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辅导员是高校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重要的组成部分,提升其职业道德修养是辅导员职业性质的内在要求,是满足辅导员职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高校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高校辅导员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缺乏职业精神以及责任感较差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提升其职业道德修养。因此在新时期背景下,应当努力营造职业道德文化建设氛围、完善考核与激励机制及健全完善职业道德培训教育,以此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
一、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在教育工
作中的地位从教育体系上来看,作为高校教务处在各个学院班级的重要分支,是各项教学与教育任务的最终落实者与执行者。随着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颁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被提高到一个政治高度。
(一) 高校辅导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关乎
学生价值观体系的形成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若是将学龄前儿童与中小学时期作为接受系统教育的第一个时期,这个时期主要的任务为感知世界与对世界形成初步认识。那么,高校就读期间就成为形成系统性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最重要时期。因此,在认知水平上,针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的品德教育实际上仅仅是高校期间接受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初期准备而远非完结阶段。与此同时,进入新时期的教育要求高校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在以高校为基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党性教育上,实际上已被提高到了党建工作的高度上来。一般来说,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管理者和高校内部各项党建工作的实施者,辅导员的地位被着重强调。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辅导员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其一言一行均对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体系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与引导作用。
(二) 高校辅导员的行为教育是贯彻落实教育部
新规的重要教导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对思想政治工作与日常教学工作进行交叉式教学。专业课教师每周的教授时间相对固定,这就直接导致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了辅导员的身上。同时,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要求,日常工作中诸学籍预警指导、家访等各式各样的不同形式的教育方式与内容。因此,高校辅导员在新时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除了协调专业课老师的日常教学外,实际上更多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或者說德育教育融入生活教育当中。这样,辅导员在教师这一身分外,更增加了生活引导师的角色定位。而这,也是近年来广泛推行的让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生活教育的接地气式的教育方式改革。
二、高校辅导员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
(一)高校辅导员政治素养有待提高
当前,对辅导员的招聘虽然对学历要求较高,即大部分学校要求辅导员的学历最低全日制硕士,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学历素养。但是对专业要求却并没有具体明确的限定。这也就决定了辅导员队伍政治素养的缺乏。另外,随着辅导员队伍的年轻化,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面对着西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不断输入,在各种文明的冲击下,辅导员出现信仰动摇的倾向,对新时期正探索寻求的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没有足够的信心,理想信念上缺“钙”,导致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偏差。
(二)高校辅导员具有较强的职业倦
怠感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指导老师,与授课教师相比,他们在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学习上付出的工作精力、花费的时间更多,工作内容更加琐碎。可往往同等甚至更多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尽管辅导员有着超负荷的工作量,但学校往往忽略了辅导员工作上的特殊性,绩效奖励或者晋升方面无法得到合理落实和保障。这必然导致辅导员在工作上缺乏归属感和成就感,严重影响他们的心态和工作效率,产生较强烈的职业倦怠感。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现状
新时期对高校辅导员作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以此培育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但是现阶段下高校辅导员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缺乏职业精神以及责任感较差的现象,需要进一步提升其职业道德修养。作为大学生思政工作的直接对接者,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不仅影响着教学教育工作的实效,而且对于学生的人格塑造及价值引导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应当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以此培育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但是实际工作中,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水平还不是很理想,仍然存在着缺乏职业精神以及责任感的情况。一方面,由于缺乏职业精神,部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信念不坚定和职业荣誉感不强,从而渐渐产生了职业疲倦,对辅导员这份职业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也逐渐消失,甚至消极对待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责任意识逐渐淡化,部分高校辅导员由于长期处于重压工作状态下,逐渐萌生了“混日子”的想法,错误地认为认真工作与松懈工作的结果都一样。此外在市场经济的诱惑下,部分辅导员为了获取更多物质上的财富,逐渐把工作重心放在了科研或者其他副产业,导致价值观念失衡,对学生的责任感逐渐淡化。
参考文献:
[1]朱琳.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对策分析[J].新西部,2015(15).
