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生成,让品德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tiandegush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新课程,我们在探索中不断前进着。我们曾经追求品德课堂在教师的预先设计中有条不紊、精致完美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认为最理想的教学活动就是完成预定的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然而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不断地冲击着我们固有的教学观。没有生成的课堂也许精致,但不可能是活力四射的。那么“生成”究竟有什么规律可循呢?教师该如何运用有效策略,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呢?下面选取一些典型案例,浅谈自己的点滴思考并与大家探讨。
  
  一、在活动中生成
  
  [案例一:《你是我的好朋友》教学片段]
  学生在回忆与同学共同成长的感人事迹之后,教师引导:“你喜欢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你和好朋友之间的友情呢?”
  生:“我想现在就为我的好朋友唱一首歌。”
  师微笑着说:“这个主意真不错,你的好朋友一定会很高兴的,大家欢迎吧!”
  学生唱起了《找朋友》。(老师和其余学生拍着节奏,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师:“还有其他方式吗?”
  生:“我想给我的朋友做一张贺卡。”
  生:“我想画一幅画。”
  生:“我想写一封信。”
  ……
  师:“大家想的这些方式都很棒,我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与好朋友之间的友情吧!”
  在轻柔优美的音乐声中,孩子们兴趣盎然地开始行动了。
  
  策略:教师善于为课堂生成制造空间
  由于学生的生活状况、思维方式、兴趣爱好等都存在着差异,导致学生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也不尽相同。但正是这些差异,能转化为教学中的重要资源。尽管一堂课的时间只有40分钟,但教师还应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和自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并以学生真实的活动不断丰富和推进课堂教学的进行,使课堂教学在动态生成中更加精彩。这一环节是教师精心设计后有效地预约了生成,教师的预设越周密,考虑越详尽,则转化为有效生成的可行性就越强。
  
  二、在体验中生成
  
  [案例二:《我长大了》教学片段]
  学生在热烈地交流自己成长道路上的变化,有的说自己跑步跑得更快了,有的说最近写字有进步了,有的当众转起了呼啦圈,有的拿出了最近作的画……孩子们在回答、展示中体验到了成长的快乐,个个验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接着,一个小女孩站起来了,满脸自信地说:“我会拉二胡了!”于是出现了以下片段:
  师:请你现场演奏一支曲子吧!
  (小女孩拿起二胡拉了起来,声音断断续续,有音阶变化但不成调。下面的孩子一阵哄笑,议论纷纷、小女孩停止演奏,不知所措。)
  师:(看着那些哄笑的孩子,亲切地说)你们笑什么?
  生:(争先恐后)“真难听!”“拉的是什么呀?”
  师:哦,那你们中间有没有会拉的?
  生:(摇头)没有。
  师:不会拉也不要紧,上来试试吧。
  (在老师的“盛情”邀请下,几个孩子上台了。他们有的拿着二胡不知如何下手,有的憋足了劲还拉不出一个音,有的突然拉出了一个怪声,全班同学笑得前俯后仰。)
  师: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我现在才知道拉二胡可真难呀!
  生:(看着最初演奏的同学)我先前以为拉二胡是件很容易的事,现在看来,你比我们行!(听了他的话,那个拉二胡孩子的眼睛更亮了。)
  生:坚持下去,你的二胡一定会拉得很棒的。(听了他的鼓励,那个孩子笑了。)
  师:(面对最初演奏的孩子)大家说得对,你今天拉得不错。相信经过努力,以后一定会拉得更好。(面对全班同学)让我们为她的进步鼓掌!
  (教室响起热烈的掌声,那个孩子在同学和老师的鼓励声中,头抬得更高了。)
  
  策略:让孩子成为生成性资源的解决者
  “问题从学生中来,在学生中解决”,这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对于许多生成性问题,可在教师的及时引导下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在上面案例中,教师让学生在“试拉二胡”的环节中自悟、自省并获得教育。孩子们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情的流露,他们在欣赏自己的同时,也学会了对别人的充分肯定。这种发自孩子内心的感悟比老师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三、在争论中生成
  
