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能源安全、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的紧迫形势下,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是未来全球汽车发展的战略方向。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代用燃料汽车;混合动力车;发展态势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引言
汽车产业是拉动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同时也是高消耗高排放型产业,它在低炭经济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经济和市场的高速发展,吸引了众多发达国家的汽车制造厂家来中国发展,带来先进产品和技术的同时也使我国面临着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如石油危机、城市环境污染、及交通恶化等。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重要特征,以尽可能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取尽可能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将成为我们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传统的汽车产业发展模式对于发展低碳经济有着明显的阻碍作用,因此汽车产业必须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向低碳转型,以适应低碳经济的趋势。
一、总体发展趋势
在长期的研究和开发进程当中,各国政府、相关科研机构及国际汽车大公司都对传统内燃机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方面形成了共同认识:即在未来的20年内,汽油和柴油人还会是汽车主要的能量来源,也就是说传统汽油机仍然继续扮演重要角色,但市场份额将在此后明显下降,而柴油车短期内可能仍将在重型车辆领域继续保持很高的市场份额;新能源汽车近期的解决方案是传统内燃机新技术和代用燃料汽车方面;中期的方案则是混合动力汽车大幅度降低油耗和排放;远期的方案是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特别是资源极为丰富且完全没有污染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将重新定义整个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格局。
二、重点领域发展态势
1.代用燃料汽车领域
部分代用燃料汽车已经逐步进入商业化实用阶段。所谓代用燃料汽车是指使用除常规燃料(汽油和柴油)以外的燃料的汽车,代用燃料主要分气体燃料(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生物质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和煤基燃料(甲醇、二甲醚和煤制油),等等。代用燃料汽车有利提高能量效率和降低排放,从而改善能源的消费结构,且技术难度相对较低可操作性强。但代用燃料汽车中的气体燃料和煤基燃料同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资源意味着受资源和成本限制,而且这两种燃料效率和排放改善程度并不十分显著;生物质燃料则容易破坏环境并影响粮食安全问题。所以总体来看,代用燃料汽车发展不能均衡,受区域因素限制多、适应能力较差,虽然欧洲国家想重点发展生物燃料汽车,但目前除生物资源比较丰富的巴西外,其它地区普遍推广不太现实。
2.混合动力车领域
混合动力汽车是比较现实的解决方案。混合动力因为采用了内燃机和电动机两种动力,同时兼顾了传统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优越性,混合动力是由单一发动机驱动向纯电动驱动转移的必经环节。混合动力汽车按动力系统结构来划分,可分为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等3类;按混合程度不同则可划分为微混、轻混、中混、重混和插电式混合等5种类型。合理采用混合动力技术节油减碳效果明显,成本也能较好地得到控制,因此混合动力汽车更有实践可能性,目前已成为各国汽车公司产业化的重点。日本最早开始开发混合动力汽车,并最先实现了产业化,丰田、本田是国际市场上混合动力技术的领跑者。将来随着混合动力技术水平逐步成熟,实用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系统性提高,最终将实现向电气化转化。
3.纯电动车领域
纯电动汽车方面,其电池技术是发展瓶颈,有待取得实质性突破。远远早于内燃机汽车,纯电动汽车问世于19世纪90年代,但由于性能发展不及后来居上的内燃机汽车,一度退出汽车发展历史舞台。如今,随着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和一体化电力驱动系统等技术的发展应用推广,纯电动汽车取得很大进步,在产品研发、示范和试用方面都有突破,小规模的商业化推广应用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开来,目前世界上总共有近5万辆纯电动汽车在运行,主要应用领域为市政用车、公交车、公务用车和小型私人用车等。但目前纯电动汽车领域还有非常多缺陷,电池普遍存在价格昂贵、功率密度低、能量密度不高、性能不稳定、充电时间长、循环寿命短、存在安全和环保隐患等重大缺点,各方面技术还有待突破,需辅助采用其它技术满足用户需求,如采用增程式方案,在纯电动汽车上增设常规能源系统为车辆补充电能,或用超级电容器进行功率辅助等。因此,纯电动汽车在电池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前难以大规模市场普及。
4.燃料电池汽车领域
燃料电池汽车是终极解决方案。燃料电池汽车具有高效率、零污染、零碳排放、燃料来源广泛等特点,这些优点使其成为最具诱惑的终极汽车能源动力方案。燃料电池通过氢气燃料和氧气的化学作用直接变成电能进而驱动汽车,不经过燃烧。但从目前情况看,短期无法根本突破燃料电池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而依赖于贵金属铂,又导致催化剂又成本高昂;氢存储供应问题也一直无法很好解决,所以市场化难以形成。但各国鉴于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始终未放松对燃料电池汽车的攻关研究。其中美国是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起步最早的国家,德国和日本从90年代初期也加入了研发行列,美、日、德共同成为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的领军者。除了各国政府主导的燃料电池开发计划外,各国各大汽车公司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开发,取得了不少重要进展。
参考资料:
