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域中的教育公平问题探究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g04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社会和人的发展呼唤和谐教育。文章通过剖析教育公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其发展过程中的困境,从而提出以提升教育公平为契机建设和谐社会。
  [关键词]教育公平 社会公平 和谐社会
  [作者简介]孙彤(1982- ),女,河南周口人,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天津 300387)谭宇(1980- ),男,河南开封人,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团委书记,助教,硕士。(河南 郑州 450001)
  [中图分类号]G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17-0165-02
  
  公平是指以一定的价值规范对人们的权利或财产在性质上和数量上平等状况的推断。教育公平是指每个社会成员在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时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质量公平以及教育结果的公平,只有做到了前面各种公平,才能有教育结果的公平。①教育公平问题早已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学术界也对其进行了诸多的思考。本文从和谐社会的维度探讨影响教育公平的因素,并由此思考教育公平的实现路径。
  一、背景与问题:和谐社会背景下重拾教育公平话题
  和谐社会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的状态,是建立在公平、均衡基础上的协调状态。和谐社会应该是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社会,应该是公平正义、社会结构合理、经济稳定增长、社会成员融洽相处的社会。和谐从社会学角度体现为公平与公正,社会成员与社会群体之间友好相处及和平共处,即是文化公平、经济公平、政治公平和社会公平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而言,实现教育公平不仅是起点和基础,更重要的是途径和核心环节。教育不公平,不但不会实现社会和谐,反而会使社会更加不和谐。由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优先发展教育。②教育公平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基础性的推动作用。
  1.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促进教育公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在人们的经济、社会地位等方面存在客观差距的情况下,教育公平能够给人们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帮助贫困群体摆脱局限,改善人的生存状态,减少社会性的不公平,缩小贫富差距。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型时期,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经济上的贫富悬殊现象难以避免,贫困群体往往把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教育上。③教育作为社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历来被看做是人们发展提高、缩小社会差距的重要手段,在社会系统中起着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作用。没有教育的公平就谈不上社会的公平,没有社会的公平就谈不上社会的和谐。因此,促进教育公平,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公益性原则,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对增进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2.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基石。一方面,教育培养的和谐发展的人是构建和谐社会最根本的内源性基础和逻辑前提,需要通过发展教育来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和谐社会是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民族提高文化素质,以促进社会的更好发展。保持一个国家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也是一个事关国家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大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人的现代化、劳动力的现代化是决定国家现代化进程和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致力于自身内在的和谐、合理、公平,需要通过维护教育公平来维护整个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只有擴大教育活动的空间,让最大多数公民都能享受到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吸收文化或文明的养分,实现人的全面而充分的发展,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途径。④
  3.实现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只有实现教育公平,个人才能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实现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转变。只有实现了教育机会的公平和教育过程的公平,以及教育质量的公平,个人的能力素养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才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社会才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⑤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客观上就要求教育公平。对个人特别是弱势群体中的个人来说,教育是改变自身或家庭命运、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要途径;对社会而言,教育则是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基础工程,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平等的良方。有了教育机会的公平,有了教育资源的共享,社会弱势群体才有与其他阶层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的可能,才有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可能,社会各阶层才有正常流动、分化的可能,全社会才能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没有教育的公平,就没有社会的公平;没有教育的均衡发展,公平正义的和谐社会就不可能构建。
  二、难点与困惑:教育公平的现状与问题
  教育的市场化、产业化改革在给教育带来巨大的变化、促进教育大规模发展的同时,也损害了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平性,导致教育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阶层差距日益凸显并有扩大的趋势,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性。教育不公平的现状逐渐成了建设和谐社会的难题。
  1.区域间教育资源不公平。教育不公平是社会不公平在教育上的反映。目前,我国东部某些大城市的教育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而西部贫困地区仍未完全“普九”,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一方面,20世纪80年代中期基础教育管理权限的下放,导致了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地区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拉大;另一方面,教育费用的不断增高使贫困家庭子女辍学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⑥
  2.城乡间教育机会不公平。长期以来,在城乡二元结构、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教育政策中逐渐形成了以城市社会和居民为出发点的“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即优先满足甚至只反映和体现城市人的利益。如广大农村地区绝大多数人口不能接受学前教育机会;政府教育经费也主要投资于城市教育。这些现实导致了农村孩子陷入结构性、制度性的机会不公状态,在竞争起点上落后于城市孩子。
  3.学校间教育分配不公平。教育投入和资源的分配不公,造成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的不公平,出现了诸如择校生、择校费的现象。此外,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方面学校间的差距更为显著,重点大学和非重点大学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围绕这种资源的竞争更为激烈。我国现行的统一高考制度,具备了形式上的公平——分数面前的人人平等。但实际录取学生采取分省定额画线录取的办法,录取定额并不是按照考生数量平均分配,而是按计划体制下形成的优先照顾高校所在地城市考生的准则,因此出现同一份考卷,各地录取分数线的极大差异,从而加剧了原本已经存在的地区、城乡之间的教育不平等。
