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扦插育苗技术

来源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aq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杨树是世界上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树种。由于杨树具有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和易更新的特点,在我省生态防护林、三北防护林和工农业用材林等方面,已成为主要造林树种。
  杨树苗数量却不多,质量太差,达不到成苗标准,保证不了成活率。那么,采取哪些技术措施,才能提高杨树扦插苗的成活率呢?
  一、选择保摘的圃地,提高成活率。
  首先选择已经进行过全面整地的玉米、大豆茬地进行扦插育苗。因为这些地块地暄利于生根,墒情利于成活,刨掉茬子,耢平拢即可扦插。其次,选择进行过全面整地的瓜茬,因为这些瓜茬大都在每年的伏季整地。经过秋雨淋漓,土壤湿润,地不荒,通透性好,结构合理。
  二、整地引墒,镇压保墒提高成活率。
  整地必须在正确选择茬口的基础上进行。大都是春秋两季整秋整地好于春整地。一般在全面整地后进行整平,耙细,起垅。封冻前必须全部镇压。这样冬雪覆盖,春季雪化,给土壤添墒,否则冬风会把水抽干,次年春墒情不易恢复。春整地从时间上必须抢在返浆前起垄、镇压。低洼盐碱地(二洼地)春整地最适宜,通过春季深翻达到引墒,改善土壤不良性状。通过耙细土块,浆情上返使土壤形成团粒,增加土壤通透性,达到引墒后立即起垅镇压,保住墒情,增加土壤温湿度,以待扦插,为杨树成活创造条件。
  三、插穗的采剪
  杨树以秋采春插为好,割完后进行人窖假植处理,割条的时间在当年11月份以后或次年3月份前进行。选择种纯、健壮,无病虫害,无损伤,木质化程度好、距母树主轴越近的萌条做种条。2月末开始将种条剪成12cm~15cm长插穗,种条粗度最好是1——1.6cm,如过粗或过细混杂,出苗后会逐渐出现分化现象,不便管理。插穗顶芽要饱满,剪口要光滑,平齐,无毛刺,不使表皮及木质部劈裂,上下切口都要横断种条,下端马耳,上下端应接芽部,插穗上端第一个芽距切口应1cm左右,每个插穗上应保留3~4个健全芽。插穗剪出后,不立即扦插的,应100穗扎成一捆,最好分好级,便于苗期管理。
  割萌芽(采条)必须在秋季落叶后或春季树液流动前进行,因为这一时期,所含营养物质丰富,扦插成活率高,采条可用镰刀或修枝剪,采条注意留桩,斜不劈裂,不过大,母根留根大约3cm~5cm,不损伤树皮及休眠芽。
  四、插穗处理及扦插
  杨树穗插前要全部浸入水中,由于水浸后内部水分充足,促进内部物质转化,皮层软化,有利于愈伤组织形成,扦插后不需大量吸水,减少浇水次数,以使地温增加促进生根。浸泡时间,一般在24小时~48小时既可。用ABT生根粉浸泡效果较好。用惠根粉效果也很好,但浸泡时间可适当延长。
  扦插育苗时间一般要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温度而定,一般在气温达到12℃~16℃,土壤温度稳定在8℃~11℃时开始,大约在5月8日左右。如果春季回暖晚,地温低,插穗又保管得好,可以适当推迟扦插,但最晚不能超过5月20日,否则,插穗时间过晚,要增加灌水次数,以保持地表温度。
  扦插密度。垄底宽60cm~70cm,垄台宽30cm,垄高 15cm,分单行或双公垂直插入土中,第米垄长插20株。单行扦插比双行扦插便于中耕,除草和摘芽等作业。扦插时下切口垂直插在垄上,上切口与垄保持水平。
  杨树发根约35~40天,50天以后才能稳定成活。由于发根期长,发芽与生根不同步,有“假活”现象,加之春季风大干旱少雨,空气相对温度低,造成插穗水分亏缺而死亡。如果水量过大,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土壤湿度过大,还会降低地温,延长发根期,导致病苗、弱小苗、甚至插穗霉烂。
  扦插时要注意防止劈头,伤芽折断,深浅要一致,做到不偏插、不重插、不倒插、不串皮插,同时掌握好扦插密度,插后要踏实。
  五、扦插后的田间管理
