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困难学生心理及教育对策研究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77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每个学习困难学生的形成,除了智力因素外,还有心理方面的因素。学生学习困难的心理表现有:自卑心理;依赖心理;虚荣心理;逆反心理。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转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个系统工程,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必须共同作用,密切配合。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表现,可以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耐心教育;尊重理解;防止反复;爱心感化;建立家长学校;请家长参加学校活动;搞好家访;定期召开家长会;协调社会力量,形成合力。
  【关键词】学习困难学生;心理表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如何尽快实现素质教育的“两全”,即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已成为教育界亟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其中,在素质教育中如何实现学习困难学生的有效转化,使他们同样得到全面发展.全面提高,是当前每位教育工作者渴求解决的一大难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每个学习困难学生的形成,除了智力因素以外,还有心理方面的因素。分析学习困难学生的特殊心理,有助于促其转化。
  而当真正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所有老师均感到茫然。因为我们学校虽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但每周一节的课对学生身上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难以一一涉及。况且,我们也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老师,所以一直在“心理教育”这个层面上,做得还不是很充分,不是很全面。
  而对于我们农村教师来说,我们虽工作在一线,但专门拿出某一节课,或在某个固定时间对学生开展系统的心理训练与调适也是基本不可能的。况且,心理教育是一个需要较长时期的投入才可见效的教育活动,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根本解决。鉴于此,我们通过反复交流与论证,决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正常地融入班集体,享受学校生活的乐趣。有了这样的共识之后,我们有意识地对相关学生进行了引导训练,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下面就对我们目前所取得的一些經验进行研究。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学生心理问题不可忽视。
  然而走进今天的教育,尤其是我们这些农村中学,人们的教育观念、教育工具、教育对策及教育方式却仍旧印刻着过多传统的痕迹。这与这代人的发展变化特点和需求不相称,所以导致我们的孩子出现了太多太复杂的心理问题。家长的不理解、老师的无法沟通、社会大环境的消极影响,使一些孩子处于心理的“孤岛”。他们迫切需要父母的理解、老师的关爱。在一定时间内得不到之后,他们会变得封闭、孤僻、叛逆、抑郁,各种心理上的问题严重困扰着他们的思想,使他们无法正常与人相处交流,无法将自己融入集体,融入课堂,所以慢慢地他们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习目标模糊了,学习热情没有了,学习动力不足了,慢慢加入了学困生的行列,成为我们素质教育中的一个很大的悲哀。
  那么,要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我们必须清楚把握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智力发展正常。智力正常是指青少年具有中等以上的智商,有正常的感知、记忆和思维的能力。能够掌握知识,得技能技巧,从事与其年龄相当的实践活动。
  (2)情绪稳定协调。愉快、稳定和协调的心境表明青少年处于积极的、良好的心理状态。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学习能力和保持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
  (3)心理特点符合实际年龄。人的各年龄阶段,都有与其年龄相适应的心理特征和规律,从而形成不同年龄阶段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
  (4)行为协调反应能力适度。健康的青少年,其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和谐统一,对外部刺激的反应适度,表现为既不异常敏感也不异常迟钝,具有一定的应变能力。
  (5)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健康的青少年在与人交往中行为适度,能与周围的人建立协调的人际关系,相处融洽。
  (6)个性的稳定和健全。健全稳定的个性表现为有健康的精神面貌,有客观而积极的自我意识,能适度控制自己的心理与行为,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除此之外,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还包括:注意力集中,适度耐受各种压力,能认同他人,有社会责任心,有现实的人生目标等。
  当我们用这些标准去衡量我们所面对的孩子时,我们会特别惊讶地发现,我们几乎有超过半数的孩子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所有老师的高度重视。而透过我们的问卷调查可以发现,由于心理问题,孩子产生学习上的困难的比率竟高达72%,这个数字使我们每个老师感到震惊,所以正确引导孩子们的心理调适与训练是我们课题研究中必须解决的难题。
  而当真正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所有老师均感到茫然。因为我们学校虽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但每周一节的课对学生身上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难以一一涉及。况且,我们也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心理老师,所以一直在“心理教育”这个层面上,做得还不是很充分,不是很全面。
  而对于我们农村教师来说,我们虽工作在一线,但专门拿出某一节课,或在某个固定时间对学生开展系统的心理训练与调适也是基本不可能的。况且,心理教育是一个需要较长时期的投入才可见效的教育活动,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根本解决。鉴于此,我们通过反复交流与论证,决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正常地融入班集体,享受学校生活的乐趣。有了这样的共识之后,我们有意识地对相关学生进行了引导训练,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下面就对我们目前所取得的一些经验进行总结:
  (1)举办相关活动。如我们八年级一班搞过一次“我们需要改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收到了极好的效果,而这次活动的主题有很多方面涉及了孩子的心理问题。通过这次活动,很多同学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让老师们惊喜不已。   (2)积极与家长沟通,携手共创孩子美好未来。其实,们只要细致了解一下,就会发现很多孩子的心理问题与家庭环境及家长教育方法不当有着密不可分、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应该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全部情况,然后适当改换教育的方法。同时家长也会向我们提供有价值的线索,帮助我们全面了解孩子的思想,以便更好地对癥下药,有效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3)各任课教师与班主任协调,共同努力。我自己就是班主任,做起工作来比较方便,效果也容易达到。但也有的教师不担任班主任,与学生接触偏少,有一些问题掌握不是十分全面,这就需要他们主动与班主任老师取得联系,协调联动,更多地掌握孩子们身上存在的问题。
