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儿童慢性/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中识别非免疫相关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zshen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儿童非免疫相关的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non-immunity-associated hereditary thrombocytopenia,NIAHT)病例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识别及诊断儿童期血小板减少症中的NIAHT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6年4月至2019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初步诊断为血小板减少症,但一线免疫治疗无效的慢性/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进行基因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检测出NIAHT患儿.对该组经临床证实符合遗传规律的NIAHT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203例慢性/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患儿中共筛选出NIAHT 13例(6.4%),中位发病年龄1.16岁,最小0.5岁,最大9.75岁,46.1%发病年龄≤1岁;中位病程3.16年,最短1.66年,最长9年.(2)临床以轻度出血倾向(Buchanan评分0~2分占84.6%)为主要症状;10例经外周血涂片检测提示80%存在血小板体积增大;骨髓形态学检查提示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巨核细胞增多,4例可见大血小板、1例见畸形血小板;10例(76.9%)患儿曾接受免疫治疗,临床症状未改善.(3)该组包含MYH9、ABCG5、ACTN1、ETV6、GP1BA、ITGA2B、TUBB1、MASTL其8种基因突变类型,MYH9最常见,共5例(38.4%);包括MYH9相关疾病、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2型、遗传性血小板减少症5型、植物固醇血症、巨大血小板综合征、血小板无力症等6种临床表型.结论 儿童NIAHT起病早,病程长,易合并血小板形态异常,仅依靠临床症状和骨髓形态学检查难以早期识别;对于起病早、血小板形态异常、免疫治疗效果不佳的儿童期血小板减少症应尽早行NGS检查,以明确诊断并制定针对性治疗及随访方案.
其他文献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以剧烈瘙痒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复发性皮肤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质量甚至生长发育.儿童AD的传统药物治疗主要为局部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但长期使用或不当使用可能产生诸多安全问题,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来,随着对AD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新型药物不断问世,给临床带来了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和理念,但是如何规范使用、制定合理治疗方案、长期管理此类患儿以及提高患儿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是目前面临的巨大挑战.该文就儿童AD的规范治疗与长期管理进行述评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4期:婴儿期、儿童期、青少年与成人期、老年期.多数AD患者在婴儿期和儿童期发病,病情迁延伴有瘙痒,影响日常生活.轻度AD可外用药物局部治疗,慢性反复伴有严重瘙痒的中重度AD在局部治疗控制不佳时需联合系统药物治疗,dupilumab是一种靶向白细胞介素-4受体亚基α(IL-4Rα)的全人源化的免疫球蛋白G4(IgG4)亚类单克隆抗体,通过与IL-4Rα亚基结合,抑制IL-4和IL-13信号传导,从而抑制辅助型T细胞2(Th2)介导的炎
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被认为是促生长的主要激素.除此之外,还调节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等的代谢.影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系统的生长激素(GH)-IGF-I轴的人类遗传缺陷,以生长障碍为主要临床特征.GH主要通过激活GH受体(GH receptor,GHR)-JAK2-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5B,STAT-5B)信号通路来调节IGF-I
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按照特定时间顺序进行,由婴儿期特应性皮炎和食物过敏进展为儿童及成人期哮喘和过敏性鼻炎的现象称为特应性进程.其发生与生命早期环境、母体过敏、遗传、免疫、皮肤屏障缺陷、微生物菌群等密切相关.饮食、环境干预、特异性免疫治疗及新近出现的靶向辅助型T细胞2(Th2)所介导炎症的生物制剂等,为特应性进程的干预治疗提供了崭新的方向.
生长激素除了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外,还对健康状态下的中间代谢有显著影响.但儿科医师通常关注于生长激素的促进生长作用,而容易忽视对代谢的影响.近年来,各种动物和人体(主要是成人)的研究以及儿童的临床报告一再表明生长激素缺乏症和脂肪肝之间存在联系.尽管目前尚缺乏涉及儿童的研究,儿科临床医师应不仅确保生长激素缺乏症的患者得到适当的治疗,而对于已经完成线性生长的青少年也应得到适当的过渡到成人的生长激素治疗.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儿童最常见皮肤疾病,发病率高且呈慢性病程,可反复发作.由于对儿童AD的系统治疗存在局限性,故外用药物是其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对发病机制研究的逐步深入,针对AD发病过程中关键炎症因子的靶向抑制剂也逐渐应用于AD的临床治疗,以期在显著改善症状的同时能够减少复发,提高患儿及其家长的生活质量.
我国小于胎龄儿(SGA)发生率并不低.发病机制复杂,包括胎盘、孕母和胎儿因素,其中胎儿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遗传学方面的进展.生后管理涉及追赶性生长和生长以外多系统近远期并发症的防治,前者需注意适度追赶和生长激素应用的禁忌证,后者涉及神经发育和认知、心血管和代谢并发症、青春期发育和生殖健康等.宫内和宫外生长迟缓(IUGR/EUGR)因有相似的风险,需受到临床医生同样的重视.
基因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自1985年上市以来,已经治疗了上百万矮身材患儿,适应证不断扩大.同时,超适应证用药及单纯为增高而用药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为此,多个学术组织出台指南或共识期望规范rhGH的诊疗.rhGH治疗生长激素缺乏症(growth hormone deficien-cy,GHD)终身高获益最大,其他非GHD疾病包括特发性矮小、特纳综合征等应用rhGH促生长收益有限.rhGH长期应用的安全性尚存有争议,临床医生处方rhGH时应谨慎,做到规范化使用.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儿童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研究证实,人体微生态异常与AD关系密切,皮肤和肠道菌群紊乱在AD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益生菌可纠正菌群紊乱,具有调节免疫、抗氧化、抗菌等作用,有助于微生态稳态的恢复.国内外专家已针对益生菌制剂在儿童AD防治中的作用进行了多年临床研究,初步证实益生菌可作为预防和辅助治疗儿童AD的方法之一.
特纳综合征(TS)通常有高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原发性或继发性闭经.因此,大多数TS患者需要激素替代疗法(HRT)来诱导青春期,维持第二性征发育,使子宫正常生长,并获得峰值骨量.激素替代的目的 是模拟正常的身心发育.诱导青春期发育的最佳激素替代治疗方案仍在不断的优化和改进.治疗应从11~12岁开始,在2~3年内每6个月增加一次剂量.低剂量的雌激素启动青春期对于保护生长潜力至关重要.该文重点介绍了在TS年轻患者中的性激素替代疗法,期望为临床医生提供实际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