  [案例三:《不一样的朋友》教学片段]
  教学《不一样的朋友》这一活动主题时,同学们在合作小组中就小学生该不该交网友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有同学认为交网友有许多弊端,不利于成长,小学生不该交网友。有同学认为在网上认识一些远方的朋友,彼此说说心里话,相互获取一些信息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生应该学会网上交友。针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同学们在讨论中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不应对交网友谈虎色变,但应做到谨慎交友,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不沉迷网络,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策略:适时点拨,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生成
  争论以其独特的优势,迅速融入课堂,成为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品德课上的争论有其特殊的意义,即争论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在争论中完善观点,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因此,教师要注意综合地把握学生呈现的信息,并及时作出判断、归纳、引导,使学生的学习随机动态生成。
  
  四、在实践中生成
  
  [案例四:《祖国的宝岛——臺湾》教学片段]
  我在教学《祖国的宝岛——台湾》这一主题前,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实践作业:搜集有关台湾的风景、物产、风土人情等资料。课前,我对学生搜集的信息进行了解,发现两个问题:第一,搜集的资料中关于台湾风景的内容比较丰富,物产、风俗方面的资料比较缺少。第二,学生只是简单地摘录、剪贴现成的资料,大段文字没有认真理解,更没有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课堂上的交流活动必将大打折扣。针对这两个生成性的问题,我采取了以下做法:首先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物产、风俗方面的资料,自己也在网上下载了有关资料,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的交流仍不完善,我可以有选择地进行补充。另外,我教给孩子们如何处理信息的方法。通过我的适时调控,这一次的实践作业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策略:关注“学情”,准确把握“生成”
  “学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差异,这是宝贵的教学资源。但由于生成的资源因素具有方向的不确定性,因此,教师应及时关注“学情”,注意把握好方向,适时作出反应与调整。这样做有利于预设与生成有机统一,和谐相生。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而没有激情的行程。”愿它带给我们进一步的思考,从而让我们更好地把握生成,让生命的活力在生成中涌动,让课堂教学在生成中无限精彩。
其他文献
习作题目:我敬佩的一个人要求:选择身边的人,通过具体事例表达敬佩之情。设计思考:本次习作指导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第一,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把事情说具体,表达出自己的敬佩之情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小学阶段刚开设英语课的时候,学生们对于英语充满了好奇。学习兴趣浓厚,随着英语课的普及,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明显减弱,有些学生甚至害怕学习英语了。作为英语老师,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的现象。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上课时的真情流露是一门不可缺少的教学艺术。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
儿童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抽象思维能力较差,他们容易感知一个个具体生动的形象。低段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喜欢新鲜的事物,而教材文本中一幅幅生动的插图使人耳目
针对传统带式输送机机尾适应能力差、使用寿命短、电缆等附属装置拖移不方便等问题,研发了新型综掘工作面重型胶带运输机自移机尾,介绍了主要结构和关键技术改造部分,对操作
天气指数型保险是一种创新型保险,肉羊天气指数型保险以牲畜草料为保险标的,为牧民提供因旱灾、雪灾所造成的肉羊饲养成本增长及因天气灾害致损的保险保障和风险对冲,即每当
【摘 要】 金氏兒科是起源于清代,隶属吴门的儿科世家,其继承了吴门医派代表人物叶天士的部分学术思想,结合幼科特点,形成了自己的理法方药特色。文章以三则验案分别阐述金氏儿科“平肝而非伐肝”的观点、“久病入络”思想、“治湿善用温燥”的特色以及“透热转气”法在儿科的应用。  【关键词】 吴门医派;金氏儿科;学术思想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1)1
Moodle是一种基于构建主义思想所建立的网上教学系统的平台。Moodle教学平台创设信息化学习环境,提供各种需求的学习资源与支持服务,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另外,信
由于考场作文字数的限制以及阅卷时老师必须在很短的时间里读懂、读通乃至准确地把握学生作文主题的特点,学生必须学会通过议论抒情,深化文章主题,点睛明意,这在结尾部分显得尤其
设施栽培甜樱桃盛果期单株产量约40 kg,若3月中旬上市,以50.00元/kg计算,单株产值可达2000元。按照株行距3 m×4 m计算,产值11万元/666.7 m2。如此高的效益,驱使越来越多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综合训练的主要阵地。然而当前的作文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在语文教学中最薄弱的环节仍然是作文教学。教师在作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