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验人员关于血传播疾病的危害与防护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jian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医院里,血液检验人员经常要接触被血液污染的器械以及患者的血液,在标本处理以及卫生清洁过程中,如果意外被锐器损伤,就有可能受到血传播疾病病原体的感染,职业感染危险随时都会发生,所以临床医生应充分认识血传播疾病的危害性,同时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
  资料与方法
  2010年8月~2012年7月对临床各科从事血液检测的人员82例进行血传播疾病危害性的宣传,同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方法:
  ⑴分析血液检验工作中容易造成感染的因素:略懂得医学常识的人都应该了解,血液可以传染许多传染疾病,作为血液检验人员,每天都要与标本采集的血液等打交道,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如果意外被血常规采血针或被病原体感染的针头等锐器刺破皮肤,就有可能发生血液感染,据有关资料显示,经针刺伤可以传播感染20多种病原体,如果遇到特殊病菌感染还可能危及生命安全。在为患者抽血过程中,如果精神不集中或者取下针头、回套针帽等环节不小心,就有可能被针头等锐器刺破皮肤1;总之,在操作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造成操作人员血液的感染。血传播疾病对血液检验人员的危害不容忽视,在血液检验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护,经过多年的工作经验,觉得血液检验人员在以下几个环节中需要注意防范:①意外损伤:在标本采集时,要注意不要被吸头玻璃试管以及针头等锐器意外刺伤皮肤,如果皮肤被带有病毒的针头刺伤,病毒就会进入循环系统或者皮下组织,造成血液感染。职业性针头意外损伤容易感染的病原体有梅毒、HIV、HBV等,因此,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加强防范2。②皮肤破损:如果血液检验人员皮肤意外擦伤或者出现溃疡以及小伤口,一定要注意,因为许多病原体就是通过破损皮肤进入人体而被感染,例如:梅毒、HIV、HBV等病原体。③黏膜:由于试管未封闭等原因造成意外血液飞溅,如果鼻腔黏膜、口腔或眼结膜被带有病原体的血液溅到,就有可能受到感染。如果带有梅毒、HIV、HBV等病原体血液溅到了工作台面以及电话、仪器等地方,不小心与皮肤接触,也可能造成感染。
  ⑵具体防护措施:医务人员要提高认识,加强对血液传播疾病的防范。作为血液检验人员以及相关工作者,都属于血液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在工作中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提高血液传播疾病的防范意识。要严格预防患者的血液以及被血液污染的物品接触到皮肤,采取有效措施,杜绝血液传播疾病感染。①经常洗手预防疾病传播:作为医护工作者,经常洗手的习惯一定要养成,经常洗手可以有效的预防病原体的传播。在与患者接触过程中,如果不小心皮肤或者手部等接触到患者的体液或者血液,要用清水或者消毒液进行清洗,以有效避免病原体的传播3。②工作中不要忘记戴医用手套:如果在工作中佩戴醫用乳胶手套,就可以有效的减少病原体接触到手部以及皮肤的机会。医用乳胶手套具有一定的封闭和阻挡作用。如果发生意外针头损伤,乳胶手套可以减少损伤的程度以及降低被感染的可能,护理人员以及与患者接触的保洁人员等都需要佩戴医用乳胶手套。③避免患者血迹对环境的污染:如果在采集血液标本的过程中,或者对血液进行化验处理以及在运输患者血液过程中,如果发生意外致使患者的血液污染了操作台以及实验仪器或污染了周边环境的其他方面设施,要用有效氯液1000mg/L进行喷洒被污染的设备以及环境,过15~30分钟以后用抹布进行擦拭,清洁血迹时一定要佩戴乳胶手套,并且清洁完毕后立即洗手。④避免污染针头刺伤:在血液检验过程中,锐器刺伤是造成职业感染比较关键的原因之一,锐器刺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引起。首先是抽血针头刺伤,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抽血针头的方向,不要将针头对着自己或者对着别人。另外,在对血液检验中污染针头以及污染的利器进行回收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无公害处理,避免污染环境或者误伤他人。
  结果
  82例从事血液检测的人员,经过抽血检测,无1例发生血液感染,两年之中也未发生一起医疗纠纷4
  讨论
  血液检验人员每天都要接触许多的患者,因此,在工作中要提高防护意识,避免受到血源性病原体的感染,在日常操作过程中,技术不熟练、防范意识淡薄是造成危险的主要因素之一,血液检验人员安全意识培养是有效控制血源性病原体感染的关键环节,要制定血液检验操作前、操作中以及操作后的处理流程以及处理办法,采取防护措施,有效控制血传播疾病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张国珍,谭兵,詹廷西等.+住院患者HIV抗体检测结果分析及防范[J].重庆医学,2009,12.
  2李见红,熊志高.株洲地区11907名次患者输血前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1,6.
  3关幼华,肖志超,梁玉珊.输血前4种传染性指标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4:250-251.
  4韩晶,陈征,田健华等.7例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的预防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67-368.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新疆塔城地区哈萨克族成人牙髓牙周联合病变的临床综合治疗方法,进一步提高该病的疗效。方法:收治牙髓牙周炎患者86例,根据病因进行牙髓牙周病的综合治疗。结果:86例牙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直接影响社会稳定。结合实际工作,分析了目前农村经济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论述了优化改革农业经济管理的必要性,希望对推进农业经济的科学管理有所帮助
摘 要 目的:评价分析循证护理措施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成对照组和循证护理组各48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循证护理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使用循证护理方法,比较两组的临床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2.9%,观察组有效率9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14.5
目的:探讨CT导向下经皮穿刺臭氧消融+射频热凝靶点治疗腰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的价值、可靠性、安全性.方法:在CT导向下用0.7mm穿刺针,椎间盘内注入浓度50~60μg/ml,15~20ml,再用
瓦斯爆炸是我国煤矿的主要灾害之一,爆炸时火焰波和冲击波的阻隔爆技术关系到灾害的扩散及后续救援的难易程度。目前的瓦斯阻隔爆技术存在对湍流火焰无法完全抑制,对冲击波不
~~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早期前方减压植骨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路手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颈椎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16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以Frankle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颈椎即获稳定,恢复脊柱正常序列、曲度及椎体高度,植骨在3~6个月融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13例不完全性损伤者脊髓
摘 要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在老年食管异物取出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50例ASA Ⅰ~Ⅱ级因食道异物梗阻需要取出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M组为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组,P组为丙泊酚组。观察两组手术中在注药前(T0)、注药后2分钟(T1)、食道镜置入食道时(T2)、取异物时(T3)、术毕退出食道镜时(T4)、苏醒时(T5)六个时点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年退行性瓣膜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病变主要累及左心瓣膜,引起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最为常见,二尖瓣脱垂致关闭不全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