  扦插地块的水分状况对插穗成活率影响很大,是关键的一环,在整个生长期都不能缺水,特别是在高温和大风天气,地表一定要保持湿润状态,从扦插到成活率近两个月期间,视天气及土壤含水量情况,一般要浇灌3~5次足水。
  插条育苗的管理工作较播种育苗简单,主要是及时除草,松土,摘芽。在苗木生长期开始时大约插条生长到15cm高时要及时进行“摘芽”,在整个生长期,摘芽次数在6次以上。
  杨树在苗期主要害虫有白杨透翅蛾,防治透翅蛾的主要方法,剪掉虫段,及时用火烧掉或在发生虫害后可用500倍氧化乐果用注射器注入蛀孔;后一种办法防治及时,可保留,但成本高,用工量大。其它类害虫,如刺蛾、舟蛾类害虫,用敌百虫、速灭杀丁、敌敌畏、马拉硫磷等农药喷雾防治,叶螨(6~7月份)用氧化乐果800倍液或甲胺磷1500倍液或用三氯杀螨醇等喷雾防治。
  病害主要是杨树黑斑病,可用代森锌400倍或代森猛 600倍液叶片喷雾防治。
其他文献
本文从分析我国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特点及局限性入手,展望了知识经济背景下人力资源开发的新趋势、新特点,并为此提出了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与实现人的现代化的相应措施,包括:转
本文用系统辨证论和系统自组织理论论述了系统非优存在的客观性、系统之优与非优的转化问题,指出系统的转化是熵增、涨落、信息、突变、结构等多动力非线性相干的结果,且在分
自然科学在当代的发展日新月异,由于科学的本体论及方法论上的进步落后于科学本身的发展,所以,面对新的科学事实、新的科学问题,哲学的反思在今天显得犹为必要.本文以当代科
在科学发展观的视域中,确保休闲的健康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原则、全面协调的战略原则、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原则,其中政府的作用和责任不可忽视。
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管理体制不断深化改革,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技术也不断进步。除了常规的自动化系统之外,遥视系统已逐步成为为无人值班变电站新增的而且是一个十分必要的自动
关于德国物理学家海森伯1941年出访哥本哈根一事,学界存在不同的评价,大多数观点或可被划进或褒或贬的两个泾渭分明的阵营中.在英国剧作家弗赖恩的<哥本哈根>上演后,关于此事
时兴隆林区不同迹地山杨天然更新效果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在兴隆林区如何进行山杨天然更新的具体措施,为充分利用资源条件、恢复天然条件、恢复天然次生林提供参考数据。
1前言  林分树冠层是森林的主要活动层之一,是有机物生化合成的工厂,对于人工培育的工业用材林来说,冠层的光分布和光合成规律,将决定其林分的培育目标和达到其培育目标的速度。了解和掌握冠层的光分布与光合成规律,并通过林分水平结构的调整,使其最大限度处于最佳状态,将促进林分不断的处于各阶段最佳结构,具有最大的生产力,并在最短时间内,达到培育目标。  2试验材料与方法  兴隆林业局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  黑
论述了落叶松人工母树林初植密度为6660株/公顷,初次疏伐期不能超过12年,着重强调了第1次疏伐到第2次疏伐的间隔期以4年为好。4年后进行第2次疏伐每公顷保留株数以675株为宜
摘 要:本文通过落叶松在太平林场的密度间伐实验,得出了落叶松树高和单位面积材积的定期生长量与间伐强度的关系,初步确定了培养杨树短周期工业用材林较为理想的间伐密度,为我省东部山区营建短轮伐期工业用材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落叶松 间伐 生长量  抚育间伐是从幼林郁闭开始至主伐前一个龄级这段时间内,在森林中定期而重复地伐除部分林木,为保留经济价值较高的林木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