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养羊业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来源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x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述了四川养羊业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川西北高原自然、社会、生态经济的特点,结合四川养羊业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提高四川草地养羊业生态经济效益的措施和四川养羊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其他文献
采用PAGE法检测F3的等基因座的多态性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的Hb、 Tf、 Hp、Akp呈多态,呈单态;LDH同工酶相对活力顺序为与安哥拉山羊Akp基因型分布差异显著(P<0.05),与建昌黑山
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10个中国牦牛类群的5个体型性状和9个产地生态因子的资料进行处理、分析,以确定牦牛体型大小与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牦牛体型大小与其所处生态环
对麦洼牦牛的9个数量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个性状可分为体尺类、产乳类、角毛类等3类;而前2类对牦牛的生长发育最重要.因而,对麦洼牦牛的选育,重点应对这2类性状,
在C3(×)C8中证明了一组不完备的十八元不可拓展的最大纠缠基,并在此基础上加入6个直积态,得到了C3 (×) C8中的一组完备的不可拓展的最大纠缠基,然后通过构造C8的一个标准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