  (4)任课老师之间多交流看法,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状况。有的时候,仅凭我们一个人的观察和主观感受,很难全面客观地了解一个学生的全部,从而造成我们教学和管理上的疏漏,给我们的教学造成一些消极的影响。
  我们学校在这方面安排较为合理,那就是打破了学科的分界,分年级组集体备课。这就为老师们的交流互动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老师们课余时常常就班里的某一个同学发表个人的看法,然后通过交流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在不同的课上的表现也截然不同。老师引导学生取长补短、互相借鉴,这对学生的发展大有好处。
  (5)多与学生谈心,多走进孩子的心灵。素质教育对老师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我们不可以再站在高高的讲台上,树立什么“师道尊严”,而是要善于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只有这样,,生才可以向你敞开心扉、坦诚交谈。破除师生之间的神秘与陌生,立朋友家人般亲切的关系,这将在极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争取。跨过了与孩子的心理隔膜,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所需所求,更好地帮助他们全面发展,快乐成长。
  尽管我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了这些经验,但我们仍然需要面对一个严峻的事实,那就是学生心理问题千差万别,截然不同,而且由于年龄、环境、家庭、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心理也会随时发生或微妙或明显的波动。任何方法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及时调整自己的处理方法,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更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学生心理特点,帮助他们更好地打开心灵这扇窗,迎接更加灿烂的明天!
  收稿日期:2013-07-09
其他文献
最近这些年一些省份的中学历史学科尝试着在中考中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和改革,从效果来看似乎遭遇了尴尬。一方面是家长考生对开卷考试拿高分的期待,一方面是年年不尽如人意的中考成绩。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历史教师我也思考着,希望能找到一条通幽处的曲径,走出历史中考的尴尬。  近年来历史学科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考题灵活,联系实际,这也体现了当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加之历史学科内容,既有中国史,还有世界史
期刊
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在新课标中提出的语文综合学习,适应了语文现代化教学的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标准是关注人的发展, 并提出了“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它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在教学上强调学生的设计和操作学习。因此,在新课改理念要求下,我们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营造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提高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教
期刊
学校后勤管理工作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这样来理 解:它是利用学校的人、财、物、时间、空间等管理对象要素,为学 校的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为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等提 供物质保障,从而达成学校目标的社会实践过程。  由此可见,学校后勤管理工作对整个学校管理活动的意义就可具 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做好学校后勤管理工作是办好学校的物质保证 俗话说:“兵马未走,粮草先行”,建设一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职业学校目前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以推动德育教育改革和提高的进程,为社会培养德行兼备的人才。  【关键词】职业学校;德育;教学  目前我国职业学校提供的专业技术教育为社会和企业输送了一批批专业技术人才,为社会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在实际职业教育过程中,道德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1. 职业学校德育存
期刊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结合终身教育的大语文观,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通过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种种途径,使小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重要以充分发挥,这不仅使小学生各方面得以发展还让其终生受益。  【关键词】大语文观;学习兴趣;赏识教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老话已经脍炙人口,而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好学”、“乐学”是学生学习好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
期刊
近几年本人一直从事高三物理教学工作,在平时听试卷讲评课过程发现,很多老师都是按照试卷上的题目从头讲到尾,简单的题目就只言片语点过一下,难的题目一节课讲不了两道,尤其对中等难度的题目讲评上只对那些做错的同学的做法上进行改正。本人觉的一节试卷讲评不仅是帮助学生解决试卷上暴露出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讲评让同学们积累一些适合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下面本人根据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试卷讲评的有效性。  1
期刊
语言学家认为,母语学习决定人一生的精神格局。汉语是我们国家五千年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载体,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肩负着这神圣的职责。而这职责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高效地学习语文。为此,我做了以下尝试:  1. 让导语成为课堂上的一盏灯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出场,未见其人,先聞其声。好戏还未上演,已扣人心弦。这使我联想到语文教学中新课的导入,好的导
期刊
【摘 要】古典诗歌在语文教学内容中占据着一定的比例,学习古典诗歌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能够让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一篇篇古典诗歌闪耀着情感的智慧的审美的光辉,对滋润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李元洛先生所说:“美人之光,可以养目
期刊
【摘 要】自学能力只的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学习,能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新课改中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是“学为主体,教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