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颂》词作者英耶的激情岁月

来源 :文史博览·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x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自从电视连续剧《延安颂》在各电视台播放后,该剧同名主题歌也迅速在全国流行。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文艺晚会上,又有人演唱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它那优美的旋律,磅礴的激情,诗一般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内涵,给人以极大的鼓舞和教育。
  然而,你可知道这首歌曲的词作者是谁吗?她就是一生充满传奇色彩的莫耶。
  20世纪50年代中期,笔者曾被借调到兰州军区政治部宣传部《解放军三十年》征文组工作,我们的直接领导人是宣传部长方唯若。莫耶是方部长的爱人,时任《甘肃日报》副总编辑,兼管副刊部工作。我们常常把各部队送来的征文,经过加工修改后,推荐给各报刊发表,其中包括给《甘肃日报》荐送稿件。因此,笔者有机会认识莫耶。那时,她三十五六岁年纪,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穿着一套整洁的旧黄呢衣服,待人谦和,文质彬彬,不失儒雅风度。她对我们送去的稿件非常重视,说:“这些工农老同志过去由于种种原因,缺少学习机会,文化低,他们写稿很不容易。凡是有一定质量经过修改的稿件,能够发表的都应尽量给予发表。这不仅仅是尊重他们的劳动,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啊!”她那亲切的话语,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转瞬几十年过去了,莫耶同志怎么样?后来,从她爱人方唯若的回忆中,我才进一步了解到她那平凡而光辉的一生,内心感叹不已。
  莫耶原名陈嫒,1918年出生于福建安溪县,父亲陈铮是缅甸归侨,回到家乡办教兴学,教书育人。
  陈媛从小聪慧好学,常常出口成章。读初中时,就在《厦门日报》发表了处女作《我的故乡》,以后常常在一些进步报刊上发表作品。
  1937年抗战爆发后,她满怀爱国热情,参加了上海中共地下党领导的演剧队,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7年10月,几经辗转,终于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改名莫耶,先后在抗大和鲁艺学习。《延安颂》的歌词,就是她在那个时期创作的。
  那是1938年一个春暖花开的傍晚,莫耶和同学们兴致勃勃地登上宝塔山,鸟瞰全城,只见金色的夕阳辉耀着宝塔,滚滚延河水映照着窑洞里的灯光,欢歌笑语在河谷里荡漾。透过银色的月光,莫耶好像看到千万热血青年,朝气蓬勃地从延安奔赴烽火连天的抗日前线,与敌人奋勇拼杀……
  这激动人心的场景,使她心潮澎湃、浮想联翩,一股创作的激情在她心中喷涌。于是她抓住这一刹那的灵感,提笔写下了如下的诗句:
  夕阳辉耀山头的塔影/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莹/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啊/延安/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到处传遍了抗战的歌声……
  然而,谁能猜想到,那时的莫耶还只是一个年仅20岁的姑娘呢!
  随后,这首诗被作曲家郑律成(1914-1976,中國无产阶级革命音乐事业的开拓者,被誉为“军歌之父”)谱成曲子迅速在全国各地流传,许多革命青年就是唱着这首歌奔向延安,又从延安奔向枪林弹雨的抗日战场,其中就包括她的爱人方唯若。
  1938年年底,莫耶随贺龙挺进晋西北、晋察冀等抗日根据地。在此期间,她先后在延安《解放日报》、重庆《新华日报》以及《晋绥日报》等报刊发表了许多小说、通讯,受到了读者欢迎。1944年她被调到方唯若当科长的战斗报社当编辑,与方唯若朝夕相处,共同的理想,战斗的友谊,使两个年轻人产生了纯洁的爱情。但由于当时环境艰苦,战斗频繁,他们只好把爱埋在各自的心灵深处。直到1949年全国解放,此时,莫耶31岁,方唯若30岁,他们才正式向组织提出结婚申请。然而,由于莫耶是海外归侨出身,在当时的政治气氛中,他们的结婚申请未能得到批准。
  贺龙闻讯后,大笔一挥:“莫耶是我们部队有才华的女作家,我了解她!你们不批,我批!”
  在贺龙的亲切关怀下,这对相爱的恋人,几经磨难,终于走进了神圣的婚姻殿堂。
  全国解放以后,方唯若任西北军区《人民军队》总编,莫耶任副总编,两人在工作中互相配合和支持,所办报纸深受指战员欢迎。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一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1951年冬天,莫耶快要临产,但仍然坚持工作。有一天晚上她到报社办公室加班,恰好这时报社一位年轻记者参加剿匪归来,部队从战利品中赠送了他一支手枪,他看到莫耶在办公室,就兴冲冲地去向她汇报。当他展示手枪时,一不小心枪走火了,子弹击中了莫耶腹部,人们闻讯赶来,把她急送医院抢救,才保住她的性命,但腹中的孩子却没有抢救过来。后来部队有关部门要给那位记者判刑,莫耶夫妇以宽宏的态度,多次向组织说情,才免去对那位记者的刑事处分。
  1955年,莫耶转业到《甘肃日报》任副总编,后因敢于坚持真理,在报纸上揭发批评官僚主义而受到极不公正的处分。在后来的“反右”及“文革”中,又因家庭背景等原因受到了多次冲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组织上为莫耶落实了政策,任命她为甘肃省文联副主席。她又一次焕发了青春,重新拿起笔来,撰写回忆彭德怀、贺龙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文章。她还把自己战争年代发表的许多文章进行了整理,准备选编成书。可不待书成,她却因心脏病突然发作,经抢救无效,于1986年5月不幸逝世,终年68岁。
  莫耶同志离世已33年了,但她80多年前创作的优秀歌曲《延安颂》仍广为传唱,令人热血沸腾。若莫耶同志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吧!
