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莲花喜爱艳阳天,安定繁荣美景妍,祖国关怀恩义重,前途似锦众心坚。”这是马万祺的一首诗作,也是他对澳门回归以来的一个最好总结。
(一)
1999年12月20日,当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威风凛凛地站在受到百年殖民统治的澳门土地上时,当地10多万居民自发地夹道欢迎,许多澳门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澳门即将回归的动议发出之前,葡萄牙政府在与中国政府的谈判中曾提出,多年来葡方在澳门没有驻军,中方也不能驻军。当时,马万祺获悉后,立即向中央反映,非常坚决地要求中方在澳门驻军。马万祺说:“驻军反映国家主权,你没有驻军,有什么事情怎么办,无论多少,一定得有驻军,这是国家主权问题。”
当中央接到马万祺对澳门必须驻军的意见后,经过一段时间认真研究,让新华社澳门分社转告马万祺,中央同意他的意见,“一定在澳门驻军,请放心”。
1999年5月15日,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在澳门旅游活动中心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何厚铧。投票结束后,马万祺感慨万千:“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呀!我们澳门人自己选出了领导人。400多年了,澳门经历了127任葡萄牙任命的葡人总督,占澳门人口96%以上的华人不仅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更丝毫没有参与的权利。结束殖民统治是澳门绝大多数居民百年来的期盼。”
这年11月,当驻澳部队第一次在珠海南屏营地公开亮相时,澳门各界人士300人前往参观。这是近400年来,驻军澳门的第一支中国军队。
谈到自己对澳门回归做出的贡献时,马万祺笑了:“我几十年来所做的这些工作也说不上有什么成就,只是心存爱国爱澳之心,做一些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事。虽说是做了一些社会工作,但每一件事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我始终坚信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二)
1919年12月12日,马万祺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南岸村。
1936年底,17岁的马万祺开始真正涉足商场。他为人随和,商运通顺。
1938年,广州沦陷时,马万祺经营的信兴、信栈、升平、升昌、永和兴等粮食、土特产批发商行均被日军炸毁烧光。后来,他避居香港,成立泰生行和永裕昌行。1941年12月,日军铁蹄踏进香港,马万祺创下的一点基业又被日军掠夺,所幸的是,他因处理商务滞留澳门,免遭战祸。从此,他便扎根澳门。
到澳门后,马万祺开始拓展事业,他先后组建了恒丰裕行、和生行、大丰银号等公司。就在事业日渐兴盛的同时,他也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中国人在澳门这块自己的土地上并不是真正的主人。1948年,他加入了澳门最大的民间组织中华总商会。在澳门回归以前,总商会一度是澳门各界人士从殖民统治者手中争取权益的代言者。在维护澳门工商界正当权益的时候,马万祺总是站在最前面。
马万祺第一次到北京参加国庆活动,是在1954年。他回忆道:“那是共和国成立5周年,我以港澳代表团副团长的身份在天安门观礼台上观看盛大游行,晚上还同10多万群众一起,在天安门广场跳舞观烟花。”然而,令他长期不能释怀的是,澳门当时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
(三)
马万祺既是一位政界要人、工商巨子,同时也是一位诗词大家。
现在能读到的马万祺最早的诗作,是1937年冬的《同仇抗敌》:“可恨倭奴太逞凶,同仇敌忾怒发冲。牺牲已至关头后,万众一心扫孽戎。”
在他十七八岁时写出的一些较早的诗作里,有一首《遥寄延安》,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赤子情怀。诗曰:“倾心引领延安望,战火燃烧介睫眉。荆棘满途无可奈,忍将悲愤寄灵台。”其仰慕革命圣地随时打算奔赴前方的赤心跃然纸上。马万祺一直希望能前往延安,然而,当时内地处于抗日烽火中,因联络中断而未能成行。
1998年12月20日,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澳门回归倒计时牌揭幕时,马万祺当场即兴赋诗一首:“卜灯屈指报佳期,告慰神州父老知。历史广场分秒显,慈怀计日庆相依。”随着澳门回归日益临近,他又诗言:“澳门咫尺归期近,祖国关怀万缕情。”
马万祺的每一首诗词都记录了他的亲见亲闻,既是人生感触的抒写,也是历史风云的记录。他的诗词或抒情,或言志,或感时,或记事,或赞美祖国江山的壮丽,无一不随着时代脉搏的跳动而跳动,随着祖国前进的脚步而前进。
马万祺与妻子罗柏心育有7子2女,他们都学有所长,事业有成,热心服务社会。
马万祺向来重视对儿孙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从小爱祖国爱人民。他说:“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为国家民族做一点有益的事情。”
谈起祖国,这位从10多岁就投身抗日战争烽火并从此走上为民族振兴而奋斗道路的老人很动感情。他说:“国家国家,祖国是国,澳门是家呀。回归前和回归后,祖国对澳门的关怀和帮助,就如母亲对她最疼爱的孩子那样。就凭这一点,澳门人对祖国的爱,不可能不是发自内心的赤诚。”同时,他说:“我们高兴地看到一个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澳人治澳’团队已经形成,而且在建设特区的过程中得到了磨炼、巩固和壮大。这正是澳门特区能取得骄人成就的关键所在。”
