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豆舞女》中的原型与虚构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iginalmemo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端康成(1899-1972),毕业于(现在)东京大学国文科,是日本新感觉派的小说家。196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篇小说《伊豆舞女》是其初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1926年发表于《文艺时代》杂志上。该篇小说是以作者1918年19岁时在伊豆天城山的亲身经历为原型而写成的。《伊豆舞女》作为青春文学,描写了由于“孤儿气质”而烦恼的学生“我”在伊豆之旅中与天真烂漫的舞女相遇,而被治愈的过程。
  关于《伊豆舞女》,学者们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是笔者认为作品中原型与虚构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本稿以林少华的译本《伊豆舞女》(2011)以及日语版小说『伊豆の踊子』(新潮文库1985)的文本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探讨《伊豆舞女》中原型与虚构之间的关系。
  本稿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一、孤独的少年川端康成。二、川端康成的伊豆旅行《伊豆舞女》的原型。三、伊豆旅行的收获。四、《伊豆舞女》的虚构。
  一、孤独的少年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出生于1899年,他的父亲1901年去世,母亲1902年去世,祖母1906年去世,姐姐寄养在叔母家,1909年姐姐去世,以后与祖父一起生活,1914年祖父去世,成为孤儿,被叔父收养。1912年考入大阪府立茨木中学,开始阅读《新潮》《中央公论》等杂志,自中学二年开始立志成为小说家。看到亲人相继去世,川端康成在感到虚无的同时,也期盼自己的灵魂能有所归宿。亲属们虽然对他很好,但是依然与亲生父母不同。与自家人可以直言相对、可以任性,事后不会计较,但是与亲属则不可能。川端康成深深懂得一旦说了不该说的话,一辈子都不会得到原谅。所以对亲属经常察言观色,有事情只能憋在心里。川端康成称此为“孤儿气质”,他比常人更向往与渴望能够包容一切的母爱。
  对于周围人的同情与怜悯,川端康成一方面欣然接受,另一方面高冷地拒绝。寄人篱下,靠别人施舍的生活,川端康成内心的“孤儿气质、寄人篱下气质、受恩惠者气质”越来越強。他总是客客气气,无法直接表示自己的感谢。他认为自己是天涯孤独的少年,每天晚上只能聚精会神、瞑目合掌祈祷恩惠降临给帮助自己的人。联想起家人的早逝,也不曾企望自己能够长寿。对此,他在《一流作家》一文中表述如下:
  “我的家是世家。亲人相继辞世,十五六岁时,只剩下我孤身一人了。这样的境遇使少年的我感到懦怯,总预感自己也会早死的。这种境遇也使我感到自己的一家是一盏行将燃尽的灯火。它使我觉得自己是这个终归要死绝的家族的最后一个成员,从而感到:自己的血统已经老朽萎靡不振了,就是说我是站在一代接一代的文化生活累积起来的顶端,犹如一棵弱树的树梢。”
  由此可见,川端康成对未来的人生的认识是虚无的、无常的。
  二、川端康成的伊豆旅行——《伊豆舞女》的原型
  川端康成1917年3月从茨木中学毕业,他本打算去三田或早稻田的文科,但是以首席成绩入学以来,成绩不断下降,这种耻辱再加上为了报复轻视自己学习能力与体力的学生与老师,他决定为了考取帝国大学而进入一高。
  川端康成不顾班主任与校长的劝阻,于3月21日赴京,寄居在亲属家,前往周末补习班和骏河台明治大学的补习班学习。
  9月考入第一高等学校文科(英文科),在同学石滨金作的影响下,开始阅读菊池宽、芥川龙之介、志贺直哉的作品以及俄罗斯文学。
  1918年(大正七年)10月30日,川端康成在没有告诉室友的情况下独自离开(旧制)第一高等学校宿舍,前往伊豆旅行。10月30日和10月31日住在修善寺温泉。11月1日,住在汤岛温泉“温泉本馆”。2日徒步穿越旧天城隧道,途中与江湖艺人一行结伴而行,结识时田香(舞女兄的本名)、冈田文太夫(松泽要)、舞女加藤民。11月3日、4日住在汤野温泉“福田家”。11月5日从汤野出发,住在下田的旅馆“甲州屋”。11月6日,与艺人分别,自下田乘“贺茂丸”号回东京,与考生后藤孟相遇,在船上住一宿,7日早晨回到学校。