  (责任编辑:齐风)
其他文献
南宋爱国词人、将领辛弃疾(1140-1207),写词牛,喝酒牛,花钱牛,住的房子也牛。  辛弃疾有个粉丝,名叫刘过,写词模仿“辛体”,能以假乱真,但这人却四次科考不中。岳飞的孙子岳珂,在《桯史》卷二里说,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辛弃疾任绍兴知府兼浙江安抚使,听说刘过在杭州,赶紧派人去请。不巧,刘过忙着拜访杭州官员,没时间去浙东,就仿效辛体写了首《沁园春》作为“拜帖”,放答谢信里带给辛弃疾。辛弃
对国人来说,《水浒传》中的108位好汉并不陌生,但是,有些人物的绰号或因晦涩难懂,或因精灵古怪,或因词义时限,而常常为人们所误解。  “黑旋风”李逵 时下,一些报刊把李逵的“黑旋风”解释为“行动迅速,像旋风一样快”。其实,“旋风”指的是宋代时的一种火炮,引信点着便可发炮,民间俗语曰:“神仙难躲一溜烟”,故将这种火炮命名为“旋风”。书中之所以称李逵为“黑旋风”,一是说他肤色黝黑,二是说他脾气暴躁,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郑风》里的诗句,曹操后来引用此语,表达求贤若渴的期望。但在《诗经》里,这首诗表达的含义,很久以来却一直被解释为年轻女子思慕情郎的故事,說那个男子一身青色的服装和玉佩都深深印入女子的心灵,女子每天都在思念他,诗的结尾说:“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这是后人的误读,它其实是一首批评乱世废弃学校教育的诗。那个时期的学子都穿青色领子的服装,“青青子衿”一般被用作指代学生,因
1965年6月26日,毛泽东在同他的保健医生谈话时,针对农村医疗卫生的落后面貌,指示卫生部“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为广大农民服务,解决长期以来农村一无医二无药的困境,保证人民群众的健康。因为这一指示是6月26日发出的,因此又被称为“六·二六”指示。这个指示对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尤其是对农村医疗卫生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此“赤脚医生”应运而生。没想到,因为落实这个“医改”指示,作为正规卫
“改革”“开放”都是旧词,之前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曾经用过。但将这两个词赋予我们今天所指的特定意思,邓小平发挥了关键作用。  邓小平复出后,在多个场合使用“改革”一词。据不完全统计,仅在1978年,他在不同场合17次明确谈到“改革”,内容涉及多个领域。而“开放”作为党在新时期的一项对外政策,是邓小平提出来的。正如1984年10月6日邓小平所说:“中国的经济开放政策,这是我提出来的。”  1984年2月
一次,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到空军某疗养院检查工作,这里是一个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很适于飞行员疗养的处所。他一到疗养院,见院内遍地枯枝败叶,杂草丛生,心里很不高兴。  第二天清晨,他带领随行人员拔杂草、扫路面。该院院长听说刘司令员亲自带领人员打扫卫生,马上跑步到刘亚楼跟前,检讨自己工作没有做好。刘亚楼严肃地说:“你看你把这么好的疗养院经营得像个什么样子,活像个没落的王朝!我不希望下次
20世纪90年代初,张学良将军五弟张学森先生多次来北京,其间,我和丈夫耿其昌在有关方面介绍下有幸与他相识。  在一次交谈中,张学森说:“大哥张学良非常喜欢你俩的表演。”听罢此言,我和耿其昌既惊讶又兴奋,惊讶的是我们从没去台湾演出过,张学良将军怎么会喜欢我们的表演;兴奋的是能受到张学良将军的垂青深感荣幸。于是带着一丝疑惑赶紧请张学森先生细说原委:1990年大哥张学良90岁大寿时,他的老部下吕正操特地
“走狗”一词,在先秦时期是一个中性词。一指猎犬。《战国策·齐策四》:“世无东郭俊、卢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也指替人效力者。如 《史記·越王勾践世家》:“狡兔死,走狗烹。”  在文艺史上,“走狗“一词,还用来比喻甘愿做他人的门生。郑板桥曾给自己刻过一枚“徐青藤门下走狗”的图章。这个提法既意味着对前辈的尊敬和推崇,也有自谦的用意。齐白石为先人之才智、气节所折服,深觉能做诸人门下之“走狗”,不胜荣幸
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指出:“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而生活资源只能按算术级数增长,所以不可避免地要导致饥馑、战争和疾病。”15世纪到19世纪中叶,中国人口数量从明初的6500万~8000万增长到4.3亿。在农业生产技术没有取得突破、人均耕地面积大幅度缩减(1850年人均耕地面积是1400年的2/3)的情况下,中国为何没有陷入“马尔萨斯陷阱”?  解決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为增长的人口拓展足够的食物来
“弟子”与“门生”, 在古代,都是指老师的学生,看似一样,实际不尽相同。  《后汉书·马融传》记载,东汉大儒马融在扶风授徒,“教养诸生,常有千数”。这么多的学生,当然不可能同时听讲,他“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弟子以次相传,鲜有入其室者”。所以后世常用“绛帐”指代老师或者老师讲学之所,而且只有那些出类拔萃者才有资格亲耳聆听。这些能够进来亲耳聆听的学生才叫“弟子”,也叫“入室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