在阿里巴巴,花名的使用已经超越了名字本身,凡是涉及到工作,无论对内对外都会使用花名,本名的使用率反而大大缩减,甚至很多员工在离职后恢复到自己的本名时,同事之间反倒对不上号了。换句话说,在阿里巴巴,如果你没有一个自己的花名,其实是很难融入这样的企业文化中的,“阿里巴巴内部有一种‘泛花名’的说法,花名背后表达的,其实是阿里员工的言行举止、处事判断,要有阿里味儿的存在。”顾阳说。
  这种对花名的依赖也影响着在这家公司工作的每一个人。“起初还不太习惯,因为前二十几年别人都是直接叫你的本名或小名,但突然有一天,在工作场合,你要有另外一个名字,我花了一段时间才适应过来。”不过顾阳觉得有个花名的好处是,当别人叫自己的花名时,她就知道一定是工作上的事。
  “花名”制度的实行,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公司上下级之间交流的紧张感,剔除了“总”或“经理”这样的职位称呼,又避免了直呼其名的尴尬。
  相比上下级,顾阳觉得同级之间更容易接受和适应彼此的花名。“同级的沟通相对轻松,花名就像是你在这家公司的‘外号’,而‘外号’从小到大都是作为一种亲切称呼存在的。”顾阳说。
  公司普及“花名”文化,本质上是希望借由这种平等的称谓去加强团队间的紧密性,同时也让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身份更有代入感,但如果限制和要求过多,反而会增加沟通成本。
  韩都衣舍的员工有时就会因为采用了过于复杂的药名作为花名而感到困扰。尽管选择药材作为花名听起来挺有新意,但药材名称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并不输真名。在他们的团队中,诸如“胡王使者“”五花龙骨“这样读起来有些拗口甚至搞笑的名字真实地成为工作用名。这样过于另类和个性的花名,反而使得花名文化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无法被普及。韩都衣舍的员工向《第一财经周刊》透露,除了对外报道中会将员工花名附加在真实姓名之后,在平时日常工作中,员工们经常会用由花名衍生出的一些简单代号来彼此称呼,较为稀奇和难记的名称使用频率并不高,多数情况下他们还是选择称呼真名。
  韩都衣舍的管理层或许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根据刘晓琛的说法,为了方便员工间交流,公司正在减少异体字和较为繁琐的花名的系统录入。
  花名文化本质上是个挺有意思的事,对于新员工而言,花名的选择就像是你进入一个新的游戏界面时给自己取的ID,既要符合自己的人设,又能让同事对你的个性和做事风格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是一个让公司人更快地融入团队并且进入工作角色的方式。但在执行过程中,公司有时出于管理的考量容易扼杀它的趣味性,甚至成为员工的负担。
  这种花名文化的“普及”,是好玩还是麻烦?
