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德馨:回雁峰下筑梦人

来源 :科教新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ecursor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片】丁德馨,63岁,南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从教30余年来,丁德馨瞄准国家对铀矿采冶的重大需求,辛勤耕耘、培育人才,创建我国唯一培养铀矿采冶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国防特色学科,突破多项铀矿采冶关键技术。他是首批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首批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主任、全国优秀教师。近日,他获得2021年“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荣誉。
   8月25日上午,记者来到南华大学铀矿冶生物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丁德馨早已在此等候。
   看到记者到来,丁德馨从座位上起身,迎向记者。他身子向右微倾,左腿略显乏力,走路稍有不便。虽然因疾病导致面部肌肉发紧,但双目炯炯有神。
   1975年,高中毕业的丁德馨到常德某渔场插队锻炼。“那时候年轻,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劲,工分本上全是满分。”丁德馨满是骄傲。一次打鱼作业中,丁德馨不慎把腰弄伤。但他不顾伤痛,继续工作,腰伤逐渐演变成强直性脊柱炎。
   1977年恢复高考,丁德馨考入中南矿冶学院。1986年,丁德馨被邀请参与筹建衡阳工学院铀礦采冶专业,成为该专业第一届班主任。
   新生入校后,丁德馨会指导他们读成才励志相关书籍,如著名科学家传记和《人才学基本原理》等,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丁老师博学、随和,没有什么难题能难得倒他。我们都很喜欢他。”第一届学生、现南华大学资源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院长李广悦回忆,只要晚上没事,丁德馨就喜欢跑到宿舍和学生们聊天谈心,并帮助大家解决学习上的难题。
   2008年,强直性脊柱炎让丁德馨双髋僵直,动弹一下就如钻心般疼痛。加之脊柱不断下弯,身体出现佝偻,丁德馨不得不接受双髋关节置换手术。
   术后3天,丁德馨感觉疼痛减轻,他便让妻子在床头摆条小矮凳,将学生的研究计划、实验报告、毕业论文等放在凳子上,趴在床上逐字逐句修改。
   看到丁德馨如此“拼命”,家人都劝他多休息,把工作往后放一放。可丁德馨太执着:“我晚一天修改,这些课题计划、论文就要多耽误一天,学生就要晚一天完成学业。”
   2015年5月27日,丁德馨指导博士生胡南、叶勇军、李乐修改博士学位论文。直至19时30分,丁德馨发现自己左边身子动不了。随即被送往医院,被确诊为中风。
   “实际上,当天中午丁老师就已经出现全身冒汗、无力的中风初期症状。但他没有在意,一直在帮我们修改论文,错过了6小时的最佳救治时间。”胡南说。
   半年后,凭借顽强的意志和严格自律的康复训练,丁德馨又回到了心心念念的讲台。
   铀矿采冶专业课专业性强、学习难度大。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丁德馨结合国内外铀矿采冶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制作成《地浸采铀》《井下堆浸采铀》《地面堆浸采铀》《铀矿采冶科学前沿》等课件,采用中英双语教学,让学生们既学习基本原理,又了解前沿动态,还提高专业英语的水平。
   “只有让学生拥有国际视野、了解最新动态,才能让他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丁德馨说。他的课有声有色,甚至吸引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跑来蹭课。
   考虑到丁老师腿脚不便,学生们特意在讲台旁放了凳子。但丁德馨从来不坐,一直站着授课,一站就是4个小时,“站着上课是对学生的尊重。”
   丁德馨严谨执着。申报课题时,即使材料近乎完美,依然要逐字逐句检查修改;做试验时,一组试验至少要重复3次,确保结果的正确性。专注、严谨、求实、创新这8个字,也成为了丁德馨的“教学密码”。
   丁德馨的博士后学生戴仲然也是南华大学矿业工程专业的一名教师。“我把丁老师的那套方法搬到自己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思考能力,他们毕业后就能独当一面。”戴仲然说。
   “我最骄傲的事不是取得了多少科研成果,而是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学生。”从教30余年来,丁德馨一共培养了120余名研究生,他们有的已成为博士研究生导师,有的入选了中核集团青年英才计划、湖湘青年英才计划,有的已成为铀矿采冶企业技术骨干。
   1992年至2020年,南华大学共培养了4388名铀矿采冶人才,有1174名毕业生在核工业、铀矿山等一线工作,为护卫我国核工业“粮食”安全贡献着光和热。他们,都是丁德馨的学生。
其他文献
为保障各级各类学校和幼儿园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近日,教育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工作的具体内容。   《通知》要求,各地和学校规划、新建、改建、扩建学校食堂,要
期刊
