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工业遗产再利用案例研究及启示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ggma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基于城市转型背景,以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为例,通过研究其工业遗产转型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前提条件,结合工业遗产再生设计实践案例,探究在城市转型过程中工业遗产保护更新应该采取的态度与理念:坚持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融入城市发展总体框架;避免两个倾向。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城市转型;工业遗产再利用
  由于资源的可耗竭性,城市出现了“煤竭城衰”的危机[1];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需要更多的土地资源承载。因此,工业遗产作为推动资源型城市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文化资源和空间载体,如何合理再利用使之适应新的城市功能,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贾汪区是江苏省唯一的资源枯竭城区,自2001年开始转型,经过多年实践,在政府、社会与市场的协同合作下,进行了许多优秀工业遗产再利用设计实践,探索出一条基于工业遗产再利用的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路径[2]。本文以徐州市贾汪区为例,从城市转型视角探讨工业遗产保护更新的设计理念与表达路径。
  一、贾汪区工业遗产的转型与发展
  贾汪区经过130余年的煤炭开采,最多时有250余座煤矿,留下了13万亩采煤塌陷地。在煤矿相继关停的十几年里,贾汪区的GDP排名一直位居徐州的末尾,人才外流严重,优质的产业项目稀少,更是一度被称为“滑地”和“空城”。这份历史的欠账,要用生态修复的智慧偿还。
  (一)贾汪区工业遗产转型与发展机遇
  1.政治机遇——国家重视支持工业遗产转型发展
  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国家工业遗产管理暂行办法》,要求加强工业遗产保护与合理利用,支持和鼓励开发工业旅游项目。国家的政策支持有利于徐州工业遗產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保障与扶持。江苏省在关于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政策中明确提出,努力把徐州建成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和商贸物流旅游中心。战略的实施为徐州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贾汪区工业遗产转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治机遇。
  2.经济机遇——潘安湖带动片区产业联动发展
  潘安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建成有效带动了贾汪区旅游发展,这为工业遗产的转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机遇和发展空间。为实现潘安新城从单一观光旅游向“游、娱、学、吃、住、购”方向的过渡,工业遗产转型建设将充分考虑完善城市配套,延伸区域产业链,与潘安湖湿地公园发展充分互动。
  3.道路机遇——贾汪区大力推进全域旅游建设
  2016年2月,贾汪区被批准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随后,在关于推进贾汪全域旅游发展的提案中,贾汪区政府重点提出推进“旅游+”融合工程。贾汪走以“生态+旅游业”为核心的绿色转型发展之路,为贾汪区工业遗产的转型建设提供了良好的道路机遇。
  (二)贾汪区工业遗产转型与发展必要性
  1.加速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带动贾汪区域经济发展
  关闭小煤矿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贾汪区各种经济指标陡然下降,产业更替面临重重困境。因此,贾汪区工业遗产的改造可以以潘安湖成功的生态改造为契机,以生态转型带动产业转型、社会转型以及城市转型,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带动贾汪区经济发展。
  2.提供相关就业岗位,改善当地经济民生
  煤矿枯竭关闭带来经济下滑与长期恶劣的环境,就业与民生问题日趋严重,贾汪人民求富、求绿、求变的愿望十分强烈。贾汪区工业遗产的转型改造能够提供相关就业岗位,有效改善当地经济民生。
  3.留存保护工业遗迹,丰富徐州城市记忆
  徐州市煤矿开发历史悠久,煤矿与一代代徐州人民的生活工作紧密相连。随着徐州众多煤矿的关闭与改造,在徐州越来越难以寻到有关煤矿的城市记忆。贾汪工业遗产的改造转型,着重保留与煤矿开采开发有关的工业遗迹,延续城市文化,丰富城市记忆[3]。
  二、贾汪区工业遗产再利用实践案例
  (一)潘安湖湿地公园
  潘安湖采煤塌陷区距离徐州市主城区18公里。长期高强度的开采,形成了贾汪区内塌陷面积最大、情况最严重的采煤塌陷地[4],涉及西段庄、权台、潘安、西大吴、马庄、唐庄等村庄,严重威胁着当地和周边地区的生态、地质以及群众生产生活安全。