摘自《党史纵览》2009年第12期
(一)
1999年12月20日,当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威风凛凛地站在受到百年殖民统治的澳门土地上时,当地10多万居民自发地夹道欢迎,许多澳门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早在澳门即将回归的动议发出之前,葡萄牙政府在与中国政府的谈判中曾提出,多年来葡方在澳门没有驻军,中方也不能驻军。当时,马万祺获悉后,立即向中央反映,非常坚决地要求中方在澳门驻军。马万祺说:“驻军反映国家主权,你没有驻军,有什么事情怎么办,无论多少,一定得有驻军,这是国家主权问题。”
当中央接到马万祺对澳门必须驻军的意见后,经过一段时间认真研究,让新华社澳门分社转告马万祺,中央同意他的意见,“一定在澳门驻军,请放心”。
1999年5月15日,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在澳门旅游活动中心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何厚铧。投票结束后,马万祺感慨万千:“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呀!我们澳门人自己选出了领导人。400多年了,澳门经历了127任葡萄牙任命的葡人总督,占澳门人口96%以上的华人不仅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更丝毫没有参与的权利。结束殖民统治是澳门绝大多数居民百年来的期盼。”
这年11月,当驻澳部队第一次在珠海南屏营地公开亮相时,澳门各界人士300人前往参观。这是近400年来,驻军澳门的第一支中国军队。
谈到自己对澳门回归做出的贡献时,马万祺笑了:“我几十年来所做的这些工作也说不上有什么成就,只是心存爱国爱澳之心,做一些有益于国家、有益于人民的事。虽说是做了一些社会工作,但每一件事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我始终坚信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二)
1919年12月12日,马万祺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南岸村。
1936年底,17岁的马万祺开始真正涉足商场。他为人随和,商运通顺。
1938年,广州沦陷时,马万祺经营的信兴、信栈、升平、升昌、永和兴等粮食、土特产批发商行均被日军炸毁烧光。后来,他避居香港,成立泰生行和永裕昌行。1941年12月,日军铁蹄踏进香港,马万祺创下的一点基业又被日军掠夺,所幸的是,他因处理商务滞留澳门,免遭战祸。从此,他便扎根澳门。
到澳门后,马万祺开始拓展事业,他先后组建了恒丰裕行、和生行、大丰银号等公司。就在事业日渐兴盛的同时,他也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中国人在澳门这块自己的土地上并不是真正的主人。1948年,他加入了澳门最大的民间组织中华总商会。在澳门回归以前,总商会一度是澳门各界人士从殖民统治者手中争取权益的代言者。在维护澳门工商界正当权益的时候,马万祺总是站在最前面。
马万祺第一次到北京参加国庆活动,是在1954年。他回忆道:“那是共和国成立5周年,我以港澳代表团副团长的身份在天安门观礼台上观看盛大游行,晚上还同10多万群众一起,在天安门广场跳舞观烟花。”然而,令他长期不能释怀的是,澳门当时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
(三)
马万祺既是一位政界要人、工商巨子,同时也是一位诗词大家。
现在能读到的马万祺最早的诗作,是1937年冬的《同仇抗敌》:“可恨倭奴太逞凶,同仇敌忾怒发冲。牺牲已至关头后,万众一心扫孽戎。”
在他十七八岁时写出的一些较早的诗作里,有一首《遥寄延安》,充分表达了自己的赤子情怀。诗曰:“倾心引领延安望,战火燃烧介睫眉。荆棘满途无可奈,忍将悲愤寄灵台。”其仰慕革命圣地随时打算奔赴前方的赤心跃然纸上。马万祺一直希望能前往延安,然而,当时内地处于抗日烽火中,因联络中断而未能成行。
1998年12月20日,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澳门回归倒计时牌揭幕时,马万祺当场即兴赋诗一首:“卜灯屈指报佳期,告慰神州父老知。历史广场分秒显,慈怀计日庆相依。”随着澳门回归日益临近,他又诗言:“澳门咫尺归期近,祖国关怀万缕情。”
马万祺的每一首诗词都记录了他的亲见亲闻,既是人生感触的抒写,也是历史风云的记录。他的诗词或抒情,或言志,或感时,或记事,或赞美祖国江山的壮丽,无一不随着时代脉搏的跳动而跳动,随着祖国前进的脚步而前进。
马万祺与妻子罗柏心育有7子2女,他们都学有所长,事业有成,热心服务社会。
马万祺向来重视对儿孙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他们从小爱祖国爱人民。他说:“人的一生,最重要的是为国家民族做一点有益的事情。”
谈起祖国,这位从10多岁就投身抗日战争烽火并从此走上为民族振兴而奋斗道路的老人很动感情。他说:“国家国家,祖国是国,澳门是家呀。回归前和回归后,祖国对澳门的关怀和帮助,就如母亲对她最疼爱的孩子那样。就凭这一点,澳门人对祖国的爱,不可能不是发自内心的赤诚。”同时,他说:“我们高兴地看到一个以爱国者为主体的‘澳人治澳’团队已经形成,而且在建设特区的过程中得到了磨炼、巩固和壮大。这正是澳门特区能取得骄人成就的关键所在。”
摘自《党史纵览》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