  造成教育不公平的原因主要是:第一,经济因素是影响教育公平的根本原因。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且发展不平衡,而且还存在着城乡二元经济的巨大差别以及基于经济收入的各阶层的差别,这些必然阻碍教育公平的实现。第二,教育法治不健全是影响教育公平的重要原因。我国教育不仅法律体系不完备,体系不健全,而且还存在执法意识不强,司法力度薄弱的问题。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往往在残酷的现实中被束之高阁。第三,教育特权和教育腐败加剧了教育不公平现象。我国教育资源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也经常受到社会腐败行为的侵扰。同时,在教育领域部分引入市场经济机制、扩大学校自主权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制约和规范,也导致一些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行为扭曲,不择手段追求经济利益的腐败行为。
  三、理念与策略:以提升教育公平为契机建设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就决定了教育公平的实现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育公平的实现是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水平紧密相关的,只能通过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逐步加以实现。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不会自然而然地带来教育公平的提升,我们也要采取措施为教育公平的提升创造条件,并以此为契机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1.提高经济发展水平,缩小地区、城乡之间的差距,为提升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影响我国教育公平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我国落后的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发展好,国家就有更多的资金投资于教育,满足国家、企业和个人对教育的需求,从而提高教育公平的程度。在我国存在社会阶层分化的情况下,应建立合理的制度安排,改善弱势群体接受教育的处境。同时,还应特别注意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其目的就是平衡区域经济,以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差距。西部大开发不能仅仅着眼于居民收入的差距和政府收入的差距,还应把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只有充分培养本地的人才资源,才能与外来的优势资源结合,形成稳固的良性循环体系。这样,不仅能从源头上遏制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发生,还能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物质保障。
  2.完善教育法律体系,从制度上保证教育公平,为和谐社会创造一个法治化的人文环境。只有走依法治教的轨道,才能保证教育公平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第一,要完善我国现有的教育法律体系,加强程序性规范,增强可操作性。如实施合理的教育倾斜政策,向落后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倾斜,缩小差距。第二,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在很多地方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如户籍制度就对目前大量出现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问题造成很多阻碍。因此,必须尽快调整这些与教育公平发展不相适应的环节,构建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教育法律体系。第三,应由国家和各级政府带头,加强执法力度,适当增加对侵犯公民受教育权的司法干预。⑦
  3.共建學习型社会,打牢教育公平的基础,为和谐社会提供人才储备。提升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而人必须通过受教育才能完善自我。因此,我们必须打造国民教育基本工程,改变原有的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封闭型教育体系,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可以扩大受教育对象的范围,满足不同人在不同层次的不同学习需求,并为个人提供一生参与有组织学习的机会,使自身不断提高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提供更多的受教育机会,改善教育不能满足人们教育需求的状况,使更多的不同群体都能享受到更公平的教育。比如,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发展,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成员参与到教育中来,而且有利于集中社会闲散资金,大力发展多元化的教育服务形式,逐步构建富有弹性、灵活多样的开放式教育体系,适应多层次、多形式的教育需求,从而有效地提高教育的公平化程度。
  在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必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以教育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以教育和谐带动社会和谐,以教育的振兴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注释]
  ①周洪宇.教育公平: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基础和实现途径[J].人民教育,2005(7):7.
  ②李月玲.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关系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08(7):33.
  ③⑥米晋川.促进教育公平推动社会和谐[J].社会主义论坛,2007(12):36,37.
  ④夏昱,凌慧义.关于教育公平与政府行为的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7(2):224.
  ⑤李永兴.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时代诉求[J].湘潮,2008(5):24.
  ⑦路娟.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3):16.
其他文献
介绍了上海石化煤粉锅炉在点火和稳燃过程中燃烧芳烃馏分C<sub>?</sub>、相对于燃烧轻柴油所产生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燃烧器改进措施,经试验后获得应用,取得良好的收效。
以600 MW亚临界凝汽式汽轮机组的主调阀门系统为研究对象,运用Fluent软件对额定工况时不同阀门管理方式下的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阀门管理方式对机组运行经济性
暑假期间,正是高校科研的“黄金周期”,安徽农业大学的老师们南下黄山峻岭,北上黄淮平原,冒着酷暑进行项目攻关——这个学校有63名担任“科技特派员”的教师,由他们牵头的包括高山
本文利用约化、退耦等方法给出耦合Burgers系统的多孤子解及有理解,同时研究了多孤子间的相互作用.
【摘 要】数字化学习资源建设正呈现出用户参与、动态生成等趋势,教学软件应用过程中生成的信息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其对提高教学软件的适应性、针对性和发展进化有重要意义。依据教学软件应用环境类型,本文对教学软件应用过程中的教学内容编辑、教师教学过程、教学事件、学习者学习行为特征等信息的生成和存储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为教学软件设计及实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活动;Fl
作为一个完善的社会,我们能且应该投入更多钱来办教育,但这仅仅是解决问题的一方面而已。高质量的教育成本太高,这受制于众多的人口。在所有国家和社会,这对学校而言都是很大的挑
介绍了深圳前湾燃机电厂燃气轮机及联合循环机组在两班制运行方式下的启停过程,对机组启停过程中消耗的厂用电和燃料气用量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对机组运行方式进行了比较,指
在160μmol/(m^2&#183;s)光强、温度(20&#177;1)℃下对26种(株)海洋微藻进行培养,在指数生长期进行离心收集,冷冻干燥后用Bligh-Dyer法提取总脂,皂化后进行脂肪酸的气相色谱一质谱定性
2010年5月,在浙江省中职技能大赛上,浙江省平湖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服装专业的王佩佩、邵伟红同学分获服装设计与制作项目的全省第一、第二名;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的金黎杰同学勇夺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项目的全省第一名。这三位同学代表浙江省参加了2010年6月在天津举行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平湖,地处长江三角洲,自古享有“金平湖”之美誉。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吮吸着“金平湖”大地的气息,搭载着平湖经济腾
介绍了GE公司S109FA燃气轮机压气机进气系统及其运行方式,并对压气机的清洗维护进行了探讨,结合该机组运行实践,对压气机进气系统清洁优化措施带来的经济收益进行了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