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来源 :健康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85396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的66例子宫肌瘤患者,动态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予以对照组米非司酮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副作用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子宫体积为(105.42±3.71)cm3,最大肌瘤体积为(33.95±2.70)cm3,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副作用发生概率为3.03%,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宫肌瘤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病情,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子宫肌瘤;中西医结合;安全性
  在女性生殖系统疾病中,子宫肌瘤是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可能与工作及生活压力有一定关系[1],临床以白带异常、月经量增多、腹部包块等为主要表现,随着病情发展,甚至可能会造成子宫切除等严重后果,故而,寻找可靠的治疗方法是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效果的关键所在。中医以整体论治、辨证施治为主要原则,具有独特优势,本文旨在分析子宫肌瘤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便于临床实际应用。
  1基础资料、方法
  1.1资料
  取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的66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此次研究,行动态随机分组。
  对照组共33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9岁,平均(35.12±2.83)岁,病程(2.03±0.41)年;其中,14例为肌壁间肌瘤,10例为黏膜下肌瘤,6例为浆膜下肌瘤,3例为混合型肌瘤。
  观察组33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31岁,平均(35.40±2.65)岁,病程(1.94±0.29)年;其中,12例为肌壁间肌瘤,11例为黏膜下肌瘤,5例为浆膜下肌瘤,5例为混合型肌瘤。
  两者上述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米非司酮治疗,于月经来潮第一至三天使用,每次剂量为10mg,一天一次,治疗时间为三个月。
  在此操作下,观察组联合中医辨证治疗,针对气虚血瘀者,予以15g赤芍、15g茯苓、15g黄芪、15g党参、15g当归、10g白术、10g香附、10g三棱、10g莪术、20g生牡蛎、6g柴胡;针对寒凝血瘀者,予以20g生牡蛎、20g桂枝、15g茯苓、15g赤芍、15g当归、15g吴茱萸、10g香附、10g莪术、10g三棱、10g三棱、6g柴胡;对于热结血瘀者,予以15g茯苓、15g黄芩、15g赤芍、15g当归、10g香附、10g莪术、10g三棱、10g白术、20g生牡蛎、6g柴胡。根据实际病情加减药物,如伴有腹部坠胀疼痛,加10g延胡索、6g乌药 。一天一剂,水煎,早晚两次服用,连续使用三个月。
  1.3指标
  观察两组子宫体积、肌瘤体积、副作用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副作用概率为计数资料,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子宫体积、肌瘤体积为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T检验,软件分析采取SPSS19.00,数据对比P<0.05则说明两者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子宫及肌瘤体积对比
  两组治疗前子宫及肌瘤体积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子宫体积为(105.42±3.71)cm3,最大肌瘤体积为(33.95±2.70)cm3,均低于对照组,P<0.05,如下(表一):
  2.2两组药物副作用情况对比
  观察组可见1例恶心呕吐,发生概率为3.03%,对照组出现1例下腹不适、2例潮热出汗、3例恶心呕吐,概率为18.18%。
  两组数据相比,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
  3讨论
  近几年来,子宫肌瘤发生概率不断增高,此疾病是子宫平滑肌组织、纤维结缔组织(少量)的异常增生,其病因尚无统一定论,可能与机体激素水平有直接关系,如孕激素。临床多使用米非司酮治疗,可取得一定效果,但并不十分理想。中医认为此疾病即为瘕症,主要是因气滞血瘀、外邪侵入等所致,治疗当以活血化瘀为基本原则[2~3]。
  本文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米非司酮属于孕激素受体拮抗药物,进入机体后可抑制肌瘤细胞,具有缩小肌瘤体积的作用,具有非周期性的激素模式,可减少血管内皮因子表达,降低病灶区域的血流供应,但此药物长期使用可能会造成不良反应,且存在停药反跳现象。中医治疗则以活血化瘀药物为主,当归、白术、香附、三棱、莪术、柴胡等药物合用可活血行气、柔肝止痛,本文针对不同类型患者予以不同方剂,如气虚血瘀,在活血化瘀药基础上,使用党参、黄芪等补气敛汗,热结血瘀者使用黄芩清热解毒,寒凝血瘀者使用桂枝、吴茱萸温阳通脉。
  结果发现,治疗后,观察组子宫体积为(105.42±3.71)cm3,最大肌瘤体积为(33.95±2.70)cm3,低于对照组,P<0.05;在药物副作用方面,观察组仅出现1例恶心呕吐,发生概率为3.03%,低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起到协同作用,提高临床疗效,且可减少单用西药导致的不良反应,达到增效减毒的目的。
  綜上所述,子宫肌瘤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病情,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使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尚禹.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0):60-61.
  [2]徐红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8,18(2):90-92.
  [3]梁春香,陈彩霞,吕佩.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9):78-79.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多次根管治疗法和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05月-2019年05月期间收治的5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25例。其中给予多次根管疗法为参照组,给予一次性根管治疗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应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老年肺癌气虚痰湿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前来我院就诊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选择9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治疗组48例。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治疗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情况和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脑卒中患者护理中早期康复合理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提升的作用。方法 将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进行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中随机抽取的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等量电脑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早期康复护理,分组对比80例患者护理前后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80例患者护理后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评分对比来看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价值,记录临床治疗效率和内皮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入选我院确诊接收的冠心病患者54例,以计算机表法的形式将54例患者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在2018—4—2至2019—5—1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口服西药治疗,研究组联合予以汤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内皮功能指标、心绞痛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内皮功能改善价值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采用格列吡嗪、格列美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接收的88例2型糖尿病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参照组和干预组,参照组用格列吡嗪治疗,干预组用格列美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干预组整体疗效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价值(P0.05,与研究要求相符。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患有2型糖尿病,符合糖尿病诊疗指南中的相关诊断标准,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科的老年患者发生眩晕的原因,并观察不同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笔者所在医院的神经内科患者中选取110例老年眩晕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其病因。随机抽取55例作为对照组,另外55例做为观察组,在急性期和间歇期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及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 老年患者发生眩晕的主要原因是慢性主观性头晕,占比34.55%(38例)。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情况均
期刊
摘要: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骨科中的应用也是非常常见的。由于选择先进的生物材料,操作简单便捷,套管技术,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能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同时还能保护患者的血管,防止液体渗出等不良输液情况,保证合理用药时间,最大程度的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留置针保持静脉管道,持续通畅,如果发生紧急情况,便于临床抢救及时输液。目前,护理界都已经高度认可留置针的推广和应用,逐渐取
期刊
摘要:目的:探析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用于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影响。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我院行超声引导下的120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将其分为三组,每组各40例,  甲组使用0.3%的罗哌卡因浓度,乙组使用0.4%的罗哌卡因浓度,丙组使用0.5%的罗哌卡因浓度,对三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甲组与乙组比较,甲组运动阻滞恢复时间与镇痛持续时间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肱骨远端复杂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中“三角式”内固定手术所取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骨科肱骨远端复杂粉碎性骨折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上述患者从入院开始接受治疗到出院后随访期间的预后恢复情况。结果:在恢复期内,由护理人员对上述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显示:有26例患者的肘关节恢复情况为优、14例患者的肘关节恢复情况为良、10例患者的肘关节恢复情况为中。并且在恢复期内,有1例患者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相关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状态。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艾滋病相关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并取普通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90例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生存状态。结果:艾滋病相关非霍奇金淋巴瘤中B细胞来源为主,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疾病好发于青壮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总生存周期更短,1年生存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