  为了改善和修复生态环境,实现“绿色生活,绿色发展”,从2008年开始,在政府领导下,贾汪区借鉴德国鲁尔地区的生态恢复经验,确定了以“综合整治”为核心的采煤塌陷区治理目标,通过“基本农田再造、采煤塌陷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建设”四位一体综合整治措施建成各个生态区,形成一个美丽的风景区和一个高效的农业基准区。在树立品牌形象上,通过引入专业化管理和市场化经营团队,打造了潘安湖湿地公园、潘安古镇、马庄香包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旅游品牌。同时,以潘安湖及周边优美生态环境为依托建设科教创新区,打造集旅游、养老、科教、居住为一体的新型城镇化生态居住区。
  通过综合整治,原本贾汪区面积最大、沉降最严重的采煤塌陷地,蜕变成为湖阔景美、游人如织的湿地公园,2019年助力贾汪区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成就了贾汪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华丽转变,为资源枯竭城市生态转型发展提供样板。
  (二)韩桥煤矿旧址公园
  韩桥煤矿旧址公园位于贾汪城区南部,总占地面积约4.2公顷,由原韩桥矿区和夏桥矿区两部分组成。从清光绪八年(1882年),胡恩燮在贾汪掘井建矿,至2001年11月和2008年2月,夏桥矿、韩桥矿相继关井,百余年间,韩桥煤矿先后经历了煤矿开采、反抗官僚、资本家罢工、抗日战争以及国民党第三绥靖区起义等重大事件。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韩桥煤矿旧址作为近现代工业遗产类不可移动文物,入选为“江苏省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十大新发现”。2011年12月19日,该旧址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初,贾汪区对韩桥矿旧址夏桥矿区范围内11处文物建筑保护修缮,包括国民党部队起义旧址、老烟囱、民国水塔、碉堡、石砌老围墙等。规划围绕“煤矿”主题,深入挖掘贾汪煤矿历史文化,建设遗址类开放式博物馆,同时进行建筑内外环境清理以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如今韩桥煤矿以工业遗址公园的面貌重新展现在市民面前[5]。   韩桥煤矿通过对发掘自身的历史文化并结合当前城市化发展的需求,明确旧址在城市发展中的定位,高标准规划,使其匹配城市发展,更好地发挥作用。同时,韩桥煤矿的活化填补了市区工业公园的精神文化需求,传承贾汪区百年煤矿的“乌金”历史和工业文明。
  短短几年,贾汪区实现了从“去锈”到“上秀”的转变。现如今贾汪区已成为徐州的物流、商贸、生态、旅游中心,被誉为“徐州后花园”。贾汪之变正是徐州的缩影,贾汪区的成功转型实现了由一煤独大到绿色多元,被称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中国样本”。
  三、工业遗产改造启示
  (一)政府主导,多方参与
  各级政府在工业遗产改造再利用中应发挥主导作用进行基础设施改善,化解建设期间开发商不愿承担的先期维修和环境治理投入的问题;并采取政商协同配合的“自上而下”的建设方式,将工业遗产再利用作为城市复兴和再开发的催化剂,使工业遗产改造进行商业性开发的同时,谋求更广泛的公众利益与社会价值。
  (二)融入城市發展总体框架
  工业遗产再生其根本就是将与城市发展相背离的工业遗存改造为具有历史价值的城市公共空间。工业遗存改造不是孤立的,它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工业遗产的改造与应用与城市发展总体框架相匹配。同时,提高工业遗产改造的社会包容性,使之再造建设满足各阶级、各类型人群的需求和期望,提高公众对场所的归属感和认同感[6]。
  (三)避免两个倾向
  要避免工业遗产保护简单化和利用随意化两个倾向,针对不同的工业遗产实施不同的保护与发展措施。对于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或登录工业遗产要严格保护、最小干预,对于具有一定价值的候补工业遗产要谨慎介入、适度改造,对于仅有空间利用价值的存量工业资源要深度改造、合理利用。同时,根据工业遗产空间性质吸纳合适且丰富的产业业态的导入和进驻,加强后期管控与高效运维,做到工业再建场所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在能源结构单一的时代,煤炭就是工业的食粮,而如今,随着徐州城市建设的发展,对工业遗产的活化更新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分析贾汪转型过程中工业遗产改造发挥的巨大作用,列举贾汪区优秀的工业遗产设计实践案例,得出工业遗产再利用需要通过“自上而下”政商协同的建设模式,由空间的再生产到文化的再创造,改变工业遗产社会空间结构,提高社会包容性,使工业遗产融入城市发展的总体框架中,以用促保,新旧共生,高效贴切地利用工业遗产,从而达到平衡用地矛盾,活化空间功能,改善人居环境,保护工业文化,满足人群诉求的目的,使工业遗产在城市变迁中不断产生新的活力,助推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涵,戴文婷.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分析:以徐州市为例[J].中国矿业,2017(2):27-32.
  [2]郑文含.绿色发展: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路径探索[J].现代城市研究,2019(4):100-105.
  [3]崔磊,苏志岩.转型发展背景下资源型城市工业遗产开发利用研究:以安徽省铜陵市为例[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59-64.
  [4]常江,胡庭浩,周耀.潘安湖采煤塌陷地生态修复规划体系及效应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19(9):51-55.
  [5]赵扬.徐州煤炭工业遗产再生设计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9.