他们是湖南“四有”好老师的杰出代表,他们是湖南新时代教师队伍的“代言人”!这个夏天,2021年“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刷爆朋友圈。一场“为教师偶像疯狂打call”的行动席卷三湘四水,在湖湘大地上掀起阵阵尊师重教的热潮。  经过层层推选和网络公众投票,10位2021年“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于近日产生。他们将在今天的颁奖典礼暨庆祝第37个教师节大会上,从省领导手中接过沉甸甸的奖章和火红的证书,并
期刊
【名片】邹学校,男,汉族,1963年6月生,中共党员,湖南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35年来,他坚守立德树人初心,带领团队和学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在辣椒种质资源创制、育种技术创新、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取得了系列创造性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2021年“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   9月4日,湖南农大离秋季开学只有一周时间了,为做好开学工作
期刊
大脚趾每天都呆在袜子里,感觉很闷。他很想出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可他只有在小主人洗脚的时候才能出来放放风。小主人睡觉了,他也只能在黑咕隆咚的“被窝”里幻想,幻想它在外面历险的一天。   有一天,小主人穿着拖鞋去散步,大脚趾在袜子里耐不住寂寞,就用力一顶。“我出来了!”大脚趾高兴地说。“哈哈,我要干一番大事,让那该死的袜子瞧瞧,看他还敢不敢困住我!我要认识更多的好朋友,让其他脚趾羡慕,我要成为‘世界之
期刊
【名片】于涵宇,1988年出生,中共党员,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辅导员。她全力做好新时代创新型辅导员,用心用情培育理想信念坚定的时代新人。曾荣获湖南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湖南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近日,她荣获2021年“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   “Hello,湖南大学在B站的朋友,大家好。我是……”夜幕降临,打开电脑、台灯,戴上耳麦,于涵宇就成了B站的网红UP主。   一两个小
期刊
【名片】郭雄辉,男,汉族,1974年11月生,平江县启明中学教师。他扎根乡村教育25年,与癌症抗争的同时,全身心扑在教育教学和社会公益事业上。他是市音乐骨干教师、县音乐名师工作室首席导师,两次指挥辅导学生获省中小学建制班合唱比赛一等奖。被政府授予“文化艺术奖”和“师德标兵”。近日,他荣获2021年“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   “郭老师,向您报个喜,我们学校学生合唱团得了县合唱比赛一等奖,谢谢
期刊
【名片】石灵芝,女,汉族,1971年出生,中共党员,湘潭市雨湖区金庭学校教师。从教32年,她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课教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别支持计划教学名师、2021年“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   今年50岁的石灵芝,对自己当年在村小上学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那个年代条件很差,下课后我们都趴在地上玩泥巴,班主任李老师会在上课前准备一盆温水让我们洗手,嘱咐大家别弄脏了书本
期刊
【名片】肖中秋,男,汉族,1982年8月生,民盟盟员,衡阳市第八中学教师。他不仅传道授业,更注重品格塑造,始终站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打通“教”与“育”。曾获衡阳市优秀班主任、衡阳市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被衡阳市人民政府授予“三等功”。近日,他荣获2021年“湖南教书育人楷模”提名奖。   8月23日,记者来到衡阳市第八中学。坐在记者面前的肖中秋,今年39岁,两鬓却已生出些许白发,神情也略微有些
期刊
【名片】卢芳国,女,汉族,1961年11月生,中共党员,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从教39年,立德树人成效显著,创建了湖南省首个高校党代表工作室,主持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教研课题20项,主编教材18部,发表论文250余篇;获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2021年“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   8月26日,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三教学楼13楼,卢芳国正在备课。褐红色的半框眼镜,
期刊
【名片】宋阳玲,女,邵阳市城步人,1971年10月出生,城步苗族自治县第二民族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她扎根苗乡农村教育25年,躬耕校园文学,实施诗教进校园,创建诗词园,以诗意成就教育的芬芳,辅导学生发表诗文100余篇,获“全国模范教师”“邵阳市最可爱乡村教师”,2021年“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等荣誉称号。   “日正三竿上,書声朗朗扬。庄周偏入梦,化蝶捉迷藏”……9月3日,再读起这些充满童真的诗歌,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