[2]任成金.新形势下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
一、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在教育工
作中的地位从教育体系上来看,作为高校教务处在各个学院班级的重要分支,是各项教学与教育任务的最终落实者与执行者。随着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颁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被提高到一个政治高度。
(一) 高校辅导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关乎
学生价值观体系的形成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若是将学龄前儿童与中小学时期作为接受系统教育的第一个时期,这个时期主要的任务为感知世界与对世界形成初步认识。那么,高校就读期间就成为形成系统性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最重要时期。因此,在认知水平上,针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的品德教育实际上仅仅是高校期间接受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初期准备而远非完结阶段。与此同时,进入新时期的教育要求高校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在以高校为基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党性教育上,实际上已被提高到了党建工作的高度上来。一般来说,高校辅导员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管理者和高校内部各项党建工作的实施者,辅导员的地位被着重强调。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辅导员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其一言一行均对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体系有着重要的示范作用与引导作用。
(二) 高校辅导员的行为教育是贯彻落实教育部
新规的重要教导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对思想政治工作与日常教学工作进行交叉式教学。专业课教师每周的教授时间相对固定,这就直接导致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了辅导员的身上。同时,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的要求,日常工作中诸学籍预警指导、家访等各式各样的不同形式的教育方式与内容。因此,高校辅导员在新时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除了协调专业课老师的日常教学外,实际上更多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或者說德育教育融入生活教育当中。这样,辅导员在教师这一身分外,更增加了生活引导师的角色定位。而这,也是近年来广泛推行的让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生活教育的接地气式的教育方式改革。
二、高校辅导员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
(一)高校辅导员政治素养有待提高
当前,对辅导员的招聘虽然对学历要求较高,即大部分学校要求辅导员的学历最低全日制硕士,体现了一定程度的学历素养。但是对专业要求却并没有具体明确的限定。这也就决定了辅导员队伍政治素养的缺乏。另外,随着辅导员队伍的年轻化,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不断发展,面对着西方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不断输入,在各种文明的冲击下,辅导员出现信仰动摇的倾向,对新时期正探索寻求的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没有足够的信心,理想信念上缺“钙”,导致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偏差。
(二)高校辅导员具有较强的职业倦
怠感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指导老师,与授课教师相比,他们在学生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学习上付出的工作精力、花费的时间更多,工作内容更加琐碎。可往往同等甚至更多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尽管辅导员有着超负荷的工作量,但学校往往忽略了辅导员工作上的特殊性,绩效奖励或者晋升方面无法得到合理落实和保障。这必然导致辅导员在工作上缺乏归属感和成就感,严重影响他们的心态和工作效率,产生较强烈的职业倦怠感。
三、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现状
新时期对高校辅导员作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以此培育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但是现阶段下高校辅导员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缺乏职业精神以及责任感较差的现象,需要进一步提升其职业道德修养。作为大学生思政工作的直接对接者,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不仅影响着教学教育工作的实效,而且对于学生的人格塑造及价值引导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辅导员应当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以此培育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但是实际工作中,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水平还不是很理想,仍然存在着缺乏职业精神以及责任感的情况。一方面,由于缺乏职业精神,部分高校辅导员的职业信念不坚定和职业荣誉感不强,从而渐渐产生了职业疲倦,对辅导员这份职业的自豪感和荣誉感也逐渐消失,甚至消极对待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另一方面,高校辅导员责任意识逐渐淡化,部分高校辅导员由于长期处于重压工作状态下,逐渐萌生了“混日子”的想法,错误地认为认真工作与松懈工作的结果都一样。此外在市场经济的诱惑下,部分辅导员为了获取更多物质上的财富,逐渐把工作重心放在了科研或者其他副产业,导致价值观念失衡,对学生的责任感逐渐淡化。
参考文献:
[1]朱琳.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修养对策分析[J].新西部,2015(15).
[2]任成金.新形势下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