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宗法地主专制社会”与“土地革命”——《秦至清末应该是什么时代》续篇

来源 :工会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拙文《秦至清末应该是什么时代》(刊于《工会信息》2016年第26期)谈到武汉大学教授冯天瑜对中国秦至清末“封建说”提出质疑时,笔者论到:尽管用“封建社会”指称秦至清末的历史有些不太符合中国的历史实际,但用它指导革命不是仍然取得了胜利,用它动员群众不是仍然能够凝聚人心吗?因此,对此提出质疑目前还只是学者做学问的需要,于现实社会没有大的利害。 When I talked about Feng Tianyu, a professor at Wuhan University, who questioned the theory of “feudalism” from the Qin Dynasty to the late Qing Dynasty in Qing Dynasty, the author said: Although the use of “Feudal Society ” alleges that the history from the Qin Dynasty to the late Qing Dynasty did not quite conform to the historical fact of China, but not using it to guide the revolution has still won the victory. Is it still possible to mobilize the masses to mobilize the people? Therefore, it is questioned at present It is only the need of academics to do learning and there is no great interest in the real world.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梳理“贰臣”观念与忠君思想的发端及流变,对书法史观中的“贰臣”批评书学观念进行探源,发现这一观念始于在对仕元书家赵孟頫的书画批评,且在明代书论中对其因气节
儒家文化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在长期的文化交流过程中,被少数民族文化吸收,发生融合,同时被赋予民族特色,促进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再创造。本文从总体上考察儒家文化在少数民族
借用外来词汇是一种语言与异质文化交往时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是语言接触的必然结果。对比分析英汉语言的借用方式,语源特征,借用语域,借用效应和借用态度,探讨英汉语言中相互借用
摘要:中国古代史是大学本科历史学专业的一门主干基础课,教材内容始终受到时代的局限和政治形势的影响,政治史的内容偏多,观点陈旧,教条化、程式化严重,中国古代史社会史的内容偏少等问题,致使学生对教材缺乏兴趣,学习成效不高;转变教材形式和授课方式,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安排学生必读的史书经典,选取典型史事进行课堂讲授和研讨,重建学生以阅读正史经典为主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中国古代史》;课程体系;史
广播加密为数字内容的安全分发提供了一种机制,保证只有授权用户才能得到广播的数字内容。针对授权用户可能的侵权行为(称为盗版),叛逆者追踪提供了一种保护机制使得在有侵权
语言借用是获取新词和丰富语言词汇的最重要途径之一。英语从汉语中借词的这种现象是语言文化需要不可避免的一种产物,英语从汉语中借词是借用中国的文化,实际上英语从汉语中
福州儿童方言歌谣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由于它短小韵美、易于传唱,深受孩子的喜爱。目前由于学校、家庭等语境的变化,中小学生中会讲方言的很少,会唱方言童谣的就更少了,福州
公证证据的审查贯穿于整个公证活动,它在公证活动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国内对公证证据的审查还缺乏深入的研究,而且我国也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公证法学理论体系。本文以公证
介绍了一种用于测试线性压缩机驱动的微型同轴脉冲管制冷机系统可靠性的试验系统,此试验台的建立将用来获得目前国内的同类系统的可靠性数据,为今后此种制冷系统用于国防、航空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随机布设的大量多种类传感器节点组成,能够迅速组成自适应的网络拓扑结构,对分布式动态信息进行协同感知与处理,形成受限的自治综合信息系统。与传统无线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