其他文献
C=CBNweekly M=Alfonso Larraín Santa María  很多进口葡萄酒品牌都看好中国市场,但也都会碰到如何快速建立品牌形象、让中国消费者熟悉其品牌的问题。在智利葡萄酒品牌干露集团总裁Alfonso Larraín Santa María看来,针对不同渠道销售不同的产品,并做到全渠道覆盖,可以让中国消费者快速熟悉陌生的进口品牌。   C:像干露这样的进口中高端葡萄酒在中
期刊
作为一家智慧城市服务提供商,高新兴早在2010年就登陆深圳创业板。到了2015年,这家公司年收入约为20亿元,但集团董事长刘双广却仍深感焦虑。  智慧城市早已不算蓝海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如何保持创新,同时快速扩大业务规模,是刘双广最关注的问题。同在华南,华为的成功经验给了他不少启发。华为这样的成熟大公司通常都有一套复制性很强的销售体系,以及能支撑业务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在他看来很有建立
期刊
气候变化已成为备受瞩目的全球议题。然而,多数论者主要从自然灾害的层面评估气候变化的后果,并未从人类命运的视角展开充分讨论。这也使得公众普遍对于气候变化缺少足够的危机意识。  新近出版的美国北亚利桑那大学犯罪学教授阿尔瓦雷斯(Alex Alvarez)的《不稳定的基础:气候变化、冲突与族群清洗》(Unstable Ground: Climate change, Conflict, and Genoc
期刊
去电影院看电影已经是城市中文娱生活的一个基础选择。  中国电影市场最近几年的供给和需求总体开始接近于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2016年全年,中国电影票房比前一年仅增加了14亿元,而影院增加了1612座,从今年的数据看,供需两端的变动趋势仍在延续—票房整体增速减缓的同时,新建的影院和影城还在持续进入城市。而细化到不同城市,这种供求关系则会有不同的表现。  在这个指数中,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以全国3
期刊
两年半前,毕业不久的刘天杰进入风险投资(VC)行业。在此之前,他在投资银行实习过,并在一家私募股权投资(PE)机构工作了一段时间,但“我觉得自己在里面能发挥的作用很有限”,刘天杰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开始并不满意。  在PE机构,刘天杰感觉自己就像是商业机器中的一颗螺丝钉,因为PE机构的投资标的都是具有一定规模的成熟公司,当他给这样的公司估值时,“估值已经在财务数字中,我只要按照一贯的方式建模就可以。”
期刊
小玉并没有在一开始就领会到母亲的心意。她只是双11替她买了几盒染发剂囤着。这个50多岁的人,头顶已经一片花白。白发令母亲颇为沮丧,也有点认清现实之感,像是一脚踢翻了过去几十年的记忆。自己本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上面有6个姐姐哥哥,读书的时候又跳了两级,走到哪,都是最幼小最不用担心年纪的那一个—小玉上大学那年,她不过39岁。如今,实实在在地泯然众人矣。上了50岁,区别都不大了。人家当外婆,她也是外婆了。
期刊
看到电视屏幕里的“火堆”,屏幕前的观众皮肤温度也会随之上升;而听到“亡魂”这个词,很多人也会忍不住打个寒战—这些现象背后的道理很简单,图像、色彩、声音与人的感受之间存在着关联。但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  杜比公司专门建立了一个实验室来研究这个问题。和一般的实验室要么充斥着各种器皿、要么摆满电脑不同,这间实验室却像个家庭影院—当然这也可以理解,杜比正是以影音设备闻名。  在这里,实验对象需要做的,
期刊
10月30日,Google旗下的无人驾驶公司Waymo宣布停止“让司机在紧急情况下操控车辆”功能的研发。在新研发的功能中,紧急情况司机也不能操控汽车。Google为什么要限制人的操作呢?  —Hoffman  他们觉得人类乘车时注意力太过涣散,不足以处理遇到的紧急状况。此前Waymo在硅谷开展了一系列路测,它发现,当时速平稳地达到90公里时,无人车的乘客会打盹、玩手机,精神变得很涣散。Waymo认
期刊
中村俊辅(Shunsuke Nakamura)就职的这家日本保险公司为了让早间会议能更吸引员工,每周安排了一场个人演讲。话题多是个人爱好、宠物或者红酒推荐。  但中村在自己的个人演讲上向同事坦陈:自己出柜 了。  “全场沉默。大家非常惊讶。”33岁的中村提到去年那一次面向50多位同事的演讲时说。  与许多日本公司一样,他所在的公司也在试图变得对同性恋更友好。公司近期将员工家庭福利扩展到了员工的同性
期刊
共享单车LimeBike的办公室刚迁入El Camino Real大街,这里位于美国硅谷中心城市San Mateo的市区。隔离出的单间会议室里,几名华裔面孔的员工在开会。几米之外,开放的办公空间布置了不少万圣节元素的装饰,几名白人员工站成一圈,在讨论问题。  虽然无桩共享单车的模式在中国已经被证明是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方法,创始人孙维耀清楚要想在美国市场立足,从产品的到运营都必须采用本地化的做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