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合作的原因、基础与路径选择

来源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xwbx455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澜湄流域生物多样性正在遭受严重减损,并将面临更加严重的威胁,但是该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法制现状不足以应对现实和即将到来的威胁.该流域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合作方面已有良好的国际法基础和合作实践.以预防损害发生为目的的跨界环境影响评价是该流域保护生物多样性可用、有效的制度,并且已有法律依据和实践.因此,在澜湄机制下,依托外长会议和澜湄环境合作中心,构建以澜湄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单一目标的跨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切实可行.
其他文献
印尼BIT中东道国并无足够的正当规制权,矿业领域投资仲裁案件引起国内普遍忧虑.2014年起,印尼渐次终止了26个BIT,日落条款纷纷启动.中资企业在印尼的投资面临如下国际保护障碍:保护网络可预测性差、保护真空不断扩大、保护水平不敷其用.应从两个层面入手采取对策:在国家层面及时推动替代性协议的完善;在企业层面善用国籍规划,必要时申请母国外交保护,多管齐下妥善管理投资争端.
乾隆《贵州通志》一百馀万字,是明清《贵州通志》中分量最重的一部.这部方志是记载贵州省在康熙、雍正两朝对贵州省行政建置调整完善后的一部通志,是我国古代贵州省唯一一部较完整、较全面记录贵州历史文献的《贵州通志》.由于乾隆《贵州通志》所收集的资料丰富、所辖疆域广泛,载录史事较此前志书为多,故史料价值、学术价值很大.但是,限于当时的具体条件,志书并非尽善尽美,也有部分缺失存在.
《乐嘉荃日记》是民国时期贵阳乐嘉荃先生的日记体著作.该《日记》从政局、匪患、商业、民生、风俗及交游等方面,为研究民国贵州史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资料,具有时事、学术、文献的多重价值.另外,《日记》还记载了民国时期气候、物产、饮食、书画评论、读书杂记、地方掌故、贵阳城郭等方面的情况,为研究民国贵州社会史提供了重要的史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错误应保持冷静的态度,并且通过错误有效地启发学生,让学生经历尝试、探究的过程,以明确错误形成的根源.只有如此,学生才可以纠正错误,以及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思维能力和提高数学素养.为此,文章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对错误的一些积极应对方法.
海权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是一个国家海防战略思想的核心.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非常注重海洋主权和权益的维护,根据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在符合国情的基础上逐渐确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海防思想并不断完善,主要包括形成国家近岸防御战略、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捍卫以领海主权和领土完整为核心的海权、积极发展海上运输业等,为我国当今维护海洋权益、经略海洋和建设海洋强国创造了条件.
本文以浙本《四库全书总目》艺术类宋代书画著作提要为考察对象.宋代书画类著作《翰墨志》《五代名画补遗》等多种书的提要均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提要作者引用它书存在张冠李戴、误引、臆改、增添和误解原书之意等问题;部分论断依据不足;对著作、书画等专名的使用不严谨;对提要对象的描述存在错误等.
《冬暄草堂师友笺存》收录有袁昶致陈豪手札十七通,作札人袁昶为庚子事变中因为反对纵容义和团与多国开战而被杀害的“五大臣”之一,受札人陈豪,官虽不达,但其生平事迹亦入《清史稿》.因篇幅所限,文章先将作于光绪四年(1878)至袁氏罹难前不久的光绪二十六年(1900)间的七通手札整理并略作考释.此七通手札时间跨度长达二十三年,在此期间,袁昶由户部主事升任徽宁池太广道道员、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而陈豪在湖北多地任知县后,辞官归田.七通手札可知其间二人的交往,亦可见二人师友薛时雨、谭献、李慈铭等名士的生平和交游,诚为
近年来,关于“颠倒”比喻的研究,学者们主要采用三种研究方式:一是以唯物辩证法的主 要内容为依托展开研究,二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旨趣和重大使命为视角进行考察,三是以黑格尔的思想体系为参照进行对比研究.而从唯物辩证法的形成发展历程看,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颠倒”其实是一段渐进改造的创新过程,其首先吸收和发展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想以批判黑格尔辩证法中的神秘方面,然后又借助改造过的辩证法来克服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和直观性.对“颠倒”比喻的理解理应遵照马克思本人想要表达的含义,既不能将其简单地理解为
明末昆腔传入贵阳,以黔中士绅阶层为中心展开活动.在贵阳昆班消亡后,昆腔又以一种声腔的形式保存在贵阳川戏、京戏的舞台上,并发展出自己的风格.贵阳曲台上不乏曲人的活动,不少筑籍曲家还在曲界有相当的影响.抗战以来,西迁曲人又给贵阳曲界注入了新的活力.贵阳虽地处偏远,但无论是舞台上还是曲台上都不乏精品之作.
江声《尚书集注音疏》的训诂方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揭示字际聚合关系,即假借通用关系、古今关系、正俗关系、繁省关系、正讹关系等,正确认识字的形、音、义;二是通过揭示语词组合关系,语境证义.江声运用这两方面的训诂方法,在尊承汉注、融贯汉注的同时,又能自申新义,特别注重辨析词义之细微差别,有所发明,成一家之言,达到精准诠释经义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