  [6]曾锐,于立,李早,等.国外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的现状和启示[J].工业建筑,2016(2):1-4.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澳门中西药局于晚清时期由孙中山先生在澳门开设,是粤港澳大湾区为数不多的现存的孙中山革命活动遗址。该建筑在面临拆除时,澳门文化局收到市民的告知,并开展建筑的收购和修复。目前该建筑已修复完成并向社会公开,当中采用了丰富的建筑修复技术,如在墙体使用吊针钻孔的方式截水除盐等,同时也暴露了修复工程的一些问题。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澳门文物建筑的修复工程,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有利于完善澳
期刊
摘 要:人们对于“公共艺术”一词的使用一直存在争论,直到今天,其艺术观念和设计表达仍没有统一的、明确的定论。公共艺术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在很长的一段过程中逐渐演变而来的。文章对公共艺术的城市文化特征和传承发展进行了分析,并基于我国国情,将公共艺术的设计文化语境取向作为都市文化精神传达的系统符号进行研究。  關键词:公共艺术;艺术观念;文化语境取向  注:本文系2020年校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
期刊
摘 要:智慧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新趋势,能够卓有成效地提高城市的竞争力与生命力,使产业与城市的运作事半功倍。大连作为一个国家创新发展的试点城市,具备了智慧城市的建设基础,现针对智慧大连现存的争论焦点,简述了智慧大连统筹规划步伐滞后、建设运维与投入冲突、业务协同机制不健全从而显露出信息数据孤岛与部门垂直封闭的形势,智慧城市领域的法律法规仍然不够健全和智慧城市管理者的理念和管理架构陈旧的相关问题,提出
期刊
摘 要:巴塞罗那德国馆是现代建筑史上最为重要的作品之一,由建筑大师密斯设计,他采用了“自由灵活的空间组合”,开创了流动空间的新概念,在建筑空间划分和建筑形式处理上创造了成功的新经验,充分体现了“少就是多”的建筑理念。文章以巴塞罗那德国馆为调研对象,提出了一系列基于空间体验的空间构形设计策略。  关键词:德国馆;设计策略;商业空间  一、德国馆建筑实体前期调研  (一)巴塞罗那德国馆概述  作为现代
期刊
作者简介:   李乐柠,  设计说明:   坐的艺术的产生现在显然不是因为缺少让人坐在那儿的东西才设计了一个可以使人长时间保持坐的姿势的支撑物。那是为什么呢?思考、因为思考所有事物仍然归于动态发展,因为人有需求,但从不满足,未曾让所有有需求的人满意,就会被重新审视。   坐,是一种姿势与状态,由坐演变而出的艺术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变化。到如今现在的家具设计师不仅在椅子的造型上尝试各种大胆的风
期刊
摘 要:文章利用空间句法理论进行研究分析,先对杭州市小河直街历史街区的街道空间进行分析,再结合街区内的绿视率调查与数据分析结果,探究其街道空间中绿视率与空间格局之间的联系。同时结合这两方面的分析结果研究人们对小河直街历史街区的环境感知,探讨如何提升以小河直街为例的滨水街区的品质。  关键词:滨水街区;空间句法;绿视率;运河  杭州市的发展与演变,与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密不可分。自21世纪以
期刊
摘 要:文章从公共艺术的概念出发,分析在大数据飞速发展的新媒体时代特征下公共艺术的发展,概括网红打卡点的概念、行为因素以及公共艺术特征,研究人们在这一社会环境中对公共艺术的需求和审美趋势,并阐释在新媒体时代下,贵阳网红打卡点的现状和特征,总结贵阳公共艺术的发展可能。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公共艺术;网红打卡点  一、公共艺术的概念  公共艺术从字面意思解读,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公、共、公共、艺术。“
期刊
摘 要:人类在造物的活动中改造世界、改造自然,并在创造活动中根据具体事物的外在形态特征进行设计上的创新。不同时代与不同背景下的人类心境,在形式上表现出不同的时代与历史特征,以设计出符合当下时代潮流的产物。同样,不同的设计形态也会受到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的影响,社会生产力作为一项重要指标也会对设计形态产生影响。我国北京的胡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代表之一,在艺术形式和艺术特点上也极为鲜明。文章以四合
期刊
摘 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技术的精进、材料的丰富和文化思维的碰撞使得建筑和艺术交错融合,从而推进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文章从贝尔拉格的作品入手,分析其与砖砌建筑的关系,以期揭示由砖材(材料)和砌筑(技术)组成的砖砌建筑在被赋予全新的设计思维的同时,承载的对当时社会问题的理性思考。  关键词:现代主义;贝尔拉格;砖砌建筑  现代主义的建筑风格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砖砌建筑的发展进程,特别是在20世纪
期刊
摘 要:凯文·林奇总结城市意象五大要素为道路、边界、区域、中心与节点、标志物。观察者对这些城市意象要素的认知程度因其行为模式不同而各有侧重。文章通过对校园观察者进行访谈,对其绘制的认知校园地图进行对比分析,结合环境行为学的内容,总结城市意象要素认知规律,并对校园的进一步改造提出建议。  关键词:意象要素;行为模式;认知地图   城市意象的认知与观察者本身的情况、行为模式等密切相关,以清华校园为例
期刊