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中的伟大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in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仨》,正如书名那样的朴实无华,然而却又句句真情,感人至深。时光带走了一切,故事中原有的辛酸与苦楚也随之淡去,剩下的仅仅是人生到头回望的幸福。
  我相信很多时候,我们的梦是有着真实、深刻的寓意的。在作者的梦里,“我们仨”在古驿道上相聚,不久又分开。梦中客栈与船的漂泊,像是三人在人生的动荡中前行。而杨先生目送著自己的伴侣和孩子渐渐走上归途,
  家,对于杨先生而言,又何尝不是个客栈?灵魂在此栖息,并终有一天将要远行。
  在欧洲留学之时,杨绛与钱钟书把一同出门当作一次次冒险,他们希望能在那未知的疆域有所发现。而后两人回国,经历了家族的变动和文革时期的风风雨雨。那时的他们居住在学校的陋室,可是身体尚好的时候,依旧会饶有兴味地“探险”,只是地点改在了日坛公园。
  “因为我们在一起,随时都能探索到新奇的事。我们还像年轻时兴致那么好,对什么都有兴趣。”
  我想,这或许就是人生。在动荡中寻求未知,去冒险,去探索。许多人在琐屑的生活中面对生活的不断打击,或是选择自我的衰亡,走向静寂,或是更决绝地选择了自我的直接毁灭。但兴致、热情、冒险心、好奇……这些品质却都可以在时光中保存下来,经久不衰。我想,在杨先生的内心之中,更是在 “我们仨”的心中,都有着对生活的荒谬的反抗精神。反抗这种荒谬的无奈,反抗命运定下的规矩。正是这种反抗,让我们的人生脱离于荒谬,一步步走向平凡的伟大。
  这份人生的平淡与闲适、曾经的岁月回首望去,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我那时是多么幸福。” 当回忆起这一切,杨先生说。
  (指导教师:庄照岗)
其他文献
仔细想来,我从小被嘲笑到大。读军校时他们嘲笑我学英语,当老师时他们嘲笑我写文章。后来我明白了,人很喜欢评价别人,因为评价是容易的,但很少有人能扛得住別人的评价,有时被别人说两句,就放弃了想走的路。  我想起曾经选修过的一门课,叫合气道。最后考核的标准不是说你打赢多少人,而是你冲入一个房间,一边招架住别人的进攻,一边读完墙上的字,你的成绩只跟你读字的多少相关。很多人挨了几拳,就蹲在地上叫,或者抱头乱
期刊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肤如凝脂,面似桃花。极具东方元素的《秋鸾·广寒宫》一出场,便一举夺得“造·物原型创作大赛”高级组冠军,令日本评委都感到震惊!  威武神气的鸾凤、肆意绽放的繁花、魔幻灵动的玉兔,依次在嫦娥的头上盘旋盛开,精美繁复,华美异常。任谁也不敢相信这细致入微、精美绝伦的作品竟然是用“泥巴”创作而成。而它正是出自中国80后原型师袁星亮之手。  袁星亮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曾是一位游戏美术概念设
期刊
【编辑寄语】  若立冲天凌云志,莫退艰难困苦时。  梅花经受了寒风暴雨的考验,我们才被它的傲骨折服;蝴蝶冲破了茧的束缚,我们才为那“流连戏蝶”而神往;雄鹰经历了无数次坠崖的险境,我们才因它的矫健而叹服。人生亦如此,只有直面困境,千锤百炼,才能绽放异彩。  梁启超说:“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府。”从没见过温室里的小花能够忍受风吹雨打,从没见过盆栽的植物能够长成参天大树。直面困境,承受压力,才能
期刊
人在一生的歷险中,总会遇到一些度过得极为艰难的时刻。这时,我们不能因为前路艰辛而迷惘不前,更不能因为别人的评价而放弃自己的目标。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念,执着前进。我们的每一次坚定,都会让自己的方向更加明朗,都会离梦想的彼岸更近一步。  主持人谢娜,曾经因为现场没有接好搭档的话,而遭受了观众们疯狂的吐槽,甚至有人说她还是别当主持人了。她听后很伤心,但却并没有被负面的评价打倒。她很笃定自己内心的方向,并且
期刊
那一年,教委组织各学校参加物理竞赛。其实我的物理成绩并不是很拔尖,但这个机会我不想错过,因为,如果能取得名次,学校将给予重奖,而且将成为入选学生会的一个重要条件。于是我报了名。  物理课代表刘宁,虽然要转学了,但也报了名。两天后,学校开始了初选考试,由新来的李老师负责。  竞赛题型的难度可想而知。我答着答着就泄气了。时间一分一秒过得很快,还有几分钟就要交卷了。我看了一眼刘宁,他已经答完了。他看了下
期刊
我的朋友乐乐在废纸上画画,画完就随手丢在一边。我把她乱画在废纸上的东西剪下来,贴在一本本子上并装饰好送给她。她感叹:“哇,原来这么好看啊!”后来,她继续用随手能找到的东西画画,越画越多,越画越好,越画越开心——点亮绘画这个技能就是这么简单。  我想,畫画就是触摸时间和心灵。从手能够握住东西开始,我们就不自觉地开始涂鸦了。  我感觉许多人都有点儿喜欢画画,却出于“画不准”的畏惧而不怎么愿意动手。我画
期刊
2013年,撒切尔夫人去世后,一家杂志找到我,请我写一篇对撒切尔夫人的心理画像。我后来写了一篇,他们非常喜欢,想一直约我写对各种人物的心理画像,被我拒绝了。  为什么?因为我的写作方式吓到了我自己。我对自己的要求是这样的:我得真切地感知到她的存在,并且这份感知要有一种完整感。  为了实现这种感觉,我花了三天时间,找各种关于撒切尔夫人的资料,最终直到形成了对她的一种完整感知后,才动手写了这篇三千字的
期刊
今年暑期档,一部口碑炸裂的电影《我不是药神》横空出世,监制兼主演徐峥也因此有了一个可爱的昵称:“山争哥哥”,可见观众对这部片子的喜爱。  影片是根据真實事件改编的,片中的主人公叫程勇,不是个好男人。离了婚,欠了一屁股债,老爸中风卧床,只能送养老院。程勇唯一的生活来源,是他经营的那间小药店。有一天,一位不速之客的意外到访,打破了程勇的平凡人生……  访客名叫吕受益,是一位白血病患者。为了活命,他必须
期刊
初识杨绛,是在《我们仨》中。  在现代生活中,科技越来越发达,即使在大洋彼岸,亲人间也可以通过电子设备面对面地交谈,可是你是否想过,其实你面对的只是那冰冷的屏幕,你无法感受到屏幕后面那个人的温度,你无法触摸到他的脸颊,在享受便利的同时,你是否忽略了家人之间最简单的爱?  而这种爱,杨绛却拥有过。  我喜欢书中钟书与圆圆之间那开不尽的小玩笑,他们就是以最平凡的方式生活着,他们仨之间永远都是心贴着心,
期刊
《我们仨》简介:  《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一部家庭生活回忆录。1998年,錢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爱女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的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写成了这部《我们仨》。“现在我们三个散了,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书中前两部分写的是梦境,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