[1]清华大学中国车用能源研究中心,著.中国车用能源展望2012[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周宏春,著.低炭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吴巧生,成金华,著.能源约束于中国工业化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刘光富,胡冬雪,著.绿色技术遇见理论与方法——以新能源汽车为对象[M].北京:化工出版社,2009.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代用燃料汽车;混合动力车;发展态势
中图分类号:F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
引言
汽车产业是拉动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同时也是高消耗高排放型产业,它在低炭经济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经济和市场的高速发展,吸引了众多发达国家的汽车制造厂家来中国发展,带来先进产品和技术的同时也使我国面临着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如石油危机、城市环境污染、及交通恶化等。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重要特征,以尽可能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取尽可能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将成为我们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传统的汽车产业发展模式对于发展低碳经济有着明显的阻碍作用,因此汽车产业必须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向低碳转型,以适应低碳经济的趋势。
一、总体发展趋势
在长期的研究和开发进程当中,各国政府、相关科研机构及国际汽车大公司都对传统内燃机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方面形成了共同认识:即在未来的20年内,汽油和柴油人还会是汽车主要的能量来源,也就是说传统汽油机仍然继续扮演重要角色,但市场份额将在此后明显下降,而柴油车短期内可能仍将在重型车辆领域继续保持很高的市场份额;新能源汽车近期的解决方案是传统内燃机新技术和代用燃料汽车方面;中期的方案则是混合动力汽车大幅度降低油耗和排放;远期的方案是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特别是资源极为丰富且完全没有污染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将重新定义整个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格局。
二、重点领域发展态势
1.代用燃料汽车领域
部分代用燃料汽车已经逐步进入商业化实用阶段。所谓代用燃料汽车是指使用除常规燃料(汽油和柴油)以外的燃料的汽车,代用燃料主要分气体燃料(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生物质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和煤基燃料(甲醇、二甲醚和煤制油),等等。代用燃料汽车有利提高能量效率和降低排放,从而改善能源的消费结构,且技术难度相对较低可操作性强。但代用燃料汽车中的气体燃料和煤基燃料同属于不可再生能源,不可再生资源意味着受资源和成本限制,而且这两种燃料效率和排放改善程度并不十分显著;生物质燃料则容易破坏环境并影响粮食安全问题。所以总体来看,代用燃料汽车发展不能均衡,受区域因素限制多、适应能力较差,虽然欧洲国家想重点发展生物燃料汽车,但目前除生物资源比较丰富的巴西外,其它地区普遍推广不太现实。
2.混合动力车领域
混合动力汽车是比较现实的解决方案。混合动力因为采用了内燃机和电动机两种动力,同时兼顾了传统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优越性,混合动力是由单一发动机驱动向纯电动驱动转移的必经环节。混合动力汽车按动力系统结构来划分,可分为串联式、并联式和混联式等3类;按混合程度不同则可划分为微混、轻混、中混、重混和插电式混合等5种类型。合理采用混合动力技术节油减碳效果明显,成本也能较好地得到控制,因此混合动力汽车更有实践可能性,目前已成为各国汽车公司产业化的重点。日本最早开始开发混合动力汽车,并最先实现了产业化,丰田、本田是国际市场上混合动力技术的领跑者。将来随着混合动力技术水平逐步成熟,实用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系统性提高,最终将实现向电气化转化。
3.纯电动车领域
纯电动汽车方面,其电池技术是发展瓶颈,有待取得实质性突破。远远早于内燃机汽车,纯电动汽车问世于19世纪90年代,但由于性能发展不及后来居上的内燃机汽车,一度退出汽车发展历史舞台。如今,随着高性能锂离子电池和一体化电力驱动系统等技术的发展应用推广,纯电动汽车取得很大进步,在产品研发、示范和试用方面都有突破,小规模的商业化推广应用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开展开来,目前世界上总共有近5万辆纯电动汽车在运行,主要应用领域为市政用车、公交车、公务用车和小型私人用车等。但目前纯电动汽车领域还有非常多缺陷,电池普遍存在价格昂贵、功率密度低、能量密度不高、性能不稳定、充电时间长、循环寿命短、存在安全和环保隐患等重大缺点,各方面技术还有待突破,需辅助采用其它技术满足用户需求,如采用增程式方案,在纯电动汽车上增设常规能源系统为车辆补充电能,或用超级电容器进行功率辅助等。因此,纯电动汽车在电池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前难以大规模市场普及。
4.燃料电池汽车领域
燃料电池汽车是终极解决方案。燃料电池汽车具有高效率、零污染、零碳排放、燃料来源广泛等特点,这些优点使其成为最具诱惑的终极汽车能源动力方案。燃料电池通过氢气燃料和氧气的化学作用直接变成电能进而驱动汽车,不经过燃烧。但从目前情况看,短期无法根本突破燃料电池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而依赖于贵金属铂,又导致催化剂又成本高昂;氢存储供应问题也一直无法很好解决,所以市场化难以形成。但各国鉴于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始终未放松对燃料电池汽车的攻关研究。其中美国是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起步最早的国家,德国和日本从90年代初期也加入了研发行列,美、日、德共同成为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的领军者。除了各国政府主导的燃料电池开发计划外,各国各大汽车公司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开发,取得了不少重要进展。
参考资料:
[1]清华大学中国车用能源研究中心,著.中国车用能源展望2012[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周宏春,著.低炭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吴巧生,成金华,著.能源约束于中国工业化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4]刘光富,胡冬雪,著.绿色技术遇见理论与方法——以新能源汽车为对象[M].北京:化工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