  三、伊豆旅行的收获
  伊豆的旅行收获了淳朴真实的善意,治愈了川端康成的精神疾患。
  在第一部分,在茶店“我”多付给阿婆茶钱,使阿婆惶恐不安,表示下次要好好招待。在小说的第二部分荣吉送“我”到温泉旅馆,“我”拿出一些钱给他们买水果。在小说的第四部分,“我”把高中的校帽收起来,买了鸭舌帽,抛弃自己作为读书人高贵的身份。在小说的第四部分“我”请舞女来自己的房间喝茶、下五子棋。在小说的第六部分,拿钱给荣吉祭奠死去的孩子。在小说的第七部分,分别的时候“我”与荣吉互赠礼物。
  “我”的真诚付出也换来了艺人们淳朴真实的善意。在小说的第一部分,“我”气喘吁吁到达茶店时,舞女为“我”准备好了坐垫和烟灰缸。舞女在小说的第四、六部分三次为“我”摆好木屐。“我”的真诚付出(收起学生帽、换上鸭舌帽,请荣吉吃饭、请舞女喝茶下棋,出钱祭奠死去的孩子)换来了艺人们淳朴真实的善意。在小说的第五部分,当舞女与千代说“我”是个好人的时候,自己的孤儿气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苦闷顿时烟消云散,难以言喻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这是本次旅行的最大收获。
  伊豆旅行之后川端康成逐渐与室友融洽相处,一起去饮食店,还曾经与同学三明永无争追女招待山本千代。1919年通过池田虎雄结识了今东光,与他的一家人亲切相处。6月在文艺部的朋友冰室吉平的邀请下,以伊豆的体验以及饮食店的女招待、亲戚的女儿、伊豆的舞女三个同名为“千代”的女性为主人公的作品《千代》发表在文艺部的机关杂志《校友会杂志》上,这部作品也被视为川端康成的处女作。
  四、《伊豆舞女》的虚构
  在第四部分,笔者将要考察《伊豆舞女》中的虚构。
  川端康成的伊豆旅行是有具体时间的,但是在小说中时间设定是秋季,季节的设定与原型是一致的。小说中的旅行路线以及住宿与原型几乎一致,只是到达下田的时候,原型住在下田的旅馆“甲州屋”,小说中的虚构是住在原镇长开的旅馆里。   《伊豆舞女》的男主人公“我”的原型即是川端康成,1918年川端康成19岁,但是在作品中虚构成20岁。关于这次旅行的动机与原型一致。这在小说的第五部分有交代:“20岁的我一再反省自己有孤儿根性,是因为无法忍受这种令人窒息的苦闷而踏上伊豆旅途的。”
  在小说中男主人公“我”没有名字,是一名高二学生,在小说中虚构成一个20岁的高中生。这里所说的高等学校指的是日本旧制高中,从四年制初中生中选拔学生,学制三年,相当于大学预科。而艺人一行的名字虚构成四十岁女子(荣吉的岳母)、荣吉(舞女的亲哥哥)、荣吉的妻子千代、雇来的女孩叫百合子、舞女的名字叫阿薰。
  在小说的第四部分,川端康成写道:“我决定迟早去大岛他们家里一次。”艺人们还相互议论,安排“我”的住處,决定去接“我”,还打算让“我”帮助他们演剧。
  实际上舞女的兄嫂患有恶性肿瘤,他们因为腰腿疼痛,早上起床都很费劲。舞女的哥哥在温泉换膏药,此事不愿意让川端康成看到。他们夫妇生下的如水一般透明的婴儿大概是因为疾病的缘故。最终川端康成没能去大岛家。在一高期间与舞女的哥哥通过几次明信片。舞女结束这次巡回演出之后与家人在大岛波浮港开了一家小餐馆,舞女不愿公开自己的身份,因为她觉得川端康成笔下的舞女形象很美,如果让别人看到她的老态,担心有损伊豆舞女的形象。
  五、结语
  15岁的时候亲人相继去世,成为孤儿的川端康成所经历的痛苦,只能从其作品中探寻。1926年1月、2月,小说《伊豆舞女》发表在杂志《文艺春秋》上。当时,川端康成28岁,是以1918年川端康成19岁时在伊豆旅行为原型而写成的。其间川端康成经历了几段爱情,但是无果而终。《伊豆舞女》所要表现的是“我”在伊豆之旅中通过与艺人的短暂接触,与之亲和,被认可为好人,从而摆脱“孤儿意识的忧郁”。通过原型与小说《伊豆舞女》的比较,可以看出原型的痛苦经历并没有完全再现于小说《伊豆舞女》之中。川端康成把童年痛苦的经历与青年时期的烦恼留给自己,而把伊豆半岛旖旎的风光与青年对美好爱情与生活的追求融入作品之中,凭借深厚的古典文学功底,用诗一般的语言,把健康、明朗、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的作品奉献给读者,这也体现了作家的社会责任。在艺术形式上,他逐渐摆脱新感觉派的创作技巧,运用日本传统美学与写实手法,以抒情的格调,创造了美的世界,为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其他文献
母亲做的饭是世界上最香甜的饭,母亲喊我回家吃饭的声音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声音!   ——题记  在童年和少年时代,在街里玩耍的时候,听到最多的声音是母亲喊我回家吃饭的声音。到了学龄期,可能是每天在学校憋得太久的原因,一回到家,就把书包往桌子上一扔,跟小伙伴们到街上疯玩去了。往往是一玩就玩到天黑,直到母亲在整条街上喊着我的名字,叫我回家吃饭,我才带着一身土和一身臭汗跟着母亲往回走。每次往回走时,母亲总是
期刊
“君子”一词在论语中出现了107次,并且在《论语》二十篇中均有出现.可以说君子的思想贯穿《论语》全文.从“君子”一词在《论语》中的出现的频率也不难看出孔子对于“君子”
期刊
那个女人,其实和我缘分很短,短到在我漫长的婚姻生活中,仿佛昙花一现.然而,她却影响着我的婚姻和家庭,影响着我的后半生,让我感念她一辈子.她,就是我的婆婆.rn一语定姻缘rn毕
期刊
《流浪地球》是出自导演郭帆之手的中国第一部硬科幻电影。其中出现的大量中国元素成功地向海外观众传达了中国文化价值观,体现了强烈的文化自信。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分析、改编影片有助于比较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并更好地进行文化交流。  一、影片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一)家庭观念  不同于西方人强调个体的独立性,中国人则更倾向于家庭和亲情。整部电影以一幅三世同堂其乐融融的温馨画面拉开序幕,刘培强带着儿子刘启在海边嬉
期刊
结婚,是终身大事,结婚照,更是弥足珍贵.家中就珍藏着一张1957年的父母的结婚照.泛黄的二寸照片上,父亲身穿绿色军装,头戴大盖帽,肩挎驳壳枪,目光炯炯,腰身挺拔;母亲身着绿色
期刊
我出生在苏北的农村,我的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他们一生都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耕耘,不管是风调雨顺为他们带来五谷丰登,还是天灾人祸让他们颗粒无收,他们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土地,无怨无悔,不离不弃。土地之于他们,已经不再是养家糊口的谋生工具,而是演化为他们灵魂的皈依和精神的家园,以及流淌在他们血液里的故土难离的情结。  至于我的父母对于土地的情感,我小时候是怎么也无法理解的,父母所说的“农业社”“大锅饭”之类
期刊
我8岁那年,我们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队里把农具和牛、马、驴等牲畜都分到了各生产小组。各生产小组再按照人口,把大牲畜作价平摊到个人。采取抓阄的办法,谁抓到了大牲畜,谁往外拿钱。我父亲那次的手气可真好,伸手抓到了写着马的那个阄,父亲又拿出了500块钱,那批枣红色的马就是我家的了。  父亲如获至宝,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这匹马。父亲首先盖了两间西屋作为马厩,一间喂马,一间他住。他说,一是怕马被偷走了
期刊
“三一律”戏剧创作原则要求在戏剧创作的过程中,对时间、空间和情节这三者给予强烈关注和严格规范,在西方古典主义戏剧创作中盛行.正如布瓦洛在其诗学理论代表作《诗的艺术
期刊
作為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包含着众多隐语。只有破解这些隐语,才能推进《西游记》研究。本文依据世德堂本,对关系到整个故事的若干神秘数字进行探讨。  在《西游记》第三十四回中,巴山虎、倚海龙二怪奉金角大王、银角大王之命,去请九尾狐狸精。孙悟空变作的苍蝇“赶上巴山虎,钉在他身上。行经二三里,就要打杀他两个。又思道:‘……等我且问他一问再打。’好行者,嘤的一声,躲离小妖,让他先行有百十步,
期刊
“书为心画”这一书画创作的本体论表述观点成熟于宋代。宋人注重艺术创作者的人品、胸次、学养等因素,认为这些因素对于书者学书、创作等方面有制约和决定作用。从而极大地提升了书法意、趣、韵的属性的地位和价值。  一、苏轼以前的“书为心画”书史观探析  汉代扬雄在《法言·问神篇》中说:“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他强调“言”与“书”的社会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言”来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思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